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皮革在人類社會中的運用已經具有上千年歷史,直到今天皮革製品依然是最受人們喜愛的用品之一。我們常見的牛皮、羊皮革大都屬於現代畜牧業的副產品,最常聽到人們用真假來區分其價值。但是對於皮革的頂尖鱷魚皮來說,簡單的真假已經不足形容其價值,因為它具有更為複雜的等級劃分。那麼鱷魚皮革檔次如何分類?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鱷魚與恐龍屬於侏羅世紀,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活化石」之一。因此其有很多種類,據統計數據,目前現存有23種鱷魚,且每一種鱷魚的生理體質、生存環境、生活習性都大不相同,這也使得不同種類的鱷魚的皮質盡不相同。常被用於皮具製作的鱷魚種類有暹羅鱷、、凱門鱷、尼羅鱷、美洲鱷、灣鱷。並且按照種類的製成革的價值,通常默認一下排序,用於大型皮具製作的最優級別選擇灣鱷>暹羅鱷>凱門鱷,而小型皮具(如名表的錶帶)美洲鱷皮>尼羅鱷魚皮。
除了按照鱷魚種類來劃分等級,我們還可以按照鱷魚皮開取方向。在皮革製作中,鱷魚皮一般兩種開取方向,一種是為獲取腹部皮,從背部剝開,稱為「背開皮或肚皮」。另外一種則是相反,從腹部剝開,獲取背部鱗甲骨頭部分的皮,稱為「肚開皮或背皮」。
從古至今鱷魚皮都是以肚皮為尊,一般頂級奢華的皮具都選擇鱷魚皮腹部皮製作的。我們都知道鱷魚作為爬行動物,生性暴躁、好鬥,同類會經常發生爭鬥。
腹部作為其最為柔軟的部位,在打鬥過程中容易受刮蹭,抓撓而留下疤痕,儘管現在製作皮具的鱷魚皮都是飼養,也很難避免。為此獲取一張完美的腹部皮,可謂是百裡挑一。而鱷魚的背部具有堅硬的骨質鱗甲,很難受到傷害。同時製作上難度也大大提高,質感較差。
因此鱷魚皮肚皮>鱷魚皮背皮,而往下,我們還可以針對兩種皮料繼續部位劃分。先來聊聊鱷魚皮背皮的部位價值等級劃分,在行業內鱷魚皮背皮分為三個部分。其中頭部的價值最高,因為一條鱷魚僅有一個頭骨,而且優質的頭骨皮有時還比鱷魚腹部皮還具有價值。其次則是帶明顯凸起鱗甲的背部皮,最差則是尾部的。
而對於鱷魚腹部皮,由於人們對於「竹節紋」尤其鍾愛,因此針對根據腹部部分的皮革來劃分等級。國際上常使用的是十字劃分法。即在鱷魚皮的腹部的地方,根據十字線區分前後左右4個部分。如果全無瑕疵,則為1級鱷魚皮。
只是一個區域內有少量瑕疵則為A級鱷魚皮。其中一側(如上下側或左右側)部分由瑕疵的話,則為B級鱷魚皮,而兩側都有瑕疵,則為C級鱷魚皮。如果4個部分瑕疵都很多就為D級,可見得傷殘瑕疵多少,也是評判鱷魚皮等級重要依據。
通過上面的內容,我們可以知道的是,鱷魚皮由於價值貴重,其等級劃分的方式不僅多還細緻。今天駿霸皮具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可以點個讚,加個關,下次繼續和大家分享更多有趣(實用)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