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3389字
預計閱讀時間:3分鐘
2020年5月的最後一天,五月天用一場線上演唱會,終不負「五月之約」。
23年過去了,他們仿佛還是那個唱著「當我和世界不一樣 那就讓我不一樣」的少年。
你為什麼喜歡五月天這麼多年?
有人說是因為歌好聽,有人說是因為主唱帥,但是,庫管的理由跟大家都不一樣。
庫管覺得,阿信的歌詞寫的特別好,有年少的輕狂,有愛情的遺憾,有人生的體悟,有困苦中的掙扎。
其實,阿信的很多歌詞裡,還夾帶著「私貨」,藏著他讀過的那些書。
《香水》
對你深深崇拜深深迷戀 深深的沉醉深深愛上一種奉獻的哲學獻上快樂 獻上傷悲獻上自我 獻上世界——五月天《香水》
以《香水》為名的故事,卻有一個最臭的開局。
1738年最炎熱的一天,在巴黎一個臭魚攤旁的宰魚臺下,一個嬰兒誕生了。
他的母親生完他就把他丟到了一大堆發臭的魚內臟裡,再也不想看見他。
這個可憐的嬰兒名叫讓·巴蒂斯特·格雷諾耶。
誰能想到這個臭烘烘的嬰兒,竟是一個氣味的天才。
他可以輕易得分辨世界上所有的氣味,在他被當做牛馬使喚的那些歲月裡,坐在那裡去分辨每一種氣味成了他最大的樂趣。
直到有一天,他驚訝的發現——自己的身上,竟然沒有任何特殊的氣味。
這份「缺失」,讓他想要「佔有」。
在一天晚上,他突然聞到一陣迷人的香味,讓他心醉神迷。
他跟隨這股香味穿過大街小巷,原來這是一位姑娘的味道。
他想要佔有這氣味,於是他第一次殺了人。
可是他失望地發現,當這個姑娘的生命消逝時,她的氣味也消失了。
從此以後,尋找美妙的氣味並佔有它,就成了他生命中唯一的追求。
《香水》這部小說有一個副標題,「一個謀殺犯的故事」。
對格雷諾耶來說,每次謀殺都是一場戀愛,但是他愛的不是人,而是她們身上的香味。
當這些世上最美妙的體香匯於一瓶,世界上最具魔力的香水就完成了調配。
《摩託日記》
誰願意和我一起寫一個傳說你還夢不夢瘋不瘋還有沒有當初浪漫溫柔——五月天《摩託車日記》
切·格瓦拉是古巴革命的核心人物,1967年在 玻利維亞被捕,繼而被殺害。
這位一生心懷「血色浪漫」的革命家,出身名門,家境殷實,學業出眾。身為「富二代」的他,本該成為一位有著迷人笑容的醫生,平穩安逸的過完一生。
至於他為什麼會走上棄醫從政的道路,故事得從他一次說走就走的自駕旅行說起。
他騎著一輛名叫「大力神」的摩託車,沿著安第斯山脈穿越了整個南美洲。
這並不是一次輕鬆的「旅遊」,而是一次艱難的「旅行」。
有一天,無處安身的切和他的夥伴借宿在一個農戶家裡。到了半夜,他們驚恐地發現,透過只剩一半的破門,傳來猛獸眼睛散發的幽幽綠光。
切和他的夥伴頓時手足無措,內心驚恐不安。在被極端恐懼的心理支配的情況下,暴躁的切拿出左輪手槍,扣動了扳機。
等到第二天天亮,他們才發現,原來他們打死的,竟是鄰居家養的大狗。
除了這樣驚險刺激的故事之外,還有許多令人噴飯的搞笑趣事。
切在旅途中因為飲食不當,半夜鬧起了肚子。但是他卻不好意思在屋內的罐子裡「發洩」,只好爬出窗臺方便,露天「揮灑」。
不料樓下的平臺上堆滿了留宿他們的主人晾曬的桃子!
