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宇宙最堵」後廠村的自行車專用路:光圖紙就繪製了上千本

2021-01-13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觀察報

原標題: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誕生記

經濟觀察報 記者 丁文婷 作為北京市首條擁有獨立路權的自行車專用路,自2019年5月31日開通至2020年12月9日,其累計通勤輛次超過260萬,日均騎行量在4600輛次左右。

這條自行車專用路東起昌平回龍觀,西至海澱後廠村路,全長6.5公裡。道路開通後,從昌平回龍觀到上地地區的騎行時間大大縮短,騎行體驗也較過去有了較大改善。

令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交通規劃所高級工程師李惟斌至今仍印象深刻的是,2017年一次實地考察中,在北郊農場西南角的一處鐵路橋下,上下班的人們為了節約時間,被迫推著自行車從鐵路橋下爬過土坡,來到上地北側的龍域東一路上才能繼續騎行。

「住在回龍觀的現代化小區裡,上班在上地這樣的高新技術聚集地,路上卻還要』翻山越嶺』」,自行車專用路開通後,暢通無阻的騎行使得回龍觀到中關村軟體園大約只需要26分鐘。

作為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這條路的規劃、設計、建造等相關單位都做了一回「吃螃蟹的人」。5年時間裡,這條路從初具雛型到落地到運營一直備受關注,與此同時,不同的聲音的討論也始終伴隨著這條路。

緣起

位於北京市西北角的中關村軟體園也被稱作「後廠村」,這個面積2.6平方公裡,被稱為「中國單位經濟產出和智力密度最高的地方」,是北京市各類科技類企業的聚集地。

2015年,軟體園二期竣工開啟了新一波企業入駐潮,軟體園迎來了人數高峰。後廠村路一帶也被稱為網際網路企業的「宇宙中心」,但人多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堵。每到工作日,尤其是上下班時間,這裡就變得無比擁堵,這裡又被戲稱為「宇宙最堵」。

而將目光轉向後廠村東北方向直線距離僅3.8公裡的回龍觀,這裡是北京最大居住區之一,也是程式設計師最早的聚居區。每個工作日早晚高峰,回龍觀和中關村軟體園所在的上地地區之間都會形成1.16萬人的「點對點」遷徙。雖然通勤距離只有6公裡,但由於受京藏高速和京新高速阻隔,兩地之間出行方式主要為地鐵13號線,早晚高峰排隊時間較長,出行效率較低。

這一困境在2015年底被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發覺。彼時,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正在做《回龍觀地區功能優化規劃研究》,當時項目團隊通過分析回龍觀地區居民的通勤特徵和出行結構,發現回龍觀居民通勤目的地相對集中,由此,項目組提出了建設回龍觀自行車專用路這一想法。

「這種研究很多往往停留在理念層面了,很少有人想到能落地。」李惟斌告訴經濟觀察報,北京作為首都,具有一定的示範意義,許多動作都會引起其他城市的借鑑和模仿,自行車專用路這樣的新興事物的建設必然是謹慎的。

研究雖然未能落地,卻得到了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領導的支持與重視。2017年1月,該院副院長杜立群以市人大代表的身份提交議案,建議建設回龍觀自行車專用路。

「自行車專用路」引起了媒體和居民們的關注,這條路由此進入了市領導的視野。同年9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發布,提出北京要建設自行車和步行友好城市,僅僅兩三個月後,李惟斌所在的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便接到來自市裡的批示,要儘快開展北京市第一條自行車專用路的建設。

難點

李惟斌和團隊在2017年年末接到批示,當時的時間要求是,自行車專用路在2018年初開通運營。她所在的團隊也立即開始緊鑼密鼓地做自行車專用路的規劃方案。

壓力既來自時間也來自心理,李惟斌介紹,北京市此前的自行車道都規劃在道路兩側,並沒有類似的自行車獨立路權的交通基礎設施,所以自行車專用路無論是從規劃上、實踐上還是審批上都處於空白。

