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向紅:千奇百怪玉龍雪山野生菌,您認識幾種?!

2020-11-23 騰訊網

前幾天,我寫的《花兒一樣的麗江雪山野生菌,猜猜它是誰?》的帖子,經幾個網絡媒體先後刊登。得到了諸多網友的青睞和關注,不斷有人以微信或電話方式聯繫,讓我寫一個可食用菌的帖子,然後按圖索驥好去雪山採菌子回來吃,也有網友直接要求以後採菌帶上他,要跟我一起去採些菌回來跟家人一起分享山珍美食呢!

雨季的雪山,山美!樹美!水美!野生菌更漂亮!在這個菌子飄香的季節!我還是忍不住為山珍垂涎,也想圓網友們的一個夢,所以就決定再寫這個帖子,把我這幾年認識的幾種雪山野生菌介紹給大家,再再隨我一起領略一次玉龍雪山食用野生菌的視覺盛宴吧!

木耳:

有黑木耳、白木耳、紅木耳等,味道鮮美,可素可葷,能補益氣血駐顏,緩解體虛,疏通腸胃,並能清理人體內淤積的毒素,有美容養顏、排毒抗癌、健腦益智、保護肝臟等效能,同時對高血壓患者也有一定幫助。

木耳

木耳

膠耳:

又叫金耳、腦耳、金黃木耳,是一種珍貴稀有的藥食兼用菌,作為高級保健品開發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有止咳化痰、調氣定喘、降低血糖、增強人體免疫、調節代謝、保肝降脂、排除毒素、增強造血功能、滋潤肌膚抗衰老、增強記憶力、改善睡眠等藥效,是糖尿病人首選的健康食品。

膠耳

膠耳

膠耳

膠耳

一窩羊菌:

又稱「北風菌」、「凍菌」,常與松屬植物形成外生菌根關係,出菌的時候一出就是一大窩,菌子一小朵一小朵的緊緊挨擠在一起,很像縮小版的雞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人體必需胺基酸、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菌柔韌味鮮,可煎、煮、爆炒等,味道可與雞樅媲美。

猴頭菇:

又稱猴頭菌、猴頭、猴菇、猴蘑,菌傘表面長有毛茸狀肉刺,遠遠望去似金絲猴頭,故稱「猴頭菇」,又像刺蝟,故又有「刺蝟菌」之稱,是我國傳統的名貴山珍菜餚,肉嫩、味香、鮮美可口,是四大名菜之一,有「素中葷」「山珍猴頭、海味燕窩」、「山中鮑魚」等美稱。臨床應用表明,猴頭菇可治療消化不良、胃潰瘍、胃竇炎、胃痛、胃脹及神經衰弱等疾病。

鹿仙草:

又名不上蓮、通天蠟燭、石上蓮、山菠蘿,有補虛益腎、祛風除溼、活血調經、補腎強骨、止咳止血等功效。主治腎虛腰痛、風溼痺痛、筋骨痿軟、新久咳嗽吐血、衄血崩漏、外傷出血等。

野生靈芝:

靈芝又稱還魂草、仙草、赤芝、紅芝、丹芝、瑞草、木靈芝、靈芝菌、萬年蕈、靈芝草等。我國傳統醫學長期以來一直把它視為滋補強壯、固本扶正的珍貴中藥。現代科學檢測證明,「雪山靈芝」有機鍺含量是人參的6.6倍,能迅速激活細胞、稀釋血液、增加心臟的動力,從而推延人的死亡時間,所以野生靈芝有起死回生之功效,有抗癌、抗腫瘤、調血脂、調血糖、抗過敏、抗衰老、增強免疫力、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護肝等功效,還對身體老化、胃腸、肝臟、腎臟、白血病、神經衰弱、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過敏等多類型疾病都有顯著的療效,具有強精、消炎、鎮痛、抗菌、解毒、利尿、淨血等多種作用和功能和效果,幾乎無病不治。

松茸:

學名鬆口蘑,別名松蕈、合菌、臺菌,是世界上珍稀名貴的天然藥食兼用菌,為我國二級瀕危保護物種,被譽為「菌中之王」,含有18種胺基酸、14種人體必需微量元素、49種活性營養物質、5種不飽和脂肪酸,富含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抗癌物質--松茸醇,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天然藥用菌類,食之有特別的濃香,口感如鮑魚,極潤滑爽口,具有強精補腎、健腦益智和抗癌等作用。

