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都拉斯熱帶雨林驚現已滅絕物種

2021-01-08 中國青年網

據外媒報導,近日在宏都拉斯熱帶雨林深處的一座「失落城」裡,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充滿稀有和瀕危物種的生態系統,其中包括一些被認為已經滅絕的物種。

保護團隊花了三周時間在莫斯基夏雨林中探索了一個被稱為「猴神失落之城」或「白色之城」的古老定居點,發現了一個多樣化的野生動物聚集地,包括數百種蝴蝶、蝙蝠和爬行動物。

科學家們還重新發現了三種被認為不再生活在宏都拉斯的物種:狹面矛吻蝠、假樹珊瑚蛇和虎甲蟲,這些物種只在尼加拉瓜有記錄,均被認為已經滅絕。

保護國際基金會快速評估項目(RAP)主任Trond Larsen說,「白城」是中美洲僅存的幾個生態和進化過程保持完整的地區之一,能夠發現如此豐富的稀有物種環境他們感到很震驚。

RAP科學家此次共發現了246種蝴蝶和蛾子,30種蝙蝠,57種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其中包括22種宏都拉斯以前從未記錄過的物種,比如瀕危的大綠金剛鸚鵡,以及一種被科學家認為是生物新發現的魚類。

據Trond Larsen介紹,「白城」周圍的森林保持著原始狀態,這是「白城」物種豐富、瀕危物種豐富、物種分布廣泛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白城」對於中美洲生物多樣性的長期持續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成為高度重點保護地區,但該地區仍面臨著非法砍伐森林以經營牧場的威脅,John Polisar博士呼籲加強保護,「讓新發現的野生動物茁壯成長,讓美麗的景觀更好的延續下去。」(中國青年網編譯報導)

