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石楠育苗新技術
[科屬]薔薇科、石楠屬
[產地分布]
中國華東、中南及西南地區有栽培。
[形態特徵]
紅葉石楠是薔薇科石楠屬雜交種的統稱,為常綠小喬木,在園林綠化中常作灌木栽培。株高4-6 米,葉革質,長橢圓形至倒卵披針形,春季新葉紅豔,夏季轉綠,秋、冬、春三季呈現紅色,霜重色愈濃,低溫色更佳。花期4-5月,梨果紅色,能延續至冬季,果期10月。
[生長習性]
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溼潤氣候,耐乾旱瘠薄,有一定的耐鹽鹼能力,不耐水溼。喜溫暖、潮溼、陽光充足的環境。耐寒性強,能耐最低溫度-18℃。適宜各類中肥土質。紅葉石楠生長速度快,萌芽性強,耐修剪,易於移植、成形。
[園林用途]
紅葉石楠因其耐修剪且四季色彩豐富,適合在園林景觀中作高檔色帶。1-2 年生的紅葉石楠可修剪成矮小灌木,在園林綠地中作為色塊植物片植,或與其他彩葉植物組合成』各種圖案;也可群植成大型綠籬或幕牆,在居住區、廠區綠地、街道或公路旁作綠化隔離帶應用。紅葉石楠還可培育成獨幹、球形樹冠的喬木,在綠地中作為行道樹或孤植作庭蔭樹。它對二氧化硫、氯氣有較強的抗性,具有隔音功能,適用於街坊、廠礦綠化。
[繁殖方法]
紅葉石楠的繁殖主要採用扦插法。
1.選好圃地
應選水源較好而地勢較高的砂壤土作圃地,建立苗床、搭建拱棚。苗床寬12米,長度適宜,在苗床中鋪設扦插基質,用50%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消毒,每平方米拌1.5 克。也可按1:20的比例配製成藥土撒在苗床上,均能有效防治苗期病害。
2.扦插時間
紅葉石楠扦插時間是春季 3月上旬,夏季扦插於6月上旬進行,秋季扦插於9月上旬進行。
3.扦插方法
(1)從紅葉石楠扦插母株中採取半木質化或木質化的當年枝條為插穗,剪成長度約3-5釐米的一芽一葉,或10~15釐米(3-5節)插穗。每個穗條保留半張葉片,插穗下端採用平切口,切口平滑。
(2)扦插枝條用生根劑處理。常用強力生根粉500~1000毫克,升速蘸或50~100毫克/升全穗浸泡3- 10小時。
(3)扦插深度為2-4釐米,密度以扦插後葉片不重疊為宜,一般株行距4釐米×5釐米,密度為500株/米2左右。
(4)扦插後澆透水,葉面噴灑1000倍液的多菌靈消毒殺菌,然後在拱棚上覆蓋塑料薄膜和遮陽網,進入扦插後管理。
4.苗床管理
紅葉石楠扦插後一周,在雨天或晴天的早晨或傍晚,要檢查苗床,基質含水量為飽和含水量的60%~70%,空氣相對溼度95%以上為宜。紅葉石楠扦插20天以後,有部分穗條髮根。當多數穗條開始髮根後,應適當降低基質含水量,保持在飽和含水量的40%左右即可。這時可以逐步開膜通風,以降低基質含水量。當有50%以上的穗條抽芽發出新葉片時,可除去薄膜,這時期應注意保持基質溼潤。
紅葉石楠小拱棚扦插時,晴天,特別是夏季和秋季,小拱棚上面要加蓋遮 陽 網,控制小拱棚內的氣溫在38℃以下,否則容易燒苗,甚至造成整個小棚全軍覆沒;全部髮根和50%以上發葉後,逐步除去小拱棚的薄膜和遮陽網。
注意防治炭疽病和根腐病,一般扦插後每隔7- 10天噴一次炭疽福美和多菌靈防治,可每次一種藥,交替使用。
[栽培管理]
紅葉石楠的移栽多在春季3-4月進行,秋末冬初也可,小苗帶宿土,大苗帶土球並剪去部分枝葉。栽前施足基肥,栽後及時澆足定根水。成活後生長期注意澆水,特別是6-8月高溫季節,宜半月澆 1次水。春夏季節可追施一定量的複合肥和有機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