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新形勢
作為珠海對口幫扶陽江的建設項目
可移動核酸檢測方艙PCR實驗室
正式落戶市疾控中心
這標誌著我省首個
按醫學生物安全二級標準建成的
可移動方艙PCR實驗室正式投入運營
移動方艙實驗室由貨櫃箱體組成
走進實驗室,專業核酸檢測實驗室
所配備的各種高精度儀器應有盡有
單個箱體內配備了水、電、送排風、廢水廢氣排放等安全系統,與外界以接插方式接駁,在極端情況下甚至可以在無外部供電供水的情況下獨立運行。
據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葉海武介紹
在全員配足、科學安排、滿負荷運作的情況下
可移動方艙PCR實驗室
每日可釋放1000份樣本的核酸檢測能力
在極端情況下,可以在劃定的防控單元內,實現就近就快釋放戰鬥力,通過技術硬體保障,大大縮短病原的檢測時間以及病毒流轉的距離。
在必要情況下
可移動方艙PCR實驗室
還可在劃定的中高風險區域
實現實驗室整體的快速移動
對豐富我市區域防控調度手段
備足了伸縮性和靈活性
「雙節」還能出行嗎?
近期,我國北京、遼寧、浙江等多地報告新增新冠肺炎本土散發病例或聚集性疫情,今冬國內疫情會大規模暴發嗎?「雙節」還能出行嗎?總臺記者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對當下熱點問題進行回應。
記者:「雙節」即將來臨,大家的出行需求增加了,在這個過程中有什麼需要注意防範的?
鍾南山:「雙節」出行需求的增加就是必然的,而且在中國沒必要禁止出行,這是跟國外很大不同。但出行現在確實要更加重視注意。到國外的也是並不鼓勵,國內的是可以的,當然對國內的有一些現在已經列為中風險地區,不要去,這也是對的。
基本的還是那三個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距離,這還是需要的,要是這樣的話,我覺得還是可以平安度過新年和春節。
應如何理解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
記者:前不久,您提出了新冠病毒出現了「環境傳人」的新課題,我們應該怎麼理解?怎麼應對呢?
鍾南山:我看現在在中國幾個地方,有一些本土病例增加了,這個看起來可能跟環境和物傳人是有關係的,但這個問題需要我們下一步攻關。物有感染的話,多大濃度會傳染?怎麼傳染?怎麼消殺?這都是我們需要解決的科學問題。
最基本的還是口罩、洗手、距離,但口罩、洗手、距離這個是也是預防環境和物傳人的一個重要的方法。所以目前看起來現在中國的做法,一個是還是這幾個基本功,另外一個就是對外來的更加注意檢測。所以我們是需要作為一個科學問題,更多地進行研究,怎麼更快地就發現感染,怎麼更快地用一些有效藥物把它消毒。
來源|陽江日報、央視新聞
圖片|宋福亮
編輯|張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