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元素——碳的發現及應用

2020-12-05 初中化學大師

1. 碳的發現

人類何時發現了碳是一個沒有確切答案的問題。大概從掌握了火的那一天起就有了。又過了不知多少年,人們掌握了燒木炭的技能,白居易的《賣炭翁》就是證據。

賣炭翁

很多很多年前的冬天,在路邊洗車。老闆在院子裡洗,我在門口坐著烤火跟他聊天。火是用鐵盆盛木炭燒起,效果並不好,人得緊緊圍著火盆才能感受到溫度。聊天時問老闆,他說木炭五毛錢一斤,比用煤實惠。

在城市裡,人們聚會燒烤,用的也是這種木炭。

木炭

燒木炭的過程,一是保證氧氣的量少、二是保證有足夠的溫度。土法燒木炭是先讓木柴燒起來,有了溫度以後封窖,在缺氧條件下燒成木炭。現代乾餾也是同樣的原理,將煤在隔絕空氣條件下加熱分解,生成焦炭(或半焦)、煤焦油、粗苯、煤氣等產物。

說了那麼多,唯一能確認的事,是Antoine Lavoisier在1789年將碳列入元素周期表。

Antoine Lavoisier

(1743.08.26-1794.05.08)

種種原因,最終Lavoisier在法國大革命中被送上斷頭臺。

法國數學家Joseph Lagrange說,「人們可以一眨眼就把他的頭砍下來,但那樣的頭腦一百年也長不出一個。」

Joseph Lagrange

(1736.01.25-1813.04.11)

2. 水能變油

1984年3月,哈爾濱司機王洪成宣布發明「水變油」,三份水中加進一份汽油,再加少量的洪成基液就可以變成「水基燃料」,熱值超過汽油和柴油,還無汙染,成本極低。這項「發明」受到不少權威人士肯定,被新聞媒體的炒得火熱。

吹牛大王

在2012年,同樣的場面再次出現——電影《泰囧》裡的油霸。我想,王洪成如果有什麼貢獻的話,大概一是教會人們變聰明,二是給藝術創作提供了素材。

泰囧劇照

每次碰到水變油這種事,都感到好笑——騙人就不能有點新意嗎?他們大概是認準了人性中那種不勞而獲、坐享其成的僥倖心理,所以才能屢試不爽。

2019年5月23日,一篇名為《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讚!》的報導稱,水氫發動機在該市正式下線,這意味著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市委書記張文深到氫能源汽車項目現場辦公時,為氫能源汽車項目取得的最新成果點讚。

騙子藉助媒體欺騙大眾,還順帶侮辱了真正做研究的人。

其實每次見到水變燃料這種「梗」,就自然會想起光合作用。人們那麼費勁研究水變油,屢次三番各種水變油,真的還不如回到田地裡,春夏耕種,秋冬燒柴,不也挺好嗎?還不用釋放地質層中的碳,多好。

畢竟,大自然饋贈了我們那麼好用的光合作用,這麼現成的東西為什麼不好好利用呢。

都想偷懶,還都想把錢賺了,你真美啊~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反應方程是,

6CO2 + 6H2O→ C6H12O6+ 6O2

C6H12O6就是葡萄糖,就是在之前介紹鈹(Be)時候說到的「甜」的glucose。

說來說去,現代人依賴的煤、石油、天然氣,其實都離不開開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自然為人類積攢的能源資本。

葉綠素a

可是人類不滿足,還要自己合成有機物——人工光合作用,順帶混進像水變油這種騙局,真真假假讓人眼花繚亂。

3. 碳與氣候

全球變暖是個政治命題,CO2排放是這裡面的主要因素。人們不知道想了多少辦法來減少它。

也許,農業能解決全球的CO2排放問題,順帶可以解決人類的糧食問題。只不過,這樣的話,人們就要很辛苦地去勞動了。返回到農業文明,怕是沒人能接受的一種倒退,因為人都是要進步的。

社會快速發展,誰願意種田辛苦?

