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邢忠信:控制地下水開採是防止地面沉降重要措施

2021-01-09 科學網
地面沉降導致經濟損失以千億元計 邢忠信:控制地下水開採是防止地面沉降重要措施

 

本報記者 高長安

 

河北滄州人民醫院裡有一座美麗的噴泉花園,而在兩年前,噴泉所在地還是一棟三層的病房樓。原來,為防止地面沉降造成積水,院落逐漸墊高,三層樓變成兩層樓,本來的一樓降成地下室。2009年不得不拆除重建為噴泉。

 

河北省地礦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質大隊總工程師邢忠信認為,控制地下水開採、優化地下水開採布局是眼下防止地面沉降情況進一步惡化的重要措施。

 

華北最大漏鬥形成

 

邢忠信的單位駐地就在滄州市,早在幾年前,他就和團隊成員著手對滄州的地面沉降和防治進行課題研究。

 

邢忠信介紹,滄州市地下水開採始於上世紀60年代中期,主要是生活用水。進入70年代,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由於過量開採地下水,地下水位急劇下降。到上世紀末,以滄州為中心形成了華北地區最大的水位降落漏鬥。

 

由此地面沉降量不斷加劇,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滄州市最大沉降量已達2.5米,成為華北平原地面沉降最嚴重地之一。

 

在日前召開的第三屆全國地面沉降防治學術研討會上,記者獲悉這樣的數據:目前我國累計地面沉降量超過200毫米的地區面積已達7.9萬平方公裡,而河北省沉降面積佔了將近一半,達3.7萬平方公裡,主要分布在滄州、邢臺、廊坊、保定、衡水、唐山、邯鄲等地,沉降幅度在300毫米至2000毫米不等。

 

經濟損失以千億元計

 

邢忠信介紹,京滬鐵路從滄州地面沉降中心穿過,由於地面沉降路基下沉,年年墊碎石加高。在滄州地面沉降中心附近鐵軌下的墊石比原來加厚了500毫米以上。如果地面繼續沉降,墊石加厚到一定程度將失去穩定,造成很大損失且影響鐵路安全運行。

 

「地面沉降造成了一系列的社會環境問題和災害事件,諸如城市內澇積水,供水供氣等地下管網的損壞,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幹線的路基下沉,誘發地裂縫危及城鄉安全、沿海海防工程的損毀及風暴潮災害的加劇等。」邢忠信說。

 

2008年,中國地質調查局歷時5年完成的《華北平原地面沉降調查與監測綜合研究》表明,地面沉降給該地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404.42億元,間接經濟損失2923.86億元。隨著地面沉降情況的惡化,經濟損失還在不斷擴大。

 

水是關鍵因素

 

「人為因素是導致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過度開採地下水是罪魁禍首。」邢忠信介紹,影響地面沉降的原因可分為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構造運動、軟弱土層的自重壓密固結、海平面上升等;人為因素包括過度開採地下水、地下熱水及油氣資源、大規模工程建設等。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的一項成果表明,華北平原深層地下水超採狀況居全國之首,以實際開採量與允許開採量之比來表示開採程度的話,該地區達到177.2%。

 

「控制地下水開採、優化地下水開採布局是眼下可以採取的防止情況進一步惡化的重要措施。」邢忠信介紹,河北省部分城市早就開始關停自備井、控制地下水的開採。

 

截至去年年底,河北已關停自備井1000多眼。滄州自2005年開始實施關停單位自備井措施以來,市區地下水水位逐年回升,至2010年市區地下水水位平均回升近3米,地面沉降速度也有所降低。

 

除了控制地下水開採,利用南水北調、引黃等引用外來水源等措施,今後河北省還將通過對地下水回灌等措施恢復地下水水位。

 

今年9月,國土資源部組織編制的《全國地面沉降防治規劃(2011-2020)》完成,這是我國今後幾年治理地面沉降的重要指導文件。

 

邢忠信說:「對華北地區而言,發展節水農業、控制和清退耗水工業已是當務之急。」

 

《科學時報》 (2011-11-10 A1 要聞)

