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5地共建成德臨港經濟產業帶黨建聯盟 打造全省全國毗鄰黨建...

2021-01-07 央廣網

  5月23日,以「黨建引領、協同發展」為主題的成德臨港經濟產業帶黨建聯盟啟動儀式在成都青白江區舉行。

  成德臨港經濟產業帶,是指以成都國際鐵路港為核心,青白江區、新都區、金堂縣、廣漢市、中江縣等成德相鄰的區域。

  在啟動儀式上,這五地共同籤訂了《成德臨港經濟產業帶黨建聯盟戰略合作協議》,發布了合作內容,印發了合作機會清單(第一批),集中釋放城市協同發展政企需求。

  同時,召開了黨建聯盟第一次圓桌論壇,西南財經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賈晉等專家與五地產業功能區(產業園區)、企業家代表就共建成德臨港經濟產業帶相關話題等進行深入交流討論。「現代物流企業聯盟」和「智能製造企業聯盟」的龍頭企業做了現場推介,並發出邀請倡議。

  會上, 區域化一體化發展專家解洪以《創新開放,推進區域一體化發展》為題,圍繞「如何抓住重大機遇,發揮區域聯動作用」話題進行了主旨演講。他認為,區域一體化是引領發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成都都市圈要通過推進區域一體化,為四川省乃至西部地區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做出標準和示範。

 

 

  共建產業帶「紅色引擎」!打造全省全國毗鄰黨建工作「樣板間」

  今年1月,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四川省委著眼於唱好成渝「雙城記」,將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作為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支撐性工程和實施「一幹多支」發展戰略的牽引性工程,大力實施成德眉資同城化戰略。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提出「研究按程序設立成都國際鐵路港經濟開發區」。成都國際鐵路港經濟開發區已成為四川省委和成都市委推進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和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的重要抓手,打造雙城經濟圈的陸港「極核」的戰略支撐。

  作為成都國際鐵路港經開區的核心區,青白江主動服務融入國家戰略和四川省委部署,率先發起「共建成德臨港經濟產業帶黨建聯盟」倡議,得到新都區、金堂縣、廣漢市、中江縣等地積極響應。

  青白江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成立成德臨港經濟產業帶黨建聯盟,旨在落實成都市委「大力推進『三區三帶』建設,構建產業生態圈,形成產業協作鏈」的工作要求,推動青白江區、新都區、金堂縣、廣漢市、中江縣五地攜手共進,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重大機遇,共同建設產業帶「紅色引擎」,爭做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的「主力軍」,打造全省全國毗鄰黨建工作的「樣板間」。

 

  以「五共」實現合作共贏!助力成德眉資同城化高質量發展

  啟動儀式上,這五地籤訂了《成德臨港經濟產業帶黨建聯盟戰略合作協議》,並達成了堅持「黨建共建」「發展共促」「平臺共用」「人才共育」「服務共享」五個方面的共識,著力推動產業帶上各類企業和社會組織以黨建共建實現合作共贏,有效促進資源要素跨區域高效整合,助力成德眉資同城化高質量發展。

  堅持黨建共建,加強組織連結融合。重點圍繞黨建引領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引領產業功能區(園區)建設和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促脫貧攻堅以及農民工黨建等工作,通過共同舉辦主題活動、開展競進拉練、開發教育資源等方式,引導產業帶各類黨組織強化組織聯繫、情感認同和日常交流,變「好鄰居」為「好夥伴」。

  堅持發展共促,加強產業合作協同。按照產業細分領域建立若干個黨建「朋友圈」,引導龍頭企業通過協議契約等方式結成優勢互補、風險共擔、深度合作、互利互惠的戰略集群。推動建立五地招商引資合作機制,形成信息互通、項目互薦、整體聯動、梯次承接良好格局,實現產業集群集聚發展,構建完整的產業生態圈。

  堅持平臺共用,加強營商環境建設。推動政務服務、「雙創」服務、金融服務、營銷服務、就業服務等一體化平臺建設,建立五地機會清單定期發布機制,共同舉辦人力資源協同產業發展系列招聘會,推進五地進出口企業享受蓉歐自貿區放管服和貿易便利化等各項優惠政策,營造市場主體無差別、均等化參與區域發展健康環境。

