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一門研究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具有嚴密的符號體系,獨特的公式結構,形象的圖像語言。相比小學數學而言,初中數學教材結構的邏輯性、系統性更強。首先表現在教材知識的銜接上,前面所學的知識往往是後邊學習的基礎;其次還表現在掌握數學知識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須藉助於已有的技能技巧。
初中數學有三個顯著的特點:高度抽象,邏輯嚴密,廣泛應用。
1、高度抽象性
數學的抽象,在對象上、程度上都不同於其它學科的抽象,數學是藉助於抽象建立起來並藉助於抽象發展的。數學的抽象撇開了對象的具體內容,而僅僅保留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數學運算、數學推理、數學證明、數學理論的正確性等,不能像自然科學那樣藉助於可重複的實驗來檢驗,而只能藉助於嚴密的邏輯方法來實現。
2、嚴密邏輯性
數學具有嚴密的邏輯性,任何數學結論都必須經過邏輯推理的嚴格證明才能被承認。邏輯嚴密也並非數學所獨有。任何一門科學,都要應用邏輯工具,都有它嚴謹的一面。但數學對邏輯的要求同於其它科學,因為數學的研究對象是具有高度抽象性的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是一種形式化的思想材料。許多數學結果,很難找到具有直觀意義的現實原型,往往是在理想情況下進行研究的。
3、廣泛應用性
數學作為一種工具或手段,幾乎在任何一門科學技術及一切社會領域中都被運用。各門科學的「數學化」,是現代科學發展的一大趨勢。
數學的這三個顯著特點是互相聯繫的,數學的高度抽象性,決定了其邏輯的嚴密性,同時又保證其廣泛的應用性。
初中數學的重難點
1、初一數學知識點
1)代數
2)有理數:有理數的有關概念及性質,數軸、絕對值和相反數的全面掌握,有理數的運算(加減乘除、乘方以及混合運算)
3)整式: 整式的有關概念及性質,整式的運算,去括號(代數式運算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恆等變形),同類項、乘法公式、分解因式
4)方程(組):一元一次、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方程的有關應用題(特別是行程、工程問題)
5)幾何
6)認識圖形:圖形的變化、展開摺疊、從三個方向看;★難點★點線面、正方體張開摺疊、三視圖
7)直線形:相交線與平行線、三角形的有關概念、判定、性質,直線平行判定以及性質、三角形全等判定以及性質。
8)統計與概率:調查方法、統計圖、頻數分布直方圖、理解幾種事件、可能性;★難點★統計圖
2、初二數學知識點
1)代數
2)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質、解法;★難點★變號
3)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驗證與應用,直角三角形的識別,應用勾股定理求最近距離
4)分式:分式的值為零或有意義,分式的加減乘除混合運算,分式方程的解法和應用,分式的混合運算與化簡
5)函數及其圖象:正、反比例函數,一次的圖象和性質,幾者結合求解析式一、平面直角坐標系。
6)幾何
7)相似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
8)四邊形:四邊形的有關概念、判定、性質。
9)圖形與證明(一):證明、命題
10)概率:等可能性、概率
3、初三數學知識點
1)代數
2)方程(組):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方程的有關應用題(特別是行程、工程問題)
3)函數及其圖象:二次函數的圖象和性質。
4)解直角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
5)幾何
6)四邊形:相交線與平行線、三角形、四邊形的有關概念、判定、性質。
7)圓:①圓的重要性質;②直線與圓、圓與圓的位置關係;③與圓有關的角的定理;④與圓有關的比例線段定理。
初中數學學習方法
1、多看
主要是指認真閱讀數學課本。把課本當成練習冊。一般地,閱讀可以分以下三個層次:
1)課前預習閱讀。預習課文時,要準備一張紙、一支筆,將課本中的關鍵詞語、產生的疑問和需要思考的問題隨手記下,對定義、公理、公式、法則等,可以在紙上進行簡單的複述,推理。重點知識可在課本上批、劃、圈、點。這樣做,不但有助於理解課文,還能幫助我們在課堂上集中精力聽講,有重點地聽講。
2)課堂閱讀。預習時,只對所要學的教材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不一定都已深透理解和消化吸收,因此有必要對預習時所做的標記和批註,結合老師的講授,進一步閱讀課文,從而掌握重點、關鍵,解決預習中的疑難問題。
3)課後複習閱讀。課後複習是課堂學習的延伸,既可解決在預習和課堂中仍然沒有解決的問題,又能使知識系統化,加深和鞏固對課堂學習內容的理解和記憶。一節課後,必須先閱讀課本,然後再做作業;一個單元後,應全面閱讀課本,對本單元的內容前後聯繫起來,進行綜合概括,寫出知識小結,進行查缺補漏。
2、多想
主要是指養成思考的習慣,學會思考的方法。獨立思考是學習數學必須具備的能力。
在學習時,要邊聽(課)邊想,邊看(書)邊想,邊做(題)邊想,通過自己積極思考,深刻理解數學知識,歸納總結數學規律,靈活解決數學問題,這樣才能把老師講的、課本上寫的變成自己的知識。
3、多做
主要是指做習題,學數學一定要做習題,並且應該適當地多做些。做習題的目的首先是熟練和鞏固學習的知識;其次是初步啟發靈活應用知識和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第三是融會貫通,把不同內容的數學知識溝通起來。在做習題時,要認真審題,認真思考,應該用什麼方法做?能否有簡便解法?做到邊做邊思考邊總結,通過練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4、多問
怎樣才能發現和提出問題呢?第一,要深入觀察,逐步培養自己敏銳的觀察能力;第二,要肯動腦筋。發現問題後,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問題仍得不到解決時,應當虛心向別人請教,向老師、同學、家長,向一切在這個問題上比自己強的人請教。不要有虛榮心,不要怕別人看不起。只有善於提出問題、虛心學習的人,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學習上的強者。
學習方法是靈活多樣、因人而異的,能不斷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是你學習能力不斷提高的表現。
更多學習資料,可以關注杭州嘉一教育(公眾號)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