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探究】關於水下三角洲、河漫灘、水下沙坡的專業解讀!

2021-01-07 網易

  最值得關注和星標的地理科普備考資源庫

  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我們對三角洲這一地理概念並不陌生。可是你知道嗎,除了陸上,水下也有三角洲。

  

  三角洲是指河流流入湖泊或海洋形成的堆積體系,當河流奔流入海時,由於河口變寬或者受潮流等因素影響水流逐漸分散,流速不斷下降,河流所攜帶的大量泥沙在河口段淤積,且淤積速率大於海洋動力的侵蝕速率。再加上河流中含有大量以膠體狀態存在的細黏土,這些黏土一遇到海水,在鹽的作用下就會形成凝絮沉澱下來,因而在河流入海處逐漸形成扇面狀的堆積體。水下三角洲的形成亦是如此,以河口水下三角洲為例,主要是由江河奔流中所裹挾的泥沙在入海口處遇到含鹽量較高的海水後凝絮淤積而成。

  水下三角洲的面積並不比陸上三角洲小,作為陸上三角洲的延續,有一些大河三角洲,其水下三角洲的面積往往超過了陸上三角洲。

  水下三角洲位於低潮位以下,包括前三角洲和三角洲前坡兩個部分。三角洲的最外帶就是前三角洲,屬於三角洲的前緣地貌單元,有平緩的坡度以及平整的地形,由黏土和細粉沙組成。

  

  三角洲前坡主要由較粗的粉沙和沙組成,因而具有較好的分選性,口門附近沉積物最粗,越靠近大海,沉積物逐漸變細。主要地貌形態有岔道河口沙壩、潮成沙脊和岔道間凹灣。

  不同地域的水下三角洲也因地形、水文條件等不同存在差異,如長江水下三角洲位於低潮線至水深55米一帶,由水下淺水平臺、前緣斜坡帶和前三角洲三部分組成。而黃河三角洲黃河入海口前三角洲並不明顯,融入海底平原之中,這是因為此處有1/100坡度的水下斜坡,水下斜坡前有強潮流,流向與河口沙嘴垂直,因而缺少良好的水下三角洲形成條件。

  河谷底部河床兩側,汛期時常被洪水淹沒的平坦低地。由河流自身帶來的泥沙堆積而成。

  

  按堆積方向,分為:①側向堆積。河流具有側向侵蝕的能力,當河流在一岸進行侵蝕時,其對岸即出現堆積,隨著一岸側蝕的不斷進行,另一岸的堆積也不斷擴大,成為河漫灘的基礎;②垂向堆積。當河漫灘被洪水淹沒時,灘面的水深較小,又有植物攔阻,原來懸移在水中的泥沙便沉積下來,使河漫灘逐漸加高,但其高度不能超過最高洪水位。河漫灘的形成與洪水活動有關,而洪水的出現頻率又各不相同,故常在一條河流上可同時看到由不同重現期洪水所造成的多級河漫灘現象,按高程不同通常又分為高河漫灘和低河漫灘。如中國黃河下遊河漫灘共有3級,習慣上稱為老灘(高灘)、二灘(低灘)和嫩灘。

  

  主要類型

  ①河曲型河漫灘

  發育於彎曲型河段,經常在凸岸堆積為濱河床沙壩、迂迴扇等;

  發育初期,河谷深窄,但彎曲率較小,水力很強,那時只有在凸岸處因流速較慢才有粗大的礫石堆積,組成面積狹小的邊灘。發育中期,河流彎曲率增大,谷底逐漸展寬,邊灘擴大,且高度增加,以至平水期也大片出露,成為雛形河漫灘。但此時堆積物仍以粗粒的推移質(砂、礫)為主,細粒的懸移質(粉砂、黏土)仍因流速大而帶往下遊。發育晚期,雛形河漫灘進一步擴寬淤高,灘面流速減小,洪水時灘面上的懸移質也得以堆積下來。這種具有懸移質堆積的灘地,成為河漫灘。河漫灘的二元結構:下部河床相(推移質)堆積,代表河床發育早期的堆積;上部為河漫灘相(懸移質)堆積,表示河床發育晚期的堆積。

