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參事孔令剛:共建省際毗鄰一體化治理樣本 | 三個地...

2020-12-06 浙江在線

2020-06-15 07:00 |浙江新聞客戶端 |孔令剛 編輯 周宇晗 吳曄

湖州 資料圖

6月5日,2020年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在浙江湖州舉行。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論述精神,指出要深入推進省際毗鄰區域協同發展,深化滬浙洋山區域開發合作,在「一嶺六縣」省際毗鄰區域共建長三角產業合作區。

省際毗鄰區域是推進長三角區域共同開發、產業協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重要場域。《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加強跨區域合作,探索省際毗鄰區域協同發展新機制」「加強規劃銜接,統籌布局生產生活空間,共享公共服務設施,強化社會治安協同管理,加強重大汙染、安全事故等聯合管控與應急處置,共同推動跨區域產城融合發展」,並明確要求到2025年,省際毗鄰地區和跨界區域一體化發展探索形成經驗和制度。當前,一市三省已初步達成一些具有創新價值的「毗鄰共識」,一批跨界治理樣本已雛形初現。

「毗鄰共識」與毗鄰區域率先一體化發展的意義

毗鄰區域一體化發展是解決毗鄰區域空間管控與規劃、毗鄰區域利益(金融、土地、財稅等)分配、毗鄰區域自治組織體系及對話與協商、毗鄰區域共建共享與社會治理等課題的重要手段。省際毗鄰區域率先一體化發展的示範意義在於把毗鄰區域從地理上的「前沿地帶」打造成為高質量跨界一體化發展的「試驗田」,破區域行政之壁壘,解跨界治理之難題。

推進省際毗鄰區域協同合作是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先手棋」。在省際邊界接壤地帶共建一體化發展示範區,以制度一體化為突破口,逐步縮小制度引發的經濟活動距離,用高效的制度供給和更加積極有效的區際雙向開放激發區域分工合作潛能。通過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招商、統一運營,打破跨行政區域發展中各種阻礙資源和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政策等人為障礙,推動區域內市場的充分開放和自由競爭,實現省際毗鄰區域從物理空間相鄰的毗鄰1.0版,向發展要素合作的毗鄰2.0版轉變,提高毗鄰區域空間連接性、政策協同效率和經濟集聚度。

一市三省已經著手在毗鄰區域創建中央和省際各項一體化政策措施的先行先試區域,使之成為落實一體化政策「最後一公裡」、創新跨界區域合作制度的「試驗田」,以毗鄰區域「小圈」一體化發展撬動長三角「大圈」一體化發展,為更大範圍的一體化提供經驗。下一步亟須對這些跨界治理的樣本進行整理和分析,並對各個區域特徵和合作模式進行提煉,形成既有差異性、針對性又有共性指導價值的毗鄰區域協同發展新機制。

長三角省際毗鄰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先行探索

滬蘇浙皖毗鄰區域的先行探索包括滬蘇浙共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滬蘇「嘉定—崑山—太倉」核心圈協同創新等。此外,長三角省際毗鄰村鎮地緣相近、水陸相連、人文相親,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探索出一些簡單有效的跨界聯防聯治辦法,為長三角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提供了有益經驗。

滬蘇浙共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示範區位於上海青浦、江蘇吳江和浙江嘉善接壤區域。自2019年10月國務院正式批覆至今,示範區在一體化發展的幾個重點領域推出國土空間規劃和6個專項規劃、33個重點項目以及涉及資金、土地、行政審批等20餘條政策措施,並初步建立起跨界水體聯保、古鎮文旅資源聯動開發、毗鄰村莊協同發展、產業鏈共建聯盟等機制。2020年5月,《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先行啟動區產業項目準入標準(試行)》發布,這是全國第一個跨省級行政區域統一執行的產業項目準入標準,為構建以水為脈、藍綠交織、林田共生、水城融合的示範區自然生態格局夯實根基。

滬蘇「嘉定—崑山—太倉」協同創新核心圈。2018年,上海嘉定、江蘇崑山和太倉3個毗鄰區域開始謀劃共建嘉昆太協同創新核心圈。一年多來,三地以建設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協同創新發展示範區為目標,以科技創新領域合作共贏為突破口,共建嘉昆太科創產業園,創新建立「規劃同圈、科創同圈、產業同圈、交通同圈、生態同圈、民生同圈、探索黨建聯建」機制。

