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霧霾雙雙來襲,如何健康工作、居家?

2021-01-15 中國網浪潮新聞

   在這個季節出門,也許不會轉角遇到愛,但一定會遇到霧霾!近日,多地發布了汙染預警,部分時段可達中重度級別。再加上疫情來襲,這個冬天不太平。

  過去10年,房子是最大的風口,而未來10年,「健康呼吸」或許會成為風口。一切與生命呼吸健康相關的空氣淨化產品都將成為剛需,也將被重新定義。當呼吸都要小心翼翼,我們嚮往的美好又該何處安身?

  拒絕空氣汙染 讓呼吸更簡單

  從2014年柴靜的《穹頂之下》,到新房裝修甲醛超標,空氣殺手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有人甚至高歌:空氣汙染是會呼吸的痛,它活在我生命中所有角落。

  

 

  與空氣汙染的抗爭,是一個看不見敵人的戰爭。在中國每年因為大氣汙染過早死亡的人數是50萬人。在這場跟人類的戰爭當中,最脆弱和最容易受到傷害的,就是孩子和老人。

  每年在空氣汙染指數較高的日子裡, 醫院接收的突發心臟病、中風以及急性哮喘病人的數量也會上升。然而,如果你身邊的空氣汙染很嚴重,還會增加其他幾種疾病風險,包括:心臟病、早產(孕婦)、癌症等等。

  同時,研究表明,隱含在灰塵中的發胖因子足以影響人體脂肪代謝率,可能會導致肥胖或者糖尿病。而PM10 微粒和柴油粒子會減少B連環蛋白,影響頭髮的生長。早已在肥胖和脫髮威脅下的這屆年輕人雪上加霜:我太「南」了。

  面對空氣汙染,我們再也不能束手無策的等待北風救駕,即使暫時吹走了汙染,也換不來一個無憂深呼吸的環境。

  

 

  防霾除醛健康呼吸 你真的做對了嗎?

  在網絡上搜索「防霾」,會呈現455萬條資訊;而搜索「除醛」,有1450萬條信息。這已然成為了一場全民運動,從噴霧到口罩,從科技到食療,各種辦法應有盡有。但你真的知道如何才能無憂深呼吸嗎?

  

 

  霧霾天如果必須出門,佩戴口罩是最主要的防護措施。但其實一般的防護口罩不可能抵擋PM2.5,因為PM2.5是極其微小的顆粒物,是我們頭髮絲的20分之一,如果要用口罩抵擋空氣汙染,需要口罩的密閉性極高,人就很難正常呼吸了,這是需要用可以主動送風的防霧霾口罩,比如遠大的移動肺保。

  在很多人看來,口罩是物理隔離,而食療清肺是由內而外保持健康的重要舉措。但其實,木耳、雪梨等食物從嘴進入,在小腸被吸收。汙染的空氣是從鼻腔進入,將細菌、病毒、顆粒物沉積在肺部細支氣管。消化道和呼吸道是兩條獨立的通道,任何食物都無法跨越時空去吸附呼吸道的沉積物。

  對抗空氣汙染,宅在家裡也不一定就絕對地安全。室內燃氣燃燒、廚房油煙、吸菸、空調暖氣、家具裝修等日常活動都會給室內帶來PM2.5、甲醛、苯、異味等。尤其是喜歡吸菸的話,危害更大,1支香菸就在30立方米的空間內的汙染可達500微克每立方米以上,相當於極重汙染的等級。

  

 

  隨著人們越來越關注氣候變化和外界大氣、噪音等等的汙染,建築商們正在努力使房屋更加密閉,這可能無意中使汙染問題更加惡化。

  重返蔚藍 遠大新風在路上

  想要開窗通風,害怕霧霾進屋;無奈封閉門窗,又怕甲醛肆虐。這時候一臺新風機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遠到南極科考、印度市場,近到地下室改造、低能耗幼兒園建設,新風機越來越普及。新風機能將室外新鮮空氣淨化後源源不斷換進室內,將髒空氣通過門縫窗縫擠壓到室外,並有效阻止室外髒空氣從縫隙進來,最終實現全屋無死角淨化。

  

 

  作為中國新風行業的開創者,遠大一直主導著行業市場,並專注於新科技的研發。本著綠色、健康、節能的創新精神,其產品覆蓋穿戴、車載、家用等全部生活場景,並成為獲得工信部「中國綠色產品」榮譽的首個新風品牌。

  遠大潔淨新風系統採用三層過濾,甲醛去除率達98%,也能99.9%過濾掉PM2.5。而100%新風換氣又能回收80%熱能,節能又環保。至於看不見的細菌,遠大採用靜電專利技術和醫用級別濾芯,一併消滅,給更多人一個舒適安全的潔淨家。

  此外,遠大還是業內唯一將新風效果量化的企業,並在合同中作出「新風口比室外潔淨1000倍,室內空氣比室外潔淨100倍」承諾。一切為改善人居環境,遠大在一步步的創新中已然成為高品質的代名詞。