小紅菌:

它恐怕是雪山上數量最多的一種菌了,雨水下透後,漫山遍野都是這種菌子,鮮紅無比,一些有微毒、微苦,所以一般人都不吃,但如果用漲水撈一下,也是可以吃的!有滋陰、補腎、潤肺、活血、健腦、養顏等功效,經常食用,能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大紅菌:

大紅菌以朵大腳粗,顏色深紅者為佳,有安神補血作用,可煮、炒、燜等,特別適合產婦及貧血者食用,其味較之其他菌類鮮甜可口嫩滑。

竹菌:

別名肉球菌、竹生、竹球菌、竹荷包、竹包、竹寶、竹寄生、竹生肉球,生於海拔2000-3500m的高山針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下的多種竹竿上,背部隆起,基部凹陷處常有竹的殘留枝竿,表面黃色至淺褐色,光滑或稍不平整。有清熱解毒之功效,用於咽喉炎,扁桃體炎,腮腺炎,胃炎,胃潰瘍,腎炎,無名腫毒,對治療肝癌、肺癌、胃癌、直腸癌少數病例表現出一定的緩解作用。

辣菌:

因會流出苦辣味的漿汁而得名,辣菌多為白色,也叫白辣菌。如不想吃苦味,可把生辣菌捏碎漂洗後用,可炒、煮吃,也可碳火燒熟後舂吃,還可淹成酸菜吃,不過由於吃味不好,人們一般不採食。

茅草菌:

因其多生長在茅草或灌木叢中,與雞樅外形極相似,所以又稱茅草雞樅,這種菌從六月份就開始生長,到11月份立冬過後還可以採到,可煮可炒,營養豐富,味道可與雞樅媲美。

雞樅菌:

因其內部纖維結構、色澤狀似雞肉、加之食用時又有雞肉的特殊香味,故名雞樅,又名三八菇、三把菇、傘把菇、白蟻傘、箭頭菇等,富含人體所必須的胺基酸、蛋白質、脂肪、各種維生素和鈣、磷、核黃酸等物質,無論炒、炸、醃、煎、拌、燴、烤、燜,清蒸或做湯,其滋味都很鮮,為菌中之冠。

馬鞍菌:

因菌蓋形似馬鞍得名,它在每年夏天多生長在林中的地上,成群生長,呈黑、白、黃等色,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口感鮮嫩滋味誘人,保健功效也極為出色,有提高人體免疫力、延緩衰老、防癌抗癌、預防糖尿病等作用與功效。但這種野生菌的孢子有毒,在食用以前必須把它清洗乾淨。

青頭菌:

菌蓋呈淺綠至灰綠色,因其本身具有與周圍環境相近的保護色,不易被人發現。這種菌味道平淡嫩滑,營養豐富,可煮、燒、炒、油炸等。

牛肝菌:

分白、黃、紅、黑四種牛肝菌,是珍稀菌類,味道鮮美,香味獨特,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鈣、磷、鐵等礦物質,營養豐富,可炒、可煮,可油炸等,是不可多得的佳餚。其中黑牛肝菌含有大量蛋白質和18種胺基酸,具有防癌、止咳、補氣等功效,對高血壓,高膽固醇和高血脂等疾病有較好的功效。

乾巴菌:

也叫乾巴革菌、對花菌、馬牙菌等,是雲南珍稀野生食用菌,用乾巴菌炒青椒或炒雞蛋,其味妙不可言。

奶漿菌:

因有乳白漿汁流出而得名。分為粗褶奶漿菌和細褶奶漿菌兩種,食用方法很多,可生吃、煮、燒、炒、油炸等,還可淹成酸菜吃。味道鮮甜可口,香味濃鬱,醇香滿口,別具風味。

虎掌菌:

屬十大名菌之一,是一種珍稀名貴的出口野生食用菌,還曾經是歷朝歷代宮廷皇室最喜愛的貢品之一。含11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還有17種胺基酸,其中就有7種人體必需胺基酸,有提高免疫力和防癌、抗癌等功效(民間還認為虎掌菌有壯陽補腎的功效),是食用菌中的佼佼者,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肉質細嫩,香味獨特,具有防癌、抗癌的功能,雲南主要分布在楚雄州和麗江等少數地區,這種菌還不為太多的人們所熟知。

