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例女凍人,本想50年後「復活」與家人團聚,現在怎麼樣了

2020-08-26 葉沁雪

著名科幻小說《三體》中,敘述到一項冬眠的技術,人可以選擇冬眠,然後在幾百年後醒來,身體的一切還是如初,年齡也不會增長,冬眠的那段時光對自己而言就是停止的。第三部中的女主角程心就是在不斷冬眠,世上過去四百年時,她才三十三歲。科幻小說提到的東西往往天馬行空,處於現實中的人們很難去想像。

但愛因斯坦也說了:「在科學上,每一條路都應該走一走,發現一條走不通的路,就是對科學的一大貢獻。」想像無疑是科學進步的一塊基石。如今辦不到的事情,不代表未來辦不到。我國有一位名叫杜虹的女作家,在得了癌症之後選擇將自己的大腦冷凍起來,希望五十年後科技進步到可以使之解凍復活,與家人團聚。

生平歲月

1955年,杜虹出生於重慶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但那是個特殊的年歲,在她很小的時候,父親就被分配到農場勞動,她一直跟著當教師的母親還有外婆生活,輾轉於好幾所山村小學讀書。因為母親的影響,杜虹自小就很喜歡讀書,沉浸於家裡書架上的名著當中,愛不釋手。

但因為那個荒誕時代的緣故,杜虹沒能在正好的年紀走進大學的校園。中學畢業後,十七歲的杜虹當上了一名雜貨店的售貨員。

杜虹並不喜歡這樣的生活,她覺得這樣的生活是一眼就能望到頭的。幸而1977年以後的時代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77年高考恢復,二十二歲的杜虹重拾課本,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重慶師範學院,大學畢業後,她跟從母親的志向,站上講臺當了一名語文老師。

在空閒的時候,杜虹也發表一些詩歌和散文,皆獲得許多好評。杜虹也發現,自己似乎更適合也更喜歡寫作的工作,於是,她辭去了教職,進入出版社工作。

杜虹從沒有停止寫作,她感興趣的創作領域主要是兒童文學,能把文字寫得天真爛漫,生動活潑,極富音樂美和圖畫美。在科幻小說和詩歌方面,她也有所涉獵。

1987年,杜虹在重慶生下了女兒張思瑤,卻在1995年選擇離婚。當時,她在一篇散文中說自己已告別妻子的稱號。

之後,杜虹漸漸地把更多的經歷放在自己的寫作事業上。她寫的許多作品都被收進了兒童文學的選集和幼兒園教材,在文學方面獲得的獎項也數不勝數。在退休前,杜虹還是重慶出版社少兒讀物出版中心的副編審、重慶作協的成員,曾參與科幻小說《三體》的編審工作。

從2005年起,杜虹開始在各個圖書館、學校等舉辦青年讀書講座,告訴家長和青少年們閱讀的重要性,好評如潮。她還與王瑞芸合作,參與到慈善事業中,為偏遠地區的學校建立書屋,捐贈讀物。

在好友眼中,杜虹熱情而直率,做事從來都乾淨利落,平日裡瀟灑坦然,有一種騎士的風度。

查出癌症,成為我國首例女冷凍人

人生卻各有各的不幸。2013年,杜虹感到身體有些不適,常常有疼痛的感覺,到醫院檢查後,才得知自己是胰腺癌晚期。這個噩耗對於杜虹自己和她的家人來說,都像是晴天霹靂。漸漸的,他們也接受了這個不幸的事實。杜虹和女兒女婿跑了很多家醫院,試圖治癒癌症,但檢查後的結果都是消極的,因為癌症已到了晚期,治癒的可能性特別小,而治療過程中病人所要經受的痛苦暫且不論,過程中病人是很可能有生命危險的,醫生們的態度也基本都是:準備後事吧。