  堅持人才共育,加強骨幹隊伍培養。推動建立「蓉城人才綠卡」輻射五地服務模塊,聯合發布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目錄、大港區人才白皮書,共同舉辦「蓉漂人才薈」等招才引智活動。加強專業技術人才、基層治理人才、黨政幹部人才交流互動,探索五地聯合辦學開展幹部教育培訓,不斷提升骨幹隊伍國際化、專業化能力。

  堅持服務共享,加強宜居生活配套。推動健全產業帶交通網絡,優化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布局。引領帶動教育、醫療、文化、社保、養老和環保等領域深化合作,從群眾「急難愁」「憂思盼」事項入手,合作一批解決實際問題的項目,落地一批事關民生發展的項目,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建立五項合作機制!保證聯盟成員間的合作常態長效化開展

  為保證成德臨港經濟產業帶黨建聯盟各成員之間的合作能堅持常態化長效化開展,這五地還專門建立了五項合作機制。

  建立聯席會議制度。負責研究制定聯盟重點工作任務,推進區域協同發展相關事宜,協調解決交流合作過程中的重要問題。建立閉環管理機制。圍繞重點任務,借鑑項目管理方式,構建「需求發布、項目收集、籤約共建、定期會商、合力推動、年終驗收」工作鏈條。建立對口協作機制。推動五地職能部門採取幹部互派學習、聯合主題黨日、集中學習研討等方式,加強溝通交流,推動合作項目落地落實。建立企業合作機制。推動龍頭企業採取「強強聯合」「以大帶小」和「上下遊協同」等方式,建立產業鏈發展聯盟,充分發揮帶動集成作用。建立宣傳推廣機制。採取「線上+線下」的方式,聚焦聯盟活動、區域動態和企業信息開展全面宣傳營銷,著力營造市場關注、企業歡迎、群眾參與的熱烈氛圍。

  據悉,這五地目前達成第一批合作項目41個,其中涵蓋「大港+人才聯盟」、成德醫療保障事業協同發展等政府類合作項目20個,汽車生產及配套產業鏈、鐵路貨櫃運輸等企業類合作項目21個。

