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疫情形勢嚴峻。
據統計,目前的39個確診的病例來自6個村莊,佔到了整個發病率的87%,也就是說發生在農村的比例達到了87%。這6個村莊裡面有5個是在石家莊,一個是在邢臺市。
《新聞1+1》連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病預防控制諮詢委員會專家、北京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吳浩,解答為什麼會在農村發生大的疫情傳播。
Q
如何提高基層農村的診斷識別能力,發揮預警監測作用?
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諮詢委員會專家 吳浩:
農村的醫療衛生條件、醫療機構能力可能比較薄弱。
①要發揮基層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個體診所的哨點作用,發揮監測排查作用,發現問題要及時上報。怎麼樣才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對他們
進行培訓,規範診療行為;
還要告訴老百姓
要及時就醫,
國家衛健委在去年就發文,要
在鄉鎮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普遍建設發熱門診和發熱哨點,
也要向老百姓進行標識,要發揮預警作用。
②這次河北疫情也出現有患者自行到藥房購藥問題,提示我們要
加強診所和藥店的監管,做好信息共享,
起到預警和監測作用。
Q
農村如何克服困難做好常態化防控?
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諮詢委員會專家 吳浩:
農村的弱勢是管控起來難度更大一點。但農村開放的條件也有好處,這種環境下一般不利於病毒傳播。其次,它是熟人模式,鄰裡關係更親近,所以就要
加強平時村醫和村民的聯動作用,加強他們日常的健康監測,
發揮熟人模式,去督導落實個人防護措施,這是要考慮到的重點。
Q
農村疫情發現時往往已經是幾代傳播,該怎麼辦?
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諮詢委員會專家 吳浩:
我們往往認為城市的病毒傳播風險大,而忽略了農村。西方國家的居住環境和空間也比較大,但為什麼新冠病毒依然能夠傳播?
最主要的是意識問題,
病毒在農村傳播,等我們發現時它可能已經開始了二代或三代傳播。所以要做到早發現,要起到監測作用,要向全社會告誡,病毒隨時隨地在我們身邊,要做好自我防護和自我監測,而不是認為農村是病毒的法外之地,這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