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已滅絕的物種—白鱘

2021-01-15 rlyl的自然世界



▲上圖是一隻白鱘,用黑白照片的形式表示這個物種已經滅絕了。圖片來源於網絡

 

白鱘是一個已經滅絕的物種。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它是什麼,所以我今天就來介紹一下這個物種。

 

白鱘呢,介紹起來比較麻煩,因為科學家已經很多年沒有找到白鱘的蹤跡了,這個物種在2019年12月23日被正式宣告滅絕。這個物種要小非常小,要大也特別大。幼年的白鱘最小只有二三十毫米,成年後,最大的紀錄是7.5米,成年體重一般在200~300千克左右。

 


白鱘生活在長江流域,以及黃海、渤海和東海等近海海域,每年的繁殖期都要逆流而上來到長江上遊,進行交配,繁衍後代。這裡我們可以說一些關於白鱘為什麼如此稀少的原因了。首先,他們每年都要繁殖,而長江水域經常有漁民到處撒網捕魚,它們也被捕上來了,每少一隻白鱘,就算是少了幾千顆卵。再說了,關於白鱘滅絕這條新聞,很多網友在網上把三峽大壩給扯了上來,關它什麼事兒呢?其實,三峽大壩嚴重危害了白鱘,這條豎立在長江的水壩,阻斷了白鱘的繁殖路線。關於三峽大壩,網上的評論還有很多。比如說白鱘撞到水壩的牆壁死亡,還有幹擾白鱘繁殖等等,我們這裡就不多說了。

 

有一個案例:某年某月某日,長江上遊的一些漁民看見三隻白鱘被困在漁網裡,全身遍布傷痕,皮下全是淤血,試圖要拯救這些白鱘。但是這三條白鱘中只有一條倖存。

 


▲上圖是一隻死亡的白鱘標本(圖片來源於網絡)

 

白鱘通常以魚類為食,有時候也會進食蝦類和蟹類。它被稱為「十大最兇猛的淡水魚」之一。

 


▲白鱘的親戚美國匙吻鱘


在「白鱘滅絕」這條新聞發布時,很多網友都在評論。有的說:「有一個物種滅絕,看到這個標題真難過。唉……」有的說:「我們從未遇見,聽聞已是永別。」還有人說:「這個小動物過不了年。」大家都在為這個物種的滅絕悲哀,這條新聞感動了不少人,許多人發誓這輩子一定要保護小動物。

 

白鱘這個物種的滅絕非常令人失望,有些人從沒有見過白鱘,說了這麼多,難道我知道的是一個滅絕的生物?一個假生物?一個根本沒有機會見到的生物?沒錯,理論上應該是這樣的。白鱘已經被宣告滅絕,能讓它重新回歸大自然的機率太少。不是所有物種都像袋狼一樣(有一種說法說,澳大利亞被滅絕已久的袋狼再次出現),如果人類再不好好保護大自然,下一個滅絕的物種恐怕就是我們人類了。

 


長江白鱘滅絕,是個「預防針」,很多人預料到白鱘滅絕可能只是長江流域物種滅絕的開始。我們一定要盡力保護現有的物種,以免白鱘滅絕這場悲劇重演。



白鱘和美國匙吻鱘你分得清楚嗎?


Author:劉懷希

Editor :rlyl


📖延伸閱讀


亞馬遜大火對捕鳥蛛的影響...


