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期上海交叉學科論壇在上海交叉學科研究中心召開

2020-12-01 中國科學院

4月27日至28日,由中國科學院上海交叉科學研究中心主辦,上海技物所所承辦的第42期交叉學科論壇「太陽能光熱技術應用的發展與玻璃產業的新機遇」在上海交叉學科研究中心召開。

本次論壇由技物所陸衛研究員擔任執行主席,上海交叉學科研究中心副主任章文峻首先介紹了上海交叉學科研究中心及歷屆論壇的基本情況,武漢長利玻璃有限責任公司王桂榮總工程師、金晶集團工程玻璃事業部季亞林博士分別介紹了在宏觀調控下玻璃產業的現狀與前景和滿足高性能建築節能幕牆發展趨勢的玻璃,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的柏勝強高工和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的王少偉研究員分別介紹了溫差電池技術與市場前景、光熱產業化關鍵技術及應用前景,來自上海市大規模節能鍍膜玻璃工程研究中心的特聘研究員簡明則分別做了關於太陽能光熱市場展望和太陽能光熱技術與玻璃產業的交叉方面的報告,介紹了太陽能光熱市場的現狀、前景及與玻璃產業交叉的可行性。

會議總結了建築鍍膜玻璃與光伏行業目前所面臨的產能過剩等困境,全面介紹了太陽能光熱市場的現狀與前景,詳細介紹了溫差電池方面的技術積累和在光熱關鍵技術方面取得的最新進展,引起了與會鍍膜玻璃企業的興趣,引發了熱烈而深入的討論,大家普遍看好平板太陽能集熱器等光熱市場,並認為是建築鍍膜玻璃行業介入的好時機,會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論壇現場

