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影覓
編輯:枯木
最近我們國家航天事業喜報頻傳。據新華社報導,11月24日凌晨我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探測器順利的被送入預定軌道,這也是我們國家首次進行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這次嫦娥5號有三大工程目標:首先,在涉及月面自動採樣、月面起飛和月球軌道交會對接等關鍵領域實現了技術的突破,提升了我們國家航天技術的能力水平。第二就是實現了我們國家首次對地外天體進行自動採樣返回,極大的推動了我們國家科學技術的重大進步。第三就是完善探月工程體系,這對我們國家下一步進行載人登月,深空探測積累了寶貴的人才和技術支持。
當中國的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喜訊傳遍世界後,讓世界目光再次聚焦上中國。許多的航天業內人士都向中國表達了祝賀。其中也包括加拿大和美國的科學家及太空人在社交媒體上對中國進行了讚譽,美國科學家沃特金斯甚至希望嫦娥五號能夠給他們帶回更多月球的石頭。在世界航天圈內人士對中國進行祝賀的時候,美國也向中國提出了一個請求。
據環球時報報導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社交媒體上一方面對中國嫦娥五號發射升空的祝賀,另一方面也希望中國和全球科學界分享中國探月工程的最新數據,加強全球對月球的了解,正如阿波羅探月工程所做的那樣。
中國的航天業和其他西方國家相比存在起步慢的局面,然而中國的航天卻能夠在短短的時間內躋身世界航天大國有許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也是因為中國科學家克服困難,不斷的探索和追求。另一方面也和我們國家的體制有著極大的關係,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在行業當中能夠發揮的淋漓盡致。這是我們航天也能夠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個關鍵原因。
現在隨著我們國家綜合國力的不斷強大,也就使得中國能夠在國際領域上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而現在,中國航天取得巨大的成就,就是重要的反映。相信中國也一定能夠為推動世界各國的共同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免責聲明:本文由《海峽要聞》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中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