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洗滌劑是不可缺少的日用消費品,在經歷了肥皂、洗衣粉的時代之後,以洗衣液為主的衣物洗滌劑家族又增添了新的成員————皂液。
展望全球洗滌劑工業的發展,洗滌劑產業面臨的主要挑戰包括洗滌劑的配方技術與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新型產品————皂液與洗衣液的配方有何不同?皂液的洗滌功效與節水環保性能的表現是否確有創新?
2016年4月,《消費者報導》向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送檢立白、媽媽壹選兩款皂液,藍月亮、奧妙、汰漬、雕牌等4款洗衣液,測試其去汙性能、抗汙漬再沉積性能,節水易漂洗性能以及對皮膚的刺激性等指標。
檢測結果顯示,洗衣液與皂液在結構與性能表現上確有一定差異,送檢的兩款皂液總體表現大相逕庭,一款洗衣液的漂洗節水性能較差,與其他產品有明顯差異。
哪款皂液才算得上是洗衣液的「升級版」?
————專題執筆 仲津男
立白皂液在去油汙功效上有較明顯優勢,而媽媽壹選、雕牌的整體去汙效果表現不佳。測評報告一:立白皂液油汙清潔效果突出雕牌去汙效果墊底
仲津男
宣稱比洗衣液去油汙能力更強的皂液面世,無疑為織物洗滌劑這個大家族增添了新的活力。
《消費者報導》對184名消費者有關織物洗滌劑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33%的消費者認為皂液既是洗衣液,又是肥皂,20%的消費者認為皂液是區別於洗衣液與肥皂的新型產品。(如圖1)
皂液的創新程度究竟有多大?面對種類繁多、琳琅滿目的衣物清潔劑,消費者該如何選擇?
2016年4月,《消費者報導》選擇了市面上關注度較高的立白、媽媽壹選兩款皂液以及奧妙、雕牌、藍月亮、汰漬等4款洗衣液,對比測試其去汙功效。
測試結果顯示,立白皂液在去油汙功效上有較明顯優勢,而媽媽壹選、雕牌的整體去汙效果表現不佳。
皂液去油汙功效有優勢
2015年12月,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發布的75個品牌衣料用液體洗滌劑調查報告顯示,所檢洗衣液的標準符合率僅為52%,去汙力是不達標的主要項目。
依據標準QB/T 1224-2012《衣料用液體洗滌劑》,洗衣液要在3塊標準汙布(碳黑、蛋白、皮脂)的去汙力數值要≥1才算合格。
這3塊汙布可以模擬生活中衣物接觸到的大部分汙漬。碳黑油汙漬可以代表一般生活中接觸到的色素灰塵、油汙(如植物油、動物油等);蛋白質汙漬,代表那些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的汙漬,如日常食用的雞蛋、奶粉以及血液等;而皮脂汙漬可代表人體新陳代謝分泌的一些皮脂物質,常見於衣領、袖口和內衣。
測試結果顯示,6款送檢產品對標準汙布去汙力數值均≥1,即符合QB/T 1224-2012《衣料用液體洗滌劑》標準要求。
「皂液與洗衣液的去汙原理基本相同,都是依靠表面活性劑來去除汙漬。」全國表面活性劑洗滌用品標準化中心秘書長姚晨之分析。
有著多年洗滌劑研究經驗的李琦認為,皂液含有的脂肪酸鹽正是肥皂的主要表面活性劑之一,加上液體的形態更接近洗衣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認為皂液就是洗衣液與肥皂的組合體。
「添加少量的脂肪酸鹽,去汙效果不理想;而添加過量,則會造成配方體系不穩定,低溫下容易分層。」他繼續說,「如何維持脂肪酸鹽含量與體系內各成分的平衡,是皂液配方的難點。」
此外,生活汙漬多種多樣,且基本為混合型汙漬,標準去汙力的汙漬種類過於局限,與實際生活中的汙漬不符,無法做到完全代表洗滌劑的去汙力。
立白的相關新聞發言人也表示,通常洗滌劑製造商在開發過程中會使用大量的實際汙漬,模擬生活汙漬的洗滌情況來確定產品的去汙力。
對於標準汙布的局限性,姚晨之認為,生活中的汙漬難以計數,標準汙布是以成本低、重複性好作為基準來製作的,作為底線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體現洗滌劑的去汙能力。
為了更加貼近實際洗滌條件,此外也考慮到皂液一般宣稱「更加有效去除油汙」,《消費者報導》選擇了3種消費者認為更難去除的油汙進行主觀去汙實驗,並同時使用白度儀測試和主觀肉眼評分兩種評價方法,以避免主觀評分的影響。白度值越高,產品去汙效果相應也更好。
檢測結果顯示,三種油汙的去汙難度層次分明,老乾媽辣椒油最難清除,火鍋底料油最容易。立白皂液去油汙功效突出,雕牌洗衣液墊底,而媽媽壹選皂液的效果並不令人滿意。(如圖2)
李琦表示,油脂一般在鹼性條件下溶解的會比較快,但是為了避免對手部皮膚的傷害,洗衣液的鹼性一般都不會太高。所以,相比加入酶就可以分解的蛋白汙漬,以及加強分散就可以去除的顆粒類汙漬,油脂比較難被洗衣液除去,而且老化後的汙漬會與衣物結合得更牢固,也就更難去除。
「皂液的部分活性物來源是動植物油脂,相比主要以石油產物為活性物的洗衣液,分子結構更接近食物油汙,所以皂液的去油效果會更明顯一些。」姚晨之解釋道。
抗汙漬再沉積:媽媽壹選墊底
很多消費者並不清楚,洗滌劑的去汙並不僅僅是衣物單次的清潔效果,更應考慮到織物整個使用壽命中的護理。
成都藍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工程師李榮紅表示,可以將衣物洗滌劑的去汙性能區分為一次去汙和二次去汙。前者是指單次洗滌清除汙垢的能力,後者指增加洗滌次數後,防止脫落積垢再沉積到衣物上的能力。汙垢再沉積到衣物,會降低帶色織物的亮度和新鮮度,織物手感粗糙,使用壽命降低。
因此,本刊此次也測試了6款洗衣液(皂液)的二次去汙能力,即抗汙漬再沉積性能,測試布片與塵土油汙、碳黑油汙兩種日常接觸多且較易觀察的汙液,洗滌劑三者一起經過多次洗滌後的白度保持效果。
測試結果顯示,兩款皂液的抗再沉積效果大相逕庭,立白居首,媽媽壹選墊底。(如圖3)
一般洗衣液,皂液也不例外,都會通過添加抗再沉積劑來實現更好的二次去汙能力。對抗再沉積劑有所研究的一位研發工程師認為,目前,合成洗滌劑中傳統表面活性劑的去汙力已基本飽和,想要進一步提升產品的綜合性能,只能研發新的活性物,或是添加各種助劑來解決。
抗再沉積劑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洗衣粉。李榮紅表示,因為早期洗衣粉中磷的存在容易造成水質富營養化,給環境造成危害,而無磷的洗衣粉二次去汙力又相對較弱,因此通過加入抗再沉積劑這種助劑來改善無磷洗衣粉的二次去汙力。
更多報導,請關注三秦都市報-三秦網、三秦都市報「唐朝美食」微信平臺、「唐朝食尚報導」搜狐平臺、「三秦都市報美食在線」新浪微博等三秦都市報美食時尚新聞部全媒體平臺 記者微sqb315 郵箱465676248@qq.com 新聞熱線15191459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