JBS:盤點生物3D列印十大核心文獻、學者和機構

2020-08-12 上普生物

隨著生物3D列印領域的熱度逐漸升溫,越來越多的科研學者投身到這一極具前景的行業。這篇最新發布於Journal of Biomedical Semantics的文章Disclosing Main authors and Organisations collaborations in bioprinting through network maps analysis,通過競爭技術情報(CTI)周期對生物3D列印的學術發表文獻進行了科學統計分析,並通過網絡地圖和介性中心度(BC)來識別出生物3D列印領域十大最具影響力的核心文獻、學者與機構。

生物3D列印行業急速增長

本篇文章的搜索跨度是從2000年1月1日至2017年11月15日。通過本篇文章的數據統計,從2007至2017年,生物3D列印領域總共發表文章數量為2088篇,並呈逐年增長的趨勢。上普一直在跟蹤生物3D列印領域學術文章的增長態勢,近兩年依然保持良好的增長速率,供各位讀者參考(重磅 | 最新SCI影響因子公布,生物3D列印期刊大漲(附全名單);上普學術 | 全資料庫盤點各期刊2019年收錄生物3D列印論文情況)

文獻發表數量逐年快速增長

十大最多引用的文獻

文章對於文獻的統計採用兩種方式:

  • 第一種是在Scopus資料庫中直接檢索核心關鍵詞「bioprinting」(生物3D列印)後排名;
  • 第二種是在Scopus中檢索生物3D列印相關的一系列關鍵詞(如組織、生物製造、交聯等相關關鍵詞)後進行排名。

第一種檢索方法的排名結果如下圖所示,前三名為:

  1. Anthony Atala教授在2014年發表於Nature Biotechnology的綜述文章3D bioprinting of tissue and organs,擁有1498次的引用數。
  2. 發表於Biomaterials的文章Scaffold-free vascular tissue engineering using bioprinting,引用數600次。
  3. 發表於Advcanced Materials的文章3D bioprinting of vascularized heterogeneous cell-laden tissue constructs,擁有510次引用。

值得留意的是,第二和第三名文章均是針對生物3D列印領域的難點問題,血管化製造的研究。

這10篇文章中,有5篇發表在材料學期刊中,4篇發表在生物醫學或一般科學期刊中,1篇發表在生物3D列印專業期刊Biofabrication中。

十大最多引用的文章(「bioprinting」關鍵詞)

第二種系列關鍵詞檢索方法的排名結果如下圖所示,其中前三名為:

  1. Anthony Atala教授在2014年發表於Nature Biotechnology的綜述文章3D bioprinting of tissue and organs,擁有1498次的引用數。
  2. 發表於PNAS的文章Microscale technologies for tissue engineering and biology,引用數1163次。
  3. 發表於柳葉刀的文章Clinical transplantation of a tissue-engineered airway,擁有1014次引用。

這10篇文章中,前三名均發表在生物醫學類期刊,其餘有6篇發表在材料學期刊中,1篇發表在化學工程類期刊中。

十大最多引用的文章(系列關鍵詞)

十大最具影響力學者

通過科學統計和網絡圖分析,生物3D列印領域十大影響力的學者如下圖,其中前四名如下:

  1. Anthony Atala美國維克森林大學醫學院,總文章數量850篇,總引用數量17376次;h因子89;
  2. Ali Khademhosseini: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現任Terasaki Institute),總文章數量645篇,總引用數量16704次;h因子88;
  3. Vladimir Mironov:俄羅斯莫斯科第一國立醫科大學,總文章數105篇,總引用數3231次;h因子31;
  4. Wei Sun,孫偉教授:美國爵碩大學與中國清華大學,Biofabrication創刊主編(IF=8.213),上普生物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

文中特別指出,在這十位核心學者之中,Atala、Mironov和孫偉教授被認為是生物3D列印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標杆人物。

生物3D列印十大核心學者

生物3D列印共同作者網絡圖分析

十大核心研究機構

通過對2088篇行業文章進行分析,並對1760所科研機構進行排名,生物3D列印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前十機構如下圖,其中前五排名如下:

  1.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
  2. 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
  3.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4. 美國維克森林大學醫學院
  5. 中國清華大學

在這前十的排名中,美國有7所,中國有2所,新加坡有1所。

其中美國麻薩諸塞州就有4所。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哈佛醫學院以及布萊根婦女醫院(隸屬於哈佛醫學院)位于波士頓的醫學園區,在世界生物醫學領域有極其深遠的影響力,心臟瓣膜手術和全球首例實體器官移植的先驅。 清華大學擁有生物製造與醫療器械前沿創新中心,是生物3D列印領域全球領先的實驗室


生物3D列印十大核心研究機構


總結

本文通過科學統計的方式對生物3D列印領域從2000至2017年底的學術發表進行了分析,客觀科學地盤點了十大引用文章、十大最具影響力學者以及十大研究機構上普生物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清華大學孫偉教授也被文中評為生物3D列印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標杆人物

生物3D列印大佬合影(Biofabrication 2019)

參考文獻

García-García, Leonardo Azael, and Marisela Rodríguez-Salvador. &34; Journal of Biomedical Semantics 11 (2020): 1-13.