相關焦點

  • 川陝甘「毗鄰黨建」平添精彩蝶變
    今年6月,疫情防控進入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受臨時聯合黨組織共同防控疫情的經驗啟示,為進一步深化拓展合作領域,推進區域一體化發展,在青川縣委組織部倡議下,由姚渡鎮黨委牽頭,川陝甘毗鄰六鄉鎮突破行政區劃壁壘,共同組建涵蓋87個基層黨組織的黨建聯盟,圍繞組織共建、基層共治、產業共促、園區共育、生態共護5個方面深化合作,細化護林防火、河道整治、旅遊互惠、矛盾糾紛調解等
  • 川陝甘三省交界處毗鄰鄉鎮建立黨建聯盟,引領基層治理、產業規劃...
    原標題:川陝甘三省交界處毗鄰鄉鎮建立黨建聯盟,引領基層治理、產業規劃結對共建,協同發展路更寬(聚焦基層黨建)核心閱讀為加強基層黨建、推動協同發展,四川省青川縣姚渡鎮與陝西省寧強縣青木川鎮、甘肅省文縣碧口鎮等毗鄰鄉鎮探索建立黨建聯盟,引領各領域各業態共建共創、共治共助、共贏共享,鄉鎮合作更順暢、群眾辦事更便利、發展聯動更緊密。
  • 全國首個經略海洋黨建聯盟在中國(山東)自貿煙臺片區成立
    膠東在線11月28日訊(記者 賈楚航 通訊員 馬雙軍 徐希水 逄偉)11月28日,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經略海洋黨建聯盟在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揭牌成立,以此加強管委和企業、管委和科研院所、企業與科研院所、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溝通聯繫,讓黨旗領航經略海洋、黨建成為看得見的生產力,推動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集聚
  • 創新黨建機制 共建共治共享!化州市建設邊界黨建聯盟助力區域協同...
    今年以來,化州市以深入探索基層黨建創新體制機制為契機,以開展「同飲一江水,黨建一家親」活動為載體,創新開展「黨建聯盟」活動,牽頭引導廣西陸川縣、廣東廉江市6個鎮22個村、廣東吳川市8個鎮31個村打破行政隸屬壁壘,加強打造「1+6+6+3」邊界黨建聯盟模式(即一個聯盟體系、六聯六共平臺
  • 上海市松江區:「毗鄰黨建」探索區域協同共治
    經三鎮前期多次協商探討,本著優勢互 補、互利共贏的原則,2019 年 3 月 27 日,隆重舉行「浦南地區 毗鄰黨建」引領區域聯動發展啟動儀式,三地主要領導共同籤訂 了《「浦南地區毗鄰黨建」引領區域聯動發展合作框架協議》,9 個毗鄰村黨組織書記籤訂了《黨建聯姻協議書》,正式實現了跨 區域合作,使黨建工作成為連接三地交流合作的一條重要紐帶。下到一線落地生根。
  • 黨建引領共繪發展「同心圓」
    近年來,在廉江市委組織部的指導下,石角鎮先行先試,善作善成,攜手茂名平定鎮、廣西古城鎮積極探索三鎮合作發展,取得初步成效,成為粵桂邊黨建聯盟的樣板。今年,三鎮又把「朋友圈」擴大至廣西陸川縣清湖鎮和博白縣文地鎮,打造邊界黨建聯盟,共同破解邊界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治理等難題,共繪發展「同心圓」。
  • 五方結四對 村企共話「城鄉黨建結對共建」新未來
    四川在線消息(實習記者 唐子晴 攝影報導)初冬晨陽,山間薄霧,11月23日一早,簡陽市賈家鎮快樂村迎來了一群黨員,他們來自成都產業集團本部第一黨支部、第四黨支部、先進位造黨支部、園區公司黨支部。黨建結對儀式上,各企業黨支部書記和快樂村黨支部書記之間鄭重籤約,企業內部支部結對、村企間支部結對,形成一張基層「黨建聯建網」,暢談黨建目標,共同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結對儀式「小而美」 「需求清單」利落脆共建儀式雖然簡單,但目的性和針對性十分明確。儀式上,雙方黨支部負責人暢所欲言,從各自實際出發,分別列出「需求清單」,為實現精準結對、精準共建提供豐富依據。
  • ...各地黨組織全力打造黨建品牌主陣地多方資源匯聚山東黨建雲平臺
    □本報記者 吳永功齊魯兒女印初心,聚指成拳擔使命。
  • 數字驅動未來 黨建引領發展 浙江杭州:建強「數字經濟黨建矩陣...
    「2020年1月至9月,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實現主營收入8687億元,同比增長12.9%;實現增加值2952億元,逆勢增長11.5%……」這份沉甸甸的杭州數字經濟發展「成績單」,背後離不開杭州數字經濟黨建的強大支撐,也為杭州數字經濟黨建提供了實質性作用發揮的大舞臺。
  • 安徽省人民政府參事孔令剛:共建省際毗鄰一體化治理樣本 | 三個地...
    省際毗鄰區域率先一體化發展的示範意義在於把毗鄰區域從地理上的「前沿地帶」打造成為高質量跨界一體化發展的「試驗田」,破區域行政之壁壘,解跨界治理之難題。推進省際毗鄰區域協同合作是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先手棋」。在省際邊界接壤地帶共建一體化發展示範區,以制度一體化為突破口,逐步縮小制度引發的經濟活動距離,用高效的制度供給和更加積極有效的區際雙向開放激發區域分工合作潛能。
