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速飛碟飛行原理用我們漢語表達是一句話:
宇宙中任何物體,只要使其質量變成零,就在變成零的剎那間,物體就突然以光速運動起來。
外星人飛碟飛行原理看起來很簡單,但是,深入分析,會發生許多令人困惑問題,所以,被網友嘲笑,是有原因的。
我一直想另寫一篇文章,詳細的把外星人光速飛碟飛行原理解釋清楚。
我們首先來探討火箭、飛機的飛行原理,然後來對比飛碟的飛行原理。
火箭、飛機這些普通的運動原理是牛頓力學決定的。
從牛頓力學看,任何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相對於我們觀測者以速度V【包含了V=0時候的靜止狀態,本文大寫字母為矢量,下同】勻速直線運動時候,有一個動量
P= mV ,
P和V是矢量,m是標量。
當這個物體的受到另一個物體一個力F(F為矢量)的作用,動量將發生變化,動量P(矢量)= mV隨時間t的變化率就是力F,這樣
F = mdV/dt
牛頓力學的核心思想是動量守恆,就是說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組成一個系統,這個系統總的動量的數量是不變的,一個物體的動量可以傳給另一個物體,一個物體得到動量總是另一個物體給的,在這個系統裡,總的數量是不變的。
這樣相互作用的物體的動量發生變化時候【牛頓力學中認為相互作用中物體的質量是不變的】,動量變化的結果只能使物體的速度發生變化。
比如,一個本來相對於我們靜止的物體,由於受到別的物體力的作用,導致這個物體的動量發生變化,又由於這個物體質量是不變的。
這個物體動量變化的結果使這個物體速度由零變成了某一個速度,相對於我們運動起來了。
外星人的飛碟採用的是加質量運動原理。加質量運動就是物體的質量隨時間變化的運動過程,而不是加速度的速度隨時間變化運動過程。
這種運動方式和普通加速度運動截然不同,普通牛頓力學的加速度運動是運動的物體質量不變,速度在連續變化。而加質量運動是質量連續的變化,速度不變【不是絕對的不變,而是可以突然變化到光速】。
比如,一個飛碟在相對於我們靜止時候,質量為5噸,飛碟起飛的時候,首先位置和速度不變。質量在變化,就是做加質量運動。
飛碟的質量在逐漸的減少,由5噸,變成4噸,變成3噸,變成2噸----一直減到零,飛碟的質量只要變為零時,就一定自動的突然以光速在空間中運動。
有人認為外星人飛碟質量變成零以後,再用力加速,這個看法是錯誤的,飛碟一旦質量變成了零,周圍的空間不能容納這個飛碟了,飛碟就自動的突然以光速運動起來,不需要再用力加速了,並且以後一直可以以光速慣性運動下去,直到有讓其他力改變其時空狀態,才可以結束這個運動過程。
正常物體周圍空間總是以光速在向四周發散運動,這個是物體具有質量、電荷、相對論靜止能量的原因。
一旦這個物體以光速相對於我們運動,由於光速不變性,物體周圍空間本來的光速運動消失,其質量、電荷、相對論靜止能量也統統消失。
也可以理解為正常空間容不下這個物體了,這個物體以後一直以光速慣性飛行【當然是沒有阻礙的理性狀態】。
飛碟的受力,只是改變飛碟的質量,而不是直接改變飛碟的速度。
飛碟這種運動速度的變化是突變,這種加速度是不連續的。和光照射到玻璃上,被反射回來的速度變化類似。
外星人的動量公式和牛頓力學、相對論力學給出的動量公式是不一樣的,外星人所掌握的的理論認為:
宇宙中任何一個具有質量m』的物體相對於我們觀察者靜止時候,周圍空間都以光速度C』【 C』是矢量光速,C』的方向可以變化,C』的模是標量光速c,c是一個常數,不變】向四周發散運動,所以任何一個物體都有一個靜止動量