  

  該類河漫灘的凸岸岸邊,往往分布著多列與岸平行的弧形沙堤(壩),又稱濱河床砂堤或迂迴扇。它是在特大洪水期由凹岸帶來的堆積物,由於其數量多,顆粒粗大,因此迅速堆高成砂堤。

  ②汊道型河漫灘

  發育於汊道型河段,常形成為淺灘及其附屬的沙嘴;

  即具有二元結構的江心洲。該類河漫灘的特點是洲頭高於洲尾,二側多由砂堤環繞。這是當洪水漫灘時,在洲頭和兩側首先被大量泥沙堆積下來所致。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③堰堤型河漫灘

  它發育在順直河床的兩岸。河漫灘的地貌結構由岸邊向內可分為三帶:

  a天然堤帶。分布在岸邊,與岸平行排列,由顆粒較粗的砂礫組成。它是特大洪水漫灘時,因岸邊流速驟減,大量的較粗粒砂子首先堆積而成。

  b平原帶。在天然堤帶的內測,高度較低,堆積顆粒較細,以粉砂和黏土為主。它是洪水越過天然堤帶之後,在流速減慢和堆積物數量減少的情況下堆積而成。灘面平坦,以1°~2°向內微微傾斜。

  c窪地沼澤帶。它離河岸最遠,一側連接平原帶,另一側與谷坡相鄰。此處由洪水帶來的泥沙數量已經很少,堆積層最薄,而且顆粒最細,所以地勢低洼,加上谷坡帶來積水,所以往往形成湖泊沼澤地。

  

  ④平行鬃崗型河漫灘

  為堰堤型河漫灘與河曲型或汊道型河漫灘之間的過渡類型,表現為一系列的平行鬃崗系統,鬃崗之間為淺溝和湖泊。

  

  沙波是河流淺水區河床中的沙粒堆積地貌。下圖示意某常見的沙波形成過程。在淺水區,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響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響存在差異,進而導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蝕,而被侵蝕的泥沙會在下一個沙波的迎水坡堆積。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3.①坡是

  A.迎水坡,流速慢 B.迎水坡,流速快

  C.背水坡,流速快 D.背水坡,流速慢

  4.該沙波中以侵蝕作用為主的部位是

  A.①坡和②坡 B.③坡和④坡

  C.①坡和③坡 D.②坡和④坡

  5.該沙波的移動方向是

  A.維持原地

  B.往復擺動

  C.向上遊移動

  D.向下遊移動

  【答案】3.A 4.D 5.C

  【解析】

  3.由材料分析可知,迎水坡表現為水流堆積,背水坡表現為水流侵蝕;根據圖中的水流方向,和沙坡的移動,可以看出①坡為迎水坡,以堆積為主,故流速較慢,故選A。

  4.由材料分析可知,迎水坡表現為水流堆積,背水坡表現為水流侵蝕,②④為背水坡,水流流速受下坡影響,流速較快,主要以侵蝕為主,故選D。

  5.據材料沙坡的產生是河床泥沙顆粒不均勻與水流不穩定綜合作用的結果,是河床上呈波狀起伏堆積而成的微地貌。水流上坡時泥沙受重力影響部分堆積,下坡時,流速加快,泥沙不斷侵蝕,侵蝕的沙粒搬運到下一個沙坡的迎水坡上堆積下來,從而促使沙波緩慢向上遊移動。故選C。