3. 碳與歷史

3.1

墨是碳的歷史,是說古人用墨寫字作畫,在歷史裡保留了下來,今天的人們才能有機會看到、了解過去。如果沒有墨,估計也就沒有那麼豐富的古文獻資料了。

這全都要歸功於常溫下碳的化學穩定性。

墨,從土從黑。土,是來源,黑,是特徵。用現代的語言來說,墨就是碳黑。制墨的原理,是有機物不充分燃燒,和燒木炭近似。

蘇軾的《寒食帖》

公元1082年

秦時就有了正式的人工墨品,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1975年出土的墨塊,是迄今所見最早的墨。

墨按原料成分大致可分為松煙墨和油煙墨。松煙墨是燃燒松木取其煙製得,油煙墨是燃燒桐油取其煙製得。

煙就是墨的主要成分,是燃燒後形成的碳黑。收集好的煙粉,摻入動物膠、香料、麝香、冰片等,經過無數次捶壓(古代制墨法有「十萬杵」之說),再放到墨模中,壓出造型文字,乾燥後描上金銀圖案文字,加上包裝就是成品了。整個制墨過程都是手工操作的,具體方法和配料比例等一般屬於廠家的核心商業秘密,外人不得而知。

古時取黃山多年的松木為燃料,木料中有一定松脂,所以早年的松煙墨比油煙墨的墨色更有另一番味道,這也是徽墨之所以聞名於天下的原因。現在黃山不能砍伐松樹,只能燃燒松樹枝制墨,一般用於畫山水人物。較好的純松煙墨價格在每兩30元以上。

桐油燃燒製得的碳黑含有脂類成分,書寫後的字跡有光澤,比較適合書法創作,每兩價格一般在50元以上。

購買墨錠時,墨都是以兩為單位衡量的,沿用的是古代每斤十六兩標準,即每兩31.2克。由於墨稱的是溼重,放置過程中重量有所出入,屬正常現象。

有時候想想,現代雷射印表機的墨粉,大概也類似。了解了一下價格,一兩不超過10元錢,估計競爭比較大。

燒墨和燒木炭道理是一樣的,按照現在的觀點看,墨和木炭基本上是無定型碳。

除此之外,碳還有多種同素異形體,有鑽石、C60、碳納米管、石墨烯等。近幾年又出現了石墨炔的研究,我們國家僅僅2017年立項的石墨炔項目經費就超過3000萬元人民幣。按理說,也應該有石墨烷,可是沒見過多少報導。

碳納米管據說差點就得了諾貝爾獎,可惜了Sumio Iijima教授。C60和石墨烯的發現,分別成就了1996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和2010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的獲獎者。

碳的同素異形體們

象徵永恆的鑽石

Sumio Iijima

(1939.05.02-)

發現碳納米管

Robert Floyd Curl Jr.

(1933.08.23-)

1996年諾貝爾化學獎

Harold Walter Kroto

(1939.10.07-2016.04.30)

Richard Errett Smalley

(1943.06.06-2005.10.28)

Andre Geim

(1958.10.21-)

2010年諾貝爾物理獎

Konstantin Novoselov

(1974.08.23-)

很多人都說石墨烯,是現代版皇帝的新衣。是就是吧,關鍵有人敢穿,真應該上時裝秀走一圈。

3.2 年代測定

在上大氣層中,宇宙射線的中子作用於14N形成14C。14C通過光合作用等進入地球的有機體系參與碳循環,比如綠葉、貝殼、蛋白質、核酸。

14C與14N原子核構成

14C在地球的行蹤

假定:

1)地表碳與大氣碳處於平衡,活的動植物體內14C的比例與大氣的14C的比例相同;

2)只要生命有新陳代謝,動植物體內14C比例就應該維持不變;

3)動植物一旦死亡,就停止參與14C的動態平衡,不會再有14C的補充,體內原有的14C只能因衰退而減少。

根據這些條件,人們便可通過測定考古發掘出來的物件中14C的比例,按照14C的半衰期,算出文物停止生命的年代進而判斷其生活的年代。

這就是碳定年法,是1949年Willard Frank Libby領導的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團隊所發現。他們測定14C的半衰期是5568年,就是說經過一個5568年,14C就剩下50%,經過兩個5568年,14C就剩下25%。以此類推,經過十個5568年,14C就剩下0.098%。所以,碳定年法的極限為55680年。

Willard Frank Libby

(1908.12.17-1980.09.08)

1960年諾貝爾化學獎

4. 碳與鋼鐵

想到一個故事。

傳說,鍊石鑄劍的時候,莫邪剪下自己的頭髮、指甲,扔進火爐裡,又叫三百童男童女鼓風裝炭。莫邪爬上爐臺,在炭火最為猛烈的時候跳進爐中,鑄成了幹將莫邪兩把寶劍。

總是以為,是投身其中的人,將自己碳化,然後摻雜到鐵石裡煉成了鋼。

鋼的相圖

5. 碳與健康

碳與有機化學關係那麼密切,烷、烯、炔、醇、醛、酯、酐、呋喃、噻吩、吡咯、噻唑、咪唑、吡啶、吡嗪、嘧啶、噠嗪、吲哚、喹啉、蝶啶、吖啶、苷、嘧啶、嘌呤......

