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大部分人對死亡都是有著恐懼心理的,人類的生老病死在很多人看來是不可違背的自然規律,但在歷史上,我們經常能夠看到這樣的一種現象,那就是很多人開始追求長生不老,追求長生不老一直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人們一直在探尋各種各樣有效的延緩衰老、永葆青春的方法。但古今中外大量的歷史教訓和研究事實告誡人們:生命是有極限的,想長生不老是不可能的。

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醫學的不斷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類壽命也大幅度延長,我國的人口平均壽命已從解放前的35歲提高到到現在的74.83歲。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78億,佔總人口的13.26%。預計到2050年,我國的老年人將超過4億,約佔總人口的30%。「人生七十古來稀」已成過去,延長壽命不再是人們的幻想和奢望。說到這相信很多人會好奇,到底我們人類的壽命最多到多少歲呢?

為了解開這個困惑,科學家們也是使用了多方位的科技,提出了三種預測人類壽命的方式,通過這三個方式就能夠大致推算出人的一個極限壽命。
第一個就是根據整個哺乳動物的一個生長周期,再加之整個的平均壽命,這樣就能夠很好地給出一個極限範圍,當然這也是在最大程度上使用的一種經驗方式,大量數據綜合之下就會有一定的效果出現,其實人類的極限壽命並不會太久,一般情況出現的那種所謂的幾百歲的人,實際上還需要一定的考究,未必是真實存在的。

第二個就是通過人體細胞的生長周期。人體內的細胞雖然處於不停的分裂狀態中,但是這種分裂並非是永無止境的。每分裂一次,細胞也就會衰老一次。等到細胞完全沒有活力了,那麼壽命也就到頭了。至於為何每個人的壽命會不同,則又和每個人細胞的增長速度以及新陳代謝的快慢有關了,畢竟個體是存在差異的。
而最後的一個就是「岡珀茨模型」,他主要就是用於描述種群的消亡規律,他的微分方程式:dx/dt=rG x(ln(1)-ln(x))=rGx(-ln(x)) (4.12),當然我們就沒有必要去理解他其中的含義,而在對於人類壽命的研究上,他最終給出的一個定論就是,人類的終究壽命應該是在124歲左右。這也是符合我們日常的一個認知的,畢竟百歲已經是相當長久的時間了,還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

雖然還無法和烏龜等長壽動物相比,但是在自然界中已經是屬於較高的水平了。至於那些壽命超過124歲的人,那麼除了平時非常注意保養外,就是來自上天的庇佑了,但是這樣的庇佑並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
本文由快科普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