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 黃永進 盧成漢 周萍英 李月媛 陳希 採訪整理
新時代需要更多的楊教頭
湖北省總工會二級巡視員、宣教(網工)部部長 王華虎
楚天都市報刊發的《金牌教練 技能標兵》系列報導,閱後令人一振:好一個金牌楊教頭——見縫插針偷學藝,行業PK建旌旗,傳道授業師帶徒,一分耕耘一桃李!
一直以來,武漢公交系統都不乏先模典型。勞動模範、荊楚工匠、最美一線職工……從「節油王」王靜、「三零司機」張兵到今天的楊教頭,我們看到了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傳承。楊教頭之可貴,並不僅僅在於其自強,而在於其德藝傳承所帶來的「隊伍強」。
當今,世界風雲突變,中國危中有機。危局變新機,總開關在於人的素質提升。沒有現代化的強人,就沒有現代化的中國。中國夢的實現,需要每一個行業、每一個領域都雲集高素質的人才。而楊教頭的師帶徒模式,則是在職教育的一種最有效的形式。一個一個的楊教頭,當是以知識和技能撬動地球的一個個重要支點。新時代需要更多的楊教頭。多多挖掘楊教頭這樣的典型,是媒體重要的社會責任!
楊教頭用自身行為彰顯城市文明
武漢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武漢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嚴宏
人人都是城市形象。楊教頭用自身行為彰顯城市文明,也是「人人參與、人人奉獻、人人共享」文明城市創建過程的縮影。武漢市精神文明創建「十大行動」發布不足半月,江城就出現一個楊教頭,相信各行各業將會湧現出更多的楊教頭。
楊教頭深耕本職工作,技術上精益求精,對徒弟傾囊相授,帶領團隊屢創佳績;服務上視行為規範為「鐵律」,不僅自律更約束線路司機,追求熱情、優質、高效的服務。最終既減少了事故發生率,也能營造安全、貼心的乘車環境和交通環境,樹立城市文明形象,讓群眾更滿意。
一朵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朵朵爭豔方有春天的美麗。像楊教頭這樣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模範,我們要向他看齊,立足本職工作、培育職業精神、涵養職業操守。
江城因你而文明、江城因你而出彩。武漢還將開展系列活動,深化愛國衛生運動,探索建立市民文明行為激勵回饋機制,形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良好社會風尚。
文明創建要大力弘揚「中國夢」。楊教頭也是一位城市追夢人,他隨身帶個筆記本,不忘偷師學藝;凌晨四點多出門,不畏酷暑帶隊訓練;他曾獲得全國公交駕駛員節能技術大賽銀獎,又帶領「四人隊」挺進武漢市職業技能大賽十強。他不斷突破自我技能,追逐個人夢想;他也帶動團隊的技能和服務提升,共同圓夢。當所有人的夢匯集一起,終將構成美好的「中國夢」。
文明創建要發揮窗口單位示範作用。行駛的公交車就是流動的文明窗口。楊教頭是一位集技術、管理於一身的多面手,也是一位「五優」文明服務先鋒。「五優」包括服務態度優、服務舉止優、服務效率優、服務技能優、服務環境優。窗口行業對於「五優」的追求,是個人通往專業卓越的過程,也是武漢高水平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要求。
我們也不能忘記良好家風建設。公交駕駛員們披星戴月、迎寒送暑,為大家舍小家,做市民們的「擺渡人」。「工作時間儘量不影響他,因為乘客的安全是天大的事。」楊教頭妻子高彩雲的這句話讓人動容。高彩雲是楊教頭的堅強後盾,有家人的付出和理解,才能讓他能安心上班。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有了好的家風才會有文明的家庭,才能有和諧的社會。
用工匠精神夯實武漢文明城市之基
武漢市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 劉斌
正當全市上下聚力高水平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之際,我們欣喜地看到楚天都市報刊發的《金牌教練 技能標兵》系列報導。在為武漢公交集團長期以來狠抓職業道德培養不放鬆,著力造就高職業素養的做法與成效叫好的同時,我們更為武漢不斷湧現楊謙華這樣的好職工,而倍感欣慰。
從公交四公司楊教頭的身上,我們再次看到無數秉持工匠精神的武漢職工,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滋養著武漢精神文明之花。楊謙華是武漢四百萬職工的驕傲,是武漢職工工匠精神的集中寫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大職工要牢牢把握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的時代主題,把自身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把個人夢同中國夢緊密聯繫在一起,把實現黨和國家確立的發展目標變成自己的自覺行動,愛崗敬業、爭創一流,以不懈奮鬥書寫新時代華章,共同創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
工匠精神應該被推崇。楊謙華成為大家公認的楊教頭,技術硬、本領強,這是公交駕駛員行業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最重要的技能,我們各行各業都應該推崇自己的行業英雄、行業「大咖」。這就要求我們倡導尊崇工匠精神的社會風尚,為弘揚工匠精神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工匠精神應該被弘揚。弘揚好工匠精神,營造出人人幹事創業的濃厚氛圍,我們的城市才能變得越來越美好。
