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空炸手榴彈:戰場上沒有什麼是跳雷解決不了的

2020-12-03 騰訊網

【科羅廖夫談軍事欄目第296期】按照歷史淵源上溯,手榴彈可能是最古老的熱兵器之一。早在1044年出版的宋代兵書《武經總要》中,就記載著霹靂火球、蔟藜火球、毒藥火球、煙球、引火球等多種可以手投的彈藥,這是最早的手榴彈雛形。到了十七八世紀,手榴彈成為歐洲軍隊普遍使用的彈藥,甚至出現了專職的手榴彈部隊——「擲彈兵」。從那時起到現在,手榴彈的殺傷作用原理沒有本質變化,都是通過手投擲,使用延遲幾秒鐘發火的引信,大多數要落地後才爆炸。

我們大家都知道,一個殺傷爆破型的戰鬥部,在空中爆炸的殺傷效果最好,因為手榴彈的破片呈球形分布,落地爆炸時,轟爆波和破片有一半都射到了泥土中,沒有殺傷任何效果。另一半則呈現漏鬥狀向空中放射造成殺傷。所以戰鬥部的殺傷半逕取決於空爆還是地爆(觸地爆炸)方式,例如榴彈炮配用近炸引信的空炸榴彈,其殺傷威力相對於使用觸發引信落地爆炸的榴彈,可成倍地增加殺傷半徑。

然而普通手榴彈並不容易實現空炸。因為成本的原因,手榴彈不太可能使用昂貴的空炸引信。於是偶爾會有一些土辦法,例如中國軍隊有經驗的戰士會在投擲67式木柄手榴彈時,採取延遲投擲的方式,讓手榴彈在空中爆炸,但這種方法相當不好掌握,很容易造成危險。

中國曾經為40毫米反坦克火箭彈和35毫米榴彈發射器研製過空炸榴彈,超口徑的40毫米鋼珠跳炸火箭彈,以及35毫米跳炸榴彈,都是通過彈體前部設置的反拋環裝置,在落地後將榴彈反跳到2米左右的空中,實現空炸。例如69式鋼珠跳炸火箭彈,戰鬥部裝填1000枚預製鋼珠,彈體頭部帶有反拋環,落地後可跳到空中爆炸,密集殺傷半徑超過20米,其威力相當於一枚122毫米的榴彈。這種反跳空炸技術並不適合應用於手榴彈,因為反跳空炸需要較大的落地速度,至少要達到100米/秒以上,而手榴彈投擲速度只有大約15米/秒,其落地的動能無法實現反跳。

那麼,還有什麼辦法能讓手榴彈實現空炸呢,聰明的德國人給出了答案。他們讓跳雷和手榴彈相結合。

2012年,著名的老牌軍火巨頭——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為瑞典國防軍研製了世界第一枚空炸手榴彈,這種手榴彈被稱 AB HGr(Air Burst Hand Grenade),新型手榴彈借鑑了反步兵跳雷的原理,讓手榴彈投擲出去落地以後再彈跳到空中爆炸。

為了讓手榴彈能夠以任何角度落地後都能保持垂直向上的彈跳姿態,AB Hgr手榴彈還借鑑了德國著名的AT-2反坦克/反步兵兩用地雷的自動扶正原理。

AT-2地雷是原德國在上世紀八十年研製的一種可拋灑型地雷,採用緊湊集束式的筒式結構,主要配備給大面積拋撒式布雷車。中國在80年代也從西德引進了AT-2筒式地雷的專利技術,並加以國產化。該地雷的筒式雷體外側安裝有6個鋼絲支架緊貼雷體,落地後在彈簧的驅動下,釋放支架,這樣無論雷體落地時處於什麼姿態,都可以自動站立,扶正成戰鬥狀態,一旦觸發,雷體會彈跳到2米左右高空爆炸,釋放出5000塊預製破片,殺傷半徑高達40米,是一種十分可怕的武器。