相關焦點

  • 高考地理小專題——地面沉降
    簡要說明該城市平原區局部地面沉降大的主要原因,並提出為防止地面沉降應採取的措施。參考答案:長期過量開採地下水(2分)。跨流域調水;節約用水;適當提高水價;雨季回灌;發展節水農業;限制高耗水]二業的發展。(8分)典型例題八:(10分)讀華北某城市附近地面沉降量等值線分布圖(單位:mm),回答問題。
  • 上海目前地面沉降量每年6毫米 已基本得到控制
    東方網5月8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嚴防地下水超採、實現地下水抽取與回灌平衡、控制工程建設項目數量……上海通過各種措施控制地面沉降。昨天,上海市規土局發布官方微博介紹,上海市在全市範圍內共設置了37個地面沉降監測站,通過埋設在不同層位的觀測標誌進行時刻監測,目前市區地面沉降已基本上得到控制。
  • 巖土工程知識:地質災害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
    【學員問題】地質災害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  【解答】查明評估區所處區域地面沉降區的位置、沉降量、沉降速率及沉降發展趨勢,形成原因(重點是地面沉降區與採礦大面積疏排地下水的關係、地面沉降區與採空區的關係,以及構造沉降等),評價地面沉降對礦山生產及周圍環境的影響,擬採取的防治措施。
  • 科學家研究繪製全球地面沉降分布圖,可預測局部地區的沉降風險
    「痛」從何來地面沉降是由地下固體或流體開採引起的地面下沉現象,它是一種緩慢而漸進的地質災害。如果給地面沉降的人為原因排個序,超採地下水毫無疑問排第一,此外還有石油、天然氣、固體礦產開採等。葉淑君介紹,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的水體,開採後水位下降,導致儲存地下水的含水層系統(由砂土或粘土等介質組成)壓縮,地面下沉;停止或減少開採,含水層系統受雨水、地表水、地下水等補給後,水位恢復,介質回彈,地面抬升。
  • 地下水過度開採導致蘇州地面下沉
    他是蘇州地震局高級工程師,蘇州惟一研究地面沉降的學者。「蘇州的標高是3米,我每天看那標準高度,都覺得不準確,過一段時間就只有2米多了,後來才發現那是地面沉降。」那是90年代,蘇州地區鄉村經濟飛速發展,各鄉鎮小廠都籠罩在一種簡單而飛速發展的模式裡,蘇州城內外有3000多眼深層水井。1996年,是開採地下水的高潮,年開採量3億立方米。
  • 蘇錫常突圍地面沉降危機的困惑與糾結
    1980年代初期地面沉降大於200毫米的僅有蘇錫常中心城市區,1990年代初大於200毫米的等值線已將中心城市包圍。資料驗證,蘇錫常地下水開採史與地面沉降發生時間完全吻合。1980年代初,地下水開採主要集中在蘇錫常三個中心城市。1980年代後期,蘇南地區湧現大批鄉鎮企業,工業需水量極大,而當時自來水、地表河水都供應不上。
  • 地面沉降問題引各方關注 寧波如何施策應對?
    其中,長江三角洲地區、華北平原和汾渭盆地,更是地面沉降的「重災區」。對於寧波來說,地面沉降也並不陌生。早在1964年,由於超量開採地下水,寧波就首次發生地面沉降。「地面沉降監測分層標組及地下水測頭孔的建設初衷就是對當時地下水開採引發地面沉降的情況進行監測。選擇地面沉降分層標組位置就是原地下水開採中心位置,能夠更好地反映當初由地下水開採引起的地面沉降變化趨勢。
  • 有可能是地面沉降……
    也就是說:大雁塔的傾斜是因為地面不均勻沉降造成的,該塔西北方向的地面嚴重沉降,結果造成了塔身的傾斜。  1、地面為什麼會沉降?  對於工程而言,目前國內外工程界所研究的地面沉降主要是指抽汲液體(以地下水為主,也包括油、氣)使土層壓縮所引起的區域性地面沉降。一般指較大面積範圍內因抽汲地下水引起水位下降或水壓下降而造成的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分布廣泛發展迅速,已經成為許多大城市的重要公害,對當地的工業生產、市政建設交通運輸以及人民生活都有很大的影響,有時還會造成巨大損失。
  • 中國50餘城市地面沉降 京滬高鐵地基下陷
    地面沉降,被稱作溫水煮青蛙的慢性病,它到底有多嚴重。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 副院長 張作辰:地面沉降的區域主要有三大片區,一個是長江三角洲地區,一個是華北地區,另外就是陝西和山西的汾渭地區。全國地面沉降量超過200毫米的地區達到7.9萬平方公裡,我國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規劃獲得批覆。
  • 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地下水資源
    地下水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財富,它水質好,供給穩定,在地下滲流、貯藏,有多年豐歉調節的作用,還有取用處理成本低的特點,然而在無控制地開採地下水過程中