小體鱘(Sterlet)


相關焦點

  • 長江白鱘滅絕!科學家是如何定義物種滅絕的?
    從未遇見,聽聞已是永別大多數讀者對白鱘並不熟悉,甚至很多人都是在它滅絕的消息傳來後,才第一次聽說了這一物種。首先,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白鱘究竟是一種什麼魚。這也是人們最後一次發現活的白鱘。十七年後的2020年1月,白鱘被宣布滅絕。物種滅絕如何定義?那麼,科學家們又是如何得出一個物種滅絕的結論的呢?其實,物種滅絕這一概念在生物學界並不是一開始就存在的。
  • 長江白鱘滅絕,近年來國內還有哪些滅絕物種?
    該論文中稱,預計2005-2010年時長江白鱘已滅絕。長江白鱘早在2005-2010年時已經功能性滅絕,功能性滅絕是指其生存環境遭到破壞,在自然狀態下喪失了繁殖能力,甚至喪失生存能力。長江白鱘將是繼白鱀豚和長江鰣魚之後,第三種被宣布功能性滅絕的長江流域特有物種,它們被滅絕的原因差不多,都是長江流域的濫捕濫撈,人類的貪慾導致了這些生物滅絕。先前已經有兩種長江流域特有物種,分別是白鱀豚和長江鰣魚。長江鰣魚已經實現人工養殖,而長江白鱘則無人工養殖個體。
  • 長江白鱘滅絕是一個嚴重警訊,從未遇見,聽聞卻已永別!
    早在2019年9月17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專家在浙江杭州一個學術會議上報告就宣稱,中國特有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長江白鱘已經滅絕。而中國專家預測更早,2005-2010年時長江白鱘已經滅絕。
  • 中國特有物種白鱘被宣布滅絕
    中國特有物種白鱘被宣布滅絕 2020-01-07 11: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江白鱘已滅絕 禁漁十年能改變啥?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長江白鱘已滅絕 禁漁十年能改變啥? 你聽說過白鱘麼? 沒想到第一次知道這種生物, 竟然是聽到它滅絕的消息: 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日前在線發布的一篇研究論文(pre-proof)透露了這一消息。
  • 白鱘滅絕了,我很難過,還有多少物種正在消失
    圖片來自網絡2020剛剛開始,也是農曆12生肖新一輪開端,本來是一個比較喜慶的時刻,然而這幾天一個讓沽酒客難受的消息,使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在我們這個年代,生物滅絕好像談的是恐龍的時代,而沒有想到,就在眼前,這個生物已經真的不會再有。
  • 長江白鱘滅絕,長江十年禁漁|拯救瀕危物種,迫在眉睫!
    近日,傳說可長到萬斤、曾經的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長江又一特有珍稀物種被宣布滅絕。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日前在線發布的一篇研究論文透露了這一噩耗。雖然這一消息是最近才宣布,但其實長江白鱘並不是這兩年就滅絕的。
  • 長江白鱘滅絕,專家宣布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之一白鱘已滅絕!
    生活特別閱讀:白鱘滅絕,專家宣布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之一白鱘已經滅絕! 大家好,這裡是「青柳悅生活」!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之一白鱘已經滅絕!
  • 中國淡水魚之王的滅絕:聽聞已是永別,從此再無白鱘
    但事實上,那些滅絕物種的物種又有哪一個從一開始就註定了是該被滅絕的呢? 白鱘本身就是一種劫後餘生的孑遺動物。它是古老魚類的後裔,祖先最早出現在上白堊紀,經歷了漫長的地質歷史,特別是第四紀冰期產生的劇烈環境變化,原來較廣泛分布的同類都已經在很多地方消失了,卻依然在長江生活了1.3億年。
  • 中國又一物種滅絕,被稱為「中國淡水魚之王」的長江白鱘徹底消失
    在自然界中所有物種都會經歷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能適應周遭生存環境的物種,就能在漫長的歲月中生存下來,而不能適應的物種則會慢慢滅絕。而近日學科界又傳出一則噩耗:我國長江特有的白鱘已滅絕。該消息是由我國長江水產研究所的專家所發布的研究論文而透露的,在論文中專家們表示,預計在2005年-2010年這個時間段內長江特有的白鱘以及滅絕。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有專家對外界表示長江白鱘以及滅絕,早在2019年9月份的時候,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專家,就已經在杭州舉行的一個學術會議上表示,經評估長江白鱘已經滅絕。
  • 在長江流域生活的白鱘已經滅絕,大家怎麼看待白鱘的滅絕?