  我們一生中80%-90的時間在室內度過的,每天一個人平均吸入呼出的次數為2萬次。一個潔淨呼吸的空間,已經成為舒適家居時代的必備。打贏呼吸保衛戰,遠大和我們一直在路上。

 

 

 

--推廣

來源: 中華網    | 作者:王新文    | 責編:華曉梅    電子信箱:184042016@qq.com    

相關焦點

  • 秋冬季停工停產防霧霾?防霧霾也要防「霧霾謠言」
    秋冬季節霧霾又雙叒叕來襲各地積極實施精準治霾讓藍天白雲常在但與此同時很多關於霧霾的傳言也隨之而來擾亂著我們的神經以下這些謠言你都信了嗎當然,即便是能排得出去,在代謝過程中,也可能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針對「霧霾造成耐藥性基因流行」的說法,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抗感染科主任醫師鄭波表示,空氣中一直存在耐藥性基因,並不是因為有霾才有耐藥性基因。空氣中發現的耐藥性基因一般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此外,兒童與成人的肺結構相似,且肺活量低於成人,不存在吸入粉塵多於成人的說法。
  • 【闢謠】秋冬季停工停產防霧霾?防霧霾也要防「霧霾謠言」
    秋冬季節 霧霾又雙叒叕來襲 當然,即便是能排得出去,在代謝過程中,也可能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 針對「霧霾造成耐藥性基因流行」的說法,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抗感染科主任醫師鄭波表示,空氣中一直存在耐藥性基因,並不是因為有霾才有耐藥性基因。空氣中發現的耐藥性基因一般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 @涿州人 冬季居家、辦公、購物如何做好疫情防控?
    最近,多地出現新冠肺炎本土病例,針對疫情做好個人防護受到大家的廣泛關注。那麼,居家、辦公、購物時應如何做好清潔消毒、防範疫情傳播呢?疾控中心給大家發出提示:    居家篇  1、勤通風。根據具體天氣情況,每天通風2~3次,每次不少於半小時,通風時要注意保暖。  2、勤洗手。
  • 霧霾的危害 霧霾對人健康的影響
    【霧霾的危害】  1、危害心腦血管系統健康  長期處於霧霾的天氣,對我們心腦血管系統健康影響極其大吸入霧霾過多會導致機體慢性缺氧,影響血液循環,也影響心腦血管系統的正常工作。  2、危害呼吸系統健康  霧霾是顆粒物,她肉眼看不見但可以通過呼吸進入人體。
  • 專家:霧霾對兒童健康三大危害 四招防霾易行有效
    人民網北京10月29日電 (宋娜)今天上午10:00,北大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張曉蕊做客強國社區育兒寶論壇,以「霧霾來襲,換季病多發,家長如何保護孩子健康」為題與網友進行交流。訪談中,張醫生詳細介紹了霧霾對人體的危害,同時列舉了兒童因霧霾遭受的三大健康威脅。
  • 疫情推動的居家辦公,使得人們每天工作時間平均延長48.5分鐘
    最新的一項研究顯示,由於疫情而得以普遍推廣的遠程辦公,給人們帶來了更長的工作時間和更頻繁的會議。這是哈佛商學院和紐約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公布的最新結果。這項研究涵蓋了北美、歐洲和中東共計16個城市超過2.1萬家企業的310萬員工,是該領域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研究之一。研究人員比較了新冠疫情導致的居家工作前後,超過8周的員工行為。
  • 霧霾天氣如何守護健康?
    那麼,在霧霾天氣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一、以PM2.5為首要汙染物的重汙染天氣危害健康。  釋義:汙染天氣是指在無風、逆溫和高溼等不利氣象條件下,汙染物在空氣中堆積導致的空氣汙染現象。
  • 冬季穿搭關鍵字健康+時尚!優衣庫居家服 暖度分級輕盈有型
    近來溼冷的天氣宣告冬天終於來了,同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提醒民眾,在低溫環境中病毒活躍,更要做好防疫措施,加上秋冬時期也有多種呼吸道傳染病盛行,維護健康成為迎接冬日的重要準備工作。UNIQLO HEATTECH吸溼發熱衣系列科技,不光是貼身的發熱衣,還融入包含上衣、褲裝、配件和居家被毯,要從裡到外將暖和包裹住,讓人不論是居家生活、日常出門、外出遊玩,時時刻刻都有健康溫暖隨行,輕盈溫暖度過今年的寒冬。
  •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如何做好籤約對象的「健康顧問」?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如何做好籤約對象的「健康顧問」?自新冠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全區1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始終奮戰在疫情防控的一線,家庭醫生們紛紛當起了「宣傳兵」「守護者」「守門人」角色。出行不便如何換藥?「醫生,我們去不了醫院,請儂幫幫吾伲倆個老人……」6月15日,安亭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姚其軍接到一個求助電話,電話那頭是籤約對象秦老伯。
