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如何做好籤約對象的「健康顧問」?

2021-01-07 澎湃新聞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如何做好籤約對象的「健康顧問」?

2020-07-11 16: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這是有關部門於近日梳理的一組數據:9千餘人次的醫務人員已累計對超過700萬來滬人員進行了醫學檢測,對近2萬重點地區來滬人員進行居家觀察,對9千餘名集中隔離對象開展醫學觀察,完成核酸檢測採樣1萬餘例。

自新冠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全區1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始終奮戰在疫情防控的一線,家庭醫生們紛紛當起了「宣傳兵」「守護者」「守門人」角色。

出行不便如何換藥?

「醫生,我們去不了醫院,請儂幫幫吾伲倆個老人……」6月15日,安亭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姚其軍接到一個求助電話,電話那頭是籤約對象秦老伯。原來,秦老伯的老伴右下肢受傷,又到了換藥的時間,可是天下著大雨,加上自己腰椎手術後正處於康復期,這讓老兩口犯了難,於是試著向籤約的家庭醫生求助。

「老伯伯,你別著急,我馬上安排,你們在家等就好了。」姚其軍醫生在安撫老人後,全然不顧雨大,很快與團隊護士夏卉、王暉冒雨趕到了老伯家中,在詳細查看傷口、評估病情後,消毒、清洗、換藥一氣呵成。臨走時還不忘反反覆覆地叮囑老人有關傷口的注意事項,以及相關的康復訓練注意事項。

類似的小事在社區還真是不少,但對於家庭醫生們來說,籤約居民的事就是大事。為了照顧腿腳不便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能夠「有藥吃、按時吃」,家庭醫生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擠出時間為有急需的籤約居民提供志願幫助,貼心暖意的服務使患者與家庭醫生之間的聯繫變得更加緊密。

醫療廢物怎麼扔?

隨著垃圾分類的不斷細化,醫療廢棄物的處置,也逐漸引起了居民的重視。

「在家自測血糖產生的垃圾怎麼扔?可以和生活垃圾混在一起嗎?是否有安全隱患?」針對群眾的疑問,馬陸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結合居民需求,開展居民居家自助健康檢測醫療廢物周期性回收項目——由家庭醫生團隊向籤約病人發放醫療廢物回收盒,並逐一做好登記,使用一段時間後,定期上門進行回收、保存、統一處理,做到醫療廢物專項回收。

小小回收盒,解決了居民日常醫廢垃圾處理煩惱,方便又衛生,一經推出便受到居民的歡迎與好評。

體檢報告怎麼看?

老年人健康體檢是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嘉定區政府實事項目之一。今年,在常規體格檢查及肝功能、腎功能、B超、心電圖等輔助檢查的基礎上,新增了三項血液標本的檢測指標。

面對一項項專業的描述、一組組數據,尤其是體檢報告中一個個上上下下的箭頭,居民們表示「看不懂」。各街鎮高度重視體檢後續服務,家庭醫生通過進社區等多種途徑,對老人的健康狀況進行綜合分析,開展全方位健康指導。對體檢異常的老年人在做好複查的基礎上,提供有效的就醫指導服務,並做好跟蹤、隨訪工作。

「還好發現得早,真是多虧了這次體檢!」家住南翔東社區的程老伯,平日裡身體一直很好,也很少去醫院,更別說是體檢了。這次體檢,心電圖檢查顯示竇性心動過緩。已與籤約家庭醫生王睿建立起良好關係的他,聽從了王醫生讓他去上級醫院進一步診治的建議,被明確診斷為竇性心動過緩伴不齊,並接受了早期治療。

確診後,他與王睿的聯繫更多了,以往他一有不適就打電話給王睿,現在王睿經常打電話給他了解治療情況,「到了年紀,還真是要聽聽家庭醫生的話做體檢,有病及時發現。籤約家庭醫生服務後,就像有了健康管家……」每每說起這次體檢,以及治療的過程,老伯總有著說不完的話。

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後,為了服務好籤約對象,家庭醫生們對於「診斷明確、病情穩定、需要長期服用治療性藥物」的門診慢性病患者,給予最多一次性可開具三個月用量的藥品的便利,並提供電話諮詢、上門服務和代配藥服務,實實在在地解決了老人出門,配藥的不便。此外,運用網際網路+技術,依託健康雲APP、微信等平臺,居民還可以享受健康諮詢、在線掛號就診、藥品快遞到家等多項服務。