掃把菌:

又名珊瑚菌,是雲南名菌之一,有很多的品種,顏色豔麗,素有「野生菌之花」美譽,含有亮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纈氨酸、酪氨酸等15種胺基酸,鮮甜爽囗,略帶酸味,具有和胃現氣、祛風、破血緩中、抗癌等作用。

銅綠菌:

是玉龍雪山最為常見的一種可食用野生菌,生長在松樹或針葉林、闊葉林或混交林地,每年夏秋季為生長期,雨後產量多,本身具有與松葉一般的保護色,一般生長在溝窪潮溼地帶。可食用,味道鮮美,具有抑制腫瘤等方面的效果。

馬勃菌:

麗江當地人稱之為「馬屁泡」,屬地下塊菌,分白馬屁、黑馬屁或糯馬屁、飯馬屁等,可爆炒、煮湯或煮後涼拌吃,吃法多與韭菜、醃菜同炒吃,如火碳燒後舂吃,特殊香味濃鬱,味道生脆鮮美奇異。

松樹菌:

只在松樹林裡生長,顏色分青墨和淡黃色兩種,其味同雞縱一樣鮮甜,有自己特殊香味,營養豐富,吃法同雞縱。

樹荷包:

又名遮孔隱孔菌、荷包菌、木魚菌、松橄菌、松橄欖、樹疙瘩、香木菌等,成群生長於雪山松林樹樹幹上,也間或生在衰老的冷杉、雲杉的樹幹或枯立木上,有抑制腫瘤,止咳平喘、祛痰、消炎抑菌、解毒,主治支氣管炎、哮喘、痔瘡、牙痛之功效。

青槓菌:

是一種野生保健真菌,呈蜜黃色或黃色至鏽褐色,是一種味道較好的食用菌,多與雞肉等煮湯食用,具有清潔血液、美容養顏、滋陰、補腎功效,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對各種腫瘤,癌細胞有抑制作用。

米湯菌:

顏色淡紫,味道平淡嫩滑,營養豐富,可煮、燒、炒、油炸等,具有清潔血液、美容養顏、滋陰補腎、提高人體免疫力功效,對人體的各種器官都有良性的調解功效。

香菌:

又名花菇、香蕈、香信、香菇、冬菇、香菰,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國特產之一,有「山珍」、「真菌皇后」、"山珍之王"之美譽,富含維生素、鐵、鉀等,味甘,性平,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保健食品,主治食慾減退、少氣乏力等。

牛舌菌:

又稱肝色牛排菌,可食用,此菌因形狀和顏色似牛舌而得名,顏色暗紅至紅褐色,夏秋季生板慄樹樁或闊葉腐木上,試驗有抑癌作用。

綠菇:

又稱變綠紅菇、青蓋子、青菌、青面梨菇、青蛙菌、綠豆菌、青臉菌等。食味鮮美,對急躁、憂慮、抑鬱、痴呆症等病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有清肝明目、舒筋活血之功效。

雞油菌 :

屬世界著名的四大名菌之一,因在烹製時菇體很吸油,吃的時候一口咬下去,油水被擠壓流出來,如雞油一般, 故得此名,多為炒吃、煮吃,有利肺明目、補益腸胃、清熱利尿、益氣寬中之效,可預防視力下降、眼炎、皮膚乾燥、夜盲症等病。

蛋黃菌:

又名黃落傘、雞蛋菌,表面光滑,顏色豔麗,溼時稍粘,肉厚味美,是鵝蛋屬中的著名食用菌,是西歐各國享有盛名的名貴菜餚,顏色和味道象雞蛋黃一樣可口,還有一定抗癌的活性。

雞屁股菌:

因菌蓋形似雞屁股而得名,味道鮮美可口,有特殊鮮香,營養豐富。吃法多煮吃、炒吃。

喇叭菌:

因形似喇叭而得名。橘紅或土黃色,含有6種人體必須胺基酸,其色澤鮮明,微酸,可炒、煎、炸、煮等,具有開胃健脾、止咳化氣和治療神經衰弱等功效。

老人頭:

又名仙人頭,菌肉細膩糯滑,富有彈性且滋味鮮美,有「植物鮑魚」美譽。中醫認為老人頭菌有補脾益腎、滋陰壯陽、理氣排毒、健骨強身之功效,還可治氣血兩虧、神疲乏力、腰膝酸軟、面色無華等中老年易得之症。

當然,在玉龍雪山上還有很多不知名的野生食用菌,我查了許多菌類檔案資料都沒有查到相關記載。

老鷹菌:

因菌蓋上花紋似雄鷹羽毛,當地人故形象呼此名,多用於烹飪煮湯,口感細膩香醇。

麻母雞 :

因形色如麻灰色雞毛而得名,當地人喜歡把其採回家洗淨晾曬儲存,待冬季放入老臘肉或雞肉湯中烹飪,據說味道十分鮮美,口感可與雞縱媲美。

氈子菌:

因菌蓋下方形似氈子而得名,這種菌相對稀少,質地脆嫩,主要適合爆炒,其味道勝過其他菌類。

腦花菌:

因外形神似腦花故名,當地人主要用來煲湯喝。

當然,上面的野生菌都是人們尋常所見的一些食用菌,也只是雪山上野生菌的冰山一角,還有許許多多漂亮的野生菌,美得讓您怦然心動!美得讓您窒息,遺憾的是,不知道它們能不能食用,也叫不出名字,只能飽飽眼福罷了!

雨季帶來了萬物的生長,帶來了千嬌百媚的野生菌,也帶來了舌尖上的美食!

「雲南今年已發生野生菌中毒事件273起」,前幾天雲南省衛健委通報的這個數字令人心痛!所以,筆者在這裡仍然要提醒眾親,雖然野生食用菌味道很美,但是雪山上野生菌種類極其繁多,一些有毒、無毒野生菌顏色、外觀形狀極其相似,易誤食有毒野生菌致人中毒甚至危及生命的事情時有發生,提高警惕還是有必要的,對看不準不確定的野生菌要慎採!慎買!慎食!

邁開腳步快來吧!雪山野生菌等您,我和雪山與您同行……

楊向紅:

永勝縣三川鎮人,研究生學歷。曾任永北鎮副鎮長、黨委副書記、鎮長,梁官鎮黨委書記,三川鎮副處級黨委書記等職。現任麗江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市國防動員委員會國民經濟動員辦專職副主任。