勞動光榮,奮鬥有我!在文明城市創建中,每一位勞動者都是主角。我們希望武漢全市職工迅速行動起來,讓工匠精神成為人人樂道和嚮往的精神追求,用工匠精神夯實武漢文明城市之基。
推廣學習楊謙華先進事跡 擦亮城市「第一窗口」
武漢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 徐斌
楚天都市報這一次的《金牌教練 技能標兵》系列報導,恰逢武漢高水平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關鍵時期。圍繞創建目標任務,武漢市發布了「精神文明創建十大行動」,明確提出「實施窗口行業創優行動,提高窗口單位服務質量,提升服務效能」。楊謙華身體力行,言傳身教,培養並帶領一大批公交司機開展安全、文明駕駛技能創優行動,不斷改進公交服務質量,不論是對提升企業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應,都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引領作用。
市民文明素養、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是一個漸進累積的過程,靠的是像楊謙華這樣的廣大職工持之以恆、久久為功的參與厲行。楊謙華的先進事跡是交通窗口的一個縮影,更體現出武漢交通窗口單位高水平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一種態度和精神。
交通是城市的「第一窗口」,城市文明離不開交通人的辛勤耕耘和無私奉獻。在武漢,每天有數十萬交通職工在「窗口」默默運轉,歲月靜好的背後,是無數交通人流血流汗的付出。
在《金牌教練 技能標兵》的系列報導中,我們看到了楊謙華對待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也看到了武漢公交集團持續開展公交行業創優行動,著力提升公交服務質量所付出的努力,更看到了人民群眾對交通職業技能、窗口文明服務水平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新的期待。
作為交通運輸行業主管部門,我們也將學習楊謙華的先進事跡和精神,從「後疫情」時代超大城市治理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大處著眼,從民生交通領域的每一個服務細節著手,全面排查並對標整改行業存在的突出問題,全面提升交通窗口文明服務質量,不斷增強市民交通出行獲得感和幸福感。
我們希望楊謙華以「職業技能標兵」為新的起點,在服務技能上繼續深耕,持續創新,在全市交通運輸行業豎起新的標杆。同時,號召全市交通運輸行業廣大職工學習推廣楊謙華同志先進事跡。以高度的責任情懷和擔當意識,以孜孜不倦的努力,擦亮城市「第一窗口」,為高水平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出新的貢獻。
善良+技術為武漢公交插上一對安全舒心翅膀
湖北省政協常委,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葉青
先有「日行一善」之良風,而今有「楊家將」之精兵,善良+技術,能為武漢公交插上一對安全舒心的翅膀,武漢市民對公交的滿意率正越來越高。
在切實強化城市公共運輸安全管理方面,提高司機的素質是長遠之策,武漢公交系統「日行一善」的做法值得全國推廣。但僅僅有日行一善,做善事是不夠的,楊謙華師傅這個案例很好,技術好,意義更重大。公交駕駛是門技術活,是公交安全的重要基石。起步穩、節油和安全這三個硬指標,是開公交的看家本領。
失之毫釐,謬以千裡。精湛的技藝,靠的就是平日精準的操練。楊謙華不僅獨善其身,還帶出高技術的「楊家將」,難能可貴。
此前武漢公交司機隊伍中,曾有全國節油能手、全國人大代表王靜,如今這楊師傅也能捕捉到「啟動1秒,即換擋,能大大節能」,看來節油之良種已在公交系統生根、發芽。
技術好的司機,做事精細,心思縝密,這樣開車更認真細緻,讓乘客更放心;善良的司機樂做善事、遵紀守法。如果每個公交司機都是技術高手,同時將高技術和日行一善相結合起來,公交安全網會更密實,公交安全出行更有保障,也更彰顯公交人的溫良氣質。武漢人乘車體驗更舒適,武漢公交事業的發展將更完善完美。
從管理角度看,公交司機日行一善與技藝高超兼而有之,政府管理部門也能以最低的治理成本,讓老百姓享受到高質量的公交乘車體驗與服務。
高素質員工是企業安身立命之本
武漢公交集團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 郭慧
《金牌教練 技能標兵》系列報導,是楚天都市報對武漢公交集團的模範標兵的再一次深入挖掘。長期以來,武漢公交集團先進人物層出不窮,群星璀璨,湧現出如王靜、張兵、錘釘兄弟、「熊貓大俠」、特別公交516車隊等這樣的先進人物和優秀群體,都離不開楚天都市報的深入挖掘和細緻採訪。
武漢公交集團四公司線管員楊謙華立足崗位,敬業踏實,作為技能標兵的同時,也能夠以老帶新,以強帶弱成為公交集團的金牌教練,實屬難能可貴。長期以來,武漢公交集團秉承著敢為人先的武漢精神,持續開展創優創佳行動,著力提升武漢市公交技能水平和服務質量。高素質員工是企業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需要靠這一批人。
希望這次楊謙華同志的事跡挖掘,能成為武漢公交集團各個職工的榜樣,深耕職業技能,挖掘服務素養,孜孜不倦的努力,將武漢公交這張靚麗的名片擦得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