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地區地面沉降防治省際聯席會議在上海召開

2021-01-09 瀟湘晨報

近日,長三角地區地面沉降防治省際聯席會議在上海召開,會議通報了2019~2020年度長三角地區地面沉降聯防聯動工作進展和「三省一市」地面沉降年度防治工作情況,並就《長三角區域地面沉降骨幹監測網建設實施方案》《長三角地區重大基礎設施沿線沉降發育特徵分析》等內容進行研討交流。自然資源部地質勘查管理司副司長熊自力到會指導,浙江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遠景出席。

近日,長三角地區地面沉降防治省際聯席會議在上海召開。自然資源部地質勘查管理司副司長熊自力到會指導。

熊自力對長三角地區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歷年來取得的成績給予高度評價,希望長三角地區根據國家戰略新定位和新要求,及時修訂完善長三角地區地面沉降防治區域合作協議和省際聯席會議制度,主動對接支撐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積極探索拓展成果轉化應用服務,持續紮實做好區域地面沉降聯防聯控工作。

近日,長三角地區地面沉降防治省際聯席會議在上海召開。浙江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遠景出席。

陳遠景強調,浙江省將以構建數位化、智慧化、智能化為目標,聚焦地面沉降防治長效機制建設,不斷提升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水平,為「重要窗口」建設提供堅實保障。建立省級地面沉降聯席會議制度,落實防治工作責任;繼續實施地下水禁限採管理制度,鞏固區域性地面沉降防控成效;不斷完善建設項目評估監管制度,源頭嚴控區域地面沉降風險;探索建立地面沉降數據共享制度,著力提升風險預警能力。編制長三角地區地面沉降防治規劃,明確未來五年聯防聯控目標、監測指標和管控責任;積極推進數據共享,建立長三角地區地面沉降預警模型;拓展聯席會議外延,提升會議影響力,加強三省一市的合作和交流。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現場考察了上海地面沉降監測佘山基巖點、天馬山採石坑地質環境治理範例和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

