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和痔瘡總是存在難捨難分的關係,很多便秘患者,往往都伴隨著痔瘡。
沈先生就是這樣一位患者,但他從未放在心上。在他長達10年的便秘史中,即使是大量便血,也從未引起重視。直到一周前,沈先生在家上廁所時突然暈倒在地。入院做了檢查後才發現,他的血紅蛋白只有30g/l,而正常人血紅蛋白值為130-175g/l,沈先生已經屬於極重度貧血患者。
痔瘡出血沒在意
男子暈倒險休克
沈先生是寧波人,今年55歲。身體壯實的他,是一位長期便秘患者。近一個月來,他發現自己的便秘又嚴重了,不僅便秘,還出現了排便出血。他每排一次便,體內的血液都會隨著丟失一部分。漸漸地,身體就出現了心慌乏力、臉色蒼白、消化不良的症狀。
上周,沈先生突然出現大量便血,血液幾乎是噴射狀噴到馬桶內壁,一片鮮紅,觸目驚心。排便結束後,沈先生正準備起身,卻突然頭腦空白、渾身癱軟,一頭栽倒在地,險些休克。家人立即把他送到浙江大學明州醫院。
「患者入院的時候,臉色煞白,幾乎就要休克。」參與急診會診的浙江大學明州醫院肛腸外科主任趙峰迴憶說。「痔瘡嚴重時會引起急性大出血,失血過多就會導致貧血較重,繼而出現面色蒼白、食欲不振、疲乏、暈厥等症狀。」他解釋道。
沈先生正是由於長期失血,加上這次急性大出血,所以導致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只有30g/l。換句話說,幾乎丟了身體一大半的血量。除了儘快壓迫止血和輸血急救治療,入院第二天,沈先生還接受了微創手術切除痔瘡,以此從根源上解決出血問題。
如今,經過一周的休養治療,沈先生的血紅蛋白已經恢復至90g/l並出院。據趙峰主任介紹,出院後沈先生只需口服藥物補充鐵劑、加強營養即可。
痔瘡嚴重起來
也會危及生命
痔瘡是最常見的肛腸疾病之一,它包括內痔、外痔及混合痔等不同類型。排便時用力、長期便秘或腹瀉、懷孕等都可能引起痔瘡,但並不是所有的痔瘡都有症狀,很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得了痔瘡。
為此,大家上廁所時要多留心,如果發現排便時出血、肛門處出現持久性或敏感性的腫塊、肛門處瘙癢、疼痛和排洩出黏液等,就要引起重視了,一定要去醫院做個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以免造成嚴重後果,因為痔瘡嚴重起來真有可能危及生命。
如何治療便秘或痔瘡?
科學飲食:儘量不吃辛辣食物,不飲酒,多飲水,多吃粗纖維食物,大力提倡多吃水果蔬菜,能讓糞便軟化,不易便秘,進而減低患痔瘡的風險。
養成良好排便習慣:定時排便,不久坐馬桶,拖長如廁時間會導致已患的痔瘡加重。
健康生活作息:平日要適當運動,不久坐,養成健康的生活作息習慣。
不濫用藥物:很多人出現便秘,卻不願就醫,而是通過瀉藥來緩解便秘,殊不知這會造成腸功能紊亂,長期使用會引起大腸黑變病從而加重便秘。
記者 陸麒雯 通訊員 單王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