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高檔一些的酒店,總感覺氛圍很好。
當我還年少無知的時候,總以為可能是心情好,看什麼都好,亦或者是酒店裝修東西用的高檔,量變產生質變。
可在我從事家居相關工作不久後,才明白原來一切都是因為燈光。
如果軟裝是家的顏值,那燈光就是家的「精氣神」!
本期新住君就鬥膽聊聊家裡燈光的布置,本人並非專業,只是總結一些自己知道且自認為簡單有效的布置方法,高手請見諒。
一、燈的種類
雖然燈的樣式千奇百怪,但歸結起來,也就無非是這五種:筒燈、吸頂燈、吊燈、壁燈、立燈。
除了能看到的樣式以外,燈的其他樣式也是為了施工方便而產生的。
多說一句,其實只要家裡提前規劃好燈光,具體施工並不佔用多少時間和成本。
另外,有一個我最近裝修總結出來的小技巧,那就是,可以在房屋設計效果圖出來之後,根據效果圖去增添家裡的燈光,會事半功倍。
二、色溫的選擇
家庭燈光色溫一般控制在2700k-5000k之間,過低的色溫,室內呈現暖橙色,過高又顯得陰冷。
4000K是中性光,處在色溫平衡線上。很多人家甚至都不用4000K以上的燈光。
舉個例子大家就能明白,90年代之前,我們看到的港片,高色溫的日光燈大行其道,主要是為了拍攝出角色的陰冷兇狠,及體現一些特殊場景。
超過5000K的色溫,也會顯得整個室內非常白,甚至發藍,給人一種在醫院的緊張和怪異感。
三、新房裝修需要布那些燈?
家裡每個區域的燈光布置和色溫都不同,這裡我們也根據位置來詳細說:
客廳
客廳的燈光告別以往的大吊燈模式,單一、難打理、感受差,更實用舒適的燈光布局是多層次,多局部、多光源。
因此無主燈+氛圍光源,更能營造出舒適放鬆的家居環境。
無主燈也就是說客廳和室內的燈光,不再僅是一盞主燈來進行照明,而是通過多個光源搭配使用。
無主燈+多布局,也會讓家足夠亮,更有層次和立體感,視覺上顯得更寬敞。另外,客廳燈光色溫可考慮3000k-4000k的暖白光或者中性光就可以。
輔助燈光增強室內氛圍,又分為以下幾種:
見光不見燈的反射光源,一般設計在吊頂上,用筒燈或者是射燈。
吊頂筒燈,從頂部會有一個很大的弧度打在牆面上,形成好看的弧度,這裡需要注意的是,筒燈距離牆面不宜過近也不宜過遠,一般在40cm,最合適。
電視櫃頂和下方還可以安裝燈帶,用來夜間照明,不會太亮刺眼,也起到一個增加層次感的效果。
除此以外,客廳還可以增加其他的局部燈,比如電視背景牆的小吊燈,角落裡補充一個落地檯燈等等。
局部燈主要是突出一個區域的燈光效果,更表現物品和燈光本身的功能性。
臥室
臥室的燈光色溫一般建議在2700K-3200K,暖光、暖白光為好,給人靜謐溫馨的舒適感。
臥室燈光現在比較實用又流行的布置方法,是吊燈+床頭燈(吊線燈或壁燈),和酒店的燈光布局很像。
主吊燈只是用來日常使用,吊線燈或者壁燈,用來輔助睡眠和起夜用,如果很喜歡臥床上看書,建議吊線燈。
有些人家臥室的輔助燈光,是增加牆面厚度,做成和客廳相似的燈帶,也是可以的。
同時主臥的主吊燈,距離地面一定要大於1.8米,否則會給人造成一種壓迫感。
主臥的衣櫃,別忘記也要設燈光,否則晚上拿取衣服,打開櫃門也是灰暗的狀態,特別是進深比一般衣櫃深的大衣櫃,燈光真的很有必要。
櫃內燈光比較好解決,直接用燈帶就可以,如果沒有提前布線,還可以用充電感應燈。
餐廳
餐廳的燈光色溫選擇在3000K,暖白色,能把食物都照的很美味。需要提醒的還是高度問題,餐廳燈不要吊的過高,否則光線就分散了,沒有聚焦的作用。
餐廳吊燈的最佳距離是離地面小於1.6米,正常在1.5m—1.6m之間比較合適。
廚房
廚房吊頂燈,不要直接安裝在頭頂正上方,做家務的時候,眼前會有一片陰影。安裝的位置可以直接在操作臺前方或者後方都可以。
鏡子照明
衛生間鏡櫃燈光,和操作臺一樣,不建議在頭頂上方安裝筒燈,個人感受是燈光很刺眼,但卻看不清鏡子裡的自己。
鏡櫃燈光最好還是安裝在鏡櫃兩側或者上方,如果是小燈帶,除鏡子底部以外,全都可以安裝。
這樣就能非常清晰明了的看到自己的面部輪廓,而且不會有陰影,平時護膚和化妝也更方便。同理馬桶照明,別照在頭頂,過於集中刺眼。
深夜照明
深夜照明,很適合用一些小壁燈或者感應燈,可以安裝在走廊或者客廳的角落,不會過於刺眼,也能營造出安靜的夜間環境。
最後,家裡廚房操作臺或者衣櫃內沒有提前布線,燈光設計不合理,我們推薦使用新住的充電式感應燈。
揮手即亮,人離開就自動滅,感應非常靈敏,可粘貼或磁吸壁掛使用,也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