滬浙「金山—平湖」環保一體化新模式。上海金山與浙江平湖毗鄰,在全國較早建立具有長三角一體化特徵的「毗鄰黨建」新模式,並拓展範圍、延伸領域。2019年3月,平湖和金山籤訂了《「毗鄰黨建」引領生態環境區域聯動發展合作框架協議》,在環保領域打破區域壁壘、突破行政區劃,建立生態環境區域聯動發展合作框架和區域環境共管、環境信息共享、矛盾糾紛聯調機制,打造跨界環保一體化新模式,以「毗鄰黨建」深化「毗鄰共識」,共同打造生態環境區域聯動發展的跨界合作治理樣本。

皖蘇省際毗鄰區域一體化發展3塊「試驗田」。滁州和馬鞍山兩市是安徽東向發展的橋頭堡。2019年,南京與馬鞍山籤署了《江寧—博望跨界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共建框架協議》,示範區定位為長三角省際產城融合同城化發展先行示範區和長三角省際毗鄰地區社會治理體制創新示範區。此後,南京江北新區與滁州來安縣、南京浦口區與滁州南譙區分別籤署了《頂山—汊河跨界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共建框架協議》和《浦口—南譙跨界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共建框架協議》。3個示範區率先開展產業協同、城市聯管、交通對接、環境共治、設施共商等一體化發展方面試驗。

優化省際毗鄰區域協同發展機制的建議

建議在現有的「毗鄰共識」以及毗鄰區域政府間合作框架協議基礎上,進一步建立政府引導、部門推動、社會參與的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加快推進省際毗鄰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新機制。

推動毗鄰區域實現由「鄰近效應」向「鄰裡效應」轉變。以「基礎共建、功能共享、發展共贏」理念深化「毗鄰共識」,打破行政壁壘,增強「地理鄰近」向「認知鄰近」「社會鄰近」「組織鄰近」和「制度鄰近」升級的理念和意識,構建毗鄰區域由「日常性協商機制」向「程序性協同機制」轉變的區域協同發展新機制,使相關區域在更深層次上成為互融共通的「一家人」。

推動區域規劃銜接和前瞻性研究。加強對國家戰略、省市戰略在跨界區域落地重點與方向的研究分析,共同推動頂層設計落實。系統分析跨界合作中的難點、堵點,研究政策設計、項目安排、利益分享、機制創新等重大問題,重點突破,構建精簡高效的合作模式。

建立區域互利共贏的稅收利益分配機制和徵管協調機制。建立區域投資、稅收等利益爭端處理機制,形成有利於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和高效配置的良好環境。創新財稅分享機制,建立跨區域投入共擔、利益共享的財稅分享管理制度。推進稅收徵管一體化,實現地方辦稅服務平臺數據交互。對新設企業形成的稅收增量屬地方收入部分實行跨地區分享,分享比例按確定期限根據因素變化進行調整。

構建環保「鄰避效應」難題共同破解機制。突出生態優先,探索生態與發展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的新路,推動綠色經濟、高品質生活、可持續發展有機統一,形成突破「鄰避效應」的全社會合力,共同營造山青、地綠、水淨的美麗家園,從根本上建立跨省域生態共治的長效機制。

構建高水平公共服務一體化共建共享機制。探索在不同行政區域內實現高水平公共服務標準統一,向區域內消費者提供同等的公共產品或服務,建立一體化的醫療合作和教育資源共享模式,共同促進區域醫療和教育均衡發展、特色發展,實現跨界區域公共服務的互補與相融。

構建高效率跨界社會協同治理機制。構建聯網、聯勤、聯動、聯辦的處置機制,建立跨區域工作機制、協調機制和推進機制,完善跨區域社會治理體系,形成有效的社會治理、良好的社會秩序,使跨界區域民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

【作者為安徽省人民政府參事,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員、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1592175615000