AB HGr手榴彈配有三個延遲發火引信。拔掉安全銷扔出手榴彈時,首個延遲系統會在4.5秒後去除掉箍帶,支架在彈簧作用下展開,使手榴彈直立,呈戰鬥狀態,第二次延遲系統起爆彈射裝藥,使手榴彈彈射至1.5~2米的空中,第三延遲系統隨即引爆主裝藥。

圖片: 上為AB HGr 空炸手榴彈的戰鬥過程,下為手榴彈空炸破片分布的倒置漏鬥形狀。

【科羅廖夫談軍事欄目第296期】由於 AB HGr 空炸手榴彈的重量達600克,比中國的67式手榴彈還要重,其採用的預製破片技術,使得空爆破片的殺傷危險半徑超過20米,這可能對投擲手榴彈的戰士造成危險。於是聰明的德國人將AB HGr手榴彈設計成上寬下窄的碗形,這種形狀的戰鬥部在空炸時,大部分破片呈倒置的漏鬥狀向四周斜下方飛散,98%的破片落在半徑5米的範圍內,剩餘2%碎片落在5~10米範圍內,10米以外實際上沒有碎片。

這樣一枚完美無缺的空炸手榴彈就誕生了,這種德國手榴彈的唯一缺點是體型較大,不方便握持,投擲手感較差,所以投擲的距離較近,最多只能投出40米距離。而中國軍隊的優秀士兵使用67式木柄手榴彈,能投擲到80米開外,全軍最遠記錄甚至高達104米。

