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隱秘民族,躲進深山恪守先祖遺命,300年後被日本人發現

2020-12-06 贊廚藝

穿青人又稱穿青族(也叫青族、川青族),是一個主要分布在貴州黔西北地區,人員相對集中的「已識別待定民族」。

▲穿青人的習俗

前言

早在光緒年間(1902年左右),有一個叫鳥居龍藏的日本學者去往貴州進行考察,當他到達貴州以後發現在貴州當地有一群人,他們過著和清朝的老百姓不一樣的生活,因此他感到非常的高興,認為自己發現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這個日本學者非常喜歡研究中國的歷史,在他發現了這群人之後,認為自己發現了明朝漢軍的屯軍所留下來的後人。他的這個觀點在日本當時引起了很多的關注,當然究竟這些人是不是他所說的明朝漢軍屯軍留下來的後人還要從根源說起。

▲日本學者鳥居龍藏

01先要了解一下有關明朝的衛所制度

明朝的這種衛所制度是從朱元璋開始時期就制定的,他的主要目的是根據朝廷的需要進行一些防衛戰略上的設置,這些衛所遍布全國的各個角落。按照需要衛所的大小也不盡相同,建立衛所的初衷主要是以屯養軍,因此衛所的成員一般既是農民也是軍人,以這種方式建立起了屬於明朝的衛所制度

這種制度有一定的好處,就是軍戶可以和家屬住在一起,然後他們會被安排到指定的地方進行駐守,到了這個地方以後不僅肩負戍守這裡的任務,還要自己種田,自己養活自己以及一家老小。這樣的制度的確立,為當時的明朝節省了一大筆開銷。

▲朱元璋衛所制度

02雲貴穿青的來歷

當年明朝徵討雲南派出了20多萬人來到這個地方,結束了戰爭之後這派出的20萬人就留在了這裡,成立了雲南這邊的衛所。慢慢的這些人經過幾代的繁衍生息,形成了與當時當地文化不盡相同的一種文化,因此他們也被稱作穿青人。

因為當地地方比較偏僻的原因,即使後來清朝把明朝取代了之後,這些人也依然過著和之前作為衛所時候一樣的生活。在清朝統治的時期,這些穿青人因為種種原因並沒有歸為漢人,而是被視作蠻夷歸附於當地的大土司管理。

▲電視劇《老九門》中的土司

因為土司是採取奴隸制度的,因此穿青人在這裡並沒有遭受到很好的待遇,他們被視為奴隸。那個時候這些穿青人對自己漢族的身份還是比較肯定的,一直抱有恢復漢族人身份的想法,但是不幸的是一直都沒有實現。

後來因為一些原因穿青人還參與了反清的活動中,但是因為明朝已經滅亡了,他們勢單力薄沒有取得什麼效果,反而為了保命不得已全部都躲到深山裡面生活了。

▲穿青人身份證

03建國後漢人的身份得以重獲

後來因為一些原因,這些穿青人跟清朝的老百姓之間也沒有了什麼溝通與往來,當地的漢族人認為他們是異族,不會跟他們有過多的接觸,更不用說是通婚那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穿青人

所以他們一直保持著自己的一些特有的風俗習慣,一直到建國以後才恢復了他們的漢人身份。對於身份的回歸,很多穿青人表示非常的高興,這是他們祖先多年來的心願,現在終於得以完成了。

但是也有一部分川青人對自己現在的身份很滿意,他們還曾經申請為少數民族,如今穿青人這三個字已經出現在這些人的身份證上,這是對他們特有文化的一種認可和尊重。

▲穿青人的服裝

綜述:

穿青人一直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雖然他們沒有自己的語言,說的就是漢人所說的話,但是因為歷史上的種種原因,他們形成了屬於自己的文化,包括他們的服裝上就已經和漢族有了明顯的不同,很多生活風俗也不僅相同。