相關焦點

  • 紮實推進省際毗鄰區域協同發展
    在省際邊界接壤地帶共建一體化發展新型功能區,用高效的制度供給和更加積極有效的雙向開放激發區域分工合作潛能,實現省際毗鄰區域從物理空間相鄰的毗鄰1.0版,向發展要素合作的毗鄰2.0版轉變,提高毗鄰區域政策協同效率和經濟集聚度,最終形成毗鄰區域協同發展新機制。  省際毗鄰區域跨界合作的三個「樣本」  滁州和馬鞍山是安徽東向發展的橋頭堡。
  • 長三角一體化再加碼 嘉興這條省際毗鄰公交開通了
    11月30日,從嘉興秀洲通往蘇州吳江的省際毗鄰公交268路正式開通。作為嘉興市本級第三條省際毗鄰公交,它將使嘉興和江蘇吳江兩地間的經貿往來、文化溝通更加緊密和順暢。線路連接了秀湖樞紐站、盛澤樞紐、醫院、工廠、住宅區、學校、商業綜合體等地,實現兩地辦事、就醫、上學、購物、旅遊等各點公交出行的無縫對接,給兩地居民公交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近年來,毗鄰公交的發展,充分發揮「小公交、大服務」的作用。
  • 上海市松江區:「毗鄰黨建」探索區域協同共治
    經三鎮前期多次協商探討,本著優勢互 補、互利共贏的原則,2019 年 3 月 27 日,隆重舉行「浦南地區 毗鄰黨建」引領區域聯動發展啟動儀式,三地主要領導共同籤訂 了《「浦南地區毗鄰黨建」引領區域聯動發展合作框架協議》,9 個毗鄰村黨組織書記籤訂了《黨建聯姻協議書》,正式實現了跨 區域合作,使黨建工作成為連接三地交流合作的一條重要紐帶。下到一線落地生根。
  • 長三角一體化籤約重要合作!涉南通新機場、大飛機製造、量子通信等...
    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表示,一市三省精誠合作、協同共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取得全方位、開創性突破。安徽圍繞「兩地一區」戰略定位,堅持上海龍頭帶動,攜手蘇浙揚皖所長,科技創新策源地建設邁出了新步伐。
  • 川陝甘三省交界處毗鄰鄉鎮建立黨建聯盟,引領基層治理、產業規劃...
    原標題:川陝甘三省交界處毗鄰鄉鎮建立黨建聯盟,引領基層治理、產業規劃結對共建,協同發展路更寬(聚焦基層黨建)核心閱讀為加強基層黨建、推動協同發展,四川省青川縣姚渡鎮與陝西省寧強縣青木川鎮、甘肅省文縣碧口鎮等毗鄰鄉鎮探索建立黨建聯盟,引領各領域各業態共建共創、共治共助、共贏共享,鄉鎮合作更順暢、群眾辦事更便利、發展聯動更緊密。
  • 毗鄰合作 打造區域協作的高水平樣板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同發布了關於同意設立川渝高竹新區、遂潼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的批覆。1月6日記者從四川省發改委獲悉,目前《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總體方案》《川渝高竹新區總體方案》也正在走最後的流程,即將由四川、重慶兩省市發改委聯合印發。
  • 川陝甘「毗鄰黨建」平添精彩蝶變
    ……「毗鄰黨建」引領,各領域各業態共建共創、共治共助、共興共榮、共贏共享的新發展格局為川陝甘毗鄰六個鄉鎮平添了精彩蝶變,譜寫出和諧共進新樂章。今年6月,疫情防控進入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受臨時聯合黨組織共同防控疫情的經驗啟示,為進一步深化拓展合作領域,推進區域一體化發展,在青川縣委組織部倡議下,由姚渡鎮黨委牽頭,川陝甘毗鄰六鄉鎮突破行政區劃壁壘,共同組建涵蓋87個基層黨組織的黨建聯盟,圍繞組織共建、基層共治、產業共促、園區共育、生態共護5個方面深化合作,細化護林防火、河道整治、旅遊互惠、矛盾糾紛調解等
  • 皖浙毗鄰五市「抱團」成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聯盟
    中國長安網訊皖浙毗鄰的黃山、宣城、杭州、湖州、衢州5市建設平安邊界論壇暨第十四次聯席會議近日在黃山市歙縣召開,發出共建五市社會治理現代化聯盟的倡議,深化相互間的政策措施融合、平臺載體融合、資源力量融合、服務保障融合,推動風險隱患共防、突出問題共治、惠民便民共享、平安建設共創,構建「
  • 安徽唯一與蘇浙毗鄰接壤的廣德撤縣設市 由省直轄
    日前,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批覆同意撤銷廣德縣,設立縣級廣德市,以原廣德縣的行政區域為廣德市的行政區域,廣德市人民政府駐桃州鎮愛民路99號。廣德市由安徽省直轄,宣城市代管。  據廣德政府官網介紹,廣德位於安徽省東南部,蘇浙皖三省八縣(市)交界處,區域面積2165平方公裡,人口51.5萬,東臨杭嘉湖,北倚蘇錫常,周邊 「 兩個半小時經濟圈 」 有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4個省會城市和16個大中發達城市,是安徽省唯一與蘇浙兩個發達省份毗鄰接壤的縣份,是東進西出的橋頭堡、南北經濟的結合點,是華東沿海經濟挺進安徽等中西部地區的第一站。
  •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安徽省「數字政府」建設規劃(2020—2025年...
    推動政務數據資源依法有序開放和開發利用,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的協同共治作用,合力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建立健全數據安全保障的規則體系,加強隱私脫敏保護和安全保密防護,建立安全防護體系,提升安全防護能力。 (三)總體框架。
  • 解讀川渝合作兩大「新區」 合作力度更大、為雙城經濟圈一體化推進...