當時在選線方面,區域內既有地鐵線、鐵路線,又有高速路,要確定這條自行車路的位置並不容易。

與自行車專用路現在選擇的同成街平行的還有回龍觀大街等幾條路,李惟斌的團隊在做路由選擇時,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利用怎樣的空間能吸引更多的人;如何避免拆遷以降低成本;如何控制與居民區的距離以免造成打擾等等。為此,一年多的時間裡,光是圖紙就繪製了上千本。

面對這樣一條從未有過的路,閉門造車是大忌,對外,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組織了多次國際論壇,請來國內外專家專門針對這條路提建議;對內,圍繞回龍觀和上地地區的居民和上班族展開問卷調查,摸索出行需求。

此外,該團隊還與當時的摩拜單車進行戰略合作,獲取共享單車的騎行數據進行分析,比如,通過定位騎行的開鎖點和鎖車點,就可以通過算法擬合出自行車騎行的最短路線,也能找到騎行者選擇最多的線路,在數據分析的支撐下,確定自行車專用路的廊道方案。

經過長達一年的研究,路線位置敲定:起點位於昌平區同成街與文華路交叉口,沿地鐵13號線北側綠地向西布設,跨過京藏高速後,下穿京包鐵路,沿龍域環路延伸至西二旗北路,最終止於海澱區上地西路與後廠村路交叉口,全長6.5公裡。

規劃落定,設計入場。自行車專用路的設計方——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面臨的問題其實和李惟斌的問題沒有區別。沒有自行車專用路設計標準,如何確定道路的各類指標同樣是需要突破的難點。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自行車專用路設計團隊負責人張愷告訴經濟觀察報,雖然國外有相關的技術指南,但是考慮到東西方人體格的差異,為了保證騎行的舒適度,他們並沒有直接引用國外的技術指標,單是針對自行車專用路的坡度和坡長就進行了多次測試。

張愷和團隊成員們邀請到了20多歲、40多歲、60多歲等多個年齡層的志願者,將他們進行分組,對1%、2%、3%和4%等不同坡度分別進行騎行體驗,「我們通過不同志願者在不同坡度和坡長的騎行感受對比,結合對他們的心率監測結果,確定了自行車專用路的最佳坡度、坡長和轉彎半徑等指標。」張愷介紹。

更為繁雜的工作是,設計方案出來後要與沿線涉及到的各單位進行溝通與敲定,張愷已經記不清楚自己跑過多少次協調會了,僅僅是對自行車專用路出入口位置的設置,張愷和同事們就要和出入口附近的社區、園林部門、地鐵和公交系統以及昌平區政府進行協調。

「因為自專路線路是封閉的,所以出入口的設置位置尤為重要,不僅要考慮間隔距離,還必須保證人流進出方便,也要保證出入口與各種交通工具都能銜接方便。」張愷說。

落地

即使在自行車專用路2018年9月開工建設後,張愷的團隊仍安排了進駐道路施工現場,為建設施工進行協調與對接,「我們必須為自行車專用路的施工全程進行服務指導,」張愷介紹,因為自行車專用路有一半是高架路,需要建設橋梁,這也成為建設過程中最複雜的工程之一。

張愷告訴經濟觀察報,「街道上建設高架,必須保證不影響街道的正常通行,這就意味著施工只能在晚上進行,而且要以最快的速度把橋梁架起來。」

為了儘量減少現場的工作量,全裝配式的橋梁設計方式成為最佳選擇,橋梁的大部分結構在工廠中定製完成,晚上施工時,起吊裝備直接把橋梁吊到墩柱上,最小程度影響路面交通通行。

張愷印象深刻的是,在橋梁與八達嶺高速交匯處的建設過程中,鑑於高速路通行的嚴格要求,每晚只有5小時的建設時間。「建設真的是爭分奪秒,5小時包括進場與撤場,我們和當時跨高速橋的建設方中交一公局集團有限公司一起用了不到10天時間,完成了八達嶺高速路段上的橋梁架設。」張愷說。