近日,長三角地區地面沉降防治省際聯席會議在上海召開。圖為地面沉降監測佘山基巖點考察現場。

滬蘇浙皖廳(局)領導、地質環境監測機構負責人和地面沉降防治相關部門的領導和專家出席。

【來源:浙江省自然資源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2020年度長三角地區地面沉降防治省際聯席會議在滬召開
    為深入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進一步推進長三角地區地面沉降聯防聯治工作,12月22-23日,2020年度長三角地區地面沉降防治省際聯席會議在上海召開。自然資源部地質勘查司副司長熊自力出席會議並講話。
  • 科學家研究繪製全球地面沉降分布圖,可預測局部地區的沉降風險
    近日,一項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面沉降工作組組織的研究警告說,到2040年,地面沉降將威脅全球近1/5的人口。該研究在線發表於《科學》。「本次研究繪製了全球地面沉降分布圖,並創建了一個模型,可預測局部地區的沉降風險。研究發現,地面沉降風險最大的國家、地區集中在亞洲。」該論文的作者之一、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葉淑君說。
  • 蘇錫常突圍地面沉降危機的困惑與糾結
    今年春,國務院審批通過了第一部地面沉降防治規劃,指出全國發生地面沉降災害最嚴重的是長三角、華北平原和汾渭盆地。長三角消失預言肯定是誤傳,但關注地面沉降災害的警鐘早已敲響。今年春,國務院審批通過了第一部地面沉降防治規劃,指出全國發生地面沉降災害最嚴重的是長三角、華北平原和汾渭盆地。2012年起,中國將對這些地區進行最大限度的治理。在本次全國布控之前,長三角地區其實已與地面沉降問題作戰多年。憑藉各地單打獨鬥的治理措施,地方政府在遏制地面沉降方面取得一些成效,但也充滿了困惑和糾結。
  • 上海目前地面沉降量每年6毫米 已基本得到控制
    東方網5月8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嚴防地下水超採、實現地下水抽取與回灌平衡、控制工程建設項目數量……上海通過各種措施控制地面沉降。昨天,上海市規土局發布官方微博介紹,上海市在全市範圍內共設置了37個地面沉降監測站,通過埋設在不同層位的觀測標誌進行時刻監測,目前市區地面沉降已基本上得到控制。
  • 地面沉降問題引各方關注 寧波如何施策應對?
    其中,長江三角洲地區、華北平原和汾渭盆地,更是地面沉降的「重災區」。對於寧波來說,地面沉降也並不陌生。早在1964年,由於超量開採地下水,寧波就首次發生地面沉降。「地面沉降監測分層標組及地下水測頭孔的建設初衷就是對當時地下水開採引發地面沉降的情況進行監測。選擇地面沉降分層標組位置就是原地下水開採中心位置,能夠更好地反映當初由地下水開採引起的地面沉降變化趨勢。
  • 巖土工程知識:地質災害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
    【學員問題】地質災害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  【解答】查明評估區所處區域地面沉降區的位置、沉降量、沉降速率及沉降發展趨勢,形成原因(重點是地面沉降區與採礦大面積疏排地下水的關係、地面沉降區與採空區的關係,以及構造沉降等),評價地面沉降對礦山生產及周圍環境的影響,擬採取的防治措施。
  • 江西省召開2020年度防治愛滋病工作委員會聯席會議
    江西省召開2020年度防治愛滋病工作委員會聯席會議 12月30日,江西省防治愛滋病工作委員會聯席會議在省衛生健康委召開,省衛生健康委二級巡視員何曉軍參加會議並講話。
  • 高考地理小專題——地面沉降
    (20分)材料一 2012年2月20日,我國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規劃獲得國務院批覆。在我國《地質災害防治條例》中,地面沉降被定義為「緩變性地質災害」,目前全國遭受地面沉降災害的城市超過50個,華北地區尤為嚴重,累計損失高達三千多億元。材料二 下圖為華北某城市附近地面沉降量等值線分布圖(單位:mm)。(1)指出圖示地區地面沉降幅度的分布特點,並簡析其主要成因。
  • 科學網—邢忠信:控制地下水開採是防止地面沉降重要措施
    本報記者 高長安 河北滄州人民醫院裡有一座美麗的噴泉花園,而在兩年前,噴泉所在地還是一棟三層的病房樓。 河北省地礦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質大隊總工程師邢忠信認為,控制地下水開採、優化地下水開採布局是眼下防止地面沉降情況進一步惡化的重要措施。 華北最大漏鬥形成 邢忠信的單位駐地就在滄州市,早在幾年前,他就和團隊成員著手對滄州的地面沉降和防治進行課題研究。
  • 中國50餘城市地面沉降 京滬高鐵地基下陷
    核心提示:中國發生地面沉降災害的城市超過50個,最嚴重的是長江三角洲、華北平原和汾渭盆地。由於地面沉降,有城市甚至被預言會在幾十年後消失。其中華北平原區地面沉降量超過200毫米的範圍,達到6萬4千平方公裡,佔整個華北地區的46%左右。
  • 第四屆長三角地區植物學學術研討會在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召開
    由上海、江蘇、浙江兩省一市植物學會和植物生理學會聯合舉辦的第四屆長三角地區植物學學術研討會於11月23日至25日在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召開。上海辰山植物園執行園長胡永紅教授、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馬金雙研究員率部分課題組長、科研助理及研究生20餘人出席了本次會議。