    2020年12月30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發布《關於同意設立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的批覆》。 四天後的2021年1月4日,川渝政府再度聯手,共同發出同意設立川渝高竹新區的批覆。 前後幾天時間,川渝合作共建的9個毗鄰地區合作平臺,就有兩個獲批。這兩個合作平臺如何建?
  •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安徽省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應急...
    1.2  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植物檢疫條例》《國家林業局重大外來林業有害生物災害應急預案》《安徽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條例》《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建立林長制的意見
  • 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288號
    三、對《安徽省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作出修改將第五條修改為:「保護區分為國家級和地方級保護區。「國家級保護區,由省人民政府或者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申請,按規定程序報國務院批准,省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管理。
  •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安徽省 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安徽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6—2020年)》已經經省政府同意,並報國土資源部審核批准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10月24
  • 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289號
    三、對《安徽省物業專項維修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作出修改將第二十二條第五項修改為:「法律、法規以及規章規定的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居民委員會出具的其他材料。」四、對《安徽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定》作出修改(一)刪去第六條第二款。
  • 四川5地共建成德臨港經濟產業帶黨建聯盟 打造全省全國毗鄰黨建...
    會上, 區域化一體化發展專家解洪以《創新開放,推進區域一體化發展》為題,圍繞「如何抓住重大機遇,發揮區域聯動作用」話題進行了主旨演講。他認為,區域一體化是引領發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成都都市圈要通過推進區域一體化,為四川省乃至西部地區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做出標準和示範。
  • 嘉興召開2020年環太湖毗鄰城市消費維權聯盟年會
    、副局長高真理出席會議,環太湖毗鄰城市維權聯盟上海青浦、蘇州、無錫、常州、鎮江、湖州、嘉興、宣城八個城市的秘書長以及縣區分管局長或秘書長參加會議。會上,各地圍繞「滿意消費·分享成果·共促發展」的年會主題展開了深入的交流。嘉興介紹的推廣「廠商一體化」無理由退換貨,打通消費維權全鏈條,使維權關口前移,並推行異地異店無理由退貨制度,將「放心消費在嘉興」的成果輻射全國的工作經驗得到了與會代表的好評。
  • 安徽省優化升級「一圈五區」發展布局
    記者日前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2021年,安徽將以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為牽引,推進「一圈五區」發展布局優化升級,加大力度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促進區域、城鄉間融合互動、融通互補。    在統籌推進「一圈五區」協調發展方面,我省將深入實施合肥都市圈一體化發展行動計劃,支持合、淮、六聯合打造空港經濟示範區,推動合肥都市圈與南京都市圈協同互動。
  •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_2019...
    以上海市,江蘇省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揚州、鎮江、鹽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寧波、溫州、湖州、嘉興、紹興、金華、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27個城市為中心區(面積22.5萬平方公裡),輻射帶動長三角地區高質量發展。以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面積約2300平方公裡),示範引領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