杜虹的女兒張思瑤得知後,哭得肝腸寸斷。杜虹本人雖然平靜,但她並不捨得離開女兒,離開這個世界。

偶然間,杜虹在雜誌上看見泰國一位富豪為生重病的女兒做冷凍手術,希望將來醫療技術發展到一定高度時,能解凍女兒讓其「復活」。

杜虹算是一個科幻迷,還是《三體》的編審之一。在《三體》中,不僅提到了冬眠技術,還提到了將人的大腦冷凍保存,在更高的技術水平下使其「復活」。小說裡的人物雲天明,在得了無法醫治的癌症後,就因為種種原因冷凍保存了大腦,送到了宇宙中被三體世界截獲。若干年後,雲天明被成功復活。

受《三體》的影響,杜虹做出決定:冷凍自己的大腦,計劃在五十年後「復活」,重新與家人團聚。她希望到那時,醫療技術可以解凍她的大腦,這樣,她的記憶也會全部被保存下來,而自己也許會是個嶄新的自己。與其就這樣病死,告別身邊的一切,倒不如做一個勇敢的嘗試。

張思瑤同意了母親這個想法,希望能滿足母親最後的心願。她和丈夫四處託人打聽,聯繫上了美國專門從事人體冷凍研究科研機構的專家,決定讓母親冷凍。張思瑤和丈夫也只是普通的工薪階層,七十五萬的手術費對他們來說不是一個小數目。他們賣掉了房子,拿出自己的積蓄,加上母親的積蓄,再四處借一點錢,湊足了手術的費用。

他們願意為了母親這樣做,他們也很希望母親能夠活過來與家人團聚。張思瑤說,沒什麼比「在一起」更重要,如果媽媽沒能「醒來」,自己和丈夫可能也會加入冷凍的行列。

2015年5月30日,61歲,已進入彌留之際的杜虹在美國那家即將為她進行冷凍手術的醫院中平靜地逝去,醫生在第一時間為其進行手術。此後漫長的歲月裡,杜虹的頭部將被長久保存。杜虹是我國首例女冷凍人,美國有關方面的專家樂觀地估計,在五十年後的2065,醫療技術能夠解凍杜虹的大腦,使其「復活」。

令人佩服的勇士

杜虹的這個決定並不是一時衝動,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這自然需要很大的勇氣,後續的費用能不能負擔得起?五十年後的技術水平如何也是一個未知數,即使能成功復活,是否還是當初的模樣也不得而知。杜虹無疑是一個令人佩服的勇士。

她雖然是一個作家,但極具科學家的思維。她看待生死的那種思想深度,也不是一般人能夠企及的。

作為我國首例女冷凍人,杜虹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什麼樣的聲音都有,有人震驚,有人佩服,有人質疑。但無論如何,杜虹這是在選擇自己「如何死亡」——既然生無法選擇,那麼選擇如何死亡,總是人最大的自由。

