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中時新聞網、「中央社」等臺媒9月16日報導,臺陸軍一輛「雲豹」裝甲車昨天(15日)經過臺中市大裡區街頭,遇到路口轉彎時,耗時2分鐘,經過多次倒車才轉彎成功,視頻在網絡上流傳後,臺灣《聯合報》注意到,有島內網友諷刺,「這樣早就被擊中了」、「開到戰場前,仗已經打完了」。
據臺媒報導,有島內網友日前在臉書上帖出一段視頻,臺陸軍官兵駕駛「雲豹」裝甲車,在路口多次前進倒退無法成功轉彎,整段過程約耗費了2分多鐘才成功轉向。中時新聞網稱,這段視頻是由在路口等待的其中一名駕駛員拍攝下來,原本他似乎是覺得,在路上看到「雲豹」裝甲車挺稀奇的,所以拿起手機拍攝,但他沒料到,車輛轉個彎會花那麼多時間。
視頻↓↓↓
這段視頻在網絡流傳後,引發網友的討論,有些人以為是駕駛兵技術差,也不乏有網友揶揄:「這種車能上戰場?簡直就是固定靶嘛!」「這機動性…真的要造這個去打仗嗎?」「等到他轉過去,戰爭都打完了。」
不過,臺陸軍機步第234旅16日下午發布新聞稿則稱,經查證,此車輛屬聯兵二營二連,昨天在天山教練場結束訓練後,準備返回駐地,發車前依規定執行前、中、後等檢查,狀況均正常,但車輛行駛中發生「轉向機油封破裂(塑膠材質)」,導致無法大幅度轉向,「官兵當下臨危不亂並考量路人安全,立即派交管人員維持道路順暢」。
對於臺軍的說辭,島內有網友並不買帳,稱「不管是不是油封的問題,車輛有問題應立即靠邊停駛,更何況是重要的轉向問題,不顧路上其他用路人的安全。」也有人表示,「真心考慮用路人安全,軍用裝甲故障當下直接請拖車拖回營區,軍車轉向故障怎麼還可以上路?」
而臺陸軍的解釋也無法說服軍事專家,臺灣中時新聞網16日報導稱,臺灣「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表示,他不會苛責「雲豹」車故障這件事,因為不管再好的車,都難免發生機械故障,問題在於面對故障之後該如何應變,這段視頻突顯臺陸軍對於車輛故障的後續處理有頗多問題。
他說:「首先,在確知機件故障後,就不應勉強操作駛返營區,此種作法不但可能會將機件損壞的程度加劇,更有可能會因機件連動,持續損壞其他機件,讓故障損壞的範圍繼續擴大。故障車在路上如此勉強行駛,就如視頻所呈現,影響並耽誤其他路人的時間,這還算事小,萬一車體因此失控,還可能發生更嚴重的危安事件。
張競說,「確認車輛故障後,首先應「將甲車迅速駛至不阻礙交通,並可實施現地遊修作業之適當地點,然後派遣戰地機動遊修作業小組人員來至該處,現地實行遊修作業。」若是故障狀況無法由修理員現地完成修復,那就應派出戰地救援車這種特種車輛,進行實地拖救作業,這才是正規應變處置作業程序。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