相關焦點

  • 玉龍雪山管護局下半年重點抓好十方面工作
    原標題:玉龍雪山管護局下半年重點抓好十方面工作7月8日,玉龍雪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提出,在貫徹落實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基礎上,要結合保護地整合優化、規範化建設、提升科研監測能力等新形勢新任務,強措施、補短板,真抓實幹促發展,下半年重點抓好十個方面的工作。
  • 黑白玉龍騰越飛舞,神山玉龍雪山
    麗江旅行,最不該錯過的就是不遠處的海拔5596米的玉龍雪山了。門票是需要提前小程序預約的,選擇好時間段。推薦日出之前趕到平臺4680。在雪山看日出,別有一番韻味。玉龍雪山在納西語中被稱為「歐魯」,意為「天山」。其十三座雪峰連綿不絕,宛若一條「巨龍」騰越飛舞,故稱為「玉龍」。又因其巖性主要為石灰巖與玄武巖,黑白分明,所以又稱為「黑白雪山」。是納西人的神山,傳說納西族保護神「三朵」的化身。
  • 玉龍雪山警務人員解遊客高反之憂
    雲南網訊(記者 木瓊曉 綜合)7月15日,兩名外省遊客在玉龍雪山景區遊玩期間遭遇高原反應,景區民警親情服務得到了遊客的好評。  此外,就在當天下午,來自上海的李女士跟隨家人在玉龍雪山景區遊覽至藍月谷棧道時,由於高原反應癱坐在棧道旁。由於出門在外,一家人一時找不到氧氣瓶,非常著急。景區民警在巡邏過程中發現後,第一時間聯繫同事,自掏腰包為李女士買來氧氣,吸氧後,李女士呼吸困難症狀逐漸消除。
  • 北半球「最靠近」赤道的玉龍雪山,也是離人類居住城市最近的雪山
    位於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的交界處,隔著金沙江虎跳峽與哈巴雪山相望,玉龍雪山不是一座雪山,而是13座山峰,主峰叫扇子急,海拔5596米,銀裝素裹,十三雪峰連綿不斷,猶如一條「巨龍」騰越飛舞,故稱「玉龍」。一大早,我們從麗江古城向北出發,道路正面隱約可見巍峨的山峰,那就是我們的目的地玉龍雪山,在納西人的眼中,玉龍雪山始終是一座聖潔的神山,納西語中被稱為「歐魯」,意為銀色的山巖,納西族的保護神「三輪」是玉龍雪山的化身,至今麗江古城仍有每年一度的盛大節日會「三輪節」,同行的當地納西族人把玉龍雪山的神奇景色和美麗傳說娓娓道來,熱愛家鄉的情感也在語言中娓娓道來,其中夾雜著自豪的表情
  • 麗江玉龍雪山8月飄雪 海拔多少米
    玉龍雪山海拔多少米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城市文化一起來看看吧!  麗江玉龍雪山8月飄雪  在民間有個自然異象叫做「六月飛雪」。不少人都好奇這種現象是否存在過,還有人以為只存在小說影視劇中,沒想到,如今這種現象居然在麗江玉龍雪山發生了,不同的是,這場飛雪是在八月發生的。
  • 珠穆朗瑪峰已被人類徵服,只有5000米的玉龍雪山為什麼沒人登頂?
    近年來,隨著我國旅遊業的不斷發展,吸引了許多遊客來我國旅遊,我國是旅遊大國,旅遊資源特別豐富,許多遊客來我們國家玩耍,並被我們國家風景名勝的美麗風景和美味佳餚所吸引,我國長城,兵馬俑,紫禁城等許多國際知名景點,珠穆朗瑪峰已被人類徵服,只有5000米的玉龍雪山為什麼沒人登頂。
  • 資源稀缺,未來前景廣闊,下面幾種野生菌你認識幾個?
    野生菌分為食用野生菌和非食用野生菌。而我國雲南作為野生菌王國,它整體的可以食用的野生菌資源種類就佔據了全國90%以上。由於天然的地理環境因素影響,這片區域生長著各種各樣類型的野生菌。可以說在雲南很多老百姓通過野生菌實現了收入的倍增,在攻堅扶貧的道路上又邁向重要的一步。
  • 麗江回應馬特宏峰 瑞士國旗飄揚在玉龍雪山
    4月21日下午,在玉龍雪山景區馬特宏風情園,中瑞兩國國旗迎風飄揚。同時,一條寫著「中國麗江—瑞士採爾馬特 友好城市 守望相助 共克時艱」的橫幅也懸掛在風情園。
  • 2018最浪漫的星空,玉龍雪山腳下看雙子座流星雨……
    麗江是有名的豔遇之都、浪漫小鎮,大研古鎮北面的玉龍雪山則是麗江納西族人傳說中的保護神山。在這裡你所能想到的浪漫,都比不過在聖潔的玉龍雪山下,守候一場璀璨的雙子座流星雨。2018年12月14日玉龍雪山下的雙子座流星雨,達到今年的峰值:每小時的天頂流量在140顆左右。月光照亮雪山的夜裡,看著流星一顆顆從雪山頂上的蒼穹墜落......玉龍雪山下的雙子座流星雨,是你夢中的那個星空麼?晚上到這裡觀星的小夥伴,還可以在玉龍雪山腳下玉湖村、白沙古鎮一帶選擇一個空曠的地兒露營噢!
  • 淺談玉龍雪山,風景獨特,遊客去了還想去的地方