  • 華北平原地面沉降嚴重 下沉地表難恢復(圖)
    圖/ 新華地面沉降之困當中國的城市正竭力向上發展,農村正拼命追求高產的時候,卻沒想到腳下的土地,已不堪重負,正悄無聲息地下降。華北平原在下降、長江三角洲的一些地方、汾渭盆地也在下降,地面沉降的範圍還在擴大。不能承重的土地之下,是急遽下降的地下水水位。
  • 地下水資源的利用與管理
    近幾十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地下水資源開採量日益增加,地下水汙染加重,由於缺乏合理規劃和有效監管,使之產生了區域性地下水位下降、水源地枯竭,進而誘發了地面沉降、地裂縫、海水入侵、土壤鹽漬化及土地沙化等一系列生態及環境地質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著地下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也制約著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因此,必須制定並實施地下水資源的相關管理與保護戰略。
  • 湛江市司法局關於《湛江市地下水管理辦法(送審稿)》公開徵求意見...
    市、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省人民政府確定的地下水水位控制指標,加強水位動態監控,採取有效措施,避免地下水水位超出控制指標。第十二條【禁採區、限採區劃分】 在地下水超採地區或者開採地下水容易引起地面沉降等地質災害的地區,應當劃定禁止開採區或者限制開採區。
  • 地下水超用,欠帳怎麼還?
    大面積的地面沉降,可危及地表建築、地下管網、高速鐵路等安全,加劇河口淤積、海水入侵、風暴潮等風險,同時加劇城市和區域性內澇。而引發地面沉降的「罪魁禍首」,就是地下水超採。華北地區是我國地下水超採和地面沉降最為嚴重的地區。
  • 地面下沉將影響16億人類,最大風險地集中在亞洲哪幾個國家?
    因為,隱藏在地下的水體其實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當我們將地下水開採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便會因為水位下降而導致地下的沙土或其他介質被壓縮,而地面下沉其實就是地下物質「虧空」的直接結果。然而,新的研究已經表明,地球上發生沉降的地方遠不止之前記錄的那些地區,實際數據預計是現有數據的3倍左右。
  • 張宗祜:中國地下水的現狀與未來
    在農業用水方面,也是在北方用的地下水開採佔總的用水量的比重是比較大的,所以從這幾方面來看,整個本身開採地下水的比重要比南方大得多。所以從總的情況來看,地下水的開採利用主要是在北方要大於南方的情況。這樣一來,北方地區出現的地下水開採強度很大,供需矛盾比較突出,這樣就有一個問題產生了,地下水的開採到現在的情況有沒有潛力?這是面臨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 下沉的地平線:城市沉降危機
    因地面沉降而造成的房屋裂縫(馬志飛攝)城市沉降,誰是罪魁禍首?地面沉降是地表的高程在一定時期內不斷降低的地質現象,通常是指大面積的地面下沉。一方面,人類開採鬆散地層的地下水、石油、天然氣,降低地面承載力,形成地下漏鬥;另一方面,城市中的高層建築群越來越多,加重了城市土地的負荷。因此,地面沉降大多發生於人口稠密、工農業迅速發展的地區,特別是大量抽取地下水的地區。第四種原因,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相對而言就意味著陸地的沉降。
  • 前沿研究丨區域性沉降對高速鐵路基礎設施的影響
    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刊發的《區域性沉降對高速鐵路基礎設施影響的研究》一文,對高速鐵路線路基礎沉降及差異沉降的主要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提出局部地下水開採是影響線路差異沉降的直接誘因。通過對不同差異沉降量下無砟軌道附加荷載及高速行車過程中車輛、軌道和橋梁動力響應的研究,初步提出了運營期線路基礎差異沉降控制標準。
  • 地下水超採,地球真的會被掏空嗎?
    調侃歸調侃,人類超採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卻是事實,我們必須要重視它,及早採取措施予以補救,否則很容易遭到大自然的報復。美國加州超採地下水造成地面大幅沉降什麼是沉降沉降又叫沉陷或塌陷,指地面幾乎沒有水平移動而緩慢或突然向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