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臘月二十六,鍾南山接受中央電視臺採訪,確認新冠病毒「人傳人」。新年的氣氛有一點異樣,卻沒有阻止人們喜悅的腳步。
1月21日,臘月二十七,明德物業管理集團,由總部到城市公司各服務中心,按照往常的節奏,安排著過年值班的日程,家遠的員工準備返程。董事長劉德明像往常一樣,向員工提前拜年,進入春節假期。
1月21日晚9點,看過新聞聯播、分析新聞信息後,劉德明感覺疫情不一樣,他在集團的「品牌建設宣傳群」中發出第一條消息,提醒大家了解新冠病毒。隨後群裡發出第一條@所有人「溫馨提示」,提醒服務中心做好防護,為員工發放口罩。隨後集團運營管理中心行動,著手起草通知。
1月22日,臘月二十八,集團下發《關於加強疫情期間防範工作的重要通知》,集團公眾號推出第一篇戰疫文章《 防控新型肺炎,堅守平安一線,明德物業快速響應》,商業運營中心及各城市公司快速採購防疫物資,財務管理中心開通「防疫物資採購綠色通道」。集團在管各項目服務中心員工發放口罩,進入備戰狀態。
明德集團在第一道防線的戰「疫」,由此打響。
【堅守第一線】明德人的600×7×24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庚子新年濃鬱的氣氛中,明德人的假期戛然而止,全國25個省市600多個項目,從管理層到一線員工,有條件的全部上崗,7天,24小時,值守一線,一個月來從未鬆懈。在湖北淯溪高速服務區,18名員工吃住在項目,堅守崗位,從春運算起,已經40餘天。
在醫院,在社區,在高校,在交通樞紐,在城鄉環衛、在辦公樓……明德人始終堅守在一線,從入口登記、測量體溫,到消毒防疫、防控宣傳,無論是冷風瑟瑟,還是大雪紛紛,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
除了日常工作,他們用心做了更多:他們替業主買菜、買藥、買水果、買口罩;他們為了業主安全考慮,送菜到家,敲敲門就走,服務無接觸;他們為電梯按鍵貼上防護膜,準備好紙巾;他們提供印表機,幫孩子們列印作業;他們當起「託尼老師」,為業主理髮……
他們不是萬能的,不過,只要業主需要,他們就想方設法去做,因為「業主滿意是我們的工作標準」不是一句口號。
【挺進隔離區】對使命的信念,對生命的敬畏
明德在管的醫院項目中,湖北孝感大悟縣人民醫院、淮安醫院、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安丘人民醫院等多家醫院接診了確診病例、疑似病例,需要物業工作人員進入隔離區作業,對隔離區環境、醫療垃圾等進行消毒處理。
位於湖北孝感的大悟縣人民醫院,確診病例逐日攀升,目前已近200例。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每日穿行在感染區、呼吸內科等樓層,負責發熱門診的分流登記、隔離區的清潔消毒、醫療垃圾處理運送等工作,承擔著巨大的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但沒有人退縮。負責全院消毒的塗達海每天要背40斤重的消毒液六七箱,他說「我們不能怕,事情總要有人做,儘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做。」
在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在員工返崗困難的情況下,服務中心經理李冬冬頂崗上陣,進入隔離區消毒作業。「我是經理,也是8年黨齡的老黨員,我必須上。」在李冬冬的帶領下,全體員工積極要求進入隔離病房。
平陰縣人民醫院服務中心經理宋曉霞從1月下旬開始,堅持進入隔離區作業。由於發熱病號增多,醫院的隔離留觀病房增加至5層,但是沒有人退縮,員工都說:「經理都進隔離區了,我們沒理由抱怨!」
行動來自對使命的信念,無畏來自對生命的敬畏,挺進隔離區的明德人,永不後退,就是他們的宣言。
【在黨旗下行動】困難一線 黨員必須上
一面黨旗,就是一個戰鬥堡壘。
隨著疫情日益嚴重,集團每日進入隔離區作業的人員增多,工作量加大,因為返崗困難,部分項目人員吃緊。為了更好地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及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集團黨委決定成立「明德集團黨員突擊隊」,困難一線,黨員必須上。
於是,一封封飽含熱情與忠誠的請戰書送到集團黨委,一枚枚紅色的指印就是他們決心。通知下發後,短短的2個小時,黨委共收到57名黨員同志的報名請求。最終,20名黨員同志加入明德集團黨員突擊隊。
2月7日,淮安醫院人員緊缺,曲阜師範大學梁山附屬中學服務中心經理、集團黨員突擊隊成員李建瑞,明德至善環境公司員工劉進第一時間主動請戰,奔赴淮安醫院,6小時內到崗。李建瑞說:「我自願到最重要、最危險、最困難的一線工作,這是履行共產黨員的義務。」
在濟南、在東營、在煙臺……在各城市公司黨支部的帶領下,明德黨員服務隊、志願者服務隊活躍在每一個項目上,是旗幟,更是信心。
【以標準防疫】理性面對 科學防控
疫情當前,防控需要熱情和勇敢,更需要理性和科學。
從1月26日,明德集團成立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德明為組長的新冠肺炎防控工作調度小組,迅速組織力量,夜以繼日編寫《明德集團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物業服務工作指引》,確保各業態、各項目科學防控,高標準、高效率完成防控工作。
疫情當前,人民利益高於一切。2月5日,明德集團本著「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核心價值觀,「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的理念,將《明德集團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物業服務工作指引(試行)》進行公開發布,供行業參考。