    雲南是我們大家嚮往的地方,麗江的玉龍雪山也是我們必須去的景點,玉龍雪山是北半球最近赤道終年積雪的山脈,在納西語中被稱為「歐魯」,意為「天山」。十三座雪峰連綿不絕,宛若一條騰飛的巨龍,是納西族人的神山,傳說納西族保護神「三多」的化身。
  • 世界第一高峰早被人徵服,為何5596米的玉龍雪山至今未登頂?
    世界第一高峰早被人徵服,為何5596米的玉龍雪山至今未登頂? 談到雲南,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玉龍雪山,但是這和其他的山峰不一樣,這座山是由13個連峰組成的,其主峰名為扇子,海拔高為5596米,但是卻從未有人能夠成功登頂。
  • 青海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玉龍蕨
    url:https://m.gmw.cn/2020-09/02/content_1301520291.htm,id:1301520291  近日青海山水自然資源調查規劃設計研究院在青海互助北山林場野生植物考察中,發現一種分布於海拔3700至3800米的高山巖縫中的特殊蕨類植物,經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鑑定
  • 香格裡拉的石卡雪山,比玉龍雪山高,人還少,海拔4500米
    香格裡拉的石卡雪山,比玉龍雪山高,人還少,海拔4500米。
  • 從2004-2018玉龍雪山的變化看氣候變暖對環境的影響
    當然去玉龍雪山更多是因為麗江古城的吸引。這座已經加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城有太多太多的唯一了:比如它是我國古城中唯一沒有城牆的古城,比如這個城市的居民-納西族依然延續著目前為數不多的「以胖為美」的審美標準,依然使用著世界上唯一活著的象形文字「東巴象形文字」,依然用自己古老的民族樂器演奏出獨特的「納西古樂」..
  • 一路西藏遊記,第六天,中國名山玉龍雪山,一覽銀披霜,風呼嘯!
    4月10號 晴早上七點起來,刷洗完畢後,出去吃個早餐退房,繼續出發,目標玉龍雪山。經過麗江,沒有進入麗江古城區,直接前往玉龍雪山,車直接行駛到景區門口,被收了幾百塊門票,不包含雪山索道等,只是單單在裡面行駛逗留門票。想到雪山頂還要另買票。車只能停在一號停車場,裡面的停車場滿了,就算現在淡季也很多人,可想如果旺季來是什麼情況,看人頭咯。
  • 麗江成功引種珍稀瀕危物種玉龍尾鳳蝶
    原標題:【玉龍雪山】麗江成功引種珍稀瀕危物種玉龍尾鳳蝶在昆蟲類中,有一種獨特的蝴蝶,叫玉龍尾鳳蝶,因為數量稀少,已經列入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明確規定禁止國際貿易。同時,中國國家林業局《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將玉龍尾鳳蝶列為二類保護動物。一直以來,因其珍稀性,玉龍尾鳳蝶很少尋覓到。
  • 雲南玉龍雪山山脈發生巖石崩塌,系凍融作用引起的地質運動
    雲南玉龍雪山山脈發生巖石崩塌,系凍融作用引起的地質運動 雲南網5月4日消息,記者從麗江市玉龍縣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獲悉,5月3日上午10時50分左右,該縣白沙鎮幹河壩上部無人區山體發生巖石崩塌,並在局部區域伴隨產生塵霧
  • 珠峰已被徵服,為何5596米的玉龍雪山無人登頂?可能是這四點原因
    我們國家有這麼多名山和大河,登山的客人不在少數,曾經徵服過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瑪峰,為什麼海拔5596米的玉龍雪山現在還沒有人登頂呢?越高越冷,空氣中氧氣含量相對減少,玉龍雪山比珠穆朗瑪峰低3000米,可以徵服珠穆朗瑪峰,但不能徵服玉龍雪山,詳細分析後發現,主要原因有4個,大家能認同嗎?
  • 玉龍雪山上雙子座流星雨
    斯裡蘭卡珠寶商:我們和南博會共成長近日,雲南昆明木水花野生菌市場的菌商在菌類交易時發現了一顆重達638克的白松露,經中科院昆明植物所菌類專家劉培貴教授鑑定,確認為迄今為止國內有記錄的最大單顆白松露。嫦娥五號成功進入月地轉移軌道
  • 高度僅為5596米玉龍雪山,為何遲遲沒人登頂?網友:珠峰都登頂了
    但是看完之後不少小夥伴和旅遊愛好者們心裡就會有疑惑,既然世界最高峰都已經被「徵服」了,那為何高度僅為5596米的玉龍雪山,遲遲沒有人登頂,也沒有哪只登山隊登頂的消息傳出來,畢竟相比於珠峰8848米的高度,玉龍雪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