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了東湖園林總經理陳海勇微信之後,記者有些羨慕。
從10月底,陳海勇的微信朋友圈裡,每天都在發出貨的信息,產品無非是香樟、烏桕、無患子這樣的常規品種。這與記者了解的「苗木銷售成問題,一天能出一車貨就不錯了」的苗圃眾生浮世繪相去甚遠。
Part 1 八年磨一劍
陳海勇的苗圃裡全是南方綠化的常用樹種。不過這些常用樹,陳海勇把它們培育成了不太常見的樣子。
其中,紅葉石楠樹是個典型。
東湖園林位於江西省新幹縣的基地裡,有一批紅葉石楠樹:從2011年開始培育,樹高4.5米,冠幅3米,分枝點1.8米,胸徑8釐米至12釐米不等。明明是紅葉石楠,卻長成了香樟的樣子。這樣的樹有7000多棵。
5月,陳海勇開通了抖音號,用於記錄他的苗圃生活。有人看見他發的紅葉石楠樹的視頻,第二天就跑到苗圃來買苗。
「種樹就像養孩子。」陳海勇說,費錢費時間。當然,精心培育的孩子更可能有個好前途,樹也一樣。
陳海勇回憶種植紅葉石楠的最初:從手指那麼粗的一年生小苗開始養起,光是主幹就培養了三四年。這期間,苗木生長極為緩慢。通過捆綁竹竿保證主幹通直,還要及時鬆綁不然會傷苗。
培育到第四年,他對所有苗子進行了一次移栽。養好了幹再養冠,每年一至兩次的修剪,剪出密實的樹形。
直到去年,這批紅葉石楠樹才成形,達到出圃標準。因為前期管護做得好,這些樹冠形飽滿,枝葉「密不透風」。放眼望去,一致性很高,就如複製粘貼。
陳海勇介紹,打好了主幹與冠形的基礎,後期管理就簡單多了,而且苗木生長速度也高於培育早期,更容易出效果。據他估計,按今年的銷售速度,不出三年,這批紅葉石楠能賣光。
Part 2 一點不含糊
和陳海勇接觸兩天,記者覺得這位江西「老表」有點過於「完美主義」。
剛買的櫸樹,「不好看,我要把它砍掉!」
辦公區太小了,「我馬上要找個更好的地方!」
一個地塊規劃很整齊,記者正準備拍照,他說「這樹下有點雜草,拍出來不好看吧!」
陳海勇的完美主義更多地體現在苗木種植上。不止對紅葉石楠如此,對苗圃種植的每一棵樹都是一樣。在紅葉石楠樹沒有盈利的日子裡,陳海勇靠自家的工程和其他苗木產品補貼。
定位常規綠化用苗的他,一開始便將標準定得很高。「早期綠化需求旺盛時,工程要求還沒那麼高,高標準種植更多是為了成全自己的情懷。」陳海勇說。當然,他也相信,這是未來市場所需要的產品,時間會給出答案。
陳海勇追求完美的結果,是有高質量苗木採購需求的客戶,都會找到這裡。今年這樣的客戶尤其多,從十月底開始,每天都在出貨,最多的時候達到十幾車。
甚至因為業務太多,陳海勇剛剛把公司會計調到苗圃基地辦公,以便及時處理每天繁多的採購單。會計辦公佔用了原本的飯堂,陳海勇和員工們暫時只能在院子裡吃飯。
Part 3 下一個八年
以前陳海勇有工程、苗圃兩塊業務。今年,他把重心更多地放在了苗圃裡,紅葉石楠樹就是他的大女兒。接下來,他打算向更高品質的苗木進軍,培育容器化、精品化的產品。
去年,陳海勇在臨近的樟樹市又承包了1800畝土地,將在那裡採取更高標準培育苗木,其中會注入20年來總結的經驗。比如,整地時將土壤全部翻一遍,在山地上開挖瀝水溝,加強苗木根系健康。他還計劃容器化育苗,已經架設好了噴滴灌設施,重點培育自然樹形的叢生苗。這也是緊跟未來的市場需求。
記者還想多問問,完美主義者陳海勇手一揮。他說,現在的苗子還遠遠不行,等它們長好了再向你介紹!
原創:陳美諭
編輯:李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