【參考資料】《明代衛所選簿校注》、《明史》、《朱元璋傳》【圖片來源網絡】【文案編輯】目海志桃麗

相關焦點

  • 日本人的先祖是什麼人種?日本歷史有多長?
    繩紋就是字面意思「繩子的花紋」,彌生是個日本地名。日本考古發現歷史最久遠的一批陶器上都帶有繩紋,根據碳十四斷代是公元前14500年到公元前300年期間的產物,因此將那一時期的日本歷史取名為繩紋時代;在今天日本東京文京區彌生町發現的大量與繩文時代特徵迥異的器皿,斷代時間是公元前300年到公元300年,這一時期被命名為彌生時代。
  • 徐福是不是日本先祖,日本人經過廣泛討論後,得出什麼結論
    中國的史料記載,徐福曾帶三千童男童女漂洋過海。後來這些孩子們去了日本,開發日本島,成為日本的祖先。那麼,日本是怎麼看這件事的呢?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從鹹陽一直東巡到渤海邊,非常想求得長生不老的辦法,但終究還是一無所獲。當他站在渤海邊嘆氣時,徐福便又一次提出了仙山的傳說。徐福的一番話,讓秦始皇又燃起了一絲希望。他立即命人準備了一大支船隊,並親自在山東琅琊為徐福壯行。徐福一行浩浩蕩蕩駛進大海,但最終卻是滿載失望而歸。
  • 日本專家在中國旅遊,發現有一民族能聽懂日語:日本可能起源於此
    可大家對日本人總是有一些偏見,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歷史因素為主。大家都無法忘記日本侵華所犯下的那段歷史,雖然現在已經過了幾十年之久,但是大家還是要牢記歷史才行。現在中國越來越強大,除了基建和經濟方面發展較快之外,旅遊業的發展日新月異,不少老外來到中國旅遊,總會讚嘆著中國的自然景色優美。
  • 日本人的祖先到底是不是中國人?考古學家研究後,終於有了答案
    在如今的福建福州閩侯甘蔗鎮曇石村,有一處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名曰:曇石山文化遺址,距今有5000多年左右,是福建文明起始地。 曇石山文化遺址的發現,將福建文明史由原來的3000年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 中國56個民族為何沒日本大和民族?東北人立功了
    中國56個民族為何沒日本大和民族?東北人起到關鍵作用中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歷史文化的國家,國內也擁有這56個民族,這些民族中各有各的特色,譬如俄羅斯族,蒙古族等,為什麼眾多民族中沒有日本族呢?前幾天小編發了一篇關於日本民族的文章,引起了網友的議論,今天我們就來談談。
  • 戰爭中被抓去日本,在山洞住了15年,被接回國已經喪失一生理功能
    二戰中日本除了一開始佔有優勢,在戰爭的後期,尤其是在太平洋戰場上是處處失利,日本本就是一個島國,島上人口不多,戰爭失利造成了日本兵源緊張,國內的發展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為了解決勞動力匱乏的情況,東條英機想出了一個辦法。
  • 日本人從哪裡來?
    他發現,日本存在著東南亞「巽它型」與「中國型」兩種齒形的人群,推斷出現代的日本應存在著東南亞人與中國人的雙重基因。這就是所謂的「二重起源說」。日本東京大學人類學教授埴原和郎發展了這一學說,他在期刊論文《日本人起源的二重結構模式》中指出,日本存在兩支人群的演化,一支是擁有「巽它型」牙齒,來自東南亞的繩文人,他們最後演變成了現代阿伊努人;另一支是來自亞洲東北部的,擁有「中國型」牙齒的彌生人,他們最終演變成了現代日本人。
  • 真正的日本人去哪兒了?現在的日本民族究竟從哪裡來的?
    繩文時代結束之後,日本便進入了600年的彌生時代(公元前300-公元250年),也正是在彌生時代,日本的人種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量身材較高,面部白淨修長的人種出現了,他們跟亞洲大陸的中國人和朝鮮人比較相似。而日本新石器繩文時代的人種卻身材粗壯矮小,長著一張大餅臉,這更像現在北海道非常稀少的阿伊努人。
  • 放棄國外300倍高薪,為中國開天眼熬戰深山23載,帶中國領先
    僅2年,發現的脈衝星數量,就超過了歐美同期發現量的總和。轉眼,它將迎來四周歲生日,背後是一位了不起的中國人,他,放棄國外300倍高薪,深山熬戰23載,帶中國領先20年。他叫南仁東。1945年,南仁東出生在吉林省遼源市龍山區的一個小鎮。