  聲明:文章素材來源網絡,由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由於微信改版,打亂了發布時間,為了保證大家及時看到推送,可將「譚老師地理工作室」設為星標獲取更多學習資源請點擊【閱讀原文】為了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的更多精彩推送,請四連點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高考地理微專題27 河漫灘
    ④平行鬃崗型河漫灘為堰堤型河漫灘與河曲型或汊道型河漫灘之間的過渡類型,表現為一系列的平行鬃崗系統,鬃崗之間為淺溝和湖泊。【區別】洪積一衝積平原、河漫灘平原與三角洲平原衝積平原一般是由洪積一衝積平原、河漫灘平原和三角洲平原三部分組成。
  • 知識拓展:洪積一衝積平原、河漫灘平原和三角洲平原及河流階地的區別
    衝積平原一般是由洪積一衝積平原、河漫灘平原和三角洲平原三部分組成。1.
  • 高中地理《河流地貌的發育——河流侵蝕地貌與堆積地貌》教案
    【情感、態度及價值觀】1.豐富學生學習地理的成功體驗,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2.進一步培養與他人合作交流的學習能力,加強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二、教學重難點【重點】1.流水侵蝕作用的三種形式及其對地表形態的影響。2.流水堆積地貌的形成。
  • 曉慧地理|高中地理三角洲知識大盤點
    長江三角洲三角洲的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是在河流作用超過受水體作用的條件下,泥沙在河口大量堆積的結果。衝積物在河口堆積,開始先出現一系列水下淺灘、心灘或沙嘴,水流發生分叉,同時形成向海傾斜的水下三角洲。隨著各叉道的消長與心灘的歸併擴大,使水下三角洲的前緣不斷向海推進,而其後緣因灘地淤高,並蓋上洪水泛濫堆積物,便變為水上三角洲的組成部分。
  • 地理過程
    以三角洲為例, 當攜帶著大量泥沙的河流流入海洋時,河流入海口處水下坡度平緩, 加上海水的頂託作用, 河水流速減慢, 河流攜帶的泥沙便會堆積在河口前方, 形成三角洲。因此,三角洲的形成取決於河流泥沙堆積,即與泥沙來源和泥  沙沉積條件兩個要素密切關聯。
  • 【每日一題】三角洲
    (1) 三角洲與衝積扇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表形態,對衝積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衝積扇只分布在乾旱、半乾旱地區    ②三角洲位於河流入海、入湖口處③衝積扇位於河流出山口處            ④三角洲只分布在溼潤、半溼潤地區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 「重磅」高考地理地表形態的塑造專題必背答題模式全在這
    10、河漫灘平原的成因位置:河流中下遊; 泥沙來源:上遊植被覆蓋率。 水流動力:在河流中下遊彎曲處,凹岸侵蝕,凸岸堆積。在洪水季節,凸岸堆積體被淹沒,不斷受堆積;在枯水季節,堆積體露出水面,形成河漫灘。
  • 安徽來安水下地形勘察公司,水下地形勘察公司
    信陽東海水下工程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水下工程,主要承接水下打撈、水下切割、水下焊接、潛水作業、沉井施工、水下堵漏、水下施工、沉井帶水下沉和封底、水下加固工程、模袋混凝土、水下監理、水下攝影、水下檢測和維修等各項業務。安徽來安水下地形勘察公司,水下地形勘察公司海底管線與水下光纜鋪設施工。
  • 南京地理所等在全球河道型水庫水下地形建模和水量估算研究中獲進展
    獲取水庫的水下地形信息是精確量化水庫水資源與全球水循環影響、建模水庫水文水動力過程、評估水生態環境演變等的重要基礎。近年來,在遙感技術的支持下,學界在區域乃至全球尺度的水庫空間編目、水量變化估算等方面開展了系列研究。然而,由於衛星遙感觀測難以獲取水下地形信息,開展區域大尺度水庫蓄水總量估算仍具挑戰性,其中,需解決的關鍵問題是研發出一種獨立於實測資料的水庫水下地形建模方法。
  • 世界地理小區域——密西西比河
    在河流作用佔優勢的密西西比河河口,巨量的泥沙堆積形成的沙嘴,平面形態似鳥足,形成「鳥足形」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是典型的「鳥足形」三角洲。由於入海河道擁有極大的經濟意義,美國陸軍工程兵團在舊入海河道上修建了大量的大壩、人工運河和控制潮水的閘門等人工設施。