那麼多代謝過程,那麼多代謝物質,那麼多治病藥物......

說不完的。

安眠藥

格列衛

紅黴素

此外,14C近幾年被用於幽門螺旋桿菌呼氣檢測,提前預防腸胃的感染。為了健康,人們的辦法真是層出不窮。

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碳元素何以C位出道?與甘肅科技館輔導員老師一起「雲享」化學元素...
    碳元素何以C位出道?與甘肅科技館輔導員老師一起「雲享」化學元素周期表裡的神秘世界甘肅科技館暑期又推出線上科普盛宴啦——「律動世界——化學元素周期表專題展」正式開啟,同學們足不出戶即可「雲享」化學元素的神秘世界。
  • 2019初三化學元素知識點和碳相關的方程式
    初三化學元素知識點和碳相關的方程式 C+O2點燃====CO2(氧氣充足的情況下) 現象:生成能讓純淨的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2C+O2點燃====2CO(氧氣不充足的情況下)現象:不明顯 C+2CuO=====2Cu+CO2↑ 現象:固體由黑色變成紅色並減少
  • 化學元素周期表口訣 化學元素順口溜讀音和記憶
    化學元素周期表口訣 化學元素順口溜讀音和記憶化學元素周期表是根據原子序數從小至大排序的化學元素列表。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化學元素周期表的記憶口訣,供參考!化學元素周期表口訣記憶法第一周期:氫 氦――→ 侵害。
  • 這幾種化學元素,可貴了
    這幾種化學元素,可貴了化學元素一共有118種,其中多數屬於比較常見的,也有極其稀有的,導致價格十分昂貴。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識認識。黃金每克56美元黃金是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貴金屬之一,特別是珠寶。鑭的化合物在很多領域都有應用,常用作碳弧燈、點火元件和電子陰極。由於其稀缺性,其成本很高。鑥每克69美元鑥,銀白色金屬,是稀土元素中最硬和最緻密的金屬,鑥在空氣中比較穩定。鑥主要用於研究工作,其它用途很少。穩定的鑥 可用作煉油廠的石油裂化催化劑,也可用於烷基化,氫化和聚合作用。
  • 化學元素—鈹的發現與應用
    鈹的發現印象中,十八世紀歐洲興起了科學實驗的熱潮,出現了眾多精英,為世界留下寶貴的財富。那種實驗熱潮,就好像《百年孤獨》裡被吉普賽人梅爾基亞德斯帶壞的何塞·阿爾卡迪奧·布恩迪亞一樣,做實驗做到成瘋成魔。
  • 化學元素與人體組成
    眾所周知,人體的組成離不開各種各樣的化學元素,在人體中,一些化學元素常見、需求量大,一些少見需求量小,一些還是人體不需要甚至會帶來傷害但又難以避免的。那麼,化學元素是如何構成人體,又是如何影響健康的呢?
  • 70件展品探秘化學元素周期表,下周三在中國科技館開展
    2019年是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表150周年,也是聯合國「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為紀念「元素周期表年」,中國科技館重磅打造的「律動世界——化學元素周期表專題展」即將於下周三開展。「律有其緣」展區以人類對物質世界的探索歷程為線索,重點展示了從古代到1869年門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表這段時期中,化學元素研究領域的關鍵人物和技術。走進「元素時間走廊」,你能領略到歷史中的經典場景、重要科學家、化學實驗與重要發現。用手靠近屏幕,看似靜如水墨畫的人物就會在你的觸發下「活」起來,向你呈現出經典的化學實驗。
  • 化學元素周期表口訣 20個化學元素順口溜
    化學元素周期表口訣 20個化學元素順口溜 2019-04-28 16:28:19 來源:網絡資源
  • 化學元素周期表背誦口訣
    化學元素周期是學好化學的基礎,所以說要的是化學元素周期表的背誦,有些同學總是苦惱於背誦,總是背過之後就忘了。
  • 碳納米管全球高校應用研究7大領域!
    近年來,國際高校在碳納米管的諸多應用領域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包括電子領域(電晶體、傳感器等)、生物醫療領域、航空航天(研究用太空飛行器鏡片、複合材料增強體、功能材料)、軍事領域(生化防護服和地雷、爆炸物探測器)、能源領域(超級電容器、鋰離子電池和太陽能熱光伏設備)以及雷射器等,其中,碳納米管在電子器件、醫療領域以及傳感器方向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
  • 化學元素周期表大洗牌 10元素原子量重新標註