相關焦點

  • 先進的彈跳手榴彈和電子手榴彈,盤點國內外幾款奇特的手榴彈
    1、彈跳手榴彈殺傷型手榴彈的作用原理是通過人力投擲,使用延遲幾秒的發火引信,落到敵人周圍爆炸來殺傷敵人,士兵在戰場上遇到手榴彈,最好的躲避辦法就是臥倒在掩體後面,例如沙袋後面或者是低洼處,如果沒有掩體的話就立刻臥倒,姿態放得越低越好。
  • 電影裡踩上不炸,抬腳才炸的松發地雷,戰場上真的存在嗎?
    目前各國都有松發引信,例如下圖是美國的M1系列松發引信,可以應用於各種地雷上,甚至配上一枚手榴彈也行。這種引信主要用來設置詭雷,用於防止敵方工兵排除雷場,延緩敵方的排雷速度。再比如美國M16A1反步兵跳雷,配用M605引信,觸發形式包括機械絆發、壓發和松發等多種動作。士兵踩中松發引信以後,如未立即抬腳,那麼地雷可以當場排除。
  • 【不止遊戲】 揭秘遊戲中那些手榴彈 各種有趣的細節和原理
    手榴彈大家應該在遊戲和電影中不陌生了吧。基本成為了射擊遊戲的標配。不過不少人對於手榴彈的認識,僅停留在丟出去炸了就完事了。對於遊戲和電影中各種類型的手榴彈,可能還不是特別明白。例如什麼是「防禦性手雷」「集束手雷又是什麼?」等等。這期節目我就給大家講述一下,遊戲中那些手榴彈的原理和細節。
  • 踩到地雷是不是不動就不會爆炸,還是不動也會炸?
    但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我「有幸」踩到了雷,是不是真的不動就不會炸?還是說,不動也會炸?然後得到了一個比較粗淺的答案(因為小鍾本鍾真的是軍事小白,文中若有錯,還請大家批評指正)答案呢,得用到數學上非常著名的一種方法分!類!討!論!有沒有「踩下去不炸,抬腳就炸」的雷呢?還真有的。
  • 印度最奇葩的手榴彈,能炸死一頭大象,裡面的材料卻十分美味
    在我們的傳統印象裡,手榴彈外殼堅硬,內部裝填有TNT炸藥、白磷、溫壓劑以及其他化學物質。但印度有這麼一款手榴彈,裡面裝填的並不是化學物質,而是一種可以吃的調料品,它就是辣椒麵,人們把這款手榴彈稱為「斷魂雷」。
  • 薩沙談:二戰時期德國手榴彈在中國抗戰中的使用
    另外,M24還有一些小地方的改造,比如彈體上安裝鐵環,便於單兵攜帶。優點M24定型以後的十多年內,基本沒有什麼改進。隨著1939年二戰爆發,M24手榴彈開始大量使用於東線西線戰場。它的優勢很快得以體現出來!
  • 影視劇經典謊言:彈跳地雷松腳才炸?誰信誰會死
    在電影電視劇,或者文藝小說、甚至一部分宣傳文章裡,經常出現這樣的情節:一個人一腳踩上了一個地雷,然後這地雷是松發雷,踩上去不炸,非得松腳了才炸,或者松腳了才跳起來再炸踩中跳雷  圖:踩地雷松腳才炸,成了各種文藝作品中展示所謂主人公內心鬥爭、戰友情等等必不可少的爛俗橋段  事實上松發雷確實存在,也確實松腳才炸,但這樣的地雷製造和裝備數量都不多,而且它的定位主要是詭雷
  • 扔手榴彈多遠才合格?新兵30米,老兵70米
    現如今,武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再加上現代科研技術的卓越成就,各種強大的武器開始活躍在現代戰場上,許多曾經霸佔主力位置的武器如今也不得不做出讓步,退役服老了。不過手榴彈卻依然活躍在戰場上,依然是現代戰場上最為常見的武器之一,並且隨著科研技術和軍工水平的提高,手榴彈的威力變得更加強大,改造升級過後的手榴彈就是戰場上的小火炮,只要扔得夠遠,火力壓制就越為明顯。所以,在部隊的軍事訓練中,扔手榴彈也是一項必備的常規訓練。
  • 實拍英軍士兵用手榴彈引爆炸藥庫
    該視頻是由駐守阿富汗的英軍士兵拍攝,當時這個排的士兵巡邏時發現了一個塔利班的炸藥庫,但拆彈部隊要至少8個小時才能趕過來,所以兩名士兵在增援無望的情況下,用兩枚手榴彈引爆了炸藥,場面異常驚險,但幸運的是,煙霧散去,他們兩都沒有受傷。在這兒我們不得不提一個關鍵詞「殉爆」那麼什麼是「殉爆」呢?
  • 士兵扔手榴彈多少米才算及格,多遠算優秀?全軍最遠紀錄無人能破
    全軍最遠紀錄無人能破部隊是很多人都非常嚮往的地方,而且部隊對於士兵的日常訓練,都要求非常嚴格,即使現在處於和平年代,但是士兵們仍要時刻保持危機感,以保證隨時可以相應祖國的號召,而在部隊裡,有一項體能訓練,則是我們日常就可以完成的,你也可以用此來檢測一下自己,有沒有成為一名優秀戰士的潛質,那就是扔手榴彈!
  • 為啥沒有核手榴彈?就算不會炸死自己,技術上也造不出來