  • 神秘的水下之地:真實存在地球上8個可怕的水下之地
    今天就讓小編為你帶來,真實存在地球上8個可怕的水下之地。1、猶加敦半島的水底洞穴在墨西哥猶加敦半島所擁有的一處裝滿了清澈水域的無底坑洞,這個獨特的天坑曾被瑪雅人稱為dzonot,徵服者西班牙人則將其翻譯為cenote,據說cenote這個詞在西班牙語中的意思是「深奧的東西」。
  • 了解一下三角洲
    長三角的地理主體是太湖平原,以太湖為中心,宛如一隻大盤碟,地形四周高中間低。這裡也是我國河網密度最高的地區,河川縱橫,湖泊眾多,人口稠密有1.56億人。它的經濟地位很高,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經濟中心。 湄公河三角洲
  • 天長水下吸泥公司打撈技術【東海潛水作業隊】
    信陽東海水下工程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水下工程,主要承接水下打撈、水下切割、水下焊接、潛水作業、沉井施工、水下堵漏、水下施工、沉井帶水下沉和封底、水下加固工程、模袋混凝土、水下監理、水下攝影、水下檢測和維修等各項業務。
  • 全球河道型水庫水下地形建模和水量估算研究獲進展
    針對上述問題,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等的支持下,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宋春橋課題組與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河海大學、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等的科研人員合作,開展了全球河道型水庫水下地形建模和水量估算研究。
  • 深海幽靈——水下滑翔機
    5月的一個清晨,在三亞灣與永興島之間海域,一個塗成醒目紅黃色、像飛機模樣的傢伙,在母船船吊的幫助下,「噗」地一聲悄然入水,駛向蔚藍深處。「這是水下滑翔機,不用動力就能在水下自主航行1000多公裡,最深可下潛1000米。」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俞建成說,這種60多公斤重的新型水下機器人系統,被公認為最有前景的海洋環境測量平臺。
  • 高考地理小專題——河流階地
    一條經歷長期發展過程的河流,兩岸常出現多級階地,由河流河漫灘向谷坡上方,依次命名為一級階地、二級階地、三級階地……。見下圖。材料二:河流階地的形成,主要是因為河流在以側向侵蝕為主擴展谷底的基礎上,轉為下切侵蝕為主加深河谷。前者形成河漫灘或谷底平原,後者將河床位置降低到河漫灘或谷底平原以下。下圖a、b、c按順序表示河流階地的形成過程。
  • 孟加拉國-恆河三角洲紅樹林
    ↓視頻:了解孟加拉國↓棲息地位置:孟加拉國&恆河三角洲圖片來源:wekipedia三角洲的紅樹林阻擋河水夾帶泥沙入海,減少水土流失,並形成紅樹林半鹹水沼澤地,滋養了大批量多種類的動植物繁衍棲息↓位置:Sundarban地區-Patakata居民點(這個造景取景棲息地)圖片來源:wekipedia
  • 當蘋果地圖卡在陸地上時,谷歌地圖卻在水下探究
    當蘋果地圖卡在陸地上時,谷歌地圖卻在水下探究  查看地圖來自蘋果的發布,媒體已經開始懷疑谷歌將提供一個獨立的映射應用與蘋果的iOS競爭。這對谷歌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損失,為了保留住原先使用谷歌地圖的iPhone用戶,和吸引更多的用戶,向世界就推出了關於海洋的地圖。  當我聽到有海洋地圖的時候,我是非常激動的,也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激動。海是一個很神秘的地方,裡面的世界充滿了神秘色彩,谷歌這樣做會吸引很多用戶。  當競爭對手來臨時,不要當心競爭,而是另闢蹊徑,這就是谷歌教我的。
  • 鉛山水下地形勘察公司施工公司【東海潛水作業隊】
    信陽東海水下工程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水下工程,主要承接水下打撈、水下切割、水下焊接、潛水作業、沉井施工、水下堵漏、水下施工、沉井帶水下沉和封底、水下加固工程、模袋混凝土、水下監理、水下攝影、水下檢測和維修等各項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