經過8個月的建設,自行車專用路在2019年5月建成開通。據北京市交通委統計,開通前3天,自行車專用路共通行47212輛次。

一名在中關村軟體園工作的程式設計師告訴經濟觀察報,自己曾經的通勤時間單程需要1個小時,現在每天騎車上下班,時間縮短至40分鐘,而且道路的騎行體驗很好,全程不需要踩剎車。

這樣的騎行體驗也離不開運維部門的投入。自行車路開通之初,北京市交通委城市道路養護管理中心在專用路的17個出入口、路段及休息區安排了24小時不間斷服務,對電動自行車及行人勸返,對自行車助力電梯進行引導。

「道路剛開通時很受關注,圍觀行為和電動車闖入等不符合規範的情況也比較多,需要進行監督和勸導。我們組建了運維團隊,後來通行秩序建立起來了,流量相對小了,我們的團隊也縮減至少一半人。」北京市交通委城市道路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

今年1月,自行車專用路的運營維護移交給屬地昌平區,昌平區城管委專門成立了一個自行車專用路管理中心,不僅對出入口進行24小時值守看護,處理一些摔跤、擦傷等意外情況,還結合科技管理手段,在自行車專用路全線安裝了30個具備人臉識別功能的攝像頭,並將視頻監控系統納入了昌平區雪亮工程平臺,加大對違規行為的監管力度。在自專路起點、同成街與G6交叉點以及自專路終點設置了3塊雙面大屏,對多次違章騎行行為曝光,促進養成出行文明習慣。

除了冬天掃雪鏟冰、夏天防汛、雨天抽除積水、自行車助力系統檢修等日常養護工作,自專路管理中心還在休息區門口放置了意見簿。

如今,除了保障通勤暢通,應居民們的建議,自動販賣機也被裝在了自行車專用道上,提供冷熱飲售賣。每個月的第一個周末,自行車專用路上還會開展兒童騎行活動。自行車專用路管理中心負責人王溪告訴經濟觀察報,根據大家的建議,遮陰擋雨棚也在他們的實施計劃內,「我們還計劃增加一些綠植等景觀設計,讓大家在這條路上的騎行體驗變得更好。」

可複製嗎?

圍繞建設自行車專用路的必要性、以及應該建設一條怎樣的自行車專用路,行業內的討論從未停止過。

自行車專用路尚處於規劃階段時,一些專家對建設高架橋提出了意見,認為自行車路應該是城市街道的一部分,與沿道居住與服務設施密緊密相關,而不該被小汽車「擠到」半空中。

「我們在這個問題上其實也做了很多調查研究,規劃了比較長的時間。」李惟斌告訴經濟觀察報,最後確定採用一半高架一半路面的形式主要是基於高速的阻隔,因為高速上不能有紅綠燈,所以兩條路肯定無法在路面互通,穿過京藏和京新兩條高速的時候就只能選擇上跨或是下穿。但是通過研究,李惟斌和團隊發現,京藏高速下面管線多且複雜,改造起來比較困難,加上為了保證騎行體驗,自行車的路面不能設計特別大的坡度。結論是:下穿方案不太能行得通,肯定要上跨京藏。

「這條自行車專用路跨過京藏高速、京新高速、京包鐵路,跨越阻隔又要縫合城市,勢必得通過高架,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李惟斌表示。

決定從起點開始就建立高架也是出於騎行體驗的考慮,李惟斌介紹,這條自行車專用路東邊以文華路為起點,如果從起點開始是地面道路,沒走多遠又會與回龍觀、龍澤兩個地鐵站交匯,也需要上跨,而上下次數太多會給騎行帶來比較差的體驗。「所以出於這些考慮,北京市交通委最終確定,自行車專用路由起點到京藏高速都採用高架,之後再降到地面這樣一種形式。」

關注不僅來自業內,在自行車專用路開通當天,白巖松也在央視《新聞1+1》節目上進行了討論,白巖松提出的問題是,自專路好不好用,以及可不可複製?