  • 健康,就從居家生活開始!
    其實只要按照專家要求,勤洗手,多通風,少出門,儘量做到家有一粒米不往人多地方擠,只要還有一滴油呆在屋裡不露頭,做好居家清理消毒基本沒問題!做好居家消毒是重中之重,畢竟除了外出上班我們在家呆的時間是最久的。前一段時間網上有這樣一則消息,病毒通過下水道地漏、洗臉盆下水口有氣溶膠傳播風險,目前已有證據證實存在氣溶膠傳播可能性。
  • 眉山開學疫情防控最新要求!開學前14日返眉,居家自我健康觀察
    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有序推進秋季學期開學工作 眉山市教育和體育局 發布了 做好秋冬季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 霧霾天 怎樣保護健康?
    以PM2.5為首要汙染物的重汙染天氣俗稱「霧霾」。那麼霧霾對健康有哪些影響呢?要怎樣防護呢?科學認識霧霾對人的健康影響(一)霧霾的科學本質霧霾:是霧和霾的統稱。霧和霾兩種不同的天氣現象,通常混合在一起出現,儘管在定義上有明確的區別界定,但在實際觀測和研究中卻並不容易區分,所以經常統稱為「霧霾天氣」。
  • 如何減少霧霾天氣對人體的危害
    今年京城前段時間的霧霾天和寒冷天都比較多,更加劇了這種狀況。」如何減少霧天對健康的危害  當遇到濃霧天氣,對於老人和孩子來說,儘量減少霧天外出。如果不得不出門時,最好戴上口罩。戴口罩對於過敏性哮喘的人來說更重要,口罩可以防止一些灰塵進入鼻腔,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  哮喘患者如果使用某種吸入劑有效,一定要繼續堅持,特別是在大霧天氣,不要輕易停藥。
  • 這些人需居家健康監測7天!
    淄博市外高校放假返區學生 請居家健康監測7天! 近期,國內疫情接連不斷,壓茬發生,防控形勢日益嚴峻。加上春節將至,高校提前放假等,人流物流頻繁,大大增加了新冠肺炎傳播風險。
  • 國外研究:疫情期間居家辦公,每天都比之前多工作近1個小時
    國外研究:疫情期間居家辦公,每天都比之前多工作近1個小時新冠肺炎的流行迫使我們大家留在室內,在家的同時進行我們的日常工作。人們一開始真的很高興在家工作,因為這樣可以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與家人在一起,減少了錢和時間花在通勤上。
  • 霧霾天,如何甩掉心理不適
    有健康調查顯示,在霧霾天70%的人會恐懼、焦慮,82%的人情緒低落。霧霾到底如何把我們的心情變成灰色?我們又該如何面對?日前,晚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市口腔醫院心理二科主任、高級心理諮詢師付銳。為什麼霧霾天人的情緒低落?人體腦部松果體是人體的"生物鐘"的調控中心。
  • 逆溫層成霧霾「幫兇」 如何打破霧霾循環肆虐的怪圈?
    原標題:逆溫層成霧霾「幫兇」 如何打破霧霾循環肆虐的怪圈?中圖2015年12月28日,中央氣象臺氣象工作人員正在分析霧霾發生發展情況。下圖 2015年12月28日,中國氣象局專家介紹我國霧霾發生發展相關情況。本報記者 杜芳攝   歲末年初,霧霾頻擾,灰濛濛的天氣反反覆覆地破壞著人們的好心情。特別是京津冀地區,空氣品質幾度爆表,2015年12月23日、26日,冷空氣都曾努力清掃出一抹藍色,無奈比起霧霾仍然勢單力薄,只能匆匆走個過場。
  • 石家莊:為防疫情擴散,全市群眾居家7天
    石家莊:為防疫情擴散,全市群眾居家7天 2021-01-08 23: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心理學專家:突發疫情環境下的「隔離期」或可成為孩子的特殊成長期
    疫情來襲,民眾應對心理壓力的問題受到廣泛關注,其中,青少年學生群體更面臨開課不開學的挑戰,他們應該如何應對?這是學校和廣大家長們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 當代中小學生大多未曾經歷過17年前的「非典」,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造成的大範圍社會群體隔離,是他們人生經歷中首次遇到的嚴重危機。
  • 疫情期間多工作48分鐘?
    一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疫情期間的遠程辦公,給人們帶來更多會議和更長工作時間。上述研究由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和紐約大學的研究人員聯合展開,涵蓋北美、歐洲和中東共計16個城市的超過2.1萬家公司。研究人員比較新冠疫情導致居家工作前後超過8周的員工行為。結果表明,居家工作期間,每天工作時間多出48.5分鐘,會議數量增加大約13%,每天向同事平均多發1.4封電子郵件。在美國洛杉磯和芝加哥等少數城市,日均工作時長後來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