  • Frank打開長三角「盲盒」①|南通?上海,3-1.5=?
    建設中的五峰山長江大橋(圖源:新華報業網)「目前,長三角區域一體聯通的綜合交通網絡初步成形,省際高速公路、鐵路分別達到28條、17條。」如果說,軌道交通大發展牽引長三角一體化大提速 ,那麼打通斷頭路則是疏通了一條條毛細血管。11月9日,連通上海市青浦區和蘇州市吳江區的康力大道對接東航路工程正式通車,這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成立後打通的首條省際斷頭路。通車後,從江蘇吳江到上海青浦的車程由原來的40分鐘縮短到只需要5分鐘。「斷頭路的打通,讓兩地居民距離更近,心更近。
  • 有可能是地面沉降……
    也就是說:大雁塔的傾斜是因為地面不均勻沉降造成的,該塔西北方向的地面嚴重沉降,結果造成了塔身的傾斜。  1、地面為什麼會沉降?  地面沉降是地表的高程在一定時期內不斷降低的環境地質現象,通常是指大面積的地面下沉,它屬於一種緩發性地質災害,沉降速率一般比較緩慢,常為每年數毫米或數釐米,而且一旦發生,往往範圍較大,還會存在一處或者多處沉降中心。  地面沉降是一種累進性的緩變型地質災害,是在自然或人為因素作用下,某一範圍內所發生的地面降低現象,簡單地說,就是地面沉下去了。
  • 紮實推進省際毗鄰區域協同發展
    8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合肥主持召開的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對三省一市和有關部門「創新方式方法,圍繞重點領域和重點區域進行突破,以點帶面加快一體化進程」進行了肯定,並強調「以一體化的思路和舉措打破行政壁壘、提高政策協同,讓要素在更大範圍暢通流動」。
  • 安徽省人民政府參事孔令剛:共建省際毗鄰一體化治理樣本 | 三個地...
    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論述精神,指出要深入推進省際毗鄰區域協同發展,深化滬浙洋山區域開發合作,在「一嶺六縣」省際毗鄰區域共建長三角產業合作區。省際毗鄰區域是推進長三角區域共同開發、產業協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重要場域。
  • 長三角一體化再加碼 嘉興這條省際毗鄰公交開通了
    11月30日,從嘉興秀洲通往蘇州吳江的省際毗鄰公交268路正式開通。作為嘉興市本級第三條省際毗鄰公交,它將使嘉興和江蘇吳江兩地間的經貿往來、文化溝通更加緊密和順暢。隨著毗鄰公交的逐步開通,不僅讓兩地居民的出行質量和出行安全得到了保障,更提高了他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同時促進了江浙兩地的溝通,助力毗鄰區域經濟、社會、民生高質量發展,對推進長三角公交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長三角一體化籤約重要合作!涉南通新機場、大飛機製造、量子通信等...
    6月6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大合作事項籤約儀式在浙江湖州舉行,共計籤約重大合作事項19項,分5批籤約,包括南通新機場建設、大飛機製造、量子通信等項目,涉及產業合作、科技創新、生態環保、交通互聯等多個領域。上海將積極發揮龍頭作用根據上海發布的消息,6月5日,2020年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在浙江湖州舉行。
  • 全國血吸蟲病防治工作會議召開 李克強作重要批示 劉延東出席並講話
    全國血吸蟲病防治工作會議召開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 劉延東出席會議並講話全國血吸蟲病防治工作會議21日在湖南長沙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血吸蟲病防治關係群眾生命安全和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目標
  • 「健康長三角:回顧•展望•開局」——上海交通大學健康長三角...
    ·展望·開局」——上海交通大學健康長三角研究院年度論壇在滬召開。此次年度論壇由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以及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四省(市)衛健委、醫保局聯合指導,上海交通大學健康長三角研究院、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共同主辦,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醫院發展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醫院管理處、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醫學院護理學院協辦。
  • 從集成電路到量子通信,今年長三角重大合作事項有啥特點?
    在2020年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期間,科技創新和產業聯動成為場內外的高頻詞。6月6日上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大合作事項籤約儀式在湖州舉行,共計籤約重大合作事項19項,其中產業合作、科技創新領域佔比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