    1945年美國從轟炸機上投下的兩枚原子彈讓世人真真正正見識到了核武器的超強威力,有人提出了,能不能製造核手榴彈,這樣殺傷力是要比普通的手榴彈強很多倍。其實從理論上來說,製造核手榴彈也是可行的。我們先來看看原子的結構,它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的。
  • 壓發鬆髮式地雷有什麼區別,為什麼電視劇都用松髮式?情節需要
    而我們從電視中也能看到地雷爆炸方式也分為許多種,那麼你知道這其中有什麼區別呢?一般來說,主要的觸發方式有壓發和松發兩種。顧名思義,前者就是腳踩上去就會爆炸,而後者則是踩過之後收回來才能爆炸。那麼從這裡來看,壓發是比較先進的,也比較適合這樣的環境。畢竟踩上就炸,也讓敵人難以有更多的反應時間。
  • 世界上可怕的動物!能隔空傷人,人和動物都不敢去招惹!
    亞馬遜河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河流,亞馬遜河中有一種動物,被稱為世界上最可怕的動物,還可以隔空殺人,它是什麼樣的動物?這種動物就是電鰻。相信大家都知道,電鰻最可怕的地方是它們身上的電流,電流可以通過水傳播。如果人或動物不小心接觸到他們的生活區,電鰻會在瞬間釋放電,把人或動物暫時麻痺然後淹死。世界上最可怕的動物!
  • 《雪豹》投資方點名文章出演,片場文章扔手榴彈爆破受傷進了醫院
    《雪豹》投資方點名文章出演,結果片場文章扔手榴彈爆破受傷進了醫院,差點毀容。 但是文章和導演串通,該怎麼打怎麼打,該怎麼炸怎麼炸,文章堅持還原周衛國本色,不用替身親自上場。 拍攝的時候恰逢北京多年不遇的低溫,感情戲沒法正常拍,也是搬到了酒桌上演繹,因此劇中很多喝酒,發酒瘋的劇情就是這麼來的。
  • 手榴彈扔到火裡或被子彈擊中可以被引爆麼?美軍胸前掛著為什麼不...
    在影視劇《金陵十三釵》中有這樣一個鏡頭,狙擊手埋伏日軍時,利用狙擊槍打中手榴彈將日軍炸得傷亡慘重。電影《芳華》中也有這樣一個鏡頭,士兵腰間的手榴彈被子彈擊中而被引爆。那麼這些鏡頭是否符合現實呢?手榴彈可以用子彈觸發麼?再有,二戰時美軍士兵總習慣把手雷掛到胸前,他們不擔心被子彈擊中麼?下面我們就介紹一下其中的原因。
  • 對紅軍來說,手榴彈有多重要?能讓李雲龍打算用老婆換二十箱
    對紅軍來說,手榴彈是最主要的武器,倒不是說槍和子彈不好,主要是槍和子彈這種工業技術含量高的東西,長期處在被封鎖狀態的紅軍自己造不了,基本上就靠繳獲。蘇區的兵工廠,主要就是修復在戰鬥中繳獲的敵人損壞的槍械,以及從戰場上撿回來的還能用的彈殼,自己裝藥,又恢復成子彈。
  • 為炸死二戰德國頭目,捷克刺客在手榴彈裡,裝入一種特殊病菌
    另一個人見狀,趕忙從衣兜裡摸出一顆手榴彈,扔向已經停下來的汽車。手榴彈落在了汽車的後輪胎附近,一聲爆炸之後,車門被炸開,車上走下來一個踉踉蹌蹌的人,揮舞著手槍大喊大叫。幾秒種後,他倒在了地上,渾身血汙。而行刺的兩人則迅速地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 在軍隊裡,手榴彈扔多少米才及格?目前我軍最高紀錄無人能破
    然而手榴彈作為在二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武器之一,哪怕是到了21世紀的今天,手榴彈依然在我國陸軍中得到了重用。按照其在戰場上的用途,手榴彈通常又被分為進攻型和防禦型兩大類,受我國陸軍發展歷史的影響,進攻型手榴彈依舊是我國陸軍最常用的類型。
  • 現實中,手榴彈最遠能扔出多少米?抗戰神劇:我能拋出200米
    導語:現實中,手榴彈最遠能扔出多少米?別再被抗戰神劇給騙了眾所周知,手榴彈是一種攻防兼備的手投式炸彈,在戰場上也是十分的常見,是攻樓和擊毀裝甲、戰車的神器。手雷雖然沒有槍械一樣常見,但卻在歷次戰爭中發揮過重要作用。大家在吃雞遊戲裡面應該都在使用過手雷,一般都會攜帶有2到5個手榴彈,這也是一些職業選手的標配,有時候寧願少拿點子彈,都不願意放棄手榴彈。
  • 那是水母在扔「手榴彈」
    不需要任何肢體接觸,這些水母就可以攻擊獵物或者讓人中招——因為它們會扔「迷你手榴彈」。 在這些仙后水母棲息的海域,流傳著「蜇人的水」(stinging water)的傳說——浮潛者們明明沒有與水母直接接觸,但卻會突然感受到水母蟄一般的刺痛。很長時間以來,人們都不知道這種「幽靈攻擊」究竟來自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