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內蒙古浙江強援,荊門戰疫必勝!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1000餘公裡之外的內蒙古對荊門人來說仿佛遠在天邊,但疫情之下,來自大草原的大愛確是如此的溫暖。
「山從天目下,潮到富陽回。」
美麗的浙江對於荊門人來說並不陌生,憑藉硬核抗疫頻上熱搜,以科技力量助力戰疫、復工更是迎來一波點讚。浙江硬核支援荊門,增添了荊門人民對抗疫情的信心和勇氣。
截至2020年2月20日24時,荊門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800例,目前仍在院治療534例。
戰疫進行時,承「蒙」關照,「浙」裡有愛,病毒何懼?
來最硬的人,上最硬的「菜」 內蒙古這波操作超硬核
1月28日大年初四,內蒙古首批共141名醫護人員千裡迢迢奔赴湖北荊門。
這支內蒙古援助荊門醫療隊醫護人員分別來自呼和浩特、包頭、烏蘭察布、赤峰4個城市的13家醫院,主要由各醫院呼吸、急診、血液內科、重症感染等科室的主力醫護人員組成。抵荊後,與當地醫療工作者一起投入到疫病防治工作中。
內蒙古除了出最硬的人,還上最硬的「菜」。
2月13日,2.4噸牛羊肉、8400袋奶茶粉和800斤牛肉乾送往支援湖北醫療隊。
風雪中,內蒙古高速交警喊話馳援湖北車輛:「請跟我們走,我們為你們開道護航!」
「支援荊門,我們就是來啃硬骨頭的!」
2月12日,浙江省首批醫療隊37人攜帶專用無創呼吸機、高流量機等醫療設備啟程赴荊門。其中來自邵逸夫醫院的35名醫護人員專門組建了呼吸危重治療團隊,抵荊不到24小時就新建一個重症ICU,火速收治22名危重患者。
「我們支援荊門,就是來啃硬骨頭的!」 院黨委書記劉利民說。此次支援劉利民掛帥親徵,他出發前給隊員加油打氣:「這麼多的小朋友『逆行』抗疫第一線,『大叔』我有一萬個理由陪著你們。」
截至2月18日,重症病房已接受23名危重患者,醫療隊以最高效的「浙江速度」全力搶救。劉利民說,由於現在ICU已經滿負荷運轉,正在考慮再建第二個ICU,更好地降低死亡率。
2月19日,浙江台州15家醫院聯合集結105名醫護人員再次支援湖北荊門。
重重關山外,小愛化大愛
何珊、耿濤,是浙江援荊醫療隊的「90後」護士伉儷,2019年11月剛剛完婚。本來計劃今年五六月份蜜月旅行,因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他們毅然選擇隨醫院援荊醫療隊從千裡之外長途奔襲而來。
在荊門一醫北院,在醫療隊新組建的重症監護病區,夫妻倆與感染最嚴重的新冠肺炎患者「零距離接觸」,為搶救更多的危重患者出力。
2月14日,細心的耿濤偷偷買了一盒巧克力藏在身上,遞給了愛人,兩人相視一笑,沒有過多的甜言蜜語,卻令在場的所有人淚目。
「大疫當前,最簡單的過節願望也無法實現,但我們相愛的心不會變,此刻我們攜手共進,相信疫情一定會被攻下!」小夥子動情地說。
29歲的李續是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護士。1月28日,他緊急隨隊出徵,甚至來不及告訴同在醫院兒科工作的女朋友院春梅。
李續是隊裡為數不多的男護士之一,他主動承擔起了更多的工作,讓年長的老師們稍微休息一下。每次結束了工作,他和院春梅經常隔著手機屏幕相互加油打氣。
2月14日凌晨3點李續才下夜班,院春梅這一天休班,他要第一時間和她在手機上「見個面」。
有一種愛情,雖然寂然無聲,卻勝過海誓山盟!
她騙父親:單位加班呢,等忙完了回家看你們
張卿來自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是援荊醫療隊醫療組領隊。此次出徵,她瞞著80歲的老母親,還放下了偏癱在床的姐姐。丈夫反對她的決定,畢業於湖南湘雅醫學院的她只說:「我對荊門有很深的感情。」
接到馳援任務時,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李斌是第一個寫下請戰書的。他參戰過「非典」和汶川地震,此次他又義無反顧地告別了家人。
和李斌一樣主動請纓的還有內蒙古自治區第四醫院護士長崔瑞清。出徵前,丈夫擔心她的身體,女兒則泣不成聲。家中70多歲的父母不知道自己女兒已經徵戰多日,還打電話埋怨:為什麼這麼久見不到人?她只好騙父親說:「爸,這段時間太忙了,一直在單位加班,實在脫不開身,等忙過這陣子就來看您二老……」
荊門:感恩大愛,致敬英雄
醫護人員在有限的條件下長期保持高強度的工作狀態,每天非常疲勞。荊門方面負責接待工作的人員看在眼裡,想盡辦法改善生活保障服務。哪怕只是一盤水果、一支玫瑰花,都是一份心意。
「我都養起來,還開花了。」14日,內蒙古援荊醫療隊隊員張卿高興地說,荊門後勤服務考慮太細緻,讓她十分感動。
「王總,可以給我熬一碗薑湯水嗎?有些著涼了。」「沒問題,馬上通知。」
「他們很淳樸,提的要求不多,生怕麻煩了我們。」負責接待工作的荊門市接待服務中心主任科員王晨一說。
2月18日出院的一批患者當中,有兩位寫下了令人動容的感謝信。
蒙浙荊,一家親。荊門市內旅遊景區決定恢復營業後,將對全國醫護人員和蒙、浙籍遊客免門票。荊門主播喊話蒙浙小夥伴:「荊門歡迎您!」
此情穿越山海,此愛恆久綿長!
責任編輯:李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