P靜= m』C』
當這個物體以速度V相對於我們觀察者運動的時候,物體的質量變成了運動質量m。
周圍空間本來的以光速度C』運動,由於光速不變的限制,變成了C - V【因為和V合成後仍然要保持c為一個常數】,具有了動量
P動 =m(C-V)。
牛頓力學、相對論力學中的動量P = mV只是上式中一個分量。這種差別的原因是:外星人認為靜止物體周圍空間以矢量光速C』在向四周運動,物體具有質量、電荷、相對論靜止能量都是物體周圍空間這種以光速向四周發散運動所造成的。
而我們地球人認為物體周圍的空間是靜止和不動的,所以,物體為什麼有質量、電荷、相對論靜止能量?地球人對這些問題說不知道,所以,無法把物體的質量、電荷、相對論靜止能量與物體周圍空間的光速發散運動聯繫在一起。
關鍵的是我們地球人不知道宇宙任何物體周圍空間都以光速發散運動,一旦認識到這一點,其實,可以很容易去把物體粒子具有質量、電荷、相對論靜止能量與周圍空間的光速向外發散運動聯繫在一起。
物體以速度V相對於我們觀察者勻速直線運動的時候,矢量V引起了物體周圍空間光速度C的變化,由於光速不變、強動量守恆的限制,造成C和V滿足有數量關係式:
m』c = mc√(1-v/c),
詳細的證明過程百度:統一場論6版。
上式告訴我們,物體靜止動量的標量形式和運動時候的總動量的數量比起來沒有變化,變化的只是形式而已。
上式兩邊除以光速其實就是相對論中的質速關係式。
當飛碟的飛行速度V為光速C,也就是V = C時候,飛碟的動量P動 =m(C-V) = 0 。這個和動量守恆是矛盾的,也就是說飛碟的動量是一個守恆量,只能形式發生變化,其總的數量不能改變,更加不可能變成零。
既然飛碟遵守強動量守恆定理,飛碟動量不等於量,在V = C時候,只是剩下了唯一的一個可能:m的值趨向於無窮大。
飛碟以光速V= C相對於我們運動的時候,其動量公式
P = m(C-V)
中,速度部分等於零,如果飛碟仍然遵守動量守恆,P的值仍然是守恆的,m的值應該為無窮大。
無窮大的質量是我們難以接受的,如果飛碟光速運動時候,其運動質量m不為無窮大,也就是無窮大質量不會出現,同時仍然遵守著動量守恆,唯一的存在著一種可能:
飛碟的靜止質量m』【就是和飛碟一同運動的觀察者觀察到的飛碟的質量】就一定為零。
飛碟的靜止質量m』和運動質量m滿足與相對論的質速關係公式:
m』 = m √(1- v /c)
上式可以看出,V = C,也就是其標量形式v = c時候,速度部分變成了零,飛碟運動質量m不是無窮大,可以是一個正常值的時候,靜止質量m』只能是零。
式中v是飛碟運動速度V的標量形式,c是矢量光速C的標量形式。
很多網友分不清楚靜止質量和運動質量的區別,把二者混為一談,產生了許多誤解。
還有網友沒有料到的是飛碟的靜止質量為零,是一種相對論概念。
也就是說,我們地面觀察者認為,飛碟內部的觀察者測量飛碟的質量已經變成了零。但是,飛碟內部的觀察者認為飛碟質量沒有變化,飛碟的質量到底是零還不是零?這個只能看相對於哪一個觀察者來說,在不明確指出哪一個觀察者的情況下,是不能確定的,或者說討論這個問題是沒有意義的。
這裡還有一個讓人困惑的問題:
一個離我們地球50光年遠的一個外星球,一個外星人駕駛光速飛碟以光速向我們地球飛來,我們認為飛碟要50年時間到達地球。
但是,飛碟內部的駕駛員認為,飛碟以光速運動,沿著運動方向空間長度為零,三維空間變成了二維空間,所以飛碟是剎那間到達,根本就不需要50年時間。
飛碟內部的駕駛員實際上感覺不到這一次的運動過程,他對這一次運動過程的經歷時間為零,他對飛碟的質量、時空的測量還有意義嗎?