為保證指引迅速落地,2月7日,集團召開指引宣貫培訓,全面部署科學防控。
期間,集團積極響應中國物業管理協會的號召,承擔編寫了《高校物業管理區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操作指引(試行)》,為全國高校物業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指引。
明德集團的指引得到了山東省住建廳的高度認可,山東省物業管理協會、武漢市物業管理協會、河北省物業管理協會、內蒙古物業管理協會、深圳市物業管理協會等推廣。
【用科技助力】擊穿隔離,無接觸的安全感
2月20日,在濟南師大新村,一臺新型智能紅外測溫系統悄悄出現在門崗,業主只要靠近,就可以語音播報體溫,節省了業主時間,也降低了工作人員接觸風險。這是明德集團根據服務需要,自主研發的無接觸測溫系統,效果好,成本低。
在疫情防控期間,明德集團依託科技力量,數位化手段,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二維碼、學苑管家、至善到家等小程序,發揮「無接觸服務」優勢,給業主帶來更多安全感。
明德集團在「明德物業管理集團」微信公眾號內新增了功能欄目【抗擊疫情】,功能欄目中主要包含「健康自查登記」、「疫情線索反饋」、「疫情實況」、「疫情闢謠」、「患者同行查詢」5大功能。
在住宅,線上繳費、線上報修、網上商城等,發揮了更多作用;在校園,學苑管家小程序和健康日報平臺等科技手段,為即將返校的師生構築一道「科技防護牆」。除此之外,在辦公樓、環衛項目,充分依靠EBA系統,在物業設施設備加裝傳感器的方式,結合物聯網、網際網路技術,實現設備7*24小時不間斷數據採集上報。
【為行業發聲】物業人的困難需要被看見
疫情來臨,《人民日報》稱讚物業人築起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這是物業人的高光時刻,也是物業人的艱難時刻。缺人,缺物資,缺政策支持,物業企業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
劉德明認為,自己作為山東省政協委員,作為中國物業管理協會副會長、山東省物業管理協會輪值會長,有責任有義務為行業發聲。他向山東省政協反映「社情民意」,呼籲相關部門關注逆行的物業人,為物業管理行業開闢「綠色通道」,共同守好第一防線。他的呼籲得到了省政協委員馬志民、逄春階、孫其華、馬曉麗、王成利、劉培德、劉敬錕、杜強、李長英、楊文生、吳衛平、張善東的聯名響應。山東省政協高度重視,認為反映的三個問題在全國具有代表性,將及時上報省委及全國政協。
此後 ,劉德明通過各種渠道為行業呼籲,也受到眾多媒體關注。值得欣喜的是,在物業人的共同努力下,物業人「被看見」,越來越多的地方出臺支持性政策。山東省政府發布《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生活服務業批發零售業展覽業及電影放映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山東省各市可對物業服務企業給予適當補貼。
我們相信,政策可以走的更遠點。
【為更需要的人】捐防疫物資,因為他們更需要
1月26日,大年初二,武漢市物業管理協會發出物資呼籲。明德集團迅速行動,籌資物資,1月29日,大年初五,首批防疫物資(口罩10000隻、乳膠手套4000隻、藥品400盒、噴壺500個)全部發往武漢,2月1日,武漢物業管理協會在武漢市紅十字會國博中心倉庫接收全部物資,這是彼時武漢市物協收到的第一批省外企業的捐贈物資。
隨後,明德集團先後向曲阜師範大學、湖北省高等學校後勤管理研究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安徽高校後勤協會物專會等捐贈防疫物資,送去防疫緊缺的口罩、手套、噴壺、藥品、消毒液等。
有人質疑,你們物資也緊缺,呼籲支援,為什麼還要對外捐?不務實,還是作秀?如果你看到山東醫護工作者的無畏,山東企業的慷慨解囊,山東農民馳援的蔬菜水果,也許這樣的質疑毫無意義。孔孟之鄉的家國情懷,由來已久。
劉德明說:「我們也缺防疫物資,但我們還是省下自己的,捐了武漢,捐了湖北,因為比起我們,他們更需要。」
【愛出者愛返】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堅定前行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在防疫關鍵期,消毒物資匱乏,防護物資緊缺,明德物業想盡一切辦法克服困難,多渠道採購物資。而這期間,我們收到了來
來自業主的一包包口罩,一幅幅手套,一桶桶消毒液,一箱箱牛奶,一瓶瓶礦泉水、一包包方便麵……不僅有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資,還有一封封表揚信、感謝信,一面面錦旗。這些「溫暖牌」物資,作為物業人,我們收在手裡,暖在心裡,這些表揚,是認可,更是動力。
一家人,一條心,共同戰「疫」,很多感動,「謝謝」二字不足以表達,唯有化作前進的動力,腳步鏗鏘,高標準,高質量的打贏防「疫」戰,守護好我們共同的家園。
物業連接的,是一個個家庭。
有人說,物業人是家門口的逆行者。其實,我們沒有逆行,我們一直都在。日升月落,寒來暑往,我們一直在您身邊值守著。
願你我都能守住歲月,待到春光燦爛之時,在我們的小區,我們的校園,我們的園區,在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期待著,看到彼此最美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