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樹蛙的叫聲,看蝸牛爬過的痕跡……鬱鬱蔥蔥的植物間,小動物們不再隱匿氣息,紛紛出來活動。
5月31日,一群小記者在福山郊野公園首次開啟奇妙的夜探之旅。
「看!這隻長的像樹枝的蟲子叫竹節蟲,它具有擬態和保護色。」前晚,15名小記者化身動物觀察員,一手拿著強光手電筒,一手拿著放大鏡,在福山郊野公園步道兩側細細觀察,尋找著雨夜中出沒的「精靈」,聽老師講解它們的生活習性。
突如其來的大雨絲毫不影響小記者們探尋的熱情,他們穿著小雨衣,打著雨傘,流連在公園的步道上,根據這些「夜間小精靈」的生活習性,找尋它們的真身。
「老師,這個像花一樣的蟲子是什麼?」中山小學的李美石同學,在樹葉下發現了一朵「白色的小花」,可仔細看,「花兒」在動。原來這是廣翅蠟蟬若蟲。李美石告訴記者,這是他第一次晚上來福山郊野公園,晚上的公園也很美。
福山郊野公園生態環境良好,是目前福州中心市區生物多樣性指標最豐富的區域。
公園開放兩年來,記錄到昆蟲種類500多種以及大量的兩爬類和軟體動物。



一場大雨,原本以為大家會收穫甚微,沒想到雨中的福山郊野公園一樣精彩。在老師的帶領下,小記者們收穫頗豐,觀察到了昆蟲類的鰓金龜、竹節蟲、廣翅蠟蟬若蟲、葉蟬、蟬若蟲等,以及軟體類動物中的非洲大蝸牛、環口螺、巨盾蛞蝓,還有樹蛙和黑眶蟾蜍等兩棲類動物。
鼓樓實驗小學的鄭茜玲同學告訴記者,這是她第一次在晚上觀察小動物,跟著老師觀察了解後,平時害怕的昆蟲看起來也變得有趣多了。家長們表示,跟著孩子們一起觀察蟲子,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他們紛紛表示還要帶孩子們來公園體驗,風雨無阻。(劉珺 王月玲 文 石美祥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