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物3D列印領域的熱度逐漸升溫,越來越多的科研學者投身到這一極具前景的行業。這篇最新發布於Journal of Biomedical Semantics的文章Disclosing Main authors and Organisations collaborations in bioprinting through network maps analysis,通過競爭技術情報(CTI)周期對生物3D列印的學術發表文獻進行了科學統計分析,並通過網絡地圖和介性中心度(BC)來識別出生物3D列印領域十大最具影響力的核心文獻、學者與機構。
本篇文章的搜索跨度是從2000年1月1日至2017年11月15日。通過本篇文章的數據統計,從2007至2017年,生物3D列印領域總共發表文章數量為2088篇,並呈逐年增長的趨勢。上普一直在跟蹤生物3D列印領域學術文章的增長態勢,近兩年依然保持良好的增長速率,供各位讀者參考(重磅 | 最新SCI影響因子公布,生物3D列印期刊大漲(附全名單);上普學術 | 全資料庫盤點各期刊2019年收錄生物3D列印論文情況)
文獻發表數量逐年快速增長
文章對於文獻的統計採用兩種方式:
第一種檢索方法的排名結果如下圖所示,前三名為:
值得留意的是,第二和第三名文章均是針對生物3D列印領域的難點問題,血管化製造的研究。
這10篇文章中,有5篇發表在材料學期刊中,4篇發表在生物醫學或一般科學期刊中,1篇發表在生物3D列印專業期刊Biofabrication中。
十大最多引用的文章(「bioprinting」關鍵詞)
第二種系列關鍵詞檢索方法的排名結果如下圖所示,其中前三名為:
這10篇文章中,前三名均發表在生物醫學類期刊,其餘有6篇發表在材料學期刊中,1篇發表在化學工程類期刊中。
十大最多引用的文章(系列關鍵詞)
十大最具影響力學者
通過科學統計和網絡圖分析,生物3D列印領域十大影響力的學者如下圖,其中前四名如下:
文中特別指出,在這十位核心學者之中,Atala、Mironov和孫偉教授被認為是生物3D列印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標杆人物。
生物3D列印共同作者網絡圖分析
十大核心研究機構
通過對2088篇行業文章進行分析,並對1760所科研機構進行排名,生物3D列印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前十機構如下圖,其中前五排名如下:
在這前十的排名中,美國有7所,中國有2所,新加坡有1所。
其中美國麻薩諸塞州就有4所。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哈佛醫學院以及布萊根婦女醫院(隸屬於哈佛醫學院)位于波士頓的醫學園區,在世界生物醫學領域有極其深遠的影響力,心臟瓣膜手術和全球首例實體器官移植的先驅。 清華大學擁有生物製造與醫療器械前沿創新中心,是生物3D列印領域全球領先的實驗室。
生物3D列印十大核心研究機構
總結
本文通過科學統計的方式對生物3D列印領域從2000至2017年底的學術發表進行了分析,客觀科學地盤點了十大引用文章、十大最具影響力學者以及十大研究機構。上普生物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清華大學孫偉教授也被文中評為生物3D列印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標杆人物。
生物3D列印大佬合影(Biofabrication 2019)
參考文獻
García-García, Leonardo Azael, and Marisela Rodríguez-Salvador. &34; Journal of Biomedical Semantics 11 (2020):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