祝願這位極其勇敢的女作家,在五十年後能夠成功復活,再在這個世上,創作屬於自己的繁華。

相關焦點

  • 中國首例女冷凍人,希望50年後解凍復活和家人團聚,如今怎樣?
    02 近年來,科學家在研製延緩人類衰老的藥物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這種藥物的研製仍舊處在初步階段,並不能真的做到長生不老,因此一些人選擇了在科學技術還不夠發達的時候將自己冷凍起來,並希望在50年後再被喚醒,進而與家人團聚,這樣的技術也被稱為冷凍人技術。
  • 我國首例女冷凍人,計劃50年後復活,不知那時技術能否實現這願望
    人體冷凍的想法最早是在尼爾·瓊斯1931年出版的科幻小說《怪奇物語》中提出的。人死後,將屍體以適當的方式快速低溫冷凍,保存到未來一定的時間,等待未來的人將其復活。設想的光芒現在再次照進現實。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人類對不朽的追尋從未間斷。
  • 首例冰凍人計劃50年後解凍跟家人團聚,現在怎麼樣了?
    1931年,科幻小說《奇異的故事》提出了人體冷凍復活的思想。這種大膽的科學思想反映在許多科幻電影中。它們大多用於太空導航。利用低溫艙進行漫長的星際航行。那麼,人體冷凍技術可行嗎?第一個是2015年。重慶女作家杜虹接受了冷凍技術。她選擇了美國冷凍公司,中國第一例冷凍技術案例於2017年完成。她是一個來自山東的展覽蓮花。展文蓮去世時49歲,一年前被診斷為肺癌。在多次轉移後,她無法接受手術或化療。她的家人絕望了。每天,展文蓮都感到越來越虛弱。2017年,展文蓮和家人無意中接觸了冷凍技術。當時,生命科學技術基金會正在開發人體冷凍技術。展文蓮找到相關負責人,詢問這項技術的可能性。
  • 中國首例女冷凍人,希望50年後「復活」與家人團聚,如今怎樣?
    但我國最早追求長生不老的人早在秦始皇之前就已經出現了。在《韓非子•說林上》就記錄過這麼一段文字:且客獻不死之藥,臣食之而王殺臣,是死藥也,是客欺王也。從這段話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來,在秦始皇之前就已經有很多位高權重之人在追求長生。01不僅在過去人們追求長生,而且在現在依舊有很多科研家想要研製出長生的方法。
  • 中國首例女冷凍人,女作家展文蓮想在50年後「復活」,實現了嗎?
    中國首例女冷凍人,女作家展文蓮想在50年後「復活」,實現了嗎?古代的人們思想都比較愚昧,為了讓自己的壽命得以延長,實現長生不老,經常用祭品祭祀天地,來保佑自己實現願望。這樣愚昧的做法在我們現在看來是非常不被理解的,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對人的身體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在生物學和基因學上也有了明顯的發展,我們非常清楚長生不老,這個詞語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可是人類是一個貪婪的生物,為了繼續留在這美麗的地球上,還是絞盡腦汁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
  • 還記得我國首例「女凍人」嗎?打算50年後家人團聚,現在咋樣了
    如今已經很多年過去了,不知道還有人記得我國這位首例"女凍人"嗎?"冷凍計劃"中,科學家將在冷凍後50年將志願者解凍,到時候展文蓮身上的癌細胞就會被消滅,她就能夠成為一個健康的人。
  • 中國首位女冷凍人,計劃50年後「甦醒」和家人團聚,結局如何?
    有人曾經嘗試將自己冷凍起來,成為中國首位女冷凍人,並且生前還計劃在50年後「甦醒」和家人團聚,她現在結局如何呢?從古代帝王到如今的平民百姓,大家都希望自己可以能在這個世界上存活得更久一點,於是發明創造出各種食品藥物,希望能通過食用它們改善自己的生命線長度。大家還越來越注重養生,而這也是對死亡的一種懼怕。
  • 我國首例女冷凍人,希望50年後「復活」與家人相見,如今怎樣了?
    1967 年1月12日,詹姆斯永遠地停止了呼吸。一周後,羅伯特的團隊將他的遺體放入充滿液氮的鋼艙中進行冷凍保存。在他之後,也有很多人效仿他,選擇將遺體進行冷凍。但很多人的家庭財力有限,年復一年,逐漸無法支付這筆高昂的費用,只好任由生物公司這些冷凍屍體被分解處置了。
  • 中國第一位女冷凍人,希望復活後與丈夫重聚,她現在怎麼樣了?
    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在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同時,也更加注重生活的品質了,我們除了要有個健康的體魄以外,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的學習增長知識,今天小編統計了資料來和大家聊聊中國第一位女冷凍人,希望復活後與丈夫重聚,她現在怎麼樣了?