    化學元素周期表將進行全面改動 資料圖據美國媒體16日報導,自從冥王星在2006年被太陽系除名以來,現在最震撼科學界的大事,當數化學元素周期表進行了全面改動,十大化學元素的原子量將用區間方式標註。變化十大化學元素原子量將以區間代替定值變化後的化學元素周期表將標出原子量範圍,而非以往的固定原子量。共有十大化學元素在自然狀態下的原子量進行了修改,它們分別是:氫、鋰、硼、碳、氮、氧、矽、硫、氯和鉈。
  • 「律動世界」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主題年活動啟動
    海外網3月25日電2019年是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律並編制出元素周期表的第150周年,為慶祝這一重大科學發現,聯合國宣布確立2019年為「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並推出系列紀念活動。他提到,中國科技館在2019年將圍繞化學元素及元素周期表,採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推出化學元素網絡專題活動、化學元素展廳主題活動、元素周期表專題展覽、化學元素專題講座、高校社團主題志願活動等系列活動,通過線上網絡專題和線下教育活動相結合,採取專家講座、科學表演、動手實驗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向公眾傳播化學元素相關知識,使公眾理解化學元素周期表的意義,掀起大家對化學元素的關注熱潮,激發公眾對化學的熱情和興趣
  • 化學元素的起源
    沒有了能量的支撐,恆星氣體在引力的作用下向中心收縮,隨著中心溫度越來越高,中心氦氣體之外的氫氣體開始氫燃燒,當中心溫度達到1 億度時,中心的氦開始聚變為碳,這就是「氦燃燒」,此時恆星進入紅巨星階段。3a過程進行,即3 個氦原子核聚變為1 個碳原子核(圖3)。
  • 《DK化學元素》118種化學元素圖解,孩子不費勁學化學
    門捷列夫在繪製化學元素周期表時,極有先見之明地留下空白。他意識到某些元素是缺失的,並且準確預測了缺失元素的性質。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預言的11種元素一一被人找尋到。為了紀念他,原子序101號的合成化學元素,也依門捷列夫的名稱命名,中文名稱為鍆,是一個金屬性的錒系超鈾元素。
  • 中國科技館舉辦主題年活動,為化學元素周期表150歲慶生
    科學表演秀、化學元素科普講座、趣味化學實驗……今天(3月24日),中國科技館舉辦「律動世界——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主題年」活動啟動儀式,紀念化學元素周期表150周歲生日,激發公眾對化學元素與化學科學的熱情和興趣。
  • 化學元素周期表全面改動 專家稱對科研意義重大
    據美國媒體16日報導,自從冥王星在2006年被太陽系除名以來,現在最震撼科學界的大事,當數化學元素周期表進行了全面改動,十大化學元素的原子量將用區間方式標註。  變化:十大化學元素原子量將以區間代替定值  變化後的化學元素周期表將標出原子量範圍,而非以往的固定原子量。共有十大化學元素在自然狀態下的原子量進行了修改,它們分別是:氫、鋰、硼、碳、氮、氧、矽、硫、氯和鉈。
  • 生活中的化學元素系列6本
    「生活中的化學元素系列6本」所有生物都由6種元素組成,從微生物細菌到大鯨魚都是如此,毫無例外!這6種元素可以說是生命的基石書中講述了6種元素的故事,解釋了它們是什麼,如何被發現,用於何處,以及它們對生命的意義是一套非常實用的少兒化學基礎知識的圖文並茂的科普讀物《碳元素》《氧元素》《氫元素》 《硫元素》《磷元素》《氮元素》簡介作者:Nancy Dickmann
  • 化學元素周期表口訣記憶法
  • 《圖解化學元素》:800張圖看懂元素周期表!
    《圖解化學元素》不只是一場視覺之旅, 是一部化學元素的百科全書。書中不僅有精彩的彩色圖片,形象展示了各元素的形態及其在現代生活中的蹤跡, 有清晰簡明的文字。介紹了各元素的發現、命名及其單質和重要化合物的用途。
  • 元素周期表150歲了化學元素周期表完整 化學元素周期表順口溜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9日在總部巴黎啟動「化學元素周期表國際年」活動,將在今年舉辦一系列主題活動,紀念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編制化學元素周期表150周年。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阿祖萊、俄羅斯科學與高等教育部長米哈伊爾·科秋科夫和法國科學院院長皮埃爾·科爾沃等當天為啟動儀式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