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是一隻白鱘,用黑白照片的形式表示這個物種已經滅絕了。圖片來源於網絡
白鱘是一個已經滅絕的物種。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它是什麼,所以我今天就來介紹一下這個物種。
白鱘呢,介紹起來比較麻煩,因為科學家已經很多年沒有找到白鱘的蹤跡了,這個物種在2019年12月23日被正式宣告滅絕。這個物種要小非常小,要大也特別大。幼年的白鱘最小只有二三十毫米,成年後,最大的紀錄是7.5米,成年體重一般在200~300千克左右。
白鱘生活在長江流域,以及黃海、渤海和東海等近海海域,每年的繁殖期都要逆流而上來到長江上遊,進行交配,繁衍後代。這裡我們可以說一些關於白鱘為什麼如此稀少的原因了。首先,他們每年都要繁殖,而長江水域經常有漁民到處撒網捕魚,它們也被捕上來了,每少一隻白鱘,就算是少了幾千顆卵。再說了,關於白鱘滅絕這條新聞,很多網友在網上把三峽大壩給扯了上來,關它什麼事兒呢?其實,三峽大壩嚴重危害了白鱘,這條豎立在長江的水壩,阻斷了白鱘的繁殖路線。關於三峽大壩,網上的評論還有很多。比如說白鱘撞到水壩的牆壁死亡,還有幹擾白鱘繁殖等等,我們這裡就不多說了。
有一個案例:某年某月某日,長江上遊的一些漁民看見三隻白鱘被困在漁網裡,全身遍布傷痕,皮下全是淤血,試圖要拯救這些白鱘。但是這三條白鱘中只有一條倖存。
▲上圖是一隻死亡的白鱘標本(圖片來源於網絡)
白鱘通常以魚類為食,有時候也會進食蝦類和蟹類。它被稱為「十大最兇猛的淡水魚」之一。
▲白鱘的親戚美國匙吻鱘
在「白鱘滅絕」這條新聞發布時,很多網友都在評論。有的說:「有一個物種滅絕,看到這個標題真難過。唉……」有的說:「我們從未遇見,聽聞已是永別。」還有人說:「這個小動物過不了年。」大家都在為這個物種的滅絕悲哀,這條新聞感動了不少人,許多人發誓這輩子一定要保護小動物。
白鱘這個物種的滅絕非常令人失望,有些人從沒有見過白鱘,說了這麼多,難道我知道的是一個滅絕的生物?一個假生物?一個根本沒有機會見到的生物?沒錯,理論上應該是這樣的。白鱘已經被宣告滅絕,能讓它重新回歸大自然的機率太少。不是所有物種都像袋狼一樣(有一種說法說,澳大利亞被滅絕已久的袋狼再次出現),如果人類再不好好保護大自然,下一個滅絕的物種恐怕就是我們人類了。
長江白鱘滅絕,是個「預防針」,很多人預料到白鱘滅絕可能只是長江流域物種滅絕的開始。我們一定要盡力保護現有的物種,以免白鱘滅絕這場悲劇重演。
Author:劉懷希
Editor :rlyl
📖延伸閱讀:
亞馬遜大火對捕鳥蛛的影響...
小體鱘(Ster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