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想過放棄這條路(演藝路)?」「當然有!那時我甚至想退出娛樂圈,因為我覺得自己性格不適合這一行、這個圈……」聊到「人生艱難時刻」,文詠珊調高了嗓音,拍著胸口回憶往昔。
初見文詠珊時,本以為她會像《赤道》裡那個女殺手一般,偏高冷、較內向,但她一進來就拍拍我的肩,因為專訪時間一改再改,雙手合十向大家致歉。隨後調皮地吐吐舌頭,像與好友聊日常般,「其實我還沒睡覺,18個小時通宵拍戲,現在感覺整個人輕飄飄的。飛機晚點不靠譜,選擇坐高鐵是明智的……」說完,她甩甩頭,一句「來吧」,立馬進入拍攝狀態。
A 腳踩一雙磨腳高跟鞋
「女承母業」圓媽媽的模特夢
1988年,文詠珊出生在香港一個普通家庭。小時候,文媽媽很愛給女兒拍照,她說文詠珊對鏡頭特別敏感,很會擺pose。14歲那年,文詠珊在街上被星探發現,籤約後選擇以學業為主,放學後才會去參加試鏡,完成拍攝立刻回家溫書。三點一線的生活雖然疲累卻也充滿著新奇,她回想那時一點經驗都沒有,常常穿著雙磨腳的高跟鞋、漂亮的衣裳,在鏡子前試著各式各樣的表情,跟著老師學姿勢、學禮儀……
「其實以前我媽也想去做模特,想將所有青春回憶留下來,現在看到長大的我,她會覺得女兒繼承了自己的夢想,所以她一直都很支持我入行。」相反,文詠珊的父親卻持反對態度,「爸爸管教非常嚴,大概因為只有我一個女兒,到我中四時依然有很嚴的門禁,就算是參加朋友的生日派對也要在8點匆匆趕回家。」文詠珊說,父親之後轉變想法大概是看到她能夠有計劃地把所有事情安排好,「我比較懂事,學習、課餘這些事我都有一個清晰的安排,他看到安排得很好,自然敢放手讓我一個人去闖。」
畢業後便確定演藝路的文詠珊,一出道就成為了香港新一代青春模特,被不少網友譽為「靚界女神」。慢慢地,她開始接觸演戲,覺得可以扮演各式各樣現實中不存在的角色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她感嘆時間過得太快,「我今年都28歲了,也算是這行的『老人』了,一直覺得是老天安排我進這個圈的,選擇這條路我也從未後悔。」
黎明
B 黎明為她造新詞兒
他是成長期中特別的「校長」
文詠珊的事業小高峰從2009年開始,當時黎明以200萬港元籤下了21歲的她,這個價格對於一個青年模特來說算得上天價。自此,她的樣貌、衣著和言談開始脫胎換骨。黎明曾公開表示要將文詠珊打造為「模Art」,這個宣言曾在全港轟動一時。事實上,剛出道的年輕模特一般被稱為嫩模,但隨著現今網絡的頻繁使用,嫩模變成了貶義詞。
「多數人一聽『嫩模』很容易想到那些賣弄性感的人,其實我們並沒有做這些事情。老闆(黎明)覺得用這樣的一個詞語來稱呼人並不公平,所以他希望大家能用一個新的形式去看待,就創造了這個詞。」在文詠珊眼裡,黎明是一個獨特的藝人、一個有想法的老闆,他帶她參加演唱會表演,接觸各種時裝show,五年裡和多位演員拍攝了九部電影,在影壇嶄露頭角。
即使是約滿後文詠珊轉籤太陽娛樂文化,黎明仍第一時間送上祝福,支持她那份「闖勁」。到了現在,碰上困難文詠珊還是會去請教他,「黎明的公司更像一個學校,我在那度過了成長期,他為我創造了很大的發展空間。其實他更像一個校長,我的離開不像解約,更像畢業。」
C 曾經一度進組就哭
自認工作狂再忙也比不忙強
漸漸文詠珊發現,對普通藝人來說,香港的機會並不算多,好作品需要漫長的等待期,她說自己不喜歡等待:「我是一個工作狂,每天必須工作。一個禮拜有一天假期就夠了,若閒著沒事做,我會急死的。」文詠珊說自己不能歇,一空就會想很多不實際的事情,她甚至曾經懷疑自己與這個圈子格格不入:「壓力大到不行的時候,我還想要不去做生意吧,或許會更開心更舒服。但,沒辦法,我喜歡拍戲。看到作品出來我特有成就感。」
這一兩年的文詠珊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她將目光轉向內地。北上對一個傳統香港藝人來說實屬不易,生活飲食習慣不同讓她吃了不少苦頭。她回憶剛來內地時,每天都沒時間睡覺,吃盒飯時會想念媽媽煲的湯,大概三四年春節都沒回家……「我好像一直在拍,沒有停過,特想家,想讓爸媽來探班,但來了才發現我們連吃飯、聊天的時間都沒有,還不如在屏幕上見,因為不願讓父母看到自己的辛苦,那樣只會讓他們心疼和擔心。」初來的前幾年,她說每一次到了新劇組都會哭,「我是一個念舊的人,每次換了新的團隊總怕自己不適應。」