相關焦點

  • 從墨水出發,顛覆生物3D列印
    摘 要 CELLINK公司是瑞典的初創公司,該公司研製出了首個通用型的生物3D列印墨水,適用於多種生物3D印表機,或為正在尋找合適的生物列印材料的研究機構或製藥公司帶來福音。
  • 盤點3D印表機型的各種應用分類
    打開APP 盤點3D印表機型的各種應用分類 撒羅滿3d列印 發表於 2020-03-20 16:28:05 (文章來源:撒羅滿3d列印) 3D列印技術可以運用生活中的許多領域,這一期,撒羅滿將帶您走進3D列印技術類型的具體分享,同時為您展示印表機類型的列印方式,帶您更全面的了解3D列印領域。
  • 懸浮生物3D列印:履行生物列印漂浮的承諾
    這種技術使用一個擠壓3 d印表機,存款材料不是放在一個平面上在空氣中,但浴,暫停印刷材料,防止沉澱和崩潰(圖1)。因此,它提供了一個範式轉變生物列印通過減少需要生物仿生材料和可製造性之間的妥協。(E和F)在海藻酸鹽懸浮液中列印的人腦模型3d。比例尺,1釐米。在二維細胞培養中,細胞的形態發育和運動比在三維環境中受到更多的限制。科學界越來越意識到,在細胞分化和組織組織方面,3D細胞培養更能反映複雜的細胞自然環境。
  • 上普學術 | 全資料庫盤點各期刊2019年收錄生物3D列印論文情況
    ,2020年我們再一次盤點生物3D列印論文最新收錄情況,為大家推薦多本值得投稿的雜誌並分享源數據(見結尾彩蛋)。1. 2019年共發表生物3D列印論文544篇根據Web of Science資料庫,生物3D列印領域2019年共發表論文544篇,較2018年繼續增長。
  • 上普學術全資料庫盤點各期刊2019年收錄生物3D列印論文情況
    ,2020年我們再一次盤點生物3D列印論文最新收錄情況,為大家推薦多本值得投稿的雜誌並分享源數據(見結尾彩蛋)。1. 2019年共發表生物3D列印論文544篇根據Web of Science資料庫,生物3D列印領域2019年共發表論文544篇,較2018年繼續增長。
  • 2020年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金屬3D列印...
    1、中國3D列印核心材料仍以工程塑料為主根據IDC的對3D列印材料調查數據,2018年金屬耗材佔比為39.4%,低於塑料的40.4%,主要由於金屬列印的產業化正處於快速擴張階段,設備端的增長領先於材料消耗的增長。非金屬3D列印通常使用塑料、樹脂材料等,金屬3D列印通常使用各類合金粉末和線材。
  • 廣州團隊的新技術,研究3d列印骨頭,原材料是骨粉和生物膠水
    不過相信大家也都看到過3d列印骨頭的新聞,所以這也不算是一種什麼新技術,但是在廣州就有一支研究團隊正在研究一種特殊的3d列印骨頭技術。以往採用3d列印骨頭技術使用的原材料都是金屬,不過將金屬移植到體內總歸還是不太好的。
  • 「3d掃描儀結合3d列印技術」學校3d創新教育的一把利器
    3d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為價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在3d創新教育中,我們要如何讓「3d掃描儀、3d列印技術」這兩把利器發揮重要作用呢?從提供3d掃描獲取數據到3d設計、數據再創造再到3d列印創意實現的完整解決方案是廣大師生的呼聲,更是教育改革時代背景下的一條創新之路。
  • 研究人員利用3D列印製造微型樂高式「骨磚」
    2020年7月27日,白令三維從外國媒體獲悉,受這種樂高玩具的啟發,科學家開發了一種類似樂高木製玩具的生物支持,能夠更好地修復骨折和修復受損的器官組織。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ohsu)的研究人員擁有3d的微型樂高式「骨磚」,可以治癒骨折。 研究人員的微型空心磚只有跳蚤的大小,可以用作支架,硬和軟組織都可以再次生長。
  • 最新SCI影響因子公布,生物3D列印期刊大漲(附全名單)
    3D列印相關期刊漲勢喜人,其中上普生物首席科學家孫偉教授創辦並擔任主編的全球第一本專注於生物3D列印期刊《Biofabrication》再創新高,達到8.213,當之無愧的領域頂級期刊。,看這一篇就夠了)),從生物3D列印的各個層面提出目前現狀、存在的問題與未來的可能路徑。
  • 中國學者革新3D生物列印,支架孔徑達到細胞水平