論壇現場

相關焦點

  • 上海有機所承辦第38期交叉學科論壇「高能物質合成技術研討會」
    由中科院上海交叉學科研究中心主辦,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承辦的第38期交叉學科論壇「高能物質合成技術研討會」,於8月23日至24日在上海交叉學科研究中心和上海有機所舉行。來自南京理工大、北京理工大學、航天科技806所、航天科工46所、航天科工8610廠、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團、上海有機所等17個單位的相關領導和專家學者60餘人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 上海交大舉行心理學高峰論壇 聚焦交叉學科研究應用
    9日報導:上海交通大學心理學「高峰論壇」暨上海市西南片區高校心理學學科研究生培養交流會日前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舉辦。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郭新立、上海市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束金龍、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王亞光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院長徐一峰等領導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分別表達了對此次論壇開幕的祝賀,並希望大家能在交流會上獲得豐厚的成果。  徐一峰在大會發言時介紹了「上海交通大學心理學學科建設的背景和規劃」。
  • 「智能科學與技術」交叉學科國際論壇在自動化所召開
    論壇邀請了雪梨大學陶大程教授、清華大學劉嘉教授、天津大學張鵬副教授、荷蘭國家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Lynda Hardman教授、代爾夫特大學林海翔教授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分別做主題報告。同時,論壇還設置了交叉學科開放課題交流環節,中科院數學院賈曉紅副教授、國科大人文學院張增一教授、北京工業大學楊劍副教授、國科大物理學院呂曉睿教授、中科院自動化所王少楠助理研究員分別就自己承擔的交叉學科開放課題進行了報告與交流。  高隨祥在致辭中肯定了人工智慧學院在牽頭開展「智能科學與技術」高精尖學科建設工作中取得的成就,表達了他對此次交叉學科國際論壇所寄予的期望。
  • 交叉學科將成為研究生第14個學科門類
    開展生物學與醫學、工程學、物理學、化學等跨學科研究,成功破譯了人類遺傳基因密碼,在生物科學研究領域取得了突破性成就,成為美國以大型跨學科研究計劃為核心,推動跨學科研究和協同創新的典範。  為什麼設立交叉學科門類  我國的交叉學科建設其實並不落後於國外。
  • 第二屆小洪山交叉學科論壇舉辦
    11月18日至19日,第二屆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小洪山交叉學科論壇順利召開。本次論壇由中科院武漢分院主辦,水生生物研究所承辦,武漢植物園協辦。論壇旨在貫徹落實院「率先行動」計劃精神,圍繞研究所「一三五」規劃的組織實施,更好地推動研究所間學科交叉和合作交流,凝練前沿科學問題,醞釀重大科研任務,促進重大成果產出。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務局副局長蘇榮輝、資環生物處處長任小波,武漢分院院長袁志明,水生所所長趙進東院士等出席論壇並致辭。
  • 華東師範大學成立醫學合成生物學研究中心 催動原創突破和學科交叉...
    央廣網上海4月20日消息(記者唐奇雲 通訊員戴琪)華東師範大學醫學合成生物學研究中心今天(20日)上午宣布成立,以大健康為主題的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第四屆青年科技論壇同期開幕,來自海內外生物工程研究領域500餘位青年科技工作圍繞合成生物學與大健康,基因編輯、基因治療與細胞治療,生物材料與納米生物技術,大數據與精準醫療等九大方向開展專題研討
  • 「學科交叉的魅力」名師系列講座第三講:饒毅演繹腦的學科交叉研究
    2020年5月24日晚,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學科交叉的魅力」名師系列講座第三講舉行。講座主題為「腦:物理、化學、生物、心理認知的交叉研究」,由北京大學講席教授、北大麥戈文研究所創始所長、北京腦科學中心創始主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主講,北京大學博雅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長、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副院長陳鵬主持。講座在學習強國、北京大學央視頻、抖音、快手、微視、B站、百度平臺以及知識分子平臺播出,在線收看人數超過150萬。
  • 學校召開醫學交叉學科培育項目工作座談會
    9月23日上午,河南大學醫學交叉學科培育項目工作座談會在行政樓208會議室召開。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醫學院黨委書記孫君健,醫學院副院長王新春出席會議。土木建築學院、納米材料工程中心、化學化工學院、計信學院、特種功能實驗室、生命科學學院等校內研究團隊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伊始,孫君健就設立醫學交叉學科培育項目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他指出,為促進我校醫學學科與工科、理科、管理學科等的交叉融合,提高我校醫學交叉領域技術創新能力,特設立本項目,依照中期檢查結果來看,取得了較好成績,達到了理想效果。
  • 南科大舉辦國際交叉學科論壇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黃付平)昨日,南方科技大學國際交叉學科論壇深圳開幕,論壇旨在為海內外專家學者提供學科交叉與學術創新、思想碰撞和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本次論壇共有220餘名國內外優秀專家學者參加。 在開幕式上,副校長湯濤代表南科大歡迎各位專家學者的蒞臨。
  • 上海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揭牌 復旦將發揮學科優勢共同攻關 在開放...
    10月22日,上海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以下簡稱「上海應用數學中心」)揭牌儀式在浦江創新論壇開幕式上舉行,科技部副部長李萌、上海市副市長吳清、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共同為中心揭牌。在上海市科委的指導和支持下,復旦大學積極牽頭推動上海應用數學中心籌建,綜合上海交通大學等上海各高校及科研機構的學科交叉優勢,依託上海市強大的產業科技基礎,搭建新時代應用數學與現代產業發展交叉、交融的有效平臺,打破單位界限和學科壁壘,匯聚促進應用數學及新型、新興產業發展的資源,建立數學家與企業、產業專家交流機制,凝練隊伍、聚焦問題、深化合作、持續研究,提升數學支撐上海市及國家創新發展的源頭動力
  • 學科交叉是建設世界一流學科的重要途徑
    關 鍵 詞:學科/學科交叉/交叉學科/「雙一流」建設/一流學科  作者簡介:劉獻君,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教授,文華學院院長,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院校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從事院校研究,大學德育研究。
  • 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外語學科發展研究專業委員會在上海交通大學...
    8月15日,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外語學科發展研究專業委員會通過視頻會議形式舉行成立大會。本次大會由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外語學科發展研究專業委員會主辦,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承辦。
  • 交叉學科建設的「中南法學院」模式 ——專訪中南大學法學院院長...
    經過近6年的努力,該院衛生法學二級學科已擁有了實力較強的衛生法研究團隊,其研究成果在國內外產生了一定影響。在衛生法學的人才培養上,該院以法學、社會學、醫學學科群為基礎,為學生提供多學科交叉和「寬專業」知識學習條件和實踐平臺,構築了體現多學科交叉融合發展的衛生法學學科教學體系和育人模式。
  • 韓啟德:漫談學科交叉
    1953年DNA雙螺旋結構破解後分子生物學興起,學科結構和邊界再一次迅速變動,形成以基因研究為主導、分子生物學研究為中心的生命科學學科結構。有趣的是,最終解開遺傳物質DNA結構奧秘的人,除了沃森,其他都不是生物學家,而是物理學家和化學家。
  • 「交叉學科」成為我國第14個學科門類
    人民網北京1月13日電 (記者孫競)近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印發通知,決定設置「交叉學科」門類(門類代碼為「14」)、「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學科代碼為「1401」)和「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學科代碼為「1402」)。「交叉學科」成為我國第14個學科門類。
  • 生物學研究後來居上 深圳的秘訣是學科交叉融合
    深圳在生命科技研究方面並不是基礎最好、資源最豐富的學科領域,但近年來能夠緊跟世界前沿、後來居上,離不開政府部門敢於「下重力」、科研機構積極「往前走」、產業主體「緊跟上」。「下重手」「往前走」「緊跟上」的成果有很多。
  •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通過推動醫工交叉開展學科特色建設
    6月25日,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骨科主任李建民及科研處副處長楊曉雲帶領下,骨科劉培來教授、劉新宇教授以及山東大學校內交叉學科方向的材料學院王協彬副研究員、機械工程學院劉文強工程師,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骨科的多位青年骨幹醫生,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上海九院)骨科交流訪問。
  • 2014年清華大學首屆生命科學前沿交叉學科論壇舉行
    2014年清華大學首屆生命科學前沿交叉學科論壇舉行  清華新聞網5月14日電 5月10日,2014年清華大學第一屆生命科學前沿交叉學科論壇在理學院報告廳開幕。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50餘位師生參加了本次學術論壇。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院長施一公教授在開幕辭中提到,生命科學發展到今天,任何一個實驗室都在做著交叉學科的工作——當一項新技術進入新領域並成為交叉學科後,它將引發一場革命並不斷演繹出新成果,施老師還鼓勵與會師生在思考科學問題的同時,也要多思考研究技術手段。
  • UCSB交叉學科
    中文可以翻譯為交叉學科,跨學科專業,跨專業研究,etc (doesn't matter) (anyway).交叉學科,百度百科上的解釋是這樣:交叉學科是指不同學科之間相互融合滲透而出現的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可以是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之間的交叉而形成的新興學科也可以是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內部不同分支學科的交叉而形成的新興學科還可以是技術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內部不同分支學科的交叉而形成的新興學科。
  • 專家:學科交叉是科學發展的必然 要防止一哄而上
    (受訪者供圖)人民網北京11月30日電 (記者章斐然)「交叉科學部成立正當其時,發展空間巨大,但任務艱巨,必須正確定位,務求實效,團結協作,穩步推進。」11月29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下簡稱「基金委」)交叉科學高端學術論壇上,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名譽主席韓啟德院士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