在李惟斌看來,這兩個問題都很有價值。

「我可以很明確地說,這條路不可複製,只是在特定地點解決特定問題。線路受到京藏高速、京新高速和京包鐵路幾個天塹阻隔,又有潮汐通行的通勤關係,而現狀又沒有很好的交通基礎設施去支撐,這樣的條件下,我們才考慮去建這樣一條路。所以,2019年住建部讓我們去編制自行車建設導則的時候,我們也把設置條件寫得非常嚴苛,言外之意就是,不要隨便建。」

儘管項目很早就結題了,李惟斌仍然把它當作一項持續的工作。直到現在,她仍然每個月至少去一次自行車專用路。「因為它確實是一個新生事物,我每次去都有不同的感受,也想提提建議幫助運營團隊把這條路做得越來越好。」

相關焦點

  • 同衡城市研究|碼農在「宇宙最堵」的路上如何耗盡洪荒之力
    因近年吸引了眾多IT公司總部,上地獲得「新宇宙中心」的名號。而作為上地最重要的道路,後廠村路卻背上「宇宙最堵」的惡名。有人說,這個名字太土,和其周邊諸多高大上的IT公司形成反差。還有人說,碼農對生活要求很簡單,有根網線就是天,對周邊環境不太在意。7月下旬暴雨後後廠村路的網絡報導 後廠村路的「宇宙最堵」之謎,究竟怎麼看,如何解?
  • 爬行報告:如何迷失在後廠村路?
    「又堵了吧。」另一位年輕人拿著一隻橙色的交通指揮棒加入進來。幾分鐘後,交通漸漸舒緩,但當百度、網易的大巴車和小轎車們聚在一起時,喇叭聲又在抗議堵車了。指揮員打開了消防巡邏車的喇叭,提醒司機們注意秩序。交通太脆弱,沒過幾分鐘,又堵了。 這些網際網路公司,在下載量和用戶量這些詞彙上精於算計,注重效率,但這股氣勢只在大廈內部凝聚。總有些事情我們無能為力。
  • 湘江新區擬規劃自行車專用路和快速路系統 長約5-8公裡
    湘江新區慢行交通如何建,請你支招 擬規劃自行車專用路和快速路系統,長約5—8公裡 華聲在線6月11日訊 你知道湘江新區的慢行道有哪些嗎?你對湘江新區慢行交通建設有哪些意見和建議? 江岸透露,在新區範圍內,擬規劃自行車專用路和快速路。他透露,擬在新區選取有條件的地方規劃5—8公裡長、騎行時間在三四十分鐘左右的自行車專用路和快速路系統,方便市民出行。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月紅 潘顯璇 通訊員 熊子暉
  • 自造晶片,華為招聘光刻工程師,走一條艱難崎嶇通向勝利的路
    自造晶片,華為招聘光刻工程師,走一條艱難崎嶇通向勝利的路大家都知道近兩年來,美國不斷加碼打壓華為。上周,臺積電宣布9月14日以後,不再供貨華為。傳說中的三星代工可能性也不大,甚至國內的晶片龍頭中芯國際,也否認為華為代工的消息。一時間華為將何去何從,成為國人擔憂。
  • 回龍觀到上地將建自行車高速路 直線距離只有6.3公裡
    原標題:回龍觀到上地將建自行車高速路  直線距離只有6.3公裡,每天卻要在路上堵1個小時——這就是從回龍觀到上地通勤的現狀。記者昨日從市規劃院獲悉,北京已經選定回龍觀到上地一段,試點建設一條自行車高速。目前,從回龍觀經上地至中關村一段的自行車高速路規劃已經列入本市出行環境示範改善項目,並正在編制方案。
  • 中考臨近,學霸分享總結:物理光路圖繪製原理,積極備戰物理中考
    光路圖是中考物理的必考項目,雖然不是難度很大的題目,卻是考生們的一個失分點,初中物理對光路圖的考察主要有兩大類題目,一類是光線的反射和折射,一類是透鏡成像,為了幫助大家理解和掌握光路圖,本文從例題出發講解這兩類光路圖的繪製全過程。
  • 聖墟:花粉路成為實質,它通向哪裡?
