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是指河水從高處飛落而下形成的自然景觀。唐朝大詩人李白在《望廬山瀑布》中寫道:「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形象地向我們描繪了瀑布的壯觀和磅礴氣勢。
不過,世界上有一個地方完全顛覆了人們對瀑布的認知,這就是位於非洲模里西斯的水下瀑布。它「沉浸」在海中的懸崖上,大量銀白色的「水」順著崖邊直衝而下,轉瞬沒入黑漆漆的深淵,看上去十分壯觀,同時又充滿了神奇和夢幻的色彩。
美不勝收的島國
模里西斯是非洲東部的一個島國,位於印度洋西南方,與非洲大陸相距2 200千米。很早以前,這個海島荒無人煙。1505年的一天,一個叫馬斯克林的葡萄牙人乘船無意間來到這裡。當他準備登上小島時,島上突然飛起一大群蝙蝠,看上去黑壓壓一片。「蝙蝠島!」馬斯克林脫口而出。不過,馬斯克林並沒在島上停留多久。他離開後,這個名字便隨著時光消逝了。之後又過了90多年,1598年,一群荷蘭人乘船來到了島上,他們用本國王子的名
字將小島命名為「模里西斯」,並將這裡變成了荷蘭的殖民地。從此,「模里西斯」這個名字便一直沿用下來。
今天的模里西斯早已不是殖民地,而是一個獨立的島國。乘飛機來到這裡,你會發現,這個海島的地貌千姿百態,美得出奇,島上有陡峭險峻的山峰,有旖旎狹窄的平原,有嫵媚起伏的高地,有秀麗曲折的海灣……島上有大片潔白的沙灘,有100年才開一次的高大王棕,有在清池內靜靜飄蕩的巨大睡蓮;空中飛翔著一群群粉紅色的可愛身影,它們是世界珍稀鳥類——模里西斯粉鴿;海中遊蕩著五彩繽紛、形狀各異的大小魚兒……來到這裡,或者在沙灘上曬日光浴,或者在樹林中漫步,或者在海中遊泳嬉戲,或者劃著小舢板領略珊瑚礁的魅力……不管做什麼,人們都能感受到獨特的浪漫情懷,享受到前所未有的愜意,收穫意想不到的驚喜。
水下「瀑布」奇觀
模里西斯最引人注目的奇觀,還數那壯觀而又夢幻的「水下瀑布」。
「水下瀑布」在島嶼西南端,觀賞它的最佳方式是乘坐直升機或熱氣球從空中鳥瞰。從空中看下去,大海是如此的清澈而透明,岸邊數百米範圍內的海灘都看得一清二楚,尤其是環島的珊瑚礁,它們衣袂飄飄,揮灑飄逸,那一圈圈白色的浪花好似裙邊,鑲嵌得恰到好處。
當飛機抬升高度,來到「水上瀑布」正前方時,人們眼前驟然現出一幅不可思議的畫面:海平面下,出現一大片陡峭直立的懸崖,崖壁上半部與海島相連,下半部直插深黑的海底;懸崖前沿向內凹進,兩邊危巖兀立,怪石崢嶸;懸崖之上,鋪天蓋地的銀白色「水流」匯聚一處,爭先恐後地從斷崖間直衝而下,形成一條寬大的瀑布;「水流」飛崖下後迅速散開,以扇形向前擴展,並逐漸消失在了黑漆漆的深淵之中……這處「瀑布」場面恢宏,氣勢磅礴,與世界上最大的瀑布——尼亞加拉瀑布相比,也毫不遜色。
隨著飛機高度降低到「瀑布」上空,眼前的景
象更加壯觀。由於距離較近,加上光線的改變,懸崖仿佛無底深淵;銀白色「水流」如脫韁野馬,以雷霆萬鈞之勢直墜崖底,轉瞬便被深淵吞沒,而後面的「水流」依舊轟轟烈烈前進。
雖然這裡的「瀑布」十分壯觀,然而自始至終,人們都聽不到它的轟響,難免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你會懷疑眼前看到的一切都是幻覺,總想迫不及待弄清楚這個瀑布到底是怎麼回事?它是怎樣形成的?
光線玩的小把戲
要想揭開「水下瀑布」的廬山真面目,最好親自划船去實地考察一番。蕩舟珊瑚礁上,仿佛行進在一片怪異的原始森林上面,陽光透過海水,照射在那些褐色、蘭色、黃色、黑色的礁石上,光線像頑皮的孩子跳躍,到處波光粼粼,煞是好看。每一個初次到這裡划船的遊客,心裡都會有些小緊張,尤其是越往「瀑布」
方向靠近,這種緊張感就越強烈,不是擔心船被瀑布打翻,就是擔心小船會被水流衝進深不見底的海…漸漸地,船來到了「瀑布」附近;然而,奇的是,這裡的海面十分平靜,並沒有空中看到的那種驚心動魄的場景。這裡的海水並不深,只有10~20米的樣子,透過海水,可以看見下面海底的 白色細沙和淤泥。不過,再仔細觀看,你會看到那些細沙和淤泥在移動,它們像被無形的巨手推動著,快速而堅定地向大海方向湧去,並最終消失在了深黑的海底。
看到這裡,你可能已經恍然大悟了:原來,從空中看到的銀白色水流,就是這些細沙和淤泥,而所謂的「瀑布」不過是它們從高處躍落到海底時形成的巨大「沙流」,只不過,這裡的海水太清澈,在光線的折射和反射作用下,我們的眼睛都被矇騙了,它讓我們忽視了海水的存在,而把「沙流」理
所當然地看成了水流。
可以說,「水上瀑布」就是光線給我們玩的一個遊戲而已。
「瀑布」是如何形成的
雖然「水上瀑布」並不是真實的瀑布,但這裡
的海底構造確實令人驚嘆,尤其是細沙和淤泥的移
動,更讓人感到一種鬼神般的力量。
這一切是怎麼形成的呢?
原來,模里西斯島是火山噴發形成的海島:幾
百萬年前,海底火山持續噴發,熔巖不停向上「生
長」,露出海面的一小部分,成為了今天的毛裡求
斯島,而大部分隱藏在海水下面的熔巖,則成了島
嶼周圍的大陸架。由於熔巖「生長」幾乎都是垂直
向上的,所以模里西斯島大陸架的落差很大,導致
島嶼周圍的海水深度從幾米一下躍升到近千米,再
加上當初熔巖堆積時發生了部分坍塌,在海岸附近
形成了一處內凹的殘缺,這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海
底懸崖。
細沙和淤泥之所以移動,完全是洋流的功勞:
由於這裡海底地形構造特殊,洋流流經時形成巨大
漩渦,將別處的細沙和淤泥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山崖
上,然後再從崖上猝然躍落,從而形成了「水下瀑
布」的夢幻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