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龍網北京10月30日訊(記者張博)當金融遇到郵票,二者之間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在2015北京金博會上,中國集郵總公司就在現場將兩者很好的進行了詮釋。
中國集郵總公司客戶服務部經理吳鑫明做客千龍網採訪間。(宋鵬飛攝)
郵票遇上金融火花四射
據了解,中國集郵總公司為金博會專門做了一款名為「中國集郵助力金融發展」的主題明信片,並將「新視野、新領域、新發展」參展的理念也銘刻在這個明信片上。
中國集郵總公司客戶服務部經理吳鑫明在接受千龍網記者專訪時表示,「這次我們的主要理念就是讓郵票和金融進行一次正面的接觸,我們展覽主題也是通過郵票來展示金融,我們把它叫做『郵票上的金融』。在展覽上我們把涉及到金融的郵票做了梳理。大家可以通過郵票的方寸之間,了解一下金融發展。」
在「郵票上的金融」的主題展覽上,記者看到歷年來中國集郵總公司為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等金融企業製作的郵政產品,都被一一的展示出來。
「其實我個人感覺,郵票之所以這麼多年來一直受到大家關注,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郵票本身具有的金融屬性,比如我們特種展臺上展示那張猴票,當時發行面值是0.08元錢,現在市場售價已經突破1.3萬元,短短三十多年的時間,翻了很多倍。」吳鑫明表示,在收藏的同時具備很強的投資屬性,是老百姓喜歡郵票的原因之一。很多老百姓每年都會給孩子買一些郵票,讓孩子通過這個郵票,了解方方面面的知識,再一個把它也作為給孩子的一種投資。
據介紹,近年來郵票的投資性越來越強,社會上會集郵交易的熱情也越來越高漲。目前,集郵以及劃分為一級市場、二級市場,所謂一級就是中國郵政發行的市場,二級市場是廣大的集郵愛好者,兩級市場互通有無,進一步增強了集郵的投資金融的屬性。
郵票也可以成為企業名片
「2012年是中國銀行100年,在當年中國郵政給中國銀行專門發行了一套共二枚的郵票。這是我們結合中國銀行的品牌宣傳的需要,給他策劃、創意了一系列的產品,包括傳統的紀念封、首日封、郵折、專題郵冊。這套產品即具有集郵屬性,同時又能進行品牌宣傳。」吳鑫明指著展覽上的一套郵票向記者介紹說。
「另外,我們也給中國銀行做了全部郵冊的生產和發運,你知道中國銀行有很大的優勢,就是他的海外網絡。為此,我們不僅在國內的中國銀行分支機構進行了物流配送、結算,我們產品派送到海外的一些分支機構。」
郵品市場火爆投資前景廣闊
其實,對普通投資收藏者而言,什麼樣的產品能夠升值,才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對此,吳鑫明表示,近這兩年的集郵市場非常紅火,特別是中國郵政這兩年發行的郵票,整體上來說市場反響都非常好,尤其是大家喜聞樂見的一些題材,比如說《紅樓夢》題材、生肖的一些題材都很受老百姓歡迎。
「明年是第四輪生肖郵票開門票,第四輪生肖郵票是我們國家著名的大師黃永玉先生設計的兩枚票,其實郵票就是這麼一個屬性,大家可能買一幅黃永玉先生的畫買不起,但是我們可以這個方寸郵票來感受大師的風採,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我個人感覺這個生肖郵票是大家一種非常好的收藏選擇。」吳鑫明說。
「集郵作為一種文化活動算是淵源流長,從第一枚郵票發行到現在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新中國的郵票和新中國有著一樣的年齡。國家的經濟發展,百姓生活不斷的富足,對文化產品的需求,尤其是對集郵這種高端文化產品的需求將來會越來越多。特別是時代已經給集郵賦予了投資、收藏、品牌宣傳等很多新的特色,我相信作為一個中國的名片,中國郵票會越來越會受到社會大眾的關注。」吳鑫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