    而在楚風晉升天尊領域時,花粉路凝成了實質,是一條真實的古路,只不過路是斷開的,既然是一條真實的路,那麼自然會有終點,它究竟會通向哪裡?連接上蒼之上看過辰東棺材三部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上蒼之上,那裡充滿危機,就連三部曲中公認的最強者荒天帝都感到危險,而獨斷萬古,將上蒼與下界隔開,可見那裡多麼兇險。
  • 黑洞真的是通向其它宇宙的大門嗎?
    黑洞是宇宙中最最神秘的天體!因為黑洞質量很大體積卻很小,所以引力也非常大,連光都不能抵擋其強大的引力,只能被壓縮在黑洞內部,以致於肉眼根本無法觀察到黑洞的存在,所以才叫做黑洞。愛因斯坦曾預言過,黑洞時穿梭宇宙的鑰匙,真的是這樣嗎?
  • 人類正走在通向認知斜路的危險地帶上
    縱觀歷史,人類總有一條廣闊宏偉的認知方式貫穿始終,基於此而確保了人類不斷安全地向前進步和發展,實踐證明這是一條正確的認知之路,反之則會通向認知斜路。簡而言之:古文明認知方式和現代科學認知方式都曾經是正確,但如果人類一直頑固地沿著這些曾認為正確的這條路走下去而不思從根本上進行變革的話,那麼你曾經認為正確的認知方式可能就變成了錯誤的認知斜路了(如圖))。認知斜路是指嚴重妨礙人類認知進步的導向,這往往是由於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盲從心理所致。
  • 走進聯想:後廠村的TA,穩重又年輕
    曾經沒什麼人知道後廠村路,西北旺是這片地方多年的名字。直到數年前,一批著名的網際網路公司陸續搬遷而來,這裡就變成了中國的網際網路「宇宙中心」。據說,一旦中國網絡出了問題,那可能是因為後廠村路又堵了。作為著名科技公司之一聯想總部園區也坐落在這條著名的後廠村路上。雖然因為不能擋著衛通集團的地球衛星站,後廠村路上的企業普遍不能蓋高樓層,但和後面的網易、騰訊相比,聯想的樓宇風格仍然顯得要「平穩」很多.
  • CAD怎麼繪製地面鋪設圖紙 畫cad地面鋪裝圖步驟圖文教程
    現在很多家裝設計師在設計圖紙的時候,必不可少要用到的一款軟體就是CAD製圖。在使用的過程中,一定是需要繪製地面鋪設圖紙,那麼你知道具體怎麼繪製嗎?繪製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些繪製地面圖紙的方法吧!
  • 科學家繪製迄今最完整宇宙3D地圖呈現5萬星系
    這幅引人注目的圖片呈現了臨近宇宙的近5萬個星系,全部是由2MASS巡天項目在紅外線條件下發現的。據悉,這是迄今為止繪製的最完整的3D本地宇宙地圖,所涵蓋的星系最遠距地球3.8億光年  北京時間6月17日消息,科學家繪製了一幅壯觀的臨近宇宙3D地圖,呈現2微米全天巡天計劃(以下簡稱2MASS)在紅外線條件下觀測到的5萬個星系。這幅不可思議的星系圖可幫助科學家了解宇宙如何形成和演變。據悉,這是迄今為止繪製的最完整的3D本地宇宙地圖,所涵蓋的星系最遠距地球3.8億光年。
  • 濟南緯二路(經四路—經五路)沒那麼堵啦!藉助「交通大腦」,濟南...
    上下遊車道不匹配,交通瓶頸制約幹路通行效率經五路南進口設有3直行車道,經四路南口僅有2條直行車道,南向北車流快速匯集至經四路南口,上下遊路口車道數不匹配,導致該路口嚴重擁堵,甚至溢流至經五路路口,成為緯二路瓶頸節點,極大影響緯二路整體通行效率。
  • 村民質疑礦業公司運輸車超載壓壞路面堵路(圖)
