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埃德蒙(原用名:基督山伯爵)
觀影之前,《終極一戰》的標題黨讓你以為又是一場人猿大戰,血雨腥風,屍橫遍野。觀影之後發現又上了當,所謂的「人猿之間必有一戰」根本就沒打起來,說好的終極之戰呢?你就讓我看了一場雪崩?別鬧了,又不是拍《垂直救援》。
撇開蹩腳的標題黨海報和沒有達到預期的大場面,你靜下心來想一想,你真的看懂了《猩球崛起》?如果你代入美國歷史這個參數,這個劇情的方程式難題是否就有解了呢?
電影一開頭,猩猩部族的自衛狙擊戰,作戰雙方的武器實力對比像極了西方侵略者在美國建立殖民地的情形。與猩猩相比,美國土著印度安人初時的熱情接待,殘殺的奮起反抗,到最後的瀕臨滅絕。電影裡,導演用張藝謀《十面埋伏》的畫面安慰你,此等犯罪情形必將付出代價,還是給了商業片觀眾的你一絲希望。
凱撒的尋仇,有點公路片的味道。一路上末世的情形,小女孩的加盟,同化者的搞笑,下屬的背叛,有人性的展現,凱撒的心理也在變化。有人說這是猩猩的《現代啟示錄》,但即使凱撒一次次放下了仇恨,反派上校並不放過你。
猩猩們被關在集中營裡,就開始了《肖申克的救贖》。凱撒像男主角蒂姆羅賓斯一樣,開始和猩猩們飽受獄卒欺壓,後來帶猩猩們一起罷工過其他方式為猩猩們掙得吃飯和喝水的權力。猩猩們被奴役修了一堵牆,很有美國現任總統要求在墨西哥邊境修隔離牆的味道。
凱撒與上校的交涉,上校逐步把內情託出,就看出納粹的邏輯,對惹上瘟疫的人群定點清除,連親兒子也不例外。在《世界的凜冬》裡,納粹還有對智障、殘疾、重病的人群定點清除,只為維護日耳曼人的高貴血統。兩者的邏輯相似,結局也相似,都是被正義之師擊垮。
當正義之師槍口對準猩猩的時候,編劇的腦洞實在不夠用了,索性就來了場大雪崩。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凱撒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辭世別離。
這一段我實在看不懂,也看了些許影評,要麼劇透要麼大而空。導演是有多反人類,退化也是進步嗎?
在一部商業科幻巨製裡,能摻入這麼多政治性的表達,無疑是很有勇氣的。但也使這部終結篇言之有物,不淪為普通的爆米花大片。美國大片很少有這麼勇敢,大多只是和Rapper一樣宣揚世界和平和平等有愛。但觀眾的口味總在變化,所以大眾看CG,小眾細思極恐。但別忘了,這只是一部電影,過多的意識形態解讀甚至抵制也違背了導演表達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