  • 我國第一個女冷凍人,幻想50年後"復活",現在如何
    2、我國首個冷凍人的出現在我國,如今也有了&34;了,我國首例冷凍人是一位女性,她也是患了癌症而決定參加這個實驗項目的。她就是展文蓮,我國首例冷凍人。想必大家都很好奇,一位普通的女性是怎樣參與的這一項計劃的吧?
  • 中國首例女冷凍人,計劃50年後「復活」跟家人團聚,如今怎樣了?
    衰老本就是由多種機制共同導致,要想抑制衰老就必須研製出能夠全方位延緩衰老的藥物。任何一個遺漏環節都可能導致藥物效果的大打折扣。科技在不斷進步,科學家也在不斷研究。終於除去研發相關藥物外,又有一種方法理論可以增加人體壽命,冷凍技術。說起這一技術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冷凍技術一詞曾廣泛的存在於各大科幻小說中。
  • 我國第一例女冷凍人,計劃50年後「復活」和家人相聚,現狀如何
    關於人體冷凍的想法,最早在尼爾瓊斯的1931年發表的科幻小說《奇異的故事》中提出,在人死亡後,用適當的方式迅速將屍體進行低溫冷凍處理,保存到未來的某個時間,等待未來的人將其復活,如今設想的光亮再一次照進現實。
  • 我國第一例女冷凍人,計劃50年後「復活」和家人相聚,現狀如何?
    ——村上春樹 死亡和永生似乎是兩個不能共存的話題,但你是否相信死亡後卻能得其永生。人體冷凍技術的發展,將死亡的盡頭變成永生。關於人體冷凍的想法,最早在尼爾瓊斯的1931年發表的科幻小說《奇異的故事》中提出,在人死亡後,用適當的方式迅速將屍體進行低溫冷凍處理,保存到未來的某個時間,等待未來的人將其復活,如今設想的光亮再一次照進現實。
  • 中國首例女冷凍人,計劃50年後「解凍」跟家人團聚,如今怎麼樣?
    冷凍技術的探討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低溫生物學研究員保羅西格爾就將一隻倉鼠冷凍在零下120度兩小時後成功復活。這可以說是一個重大的突破。理論上說零下120度是一個冷凍的節點,抵達零下120度生物的一切生命進程都將會停止。
  • 中國第一位女冷凍人,遺願希望50年後與家人團聚,現在醒了嗎?
    然而問題恰恰是出現在這個喚醒技術上,要知道現在我們對於物體的瞬間冷凍和精確加溫技術還是很不完善的,本身在冷凍過程中在2017年的時候,我國出現了第1位女冷凍人,她的名字叫做因為患病,所以展文蓮決定在自己死後自願成為這種冷藏休眠技術的實驗對象,並且,她的遺願讓人聽了也非常的淚目,她所希望的不過是50年後可以和家人團聚罷了。
  • 「人體冷凍技術」:女凍人和家人約定50年後重聚,結局咋樣?
    如今,人們更是利用新的技術,想要延長自己的生命,其中人體冷凍就是一項非常神奇的技術,有很多人都將希望寄託於這項技術上,我國的展文蓮就是一位嘗試此技術的女凍人,她曾與家人約定50年後重相聚,她的結局又咋樣了?
  • 50年前史上首位「冷凍人」,本應在2017年復活,現在怎麼樣了
    50年前史上首位「冷凍人」,本應在2017年復活,現在怎麼樣了文/號外小濤說歷史 圖/網絡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不可能得以實現。我們看很多科幻電影,會看到一些將人體復活的場景。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這麼一個案例。
  • 中國首例女冰凍人,丈夫希望50年後看見妻子復活,現如今怎樣
    」,1967年的時候因胃癌死亡。隨後立即進行了仍提冷凍手術,到目前為止,貝德福德已經被冷凍了53年,已經過了原先計劃復活的時間。繼美國冰凍人之後,中國首例女性冰凍人也出現了。在2017年的時候,中國有一位叫做展文蓮的中年女性,被查出了肺癌。
  • 我國首例女冷凍人,希望未來「解凍」與家人相聚,如今怎麼了?
    我國首例參與這項技術的是一位女性,想50年後「復活」,那她的現狀如何呢?▲古人煉丹求長生圖畫她就是展文蓮,我國首例女冷凍人,1969年出生在新疆,父母都是文化分子。年之後,她就可以「復活」。022017年5月8日,展文蓮的生命戛然而止,隨即被放入冷凍液氮罐,成為我國首例女性冷凍人。桂軍民很清楚,冷凍技術並不一定永久有效,而且人也很可能不會甦醒。但是,桂軍民依然表示不會放棄任何希望。
  • 我國首例女冷凍人,遺體低溫保存,計劃50年後復活,真能實現嗎?
    截至目前為止,儘管已有數百人接受此項技術研究,卻沒有一個實現成功復活的案例。國際醫學界出現很多的聲音,認為這是一項醫學偽命題。國內首個冷凍人我國首位冰凍人是一位女性,她叫展文蓮,是在中國本土實現的第一例"人體冷凍技術",等待未來"復活"的志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