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張北京第一高樓上藍天和霧霾的分界線的照片廣為流傳,照片中能清晰看到藍天之下,霧霾之上,那條分明的界限。
連日的霧霾讓環境問題佔據了人們的視線,也讓一部名為《塑料王國》的環保題材紀錄片進入了輿論的旋渦。
製作歷時5年、成片卻僅僅26分鐘的短片以一個廢舊塑料回收工廠中的人物和日常作業入手,揭示了跨國環境汙染轉移、垃圾回收利益鏈條、農村地下水和土壤汙染等問題。
短片中人們知道汙染的代價,卻又出於現實利益的考量依舊為之。製作人王久良說:「他掙錢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而事實上,他在追求更好生活的過程中,已經失去了更好的生活。」而面對經濟和環境問題錯綜複雜的相互纏繞,解決問題的方案,知乎上有評論說道:
「我們只能撕開一包薯片的塑料包裝,繼續旁觀。」
科學調查表明,霧霾對於兒童的傷害因為他們並不成熟的防禦系統而更加嚴重,這件事情上,很多人沒有選擇「繼續旁觀」。
2016年獲得園區科技領軍人才稱號的鄭林軍的作為便是為某學校捐贈了全套的新風淨化系統,包括所有的教室和辦公室都有除霾系統,每二十分鐘就能把室內空氣更換和淨化一次。
鄭林軍,蘇州貝艾爾淨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2016年憑藉「貝艾爾離子風無耗材新風淨化系統」獲得園區科技領軍人才稱號。
貝艾爾的創始團隊,是一群來自美國矽谷的世界頂級空氣動力學專家。他們在對蘋果電腦靜音風扇的研發之中,發現了離子風的空氣淨化技術。自2015年開始,貝艾爾對新風淨化系統進行了深入研發,為客戶提供了一系列「非凡體驗」的產品。
據鄭林軍介紹,貝艾爾的新風系列產品以TPA雙極獵塵為核心技術,能吸附比PM2.5小100倍的微顆粒。
其產品主要有壁掛式新風淨化機、吊頂式新風淨化機、全熱交換器、車載空氣淨化器等等,應用於住宅、辦公樓、酒店、商場、學校等領域。其中壁掛式新風淨化機無需接風管,裝修前後皆可安裝,24小時持續最大檔位運行,僅耗0.8度電;吊頂式新風淨化機淨化效率高達97.3%,風阻低至20pa,開機24小時,耗電量不足0.3度;全熱交換器可滿足各種風量控制,應用範圍廣,熱回收率高達75%以上,高效節能;車載空氣淨化器全方位清潔,超高效殺菌,超低音淨化,環保低碳。
貝艾爾為教室量身定製的新風淨化機,通過「建築呼吸」的方式,將教室內的二氧化碳、甲醛、苯、煙氣等汙染物盡數排出,引入新鮮潔淨的空氣,從而讓教室中的孩子真正遠離霧霾的威脅。
不僅如此,這種技術的另一特色就是無耗材,與濾網型新風淨化機需要頻繁更換濾網不同,貝艾爾新風淨化機採用沒有耗材的設計方式,只需簡單清洗就能持續使用,沒有後續維護成本和能源消耗,更加綠色環保!
同時,貝艾爾新風淨化機優化風道設計,風阻始終低於20Pa,讓機器運行聲音更小,不會影響孩子們的上課質量!
這次捐贈的新風淨化系統即可覆蓋200間教室和辦公室,為3000名學子送去了純淨的空氣,為6000位父母送去了安心。
鄭林軍認為,實現人機互動,智能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貝艾爾與阿里雲的部分技術部門合作,不僅能讓客戶親身體驗用與不用新風淨化系統之間的差別,還實現了與其它智能家居的互動對接。
其新風系統控制器可以準確地監測空氣品質,包括PM2.5、二氧化碳以及有機化學汙染物濃度,溫溼度雲智能遠程交互,24小時隨時隨地掌控家居空氣品質。同時,貝艾爾還開發了手機App,可遠程控制,十分便捷。
為了避免產品在安裝過程中出現故障,貝艾爾與經銷商平臺進行合作,派專業技術人員為客戶安裝產品,且有工程師到現場為客戶調試;同時通過智能監控系統,客戶安裝了新風系統之後,貝艾爾的工作人員可以在後臺及時了解產品的運轉狀況。一旦出現問題,便派出專員予以解決。用戶發現了問題,也可以及時撥打電話進行反饋。
關於企業的發展,鄭林軍坦言道,如果沒有花費五年以上的時間專注研發,很難推出好的產品。貝艾爾繼承了來自矽谷的極客血統,起點甚高,但是對科技和創新的追尋卻從未停歇。
一年前,柴靜發布了霧霾調查紀錄片《穹頂之下》,引起軒然大波,當時大家都光顧著質疑她了,不記得她也曾在接受採訪時說過,「一個人沒有當媽媽之前,這個世界只跟你有幾十年的關係,到此為止,我對我的一生負責任就可以了。但確實有了女兒之後,你跟未來世界有了關聯,有了責任。」
我們和未來世界的責任,從我們這一代到下一代,有了延伸和傳承的意義,從此,未來和我們每個人都有關,感謝為了未來而傳遞力量的領軍人才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