    如今,一位中國學者領導的團隊從材料角度出發,提出了全新的生物列印方式,結合材料的相變特性,製備出高度聯通且具有細胞大小孔徑的多孔水凝膠,突破了這一難題。該成果論文目前已被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接收,將在 Materials Horizons 雜誌上發表。
  • 3d列印的優點和缺點
    打開APP 3d列印的優點和缺點 陳翠 發表於 2019-03-26 16:33:56
  • 【3D專委會】會員單位第七元素牙齒材料與3D列印技術結合實現產業化落地
    致力於數位化3D列印仿生牙齒材料,擁有3D智能醫療生物材料的核心專利技術,可以填補世界口腔醫療新材料的市場空白,避免口腔行業傳統減材工藝50%的誤差率,仿生原牙99.9%,縮短了11個小時的就診時間,實現
  • 國外3D列印腎臟的最新進展!
    最近,Nova菌就遇到了許多男生吐槽自己的腎問題,想和小菌交流看看是否能夠來一次換腎,-_-||其實,利用生物3D列印技術進行腎臟器官的列印已經不是夢了。相較於國內,國外器官列印啟動時間早,經驗愈豐富,今天Nova菌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截止目前國外腎臟器官列印的最新進展。為什麼選擇3D列印器官?
  • 3d列印價格為何這麼高
    3d列印一直都是人們心中的願景,希望其能實現許多無法實現的東西,尤其是在外科手術中,如果能列印心臟、腎等器官該是多麼令人欣喜的事。但是3d列印的面世並沒有帶給人們預期的喜悅,引得人們好評如潮,反而引發了人們的吐槽,說我明明能花很少的錢到市面上去買一個東西,為什麼要花幾倍甚至幾十倍的錢去3d列印一個呢?
  • 盤點2014年中國十大生物晶片企業(下)
    目前,生物晶片產業在我國已初見端倪並初具規模,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兩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為龍頭,天津、西安、南京、深圳、哈爾濱等地近多家生物晶片研發機構和多家生物晶片企業蓬勃發展的局面。下面,OFweek電子工程網的小編繼續盤點2014年我國十大生物晶片企業。
  • AM:血管化軟組織的生物3D列印
    然而,傳統的平面製造技術無法製造複雜的多尺度結構,如血管內皮與周圍結締組織和實質細胞之間的界面。這可能限制了這些結構在研究各自組織的基本功能方面的應用。UCLA的Nasim Annabi團隊將重組人滋養蛋白作為一種高生物相容性和彈性的生物墨水用於複雜軟組織的3D列印。
  • 預見2021:《2021年中國3D列印材料產業全景圖譜》(附發展現狀...
    中遊產業為3D列印材料產業鏈中最重要的一環,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對原材料進行加工,使其成為符合3D列印標準的3D列印材料,目前主流的3D列印材料有金屬粉末材料、光敏樹脂材料、光固化樹脂材料、生物材料、工程塑料材料以及非金屬類材料等等。下遊產業為3D列印製造,隨著技術的進步,3D列印製造應用場景越來越廣泛,應用在工程機械、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汽車製造等領域。
  • 3D列印蘊藏巨大能量 十大趨勢顛覆商業模式
    下面這篇文章,為我們揭曉了3D列印產業未來發展的十大方向。-----------------------------20世紀80年代後期,3D印表機的橫空出世,開啟了增材製造新時代。近年來,借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東風,3D列印步入快速發展期。
  • 常見3d列印技術簡介和優缺點分析(FDM篇)
    3d列印作為一個新興技術,近些年開始走向普通大眾。作為一個3d列印從業者,是時候給大家做個簡單的科普了。3d列印主要有以下幾種常見的列印技術:FDM、SLA、SLS、SLM等。缺點:精度低、需要添加支撐,支撐去除難度和廠家支撐優化、列印材料有關,零件表面有較明顯的列印紋理。應用:FDM適合用於製作尺寸要求不高、複雜程度不高、表面要求不高的零件,是用於中小學教育的首選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