這些問題讓人困惑,相對論雖然也涉及到這些問題,但是,相對論是一個不徹底的理論,對這些問題都沒有講清楚。
外星人的科學理論中,嚴格的定義了運動、時間、空間、場、光速、質量、電荷、動量、力、能量·····,他們還用一個數學工具----趨勢分析,來分析處於零狀態和無窮大狀態。可惜我們地球上缺少這個數學工具,所以,相對論給人的印象是講不清楚。
關於趨勢分析,我在其他文章有一定的介紹,這裡舉例子來簡單說一說。
比如,我們用一個石子以一個適合的速度,拋向空中,最後自由落下,一般是在空中畫一個拋物線,數學趨勢分析告訴我們,石子在空間中的運動過程中,至少在空間中存在著一點,相對於我們觀察者是靜止的。
物體以光速運動時候,所在的三維空間沿著運動方向空間長度縮短為零。按照我們的理解,三維空間有一維長度為零,其體積同樣為零,體積為零的物體是不存在的,反過來可以說相對論中光速運動物體的沿運動方向空間長度為零是荒唐的。
趨勢分析認為,物體以光速運動,沿著運動方向的空間長度縮短為一點,也就是無限趨近與零的意思。
還有一個讓人困惑的問題?我們地球上認為外星球的光速飛碟要50年時間到地球,外星球上的人是否認為飛碟也是需要50年到達地球?如果是的化,飛碟來回一次,至少需要100年,外星人願意等待100年?
真實情況是,要看外星球和我們地球是否要處於同一個時空區域,也就是他們的時間流逝快慢和我們地球上是否一致。
我們現在假設這個外星球和我們地球上是處於同一個時空區域,外星人用人工場掃描人為的改變一個飛碟粟所在的時空,這樣,外星人來地球並回去,不需要多少時間。
很多人猜測外星人飛碟以超光速飛行,這個是他們根本不了解真實情況。
外星人飛碟以光速運動的時候,沿著運動方向空間長度為零----空間長度為零,存在著不需要時間的運動---有沒有比不需要時間更快的運動?---顯然沒有----所以,那些談超光速的,只是沒有了解真實情況。
飛碟的飛行原理本質上也是來自於動量守恆。
物體的靜止質量和靜止時候周圍運動空間的光速度的乘積m』C』【可以看成是廣義動量P =m』C』】是一個守恆量,當物體運動的時候,動量公式變成了P動 =m(C-V)
質量m』的增加了,變成了運動質量m,是以矢量光速C的減少為代價的【這個就是相對論質速關係的本質】。
如果一個物體相對於我們運動,和這個物體一同運動的另一個觀測者發現這個物體的質量為零【這個只是思想實驗,實際上光速運動的觀察者無法感覺到運動過程,理論上無法測量】觀察者,則這個物體相對於我們的運動速度就一定是光速。
以上就是飛碟飛行的基本原理。
飛碟動力學方程也是動量隨時間的變化率,將上面的動量式
P動 =m(C-V)
對時間t求導,就是比相對論、牛頓力學更普遍的動力學方程
F = dp/dt = (C–v)dm/dt + m d(C-V)/dt
= C dm』/dt – Vdm/dt+ m dC/dt - mdV/dt其中的- mdV/dt 是牛頓第二定理中慣性力,也是萬有引力,二者本質都是因為物體的質量不變、速度變化的加速度運動而產生的。
m dC/dt 是核力。
(C–V)dm/dt = Cdm/dt - Vdm/dt
是質量隨時間變化的力,又稱加質量運動力,這個方程就是飛碟的動力學方程。
其中Cdm/dt是電場力,Vdm/dt是磁場力,從方程來看,電磁場力可以改變物體的質量。
飛碟運動受到的力也是電磁力,不像某些人猜測的那樣玄乎。從這個方程可以明顯看出,力(C–V)dm/dt只是改變飛碟的質量,不能夠改變飛碟的速度。
但是,一旦飛碟的靜止質量變化到為零,飛碟的速度可以突變到光速,顯示飛碟的速度變化【也就是加速度】是不連續的,(C–V)dm/dt很明顯的指出飛碟質量隨時間t的變化是連續的。
而速度的變化是不連續的,只有兩個值,一個初始運動狀態的速度,一個光速度。
自然界中,光被玻璃反射回來,速度的變化就是不連續的。
外星人的飛碟飛行原理也是利用自然界規律,本質上和發光原理是一樣的。人類目前的火箭、飛機、汽車等的運動原理是牛頓力學加速度運動原理所提供的。
加速度運動和加質量運動【實際上是質量減少,說加質量運動目的是和加速度運動相對應】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運動方式,但是,又相互聯繫,並且能夠相互轉化。
人類對加速度運動很清楚,對加質量運動很陌生的。
張祥前長期從事反引力場、外星人飛碟、時間、空間、萬有引力、電磁場力、場、質量、電荷、能量、宇宙、統一場論····的本質秘密的研究,百度張祥前可以獲得詳細資料,歡迎各界朋友合作,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