    馮志民介紹,堵路事件發生當天,曾與當地鄉政府反映,雖在8月15日晚短暫通行後,8月16日村民又開始堵路,為此,馮志民中途還向派出所報案。但時至今日事件的解決依然沒實質性進展。對於此事,該村村主任王潮生表示:堵路事件確有其事,但系村民自發組織,無人組織或挑唆。  「每天要向兩家廠提供上千噸白雲石粉,由於堵路對方一直打電話催貨。」
  • 光學玻璃透鏡稜鏡圖紙的符號認知
    上圖是一份典型的光學CAD圖紙,裡面標識了包括光學元件的外形尺寸、使用材料、技術要求及其光學特性。主標題欄主要包含的內容有:產品名稱、代號/材料名稱、代號、標準號/圖幅的比例/設計、更改等籤名欄光學零件圖的專用表格主要涵蓋了2項內容:對材料的要求和對零件的要求對材料的要求nd值(折射率):光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時
  • 質疑礦業公司運輸車超載壓壞路面 達川村民堵路
    被堵公路最窄處,村民推行摩託車才能通過  8月19日上午,距離8月13日部分村民開始堵路,已有7天時間,馮志民看著自己礦區內堆積如山的白雲石粉,顯得非常著急和無奈。一邊是其供貨的生產企業三番五次地催促供貨,一邊自己企業生產的白雲石粉卻無法向外運輸。
  • 科學家在繪製宇宙圖後發現,我們的宇宙有些奇怪
    科學家在繪製出宇宙中詳細的物質分布圖後說,我們的宇宙比預期的更加「均勻」。這些發現可能表明,我們對宇宙的理解有些奇怪,這可能需要一種新的物理學,或者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暗物質的理解。新結果來自千度調查,即KiDS,該調查使用歐洲南方天文臺的超大型望遠鏡繪製了整個宇宙中物質的分布圖。
  • 騎上自行車,解鎖不一樣的體驗!
    古城牆內大多數道路都適合自行車通行,不過,人頭攢動的回坊還是適合步行,另外,環城公園也不允許自行車進入。先從①鐘樓開始,沿著東大街走,幾分鐘後右拐到騾馬市,這裡是年輕人喜歡的市場,也有些街邊小吃,民生百貨南門口的②南小楠香辣土豆片夾饃一定會讓你感到新奇。在路盡頭左拐,進入東木頭市,繼續往前走一小段路,就能看到老字號③秦豫肉夾饃。
  • 黑洞將會通向哪裡?
    所以理論上,任何穿過事件視界的人不會去往任何地方。  這聽起來似乎是一個令人失望和痛苦的答案,但其實也在意料之中。如果蟲洞存在,它們可能會通向另一個宇宙。但是,沒有證據表明蟲洞真實存在,也沒有證據表明黑洞也會像蟲洞一樣  多年來,科學家一直在研究黑洞成為蟲洞的可能性,是否能通往其他星系。正如一些人所說,黑洞甚至可能是通往另一個宇宙的路徑。  這樣的想法已經流傳了一段時間。
  • 繪製宇宙星系圖有妙招
    如何繪製宇宙太空星系圖,這是科學界難以突破的問題。我們肉眼能夠看到的恆星,只能算是距離地球很近的恆星,整個銀河系的恆星多到數不勝數,以人類現在的科技水平還無法準確的測量銀河系內所有的星星。銀河系的直徑為10萬至12萬光年,光是恆星的數量大約在2000億顆左右,相比較宇宙中的其他星系,銀河系並不算大,比銀河系大的星系很多很多。比如IC1101,恆星數量超過了百萬億顆。在夏天的晚上,得要是晴天才行,我們弄個草蓆鋪在地上數星星的話,可以數得到大約2000-3000顆恆星,如果看到彗星的話,別把彗星數到裡面來,在自家陽臺上數星星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