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人民網2009年11月29日01:14
人民網貴溪11月29日電(記者蘇顯龍)11月27-28日,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所長湯林華、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教授許隆祺、衛生部寄生蟲病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餘新炳等組成的考核組,對江西省貴溪市開展的為期三年的寄生蟲病綜合防治示範區工作進行考核,並與來自江西省、鷹潭市及貴溪市衛生部門的領導、專家及群眾代表召開座談會。
考核組聽取了貴溪市實施國家寄生蟲病綜合防治示範區項目情況匯報,交流了國家寄生蟲病綜合防治示範區工作取得的成績,並進一步深入探討了當前我國寄生蟲病防治所面臨的形勢和任務。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指出,我國近年來經濟發展速度較快,但公共衛生事業較為薄弱,寄生蟲病感染率仍居高不下,已成為嚴峻的公共衛生問題,極大地影響了國民身體素質的提高。他對貴溪市寄生蟲病防治示範區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並表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將進一步探索和總結寄生蟲病防治示範區的成果和經驗,並將成功經驗儘快推廣到全國。
「寄生蟲病是農村常見病,也是農村流行範圍最廣、感染率最高、最被忽略的疾病,目前全國各地並無多少主動防控措施,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疾控應急辦血防辦主任李華忠呼籲,各級衛生部門要在推進新農村建設和新醫改的形勢下,加大宣傳力度,制訂控制標準,綜合治理,力爭早日達到衛生部《2006-2015年全國重點寄生蟲病防治規劃》的要求。
據介紹,寄生蟲病曾是嚴重危害我國人民身體健康的疾病。新中國成立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寄生蟲病的防治工作,自20世紀50年代起就把血吸蟲病、瘧疾、幼蟲病、黑熱病和鉤蟲病列為重點防治的「五大寄生蟲病」。2005年公布的全國第二次寄生蟲病調查結果與1990年第一次調查結果相比,蛔蟲、鉤蟲、鞭蟲等土源性線蟲感染率下降了63.65%,推算感染人數比1990年減少了4.07億人。
儘管我國寄生蟲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但防治形勢依然嚴峻。據22個省的22個國家土源性線蟲病監測點的數據顯示,2006年平均感染率為20.87%,2007年為18.84%,2008年為16.53%,雖呈下降趨勢,但與全國寄生蟲病防治規劃要求到2010年較2004年基線下降40%的目標仍有較大差距。土源線蟲感染是衡量一地文明衛生水平的標誌,我國目前控制水平只相當於上世紀60年代日本、80年代韓國的水平。近年來一些地區寄生蟲病發病情況明顯上升,對人體造成長期、慢性的損害,患者疾病負擔依然很重。
為探索並形成適合我國特點的寄生蟲病綜合防治模式,衛生部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於2006年9月在貴州省開陽縣等10個縣市啟動了寄生蟲病綜合防治示範區項目,重點對流行範圍較廣、受感染人數較多的土源性線蟲病、肝吸蟲病以及當地危害嚴重的寄生蟲病開展綜合防治。示範區項目工作為期3年。各示範區採取的主要防治措施包括:廣泛深入地開展健康教育;加大農村改水、改廁力度;整治村容村貌,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因地制宜開展藥物驅蟲。這些措施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
上網從搜狗開始
溫家寶總理在記者會上表示,現在改革到了攻堅階段…[詳細]
汪成榮面臨的獎金被收回再分配難題,並不是一個單一事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