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報訊 4月24日至25日,首屆中國航天大會——衛星應用與國際合作論壇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召開。論壇以「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助力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共商衛星應用服務發展,加強合作交流,為可持續發展提供空間信息保障。
高分專項是我國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中確定的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也是此次論壇的重點內容之一。《2018中國高分衛星應用國家報告》(以下簡稱《2018國家報告》)《高分五號衛星數據應用國際合作計劃》《風雲氣象衛星國際用戶防災減災應急保障機制》和高分應用綜合信息服務共享平臺2.0版(以下簡稱「平臺」)等在論壇發布。
《2018國家報告》分為共性產品卷、標準規範卷兩部分,聚焦最核心的共性產品,構建了我國高分衛星遙感應用技術體系和產品體系,使我國遙感應用向工程化、產業化邁出了重要一步。共性產品卷瞄準應用技術體系的核心問題,實現「三個首次」:首次代表國家以應用為落腳點,劃分了高分應用產品體系,同時經16個部門聯動實踐驗證,為遙感產品的規範化、實用化、標準化奠定基礎;首次系統性地從高分應用446種行業專題產品回溯,推導出39+6種當前主要的應用共性產品;首次完成了國家級遙感共性產品真實性檢驗系統總體方案設計。標準規範卷在2017年發布高分數據應用標準體系框架和首批53項標準試行的基礎上,對標準體系框架進行了修改完善,試運行後將逐步納入國家標準體系。
平臺是高分專項權威的一站式信息發布渠道和對外服務平臺,升級版本能為廣大用戶提供高效、便捷的高分遙感數據應用一站式服務,提升信息服務能力,為國防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平臺在數據產品、信息服務、眾創空間等方面功能均有所提升,進一步構建了基於「網際網路+高分+」的服務網格體系、交易平臺和交易產品共享接口、管理網格體系,成為高分專項組織實施的有效抓手。
據悉,高分專項已實施八年,共發射高分一號高分寬幅、高分二號亞米全色、高分三號一米雷達、高分四號同步凝視等多顆衛星,涵蓋不同解析度、不同覆蓋寬度、不同譜段、不同重訪周期的高分數據體系基本形成,為高分遙感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今年還將發射高分五號高光譜觀測、高分六號寬幅觀測等兩顆衛星,並與已在軌衛星組網觀測,數據源不斷豐富。
在主旨報告環節,國內外專家學者還圍繞高分對地觀測數據應用、「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服務全球健康合作、亞太空間信息共享等熱點話題深入交流研討。(葉珊杉 張宏偉)
(來源:《中國氣象報》2018年4月26日一版 責任編輯:張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