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前兩河流域的蘇美人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無數文明在歷史長河中誕生和滅亡,只有我們華夏民族,從誕生至今綿延了五千多年,我們的祖先是什麼時候開啟的文明之門呢?中國古時候的歷史一直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與神話故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樣的情況,我們的祖先真實的生活到底是怎麼樣的呢?讓我們追隨著歷史的脈絡,探尋先民們開啟時代序章的一刻。
褪去神話的外衣,我們就會發現,其實遠在五千年前,在中華大地上,文明的種子已經在這片沃土中生根發芽了,那麼我們該如何去探索先民的遺蹟呢?在中原大地上,文化的誕生從來都離不開我們的母親河,在中國的黃河流域也是最早產生人類文明的地方,每次考古發現的蛛絲馬跡都給我帶來巨大的猜想,在很河南省澠池的仰韶村,曾經就發現過先民留下來的遺址,其中發現的彩陶殘片,說明當時的人類已經能夠製作彩陶器。
這個發現還是當時北洋政府時期,考古隊也是外國人組成,出土了大量的彩陶器、骨質器具和其他先民文明的象徵,按到底這些文明既然出現過,那麼在中國的文獻中多少也會存在蛛絲馬跡的線索,但是這個文明沒有在任何典籍中留下隻言片語,這說明什麼?說明這個文化體系但是之時,是非常遙遠的古代,並且沒有記錄方式可以將這個文化的存在保留下來,這是一個遠古的文化起源的標誌。這是中國的第一次考古,也標誌著中國考古的開啟。
文明的發展並不想我們想像的那樣一蹴而就,從無到有才是最為困難的過程,從人類開始播種下第一顆種子,開啟農耕時代,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同樣文明的孕育也要經歷無數次的嘗試,這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那個時候人類沒有文字記載,所以一切文化都是靠著口耳相傳,一代代的傳遞下來,在這個過程中,故事的內容就會變得因為個人色彩而變得豐富,也會因為意外的發生而產生缺失和斷代。而傳到今天就是我們,三皇五帝的傳說,那麼祖先的文明真的是初始於三皇五帝嗎?
黃帝是中華民族共同祖先的共識其實並是在古代,而是在中華民國成立的時候,所以在古代不同民族,不同血統的人,他們的祖先的傳說其實也是各不相同的,我們都知道黃帝戰蚩尤的故事,在那個急需生產力人力的時代是首領投降,兩個部落合為一個部落才是最可能出現的故事,是不可能出現滅族的情況的,所以有的民族是蚩尤的後代也不足為奇,只是當民國建立之後,黃帝為先祖的共識才廣泛傳播開來。
畢竟傳說中黃帝的時代是距離現在的五千多年前,這與文明起源於出現有著非常大的重合性,那麼在五千年前形成的黃帝部落是否已經形成。可以代表華夏文明的部落是不是已經初具規模,要知道在中國所說的朝代例如唐宋元明清,其實在他們存在的時候周邊還是存在許多少數民族部落的。只是作為最大最健全的文明體系,成為一個時代的代表而已。
那時候最大的部落應該是就統一之後的黃帝部落了,這樣的情況下,這種大型的人類聚集地,相互協作能夠提供相當穩定的生活環境,為文明的孕育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這也是為什麼中國人說皇帝是人文初祖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