  • 數字經濟黨建高峰論壇在杭舉行
    黨建如何賦能數字經濟?為集聚全國各地黨委組織部門之間、龍頭企業之間在數字經濟領域黨建方面的實踐與思考成果,探索數字經濟黨建引領,實現「黨建+數字」持續賦能數字經濟的創新模式,12月25日,杭州市委組織部、市委兩新工委聯合《非公有制企業黨建》雜誌共同舉辦「數字驅動未來·黨建引領發展」——數字經濟黨建高峰論壇。近年來,杭州數字經濟發展迅猛。
  • 莘縣農商銀行:組織開展「黨建共建 共贏未來」黨建共建活動
    為進一步推動黨建與業務發展深度融合,加強銀企互動交流,11月14日,莘縣農商銀行零售業務部黨支部與山東夢思香食品有限公司黨支部開展「黨建共建 共贏未來」黨建共建活動。  活動中,共建雙方共同觀摩了夢思香公司晨會活動,學習了夢思香公司企業文化建設情況,並就如何做好員工關心關愛工作進行了深入探討。
  • 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第三輯)
    服務圈」 山東壽光 「三自」工作辦法與村級事務管理四川松潘 一線兩翼共發展 「三帶四幫」滿園春 ——深入推進「三帶四幫」黨內互助工程>四川高縣 建設發展型村級黨組織 助推產業發展安徽淮北 推行村(社區)幹部集中辦公
  • 武義成立電動工具產業黨建聯盟 推動上下遊企業同頻共振抱團發展
    5月29日上午,武義縣電動工具產業黨建聯盟成立暨「紅管家」服務團隊授旗儀式在武義科技城舉行。27家武義縣電動工具產業企業代表和相關單位部門負責人齊聚,共同探討電動工具行業的抱團發展之道。電動工具產業是武義縣的特色產業、優勢產業。
  • 廈門湖裡創新園推行「四維黨建」模式「四大亮點」引領人才成長
    「老帶新、強帶弱」,「1+X」聯建模式讓「1」家黨建基礎好的黨組織牽頭,帶動「X」家相對薄弱的黨組織共同提升;成立「湖裡創新園網際網路行業聯合黨委」,以網際網路技術推動園區黨建創新,以大數據助力企業黨員管理服務;創新「書記+」模式,培育「領頭羊」以激活黨建隊伍——不同群體、不同方法,讓園區開展黨建工作事半功倍。人文關懷,重在以人為本。
  • 「黨建翼聯交大西遷博物館主題教育」共建活動
    6月14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學聯合中國電信陝西公司共同開展「黨建翼聯交大西遷博物館主題教育」共建活動,圍繞「傳承弘揚西遷精神、深化智慧校園合作」主題,就「十四五」期間推進信息化戰略合作展開深入交流。中國電信陝西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葉利生,副總經理王志恆,副校長鄭慶華以及電信學部,網絡信息中心,檔案館、博物館等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
  • 廣州工控黨建聯盟聯絡員一行到山河智能開展工作對接
    廣州工控黨建聯盟聯絡員一行到山河智能開展工作對接 8月13日,廣州工業投資控股集團黨建聯盟山河智能黨建聯絡員、裝備及化工事業本部副本部長江志強,事業本部安全運營部經理李彥祥,黨支委紀檢委員葉祖興一行到山河智能開展黨建工作對接。
  • 沛縣工程化推進基層黨建工作
    通過「鑄魂」,堅定黨員幹部理想信念,鑄牢信仰之基、凝聚擔當之魂;通過「強基」,建強基層組織、打造過硬隊伍、強化基礎保障,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近年來,漢興街道以「黨建+」為引領,探索「房屋徵收131」工作機制,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破解房屋土地徵收難題,保證了金榮泰、珀然股份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的順利實施,彰顯了「黨建+」模式的強大力量,促進了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堅持黨建引領 深化共建合作
    2020年12月21日,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黨委與珠海藝術職業學院黨委籤署《黨建共建協議書》,按照「黨建聯動、資源共享、互動互促、共建共贏」思路,探索市屬高校黨建共建機制,創新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和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新形式,合力服務珠海民生事業發展,積極投身灣區發展大局。
  • 成都市錦江區人民法院:聚力「三新」強黨建 多維融合促發展
    為紮實推進基層人民法院黨建工作,成都市錦江區人民法院打造以「新陣地」「新動能」「新融合」的「三新」黨建工作法,聚力解決黨建工作與審執主業脫節的「兩張皮」問題,推動審判質效和司法公信提升,提高司法保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