    #長江白鱘滅絕白鱘是中國最大的淡水魚,生活在中國長江流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種白鱘魚是一種匙吻鱘魚類,已經存在了1億多年,據了解,白鱘魚是生活在中國長江流域和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鱘,是僅存的兩種匙吻鱘科魚類,它們的祖先早在上億年前(白堊紀)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
  • 白鱘真的滅絕了嗎?
    當一個物種被認定滅絕,除了哀悼和紀念,更需要的,是反思。經模型計算認定白鱘滅絕白鱘是長江流域特有的淡水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最大體長可達7米。它有個又長又尖的吻,於是也被古人稱作「象鼻魚」。它很古老。白鱘的脊椎很原始,全身大部分骨骼是軟骨。
  • 噩耗:中國長江白鱘宣布滅絕
    「中國最大淡水魚」長江白鱘被科學家證實已滅絕。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布滅絕。論文原文截圖2019年9月17日,國際組織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專家在浙江杭州一個學術會議上報告稱,經專家組評估,中國特有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長江白鱘滅絕(extinct)。
  • 白鱘滅絕,中華鱘長江鱘也已「極危」,長江水精靈路在何方
    和白鱘同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同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危」等級,中華鱘和長江鱘等長江水精靈路在何方?昨日,記者再次深入採訪相關部門和專家。白鱘資料圖白鱘1993年或已功能性滅絕2019年9月中旬,上海。圍繞長江白鱘等歐亞十幾種鱘魚物種的瀕危評估,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專家組連開3天會。危起偉和其學生張輝博士參會。
  • 活了1億年,熬過6500萬年前的物種大滅絕,長江白鱘為何會滅絕?
    近日,長江白鱘被宣布功能性滅絕。作為中國的淡水魚之王,卻沒能逃脫走向滅絕的厄運,這不禁令人唏噓。從名字上就能看出,長江白鱘是我國特有的物種,它們生活在長江中(近海也有發現蹤跡)。長江白鱘是一種十分古老的魚類,它們的祖先出現於距今超過1億年前的白堊紀,與恐龍生活在同一個時代。
  • 中國長江白鱘宣布滅絕
    「中國最大淡水魚」長江白鱘被科學家證實已滅絕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布滅絕。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日前在線發布的一篇研究論文(pre-proof)透露了這一消息。
  • 白鱘為何會滅絕?
    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物種 白鱘為何會滅絕?危博士介紹,2019年9月17日,國際組織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專家在浙江杭州一個學術會議上報告稱,經專家組評估,中國特有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長江白鱘滅絕(extinct)。
  • 白鱘被宣布滅絕?專家:可能性很大
    長江日報-長江網訊(記者高寶燕)3日上午,微博熱搜「白鱘滅絕」讓大家心痛不已。曾有長江魚王之稱的長江白鱘被宣告滅絕,這是中國長江繼白鱀豚宣告功能性滅絕之後又一特有珍稀物種倒下。楚才小記者在水生生物博物館裡了解白鱘的科普知識 記者高寶燕 攝該論文中稱,預計2005-2010年時長江白鱘已滅絕。上述論文的通訊作者是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院首席科學家危起偉博士,第一作者是該所的張輝博士。
  • 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 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布滅絕
    研究人員在該論文中稱,預計2005-2010年時,長江白鱘已經滅絕。 事實上,在2019年9月17日,國際組織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專家在浙江杭州一個學術會議上報告稱,經專家組評估,中國特有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長江白鱘滅絕(extinct)。
  • 白鱘滅絕,聽見即是永別
    雖然這個消息還沒有得到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IUCN) 的「滅絕官宣」,但論文作者、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危起偉博士稱,「評估已經完成了。公布與否,不影響其科學結論。」這意味著,除非有奇蹟,白鱘——這一中國長江特有物種,自中生代白堊紀殘存下來的極少數遠古魚類之一,——在地球上生存了一億五千萬年後,消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