撰稿:嘉定區衛健委

原標題:《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如何做好籤約對象的「健康顧問」?》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防控疫情】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七件事須了解
    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工作,中宣部宣教局會同國家衛健委宣傳司製作了一批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系列海報。大家一起來學習學習吧!5.倡導文明健康飲食新風尚6.履行「健康第一責任人7.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
  • 國家衛健委:常態化疫情防控下需關注重點人群心理健康
    今天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心理健康服務有關情況。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介紹,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後,要重點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第一,是認真總結前期疫情防控工作中心理健康服務所取得的好經驗、好做法。
  • 農村如何提高診斷識別能力?如何做好常態化防控
    新聞1+1丨如何提高基層農村的診斷識別能力?農村如何做好常態化防控?……專家解答→近日,河北疫情形勢嚴峻。據統計,目前的39個確診的病例來自6個村莊,佔到了整個發病率的87%,也就是說發生在農村的比例達到了87%。這6個村莊裡面有5個是在石家莊,一個是在邢臺市。
  •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如何科學健身?專家給出權威指導
    人民網北京8月10日電 (記者崔元苑)在第12個全民健身日之際,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北京體育大學教授王正珍做客人民網·人民健康聯合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共同推出的「2020年全民健身日系列訪談」,圍繞「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科學健身」回應了網友關切並提出指導建議
  • 王立檢查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築牢常態化疫情防控防線 鞏固...
    王立檢查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築牢常態化疫情防控防線 鞏固疫情防控決定性成果 2020-10-30 17:3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疫情防控常態化,這些知識必須了解!
    為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健康教育工作,普及防控知識,提高公眾防控意識和能力,特別是促進公眾將疫情防控期間養成的良好衛生習慣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延續下去,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結合重點人群、重點場所的特點,中國健康教育中心組織編寫了《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健康教育手冊
  • ...科學精準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 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顏偉在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強調科學精準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本報訊(記者 熊一帆)1月6日,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論述,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不放鬆,堅持「人」「物」同防、閉環嚴防、關口細防、橫向聯防、社會謹防,科學精準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 疫情防控丨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這些知識必須了解!
    為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健康教育工作,普及防控知識,提高公眾防控意識和能力,特別是促進公眾將疫情防控期間養成的良好衛生習慣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延續下去,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結合重點人群、重點場所的特點,中國健康教育中心組織編寫了
  •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乘坐飛機出行應做好哪些準備?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疫情防控常態化下,乘坐飛機出行應做好哪些準備?在行程中,每個人都應經常清潔雙手,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曲肘遮擋,並與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人際距離。旅客應遵循旅行地關於機場和航空公司政策的建議。
  • 關於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做好2020年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
    以保證學生健康安全為首要前提,嚴格遵守當地疫情防控要求,中、高風險地區不得組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低風險地區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開展。活動開展前,要充分研究形勢,做好安全預案。根據地方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災形勢動態調整工作部署,如遇突發情況,應立即暫停相關地區的活動,妥善做好有關安排,杜絕麻痺思想、僥倖心理。 3.就近就便。
  • 疫情防控常態化|縮小開會人員範圍 儘量少聚集
    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針對公眾關心的熱點問題,記者專訪了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新冠疫情應急響應機制防控技術組副組長馮錄召。調整心態,改變一些行為和生活方式記者: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如何注意心理調適?馮錄召:當前,我國新冠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但疫情還有一些不確定因素,最近個別地區仍在發生境外輸入、本地散發病例或聚集性疫情。新冠疫情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將與我們共存,防控進入常態化後,需要注意不能有鬆懈思想、麻痺大意,要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要科學做好防控和個人防護,這是一個重要的前提,我們要做好心理準備。此情況下,如何進行心理調適,有三點建議:第一,調整心態。
  • 普蘭店區:推進「愛衛」工作常態化和疫情防控常態化相結合
    本報訊(鄭雲英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石家家)為持續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不斷鞏固疫情防控常態化成果,普蘭店區進一步再落實、再部署,在全區範圍內全面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進一步推進愛國衛生工作常態化和疫情防控常態化有機結合,為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開展重點區域環境衛生專項整治行動。
  • 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這些知識必須了解!
    >為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健康教育工作,普及防控知識,提高公眾防控意識和能力,特別是促進公眾將疫情防控期間養成的良好衛生習慣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延續下去,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
  • ...政府辦公廳關於認真做好2021年度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無償獻血...
    採供血機構必須嚴格按照《哈爾濱市血液中心無償獻血進單位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相關要求,做好獻血者和醫務人員的安全防護工作,做到「精準預約、有序獻血、確保安全」。附件2哈爾濱市血液中心無償獻血進團體單位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為確保獻血者安全和血液安全,採供血部門及團體單位要將常態化疫情防控與無償獻血工作有機結合
  • 平安智慧醫療陳偲:如何打造後疫情的常態化防控體系?
    5月1號,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聯防聯控綜合組印發了《關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5月22號,政府工作報告提出8項疫情防控後續重點,代表疫情從防控進入常態化管理階段。>要求醫院加強診療環境通風,清潔處置,做好個人防護;第七、開展院內感染風險排查整頓:讓醫院的防控變成常態化工作。
  • 李蘭娟在人民日報撰文:毫不放鬆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要毫不放鬆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奮力奪取抗疫鬥爭全面勝利。」奪取抗疫鬥爭全面勝利並非易事,需要我們持續努力,把常態化疫情防控繼續抓緊抓實抓細,決不能讓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盡棄。
  • 如何提高基層農村的診斷識別能力?農村如何做好常態化防控...
    近日,河北疫情形勢嚴峻。  《新聞1+1》連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病預防控制諮詢委員會專家、北京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吳浩,解答為什麼會在農村發生大的疫情傳播。  Q  如何提高基層農村的診斷識別能力,發揮預警監測作用?  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諮詢委員會專家 吳浩:  農村的醫療衛生條件、醫療機構能力可能比較薄弱。
  • 「疫」路同行,紮實推進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思政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疫情發生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親自指揮、親自部署,領導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實驗室生物安全監管要做到這四點!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進入常態化,為進一步加強常態化下的實驗室生物安全監管,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了《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中的實驗室生物安全監督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就做好實驗室生物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提出要求。
  • 如何做好秋季疫情防控工作?蘭州印發最新通知
    關於印發《蘭州市秋季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相關防護指南》的通知各區縣、高新區疫情聯防聯控領導小組,市疫情聯防聯控領導小組各專責組、各成員單位:秋季空氣乾燥、氣溫多變、晝夜溫差大,是疾病多發季節,為貫徹國家、省、市秋冬季防控工作安排部署,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