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DrX的醫學江湖 DrX的醫學江湖
全文共2438 字 , 閱讀需 7 分鐘
▼
這是一場艱難的菊花保衛戰...
012019年7月,上海的陽光格外刺眼,仿佛要灼燒走在馬路上的每一個人。某醫院肛腸科,小董趴在手術臺上,晃眼的手術燈映射在他的菊花上。直到現在,小董也沒想通為什麼要女醫生給自己做手術。
「人家是醫生,應該早就看習慣了吧」小董內心嘀咕著。伴隨著手指在菊花間遊走,疼痛的撕裂感撲面而來,小董一度懷疑醫生是不是在上面撒了孜然。
「李醫生,我們來了」話音落下,手術室的大門被打開,小董看不清來人的樣子,但聽聲音應該是兩個年輕的女孩子。「這麼簡單的痔瘡手術到底要幾個人做!?」心裡雖然滿是疑問,但身體還是不敢有任何幅度的動作。
「馬上我就要開始手術了,你們好好看著」。小董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的菊花有一天會被這麼多人「觀賞」,還是素不相識的異性。自認為「閱片」無數,但肛交演員那種滿足的神態,怎麼也不敢苟同。
前幾日和朋友一起擼串的快感還歷歷在目,人世間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此時卻恨不得把下半身割掉。
「你倒是放鬆點啊,屁股崩那麼緊我還怎麼給你手術了!」
「好好好,我放鬆」一生中或許再也找不到比現在還羞恥的時刻。不放鬆還好,一放鬆完了,小董內心隱隱有一絲不詳的預感。果然,不知道是屎意來襲還是脹氣,伴隨著腹部的一陣脹痛,沒有任何預兆,一聲悶響之後整個手術室一片死寂。
這就是所謂的整體晴天,菊部霧霾?
是錯愕、是驚訝、還是難以置信...已經記不得當時醫生臉上的表情。只是隱隱約約能夠聽到旁邊女生的尖叫,和匆忙跑去給主刀醫生擦臉的護士。
想起那天夕陽下的燒烤,那是這個少年逝去的痔瘡。
02上文中的小董,男,90後,在上海從事新媒體工作。經常加班,喜歡喝酒,三天一次燒烤,五天一次火鍋。而這一切,都成為他患上痔瘡的根源。
那麼,什麼樣的人群更容易患上痔瘡呢?
1. 久坐人群
2. 長期從事體力勞動的人群
3. 長期便秘人群
4. 飲食口味較重的人群,如辛辣、油膩等
5. 長期酗酒的人群
6. 長期熬夜和精神壓力大的人群
7. 脾氣暴躁和長期焦慮的人群
8. 生育後的婦女更容易患痔瘡
9. 由於痔瘡是一種隨著身體機能衰減而逐漸加重的「退化性疾病」,所以肥胖、年齡增長容易發病。
調查顯示,在20歲以上的成年人中,有56.7%的人患有混合痔,這個數據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步增高。其中,50歲以上人群中患有混合痔的比例高達95%。
我們常說「十人九痔」,其實是不準確的,如果真的這樣,那麼恐怕要把肛腸科醫生給累死。但是這句俗語之所以會流行開來,主要是我們對「痔」的判斷標準與外國不同。一般,我們會認為肛門凸起、疼痛或者瘙癢都是痔瘡,所以才有了「十人九痔」這一說法。
我們的直腸下端或者肛管會存在著十分豐富的靜脈叢,此時如果一處或者多處發生擴張,那麼痔便形成了。當痔組織下移或者靜脈血管過度曲張時,痔瘡正式形成。
痔以齒狀線上、下可以區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這幾個種類。這幾種痔具體有什麼表現Dr.X就不細講了,反正是痔就得治!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會把自己便血當成痔瘡。但往往腸癌就在這種麻痺大意間被忽視了,如果有以下信號,就要重視起來了,因為這可能是結直腸癌。
1. 排便習慣改變
本身排便習慣突然發生改變,比如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就需要引起警覺。一般這是因為腫瘤堵塞腸道,造成糞便不易通過,形成便秘。這個時候,可能還會伴隨著肛門下墜的情況。
2. 便血
這是痔瘡與腸癌之間最大的麻痺信號。很多人知道便血可能是痔瘡,卻不知道便血其實也是腸癌早期最為明顯的症狀之一。這裡的血量一般不多,多為暗紅色,伴有黏液等。而痔瘡帶來的便血一般是噴射狀,並且顏色鮮紅。
3. 大便變形
如果大便形狀突然發生改變,那麼就要注意了。還是腫瘤的緣故,糞便在腸道排出時受到腫瘤的壓迫變形。所以,上完廁所時,一定不要嫌棄噁心,記得看一眼。
03面對痔瘡,「有痔之士」們無不望痔興嘆,聞痔膽寒。想要遠離痔瘡,就得從生活中的每一個小細節開始。
❶ 適當的鍛鍊和規律作息。鍛鍊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和胃腸蠕動,這樣能預防痔瘡的發生。
❷ 痔瘡的最大誘因是便秘,所以平時一定要多吃蔬菜水果,預防便秘的同時也是在遠離痔瘡。
❸ 定期排便。可能你會說大便不是自己想排就能排的啊,話是這麼說,但是很多人有忍便的習慣,還有很多人一蹲能蹲很久,這些都是不好的習慣。
❹ 保持肛門清潔。這個不需要解釋,沒誰願意頂著髒髒的屁股到處跑。
❺ 孕期保健。孕婦在懷孕期間要增加活動,避免長時間坐立。便後要記得用溫水燻洗肛門局部,以改善血液循環。
❻ 做提肛運動。全身放鬆,坐、立、臥都可以,收縮肛門並緩慢上提,再放鬆。一組為30次循環,一般一天做兩組便可。
我們在談痔色變的同時,使得痔瘡被越來越多人所恐懼,於是一些關於痔瘡的誤區也流傳開來,看看你中招了沒!
✘ 兒童不長痔瘡
雖說痔瘡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但這並不意味著兒童不會長痔瘡。部分體質差和有便秘的兒童,在排便時肛周會出現紫色的泡泡,這些其實就是靜脈曲張外痔。
✘ 吃辣椒長痔瘡
其實這裡並不是呈正比關係的。只能說很少吃辣的人,突然加大吃辣的量,痔瘡的風險就更高了。當然,吃辣是可以的,只是要適量。
✘ 不痛就是無痔
很多人潛意識中,只有肛門感受到痛感了才是痔瘡,其實是錯誤的。不痛不一定不是痔,痛了也不一定是痔。痔最為常見的症狀是出血和脫垂,前期不會感覺到疼痛,只有血栓水腫急性發作才會痛。
Dr.X說
希望大家都能夠將「養肛大業」放在心上,擁有健康的身心,從此遠離這尷尬又疼痛困擾。
原標題:《做痔瘡手術時放了個屁,崩了醫生一臉血...》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