犯下這種「尬事」的切羞愧難當,只能和他的同伴連夜落荒而逃。
這是一次對切·格瓦拉的人生產生巨大影響的旅行。這位「富二代」第一次完整見識了依舊陷於貧窮和困苦的南美洲。
梁文道曾說過:看完《摩託日記》,大家都知道他在被這世界改變的旅途之後就踏上了改變世界的道路,而我們在被世界改變之後卻留下來成為它的觀眾。
通過這部《摩託車日記》,也許我們可以窺見這位浪漫的革命者改變世界的起點。
《我心中的尚未崩壞的部分》
當人心變成市場當市場變成戰場戰場埋葬多少理想回想著理想 稀薄的希望走著鋼索我的剛強偉大和偽裝 灰塵或輝煌那是一線之隔 或是一線曙光——五月天《我心中尚未崩壞的地方》
在這首歌裡,庫管最喜歡裡面的這一句:所謂的彩虹 不過就是光 只要心還透明 就能折射希望。
每次聽著這樣的句子,總覺得又有了繼續面對生活的勇氣。
有人說,阿信的這首歌的靈感來源於白石一文的小說《我心中尚未崩壞的部分》。
可是這個小說卻講述了一個似乎有點「崩壞」的故事。
從小缺乏父母關愛且家境貧寒的松原直人,成年後過著優渥而醉生夢死的都市生活。
成長的經歷讓他對於家庭和溫暖既渴望又畏懼,害怕走進一場親密關係之中。
所以他選擇遊走在三個不同類型的女性之間,不讓任何一個人走進他的心裡。
「我每天懷著如果沒有出生在這個世界上該有多好的想法活著,繼續朝著崩壞與不崩壞的路上走下去。」
男主人公這樣的內心獨白,和太宰治「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論調有些相似。
一個這樣的男人,往往會激發女性的母性,得到女性的愛憐。
當外表出眾、教養良好、家境優越的枝裡子出現在直人的面前,仿佛是一道曙光,照亮了他的生活。
是拉起她的手,走向新的生活,還是繼續混亂而崩壞的人生?
和他十分相似的《人間失格》主人公大庭葉藏最終給自己判了「死刑」,成為了一個完完全全的廢人,「徹底喪失了做人的資格」。
直人他又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夜訪吸血鬼》
無法揮舞天使的純潔 也無法擁有魔鬼的果決只有像每個人類 貪嗔痴傻和愚昧找尋著體溫和血 找尋著同類滿懷憂傷卻流不出淚 極度的疲憊卻不能入睡只能夠日日夜夜 然後又日日夜夜無盡的日日夜夜 永遠的深陷在人間——五月天《夜訪吸血鬼》
你也許聽說過這部電影,沉醉於布拉德·皮特和湯姆·克魯斯的盛世美顏當中,但是你可能不了解,這部電影的原作真的厲害了。
提到吸血鬼主題的小說,很多人腦海裡出現的,可能就是風靡一時的披著吸血鬼設定外衣的言情《暮光之城》了。
可是早在1976年,被稱為「吸血鬼之母」的美國女作家安妮·賴斯就寫出了著名的《夜訪吸血鬼》,而這也是她的「吸血鬼編年史」系列的第一部。
故事從一個記者對吸血鬼路易斯的採訪開始。擁有絕美面容的路易斯,用冰冷的語言,緩緩講述了他這數百年光陰裡的故事。
在他生而為人時,他是一名年輕的法裔美國青年,在弟弟的猝死之後因自責難當而欲了卻殘生。
在他萬念俱灰之時,一個名叫萊斯特的吸血鬼走近了他,絕望中的路易斯選擇作為吸血鬼而新生。
從此他晚上外出獵殺吸血,白天必須要睡在棺材裡。
雖然此時的路易斯已經成為嗜血的惡魔,可是他卻和冷酷無情的萊斯特截然不同。
他太過善良,以致充滿矛盾。
生理上渴望嗜血,心理上卻極度排斥剝奪人類生命,做不到冷血無情,他甚至仍把自己作為一個真正的人類。
為此,他們時常爭吵,可是,他們卻沒有辦法,因為他們只有彼此。
分道揚鑣的最終結果只能是暗嚼孤獨,而他們都害怕孤獨。
吸血鬼的嗜血本性,人類的純潔善良本心,這二者是否能夠共存。
對於路易斯而言,他的吸血鬼生涯才剛剛拉開序幕,而他也只瞥見吸血鬼世界的冰山一角。
如果你沉迷吸血鬼的憂鬱美色,愛磕吸血鬼的CP故事,那麼《夜訪吸血鬼》一定能夠給你帶來看爽文的快感。
夾帶私貨的阿信
阿信曾經為王力宏寫過一首《在梅邊》,歌詞現在看來都是精妙無比:
在梅邊落花似雪紛紛綿綿誰人憐在柳邊風吹懸念生生死死隨人願千年的等待滋味酸酸楚楚兩人怨牡丹亭上我眷戀日日年年未停歇——《在梅邊》
要寫出這樣的歌詞,絕不是一朝一夕能擁有的能力,需要的是多年的積累和紮實的功底。
阿信曾經在微博上轉發過這麼一張圖片:
然後評論道:「一幅深刻畫作,總是訴說著千言萬語;這幅只說了一句,但道盡了我對書本的依賴愛戀。」
大量的閱讀是支撐阿信創作的堅實基礎。
阿信曾經展示過他的書桌一角,閱讀量之大,涉獵範圍之廣可見一斑。
據說,阿信每年要閱讀上百本書。
在如此忙碌的工作之餘,還能花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在閱讀上,真的是在是太不容易了。
我們每天忙著工作,忙著刷微博,忙著和朋友聚會,卻抽不出一個寧靜的下午讀一讀自己一年前買的書。
偶像已經身體力行地把「好好讀書」這樣一件事情付諸實踐了,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跟上他的腳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