  • 日本人是福建人的後代嗎?歷史學家發現了3個證據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很小的島國,四周全部被海洋所包圍,所以並不會有人類在那裡發源,人們就猜測,他們的先祖一定是從別的地方移民過去的。其中,秦始皇時期徐福東渡的故事,廣為流傳。這個故事是說,秦始皇追求長生不老,徐福為了拍馬屁,就開始煉丹藥,搞了很多年都沒有成功,眼看秦始皇就要惱羞成怒,徐福又說,只要找到海外的一種珍貴藥引,仙丹就能煉成了。
  • 中國男子穴居日本山洞13年,被發現時一功能已退化,緣由讓人憤怒
    引言 《日本侵華始末》:「1942年開始,由於日本多線作戰導致兵力補充困難,為此東條英機有了新的設想,那就是從中國等佔領區以所謂的移民」。這個政策看起來好像很正常,甚至還能被當作一種光明正大、希望和平發展的事情。但事實上日本人可能會這麼「友善」,這麼為中國著想嗎?
  • 貴州深山有種蘭花,全球才10株,日本人報價千萬都沒買到
    蘭花的低調、內斂、高潔的秉性是蘭花給人的外在印象。一直以來,中國都是一個愛蘭的國家,蘭花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獨特的文化特質而為國人所鍾愛。在貴州湄潭的深山中,有種叫天逸荷的蘭花,被山農發現後挖到市場上去售賣,後幾經轉折,被四川蘭家陳繼武先生慧眼相中,果斷收入園中的栽培。經過精心栽培與馴化,此花終於在2006年的中國(貴陽)蘭花博覽會亮相,一亮相就震驚蘭界。「矮種、黃花、素心、荷瓣」。
  • 一文看懂牙型多變色彩豐富的日本深山鍬甲
    日本深山鍬品種概況品種概況:日本深山鍬甲的品種數和我國深山鍬相比,實在是少的可憐,僅僅3個獨立品種(含亞種也僅有4種),分別為奄美深山鍬、御藏深山鍬、日本深山鍬以及伊豆深山鍬,其中伊豆深山鍬為日本深山鍬的亞種。
  • 有人說,日本人是中國人的後代
    今天我們挑選其中的一節:「日本人是從哪裡來的?他們真的是中國人的後代嗎?」 日本是一個非常奇特的國家,就像《菊與刀》這本書所寫的那樣,整個民族都充滿了矛盾和讓人不解的地方。 這樣神奇而又充滿矛盾的民族是怎麼誕生的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
  • 日本人是不是徐福後代
    經過一百多年的考證,大體而言人們都認為日本人的先祖是從外部遷入日本列島的。但是在遷移路線與遷移方法上,卻有著諸多的說法。甚至連作為日本先祖的繩紋人與彌生人的來歷,又各有不同的說法。 繩紋人的來歷 關於繩紋人的來歷,目前最為流行的是陸橋遷徒說。
  • 被遺忘的漢人,被日本人稱為武士,百年來堅持1個原則,現代人無法理解
    在1905年,曾經有一位日本人,他對於「民族」有著很濃厚的興趣和專業知識,他來到了中國,想要對中國的民風進行考察所以鳥居龍就選擇來到了雲貴,鳥居龍孤身一人到了雲貴之後,對這個地區的一些風俗習慣、吃穿用度進行考察,卻意外在一個山頭裡發現了一個民族。
  • 日本一個土著民族,如今人口僅剩20萬,官方:血統純正的只有2萬
    現在依舊倖存下來的民族有很多,噹噹中國就有56個民族,其他國家也有很多是一國多個民族的情況。話說我國歷史上記載的古代民族,如今有很多都被同化而消失在歷史長河中。譬如回紇、高車這些民族,歷史記載他們是綠眼白皮膚。還有古代的高句麗的民族,如今被三個國家同化了。
  • 一個悲慘神秘鮮為人知的日本北方原住民族——阿伊努人
    說起日本的民族構成,大多數人的印象,日本是單一民族的國家,而且都知道這個民族是大和民族。其實情況不是這樣的,日本還有一個鬆散神秘古老的民族阿伊努人。阿伊努人,是日本北方的一個原住民族群,居住在庫頁島和北海道、千島群島及堪察加的原住民。
  • 日本人起源於哪裡?日本學者:中國有一個省是日本人的發源地
    後繼的日本學者鳥居龍藏(1870—1953)調查了庫頁島、千島群島等地的阿伊努人,發現看阿伊努人製作的陶器、石器和住豎井等特徵,證明了小金井的觀點,坪井五郎的觀點從此衰落。,爭論的焦點是日本人是否只起源於阿伊努人,阿伊努人與衝繩人究竟是不是一個系統的人種,鳥居龍藏之後日本學界幾乎認定了這一觀點,但也有人持反對意見。
  • 日本人不是「日本人」,他們的血統最純正,卻被日本稱為「蝦夷」
    自古以來,日本與中國的關係就十分複雜,從唐朝時期開始,日本就派遣使者前往長安參觀訪問,懇求皇帝為其建設國家,傳播中國文化。經過多年的扶持,日本緊跟中國的發展腳步,逐漸形成了獨有的文化特色,創造了本國文字,並稱自己的民族為「大和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