去年,文詠珊終於等到了那個讓別人認識她的角色——《赤道》裡的冷豔殺手,她也因此入圍了金像獎最佳女配角。這個月,《寒戰2》上映,片中她飾演周潤發的徒弟,也是位「嘴炮律師」。「很多藝人喜歡靠綜藝來與大家熟識,這不是我要的。我知道只有靠演技和作品才能證明自己不是花瓶。」
好姐妹Angelababy
好姐妹Angelababy
她始終是我珍惜的人
說到朋友,文詠珊說她在圈外的朋友比較多,而在圈內結識朋友相對來說會比較謹慎,「我不喜歡複雜,我很怕被人誤認為有什麼意圖。」
和Angelababy的友情變遷也是這麼多年被外界一直提及的話題。兩人差不多同時間出道,年紀相仿、興趣相同,曾是像連體嬰兒般的姐妹淘,一起拍照、創立雜誌、為品牌代言,到後來因為選擇道路不同日漸疏遠,被媒體扣上了「姐妹反目」「老死不相往來」的名目。提到這個較為尷尬的問題,文詠珊直言不諱,她說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這麼多年過去了此事熱度依舊不減,「外界的過分解讀給我們的友情造成了很多誤會,傳媒怎麼描述真的會傷感情。本來我們是很好的朋友,但很多不實報導在我們之間累積了隔閡,特別複雜的時候就可能很難走回頭。」
起初看到這類新聞的時候文詠珊也很苦惱,「信緣分」的她說自己將很多事情交給上天安排,朋友的變化、熟識或疏遠都是緣,「無論如何,我都非常珍惜認識baby,也都會一直祝福她,每個出現的朋友都是我會努力珍惜的人。我沒有什麼好隱藏的,也不會太在意別人怎麼寫、怎麼描述,至於其他,就隨緣吧。」
因地震言論遭批
有段時間不敢再說話
這些年來,文詠珊受過讚許也摔過跟頭,和誰鬧翻不合、和誰傳緋聞博上位……最嚴重的一次莫過於她在2008年公開評價「地震可能是耶穌給予的懲罰」,被網友批評,指其言論不經大腦。回想那時,她說自己直接的性格特別容易闖禍,「那真的是一個很嚴重的錯誤,是非常不小心的表達,我不是那個意思,但確實因為表達失誤才會被外界不斷詬病。」
「地震言論」後文詠珊的演藝事業進入低潮期,那段時間她不敢說話,「說話不機靈、表達不好的時候,好像說什麼錯什麼。但慢慢我覺得自己不能長期活在陰影下,這事讓我汲取了很多教訓,學到以後應該怎樣表達和一些處世之道。」
對戀情無需避諱
已經找到那個對的他
長相併不是文詠珊的擇偶條件,她更注重理想對象要有上進心和目標,她坦承已經找到了那個人:「演員也有自己的生活,戀情我不會去隱藏也不會提太多,因為不希望外界把焦點都放在私生活上。」她說計劃這幾年好好拼一下,之後會把重心放在家庭,但演戲對於她來說是長情,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
只要是和工作有關文詠珊立馬變成「拼命三娘」,連見老媽都要約到拍攝間歇。而回歸生活後,又成了「巧廚娘」。
【新鮮問答】
新京報:如果可以擁有一項超能力,你希望是什麼?
文詠珊:我想要一個隨意門,因為一打開那個門我就可以去一個地方。
新京報:你的口頭禪是什麼?最近循環播放的歌曲是什麼?
文詠珊:累成狗;歌曲是KYGO的《firestone》。
新京報:你天性中的缺點是什麼?
文詠珊:我特別的婆媽。大家都說我經常會重複很多東西,我爸爸就是這個樣子,估計我是遺傳他了。
新京報:你可以接受的,作品中的最大尺度是什麼?
文詠珊:不知道,要看劇本再說,如果這個劇本我真的很喜歡,我會為劇本嘗試。
新京報:有過非常囧或是尷尬的回憶嗎?
文詠珊:剛來大陸的時候,發現大家習慣叫別人小什麼,比如姓李的叫小李,姓王的叫小王,我就介紹自己是「小珊」。結果把大家都笑死了,說你為什麼叫自己「小三」。
新京報:出道也比較久了,在你看來自己的行事原則是什麼?
文詠珊:我覺得活在條條框框裡太沒意思,就像我發微博完全是根據自己的心情來發,不會為什麼目的或是宣傳來發。
新京報:「混圈人」大多對紅與不紅很苛求,你呢?
文詠珊:我對「紅」其實沒有太大的野心,我比較隨性,不喜歡將事情想得很複雜。「沒那麼紅」或許是緣分真的還沒到,我不會特別要求一定要怎麼樣。
新京報:香港的房子真的太貴了,有沒有置業的壓力?
文詠珊:大家好像都要做買房的奴隸,都在為買房子奮鬥。我把自己賺來的錢交給媽媽,等樓價下跌的時候就讓他們購置新房子,至於我必須多拼一下才有可能(笑)。
採寫/新京報記者 周慧曉婉 攝影/新京報記者 彭子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