相關焦點

  • 雨林小萌物——白蝠屬!
    白外葉蝠也譯作白無葉蝠、白蝠、白果蝠、宏都拉斯白蝙蝠,在自然保護聯盟瀕臨滅絕物種危急清單中被列為「近危」物種。白外葉蝠生活在雨林中,而中美洲雨林的消失和退化,是它們的主要威脅。其數量正在劇烈下降,而且尚無針對性的保護措施,因此它們將來的危急狀態很可能會提高。
  • 始料未及 已滅絕海蛇驚現澳洲海岸忙交配
    自然界的一些現象有時會驚呆我們,科學家在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州發現了曾經滅絕的兩種海蛇,而原本,這兩種海蛇僅生存在熱帶海礁,這次的發現地點有點出乎意料。發現的時候他們正在交配,意味著他們正在繁衍後代,或許已滅絕海蛇將在15年後有奇蹟出現。要弄清楚它們的生存威脅是什麼,才能更好的保護它們。
  • 滅絕滋生滅絕: 一個物種的滅絕會導致更多物種滅絕
    研究人員還發現,一個物種的滅絕會在整個生態系統中引起連鎖反應,使其他物種也容易遭受同樣的命運。也就是說:滅絕正在滋生滅絕!隨著物種滅絕速度加快,科學家們正在爭分奪秒,爭取在這些脆弱的生命消失前好好研究它們。
  • 美佛州水域驚現鋸鰩:臉上長有鋸子 已瀕臨滅絕
    近日,美佛州水域驚現鋸鰩引起人們的關注。鋸鰩是一種長相非常奇特的魚類,它的頭部長有長長的鋸子,人們曾經一度以為它是一種性格溫和的魚類,它的鋸子只是篩濾水底沙子。但後來人們發現它如同人類劍士一樣,可以用長鋸將獵物身體切成兩半。但因為人類的過度捕撈,鋸鰩早已瀕臨滅絕,2003年美國政府將鋸鰩列為瀕危物種。美佛州水域驚現鋸鰩再次引發人們對這種神奇動物的關注。
  • 第六次物種滅絕開啟,你我能否躲過這場劫難?
    在地球40億年的歷史中,發生過5次大規模物種滅絕事件,上一次發生結束了恐龍時代。而下一次大規模滅絕事件可能就在100年後。這部中文高分紀錄片《尋秘自然》記錄了汪詰的證詞。在《尋秘自然》紀錄片中,科學家們驚人的發現,第六次物種滅絕,悄悄開啟。最後一頭犀牛的死亡,最後一條長江白鱘的滅絕,無疑都在印證這個說法。因為全球加劇變暖,海洋酸度的升高,大量的珊瑚物種也在面臨著滅絕。
  • 亞馬遜雨林驚現怪事,13公裡長峭壁上出現1.2萬年史前巖畫,誰畫上去的?
    亞馬遜雨林驚現怪事,13公裡長峭壁上出現1.2萬年史前巖畫,誰畫上去的?
  • 一個已滅絕的物種—白鱘
    ▲上圖是一隻白鱘,用黑白照片的形式表示這個物種已經滅絕了。圖片來源於網絡 白鱘是一個已經滅絕的物種。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它是什麼,所以我今天就來介紹一下這個物種。▲白鱘的親戚美國匙吻鱘在「白鱘滅絕」這條新聞發布時,很多網友都在評論。有的說:「有一個物種滅絕,看到這個標題真難過。唉……」有的說:「我們從未遇見,聽聞已是永別。」
  • 全球變暖可使熱帶雨林變草原——雨林消失的自然原因
    雨林樹種繁多,千姿百態,堪稱熱帶植物王國。林中高大的喬木挺拔高聳,樹冠緊密相連;其下長有矮小的灌木林,眾多的藤本植物密密地纏繞其間,結構十分複雜。2004年6月11日在《自然》雜誌上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隨著溫室氣體的增加,亞馬遜雨林最深處的樹種結構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專家認為,整個亞馬遜雨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將因此大幅降低。
  • 關於物種空前絕後的滅絕速度,人類究竟該承擔多少責任?
    關於滅絕,有一件事我們是知道的:西部黑犀牛、塔斯馬尼亞虎和長毛象等動物的數量已經從多到無,不僅如此,由於人類的存在,其他物種滅絕的速度,可能是曾經滅絕速度的1000倍,甚至10000倍。當環境因素或進化問題導致一個物種無法生存時,滅絕就發生了。
  • 拉丁美洲和世界上熱帶雨林面積最大的國家當屬巴西無疑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熱帶美洲、熱帶亞洲和熱帶非洲的雨林雖然分開為三大片,但它們都有非常類似的外貌和結構特點。由於生長環境終年高溫潮溼,熱帶雨林長得高大茂密,一般高度在30米以上,從林冠到林下樹木分為多個層次,彼此套迭。在熱帶雨林中,最高的樹木可長到80多米高度,例如馬來西亞的塔豆,西雙版納的望天樹亦高達70米。
  • 滅絕15年海蛇現海岸 盤點全球滅絕的5種猛獸:西非獅、南極狼
    已滅絕海蛇驚現澳洲海岸忙交配,專家說已不見15年 滅絕的猛獸和劇毒毒蛇大盤點  【已滅絕海蛇驚現澳洲海岸忙交配,專家說已不見15年】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22日報導,日前,科學家在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州發現了曾經滅絕的兩種海蛇。
  • 亞馬孫熱帶雨林中,生活著一種小型猴
    三趾樹懶分布較廣,北到宏都拉斯,南到阿根廷北部:二趾樹懶分布略狹窄,北到尼加拉瓜,南到巴西北部。樹懶已經高度退化,只能息在樹上生活,喪失了地面活動的能力它雖然有腳卻不能走路,只能靠著前肢拖動身體前行,所以它的行動十分緩慢,移動2千米的距離需要用長達1個月的時間。
  • 宏都拉斯的國家現狀:經濟、文化以及風俗
    1、宏都拉斯是中美洲的一個多山國家,與薩爾瓦多是鄰國,應該說,薩爾瓦多與中國建交,對宏都拉斯的影響巨大。畢竟,宏都拉斯與中國一直存在貿易往來,對於中國市場也很看重。2、宏都拉斯是中美洲山脈地形最為顯著的國家,適合種植咖啡和香蕉,也是國家重要的出口產品。
  • 美佛州水域驚現4.2米長鋸鰩 吻延如劍攻擊性強
    美佛州水域驚現4.2米長鋸鰩!這真是個令人興奮的好消息,據英國《鏡報》6月12日報導,在遠離美國佛羅裡達州礁島群的溫暖水域上,一名水手用相機捕捉到了一條身長超過4.2米的鋸鰩,其標誌性的鋸狀鼻子和幾十顆牙齒在照片中清晰可見。
  • 盤點60種網絡熱門動物:宏都拉斯蝙蝠似尤達
    因此,令人遺憾的是,不少新奇物種在研究人員發現之時就處於瀕臨滅絕的狀態。 金蟾蜍由被人類發現至滅絕僅數十年時間,1989年以後,金蟾蜍再沒有被發現。據說,金蟾蜍為哥斯大黎加第一個因全球變暖而滅絕的物種。滅絕原因:環境汙染、全球變暖以及細菌感染。
  • 2018年已滅絕和2019將要滅絕的物種
    有一些物種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幾百萬年,但在2018年卻永遠地消失了。在新的2019年,仍有物種面臨滅絕的危險。在國際鳥類保護組織(BirdLife International)的最新報告中,科學家稱,2018年有三種鳥類滅絕。
  • 不僅僅巴西亞馬孫雨林有火災,非洲安哥拉熱帶草原地區也在燃燒
    火如果不受控制,就會形成「火災」,現在全球人們最為關注的一場火災就是遠在西半球的巴西亞馬孫(也有翻譯成亞馬遜)雨林的森林大火。有兩方面原因是它成為了大家的關注焦點,一方面是亞馬孫雨林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被譽為「地球的肺」,另一方面是亞馬孫雨林的火勢蔓延速度極快,難以控制。
  • 10大已滅絕物種:霸王龍、斑驢……
    從斑驢到半身斑馬,從半身馬到曾經最大的鹿——愛爾蘭鹿,我們會驚訝於這些從未見過的動物,這些已滅絕動物照片一定會給你帶來很深的印象。1. 霸王龍(6500萬年前已滅絕)一直以來,霸王龍都是最大的陸生肉食動物之一,有43.3英尺長,16.6英尺高,身體重量估計有7噸。霸王龍是兩隻肉食動物,巨大的頭骨倚仗長而笨重的尾巴達到平衡。
  • 25種靈長類瀕臨滅絕
    英國《泰晤士報》近日報導,一項最新科學調查顯示,大猩猩、狐猴和猩猩等25種靈長類動物瀕臨滅絕,約佔靈長類動物總數的10%。叢林肉捕獵、非法買賣動物以及棲息地喪失是導致靈長類滅絕的3大威脅。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和國際靈長類動物學會,對靈長類動物數量進行了調查,全球114種靈長類,已經出現在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合會的紅色名錄中。猿、猴子、狐猴和其他靈長類是人類的近親,被認為是維持它們生態系統的重要物種。通過傳播種子和與環境的其他交互作用,幫助維持森林中植物和動物的生存。瀕危靈長類包括越南卡巴島金葉猴和中國海南長臂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