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筱菁/北京青年報
2017-10-14 07:34
10月10日晚,有市民聯繫北京猛禽救助中心稱,在望京望承公園內發現一隻虛脫的獵隼。救助中心工作人員看到這隻獵隼時,其已經嚴重貧血,對外界反應較差,且腿部有被繩子捆過的痕跡。10月12日,這隻獵隼最終死亡。根據被救助時獵隼的狀態和解剖情況,猛禽康復師判斷,其生前可能遭到人為飼養。對此,猛禽康復師表示,猛禽屬於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個人飼養猛禽是違法的行為。
市民在公園發現一隻虛弱獵隼昨天,北京猛禽救助中心的猛禽康復師戴暢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10月10日晚,一位市民聯繫救助中心稱,其在望承公園內發現一隻獵隼,看到這隻獵隼站在地上不動。11日,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員將這隻獵隼接回,那時的它表現很虛弱,對外界的反應較差。雖然從外表上看獵隼沒有嚴重的外傷,但其腿部有明顯的被繩子捆過的痕跡,腿上還有結痂。此外,它還出現重度貧血的情況,「採血難度很大,血管比正常的獵隼細很多」。
戴暢稱,這隻獵隼被接到中心後,他們對其進行了相關的治療,如補充液體以糾正脫水的狀況等,還給它餵了一些食物。但12日一早,他們發現這隻獵隼不幸死亡。
通過解剖,猛禽康復師在獵隼的體內發現數十條寄生蟲。戴暢解釋,由於所有猛禽都是野生動物,它們在野外的生存環境比較艱苦,食物來源不穩定,所以很多情況下體內是會攜帶寄生蟲的。在猛禽的身體較為健康時,這些寄生蟲會和身體機能處於平衡狀態,所以問題不大。「但如果它生病了或者被人為飼養,那麼猛禽會處於一個很緊張的狀態,抵抗力也會下降,這時寄生蟲就會佔上風」,「我們分析認為,這隻獵隼出現貧血的狀況,有可能是因為體內寄生蟲太多導致的」。
有人可能對獵隼進行「熬鷹」根據這隻獵隼被救助時的狀態和解剖情況,猛禽康復師判斷,可能有人對其實施了「熬鷹」的行為。戴暢介紹,這隻獵隼的腿上有明顯的被鏈子或是繩子綁過的痕跡,而且體內寄生蟲如此之多,很大原因是動物長期處於應激狀態的結果。
所謂「熬鷹」,就是人把猛禽從野外抓來進行人為飼養,通過採取不給充足食物、不讓其充分休息等手段讓猛禽聽話,「我們接來救助的猛禽,如果腿上有明顯的被捆綁或訓練過的痕跡,通常就會判定它有過被非法飼養的歷史。」而「熬鷹」對於一隻猛禽的傷害,戴暢形容,就像跟「把人抓起來囚禁」一樣,嚴重的行為會折磨猛禽致死。
猛禽康復師還告訴北青報記者,猛禽在野外吃的食物,與人為餵養情況下通常餵的精肉不同,長期食用精肉會導致猛禽出現軟骨病、貧血等狀況。此外,在人的刺激下,猛禽自身會十分緊張,從而進一步導致身體機能的崩潰。
對於這隻獵隼為什麼會出現在公園裡,戴暢表示,有可能是獵隼自己從飼養者的家中「跑」了出來,也可能是飼養者覺得獵隼的狀態不好,怕死在自己的手裡,於是趕緊將其放生,但獵隼較為虛弱跑不太遠,就在公園內停下了。
個人飼養猛禽系非法根據《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介紹,鷹類、隼科(所有種)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戴暢也表示,猛禽在鳥類裡的數量很少,而獵隼在猛禽數量的佔比中又算是比較少的,「所有的猛禽在我國都是一、二級保護動物,個人飼養猛禽本身就是違法的」。
那麼如何保護及幫助這些猛禽?猛禽康復師表示,對於普通市民來說,不購買、不捕捉、不飼養猛禽,也不食用任何野生動物及其製品;遇到猛禽幼鳥時,不要隨意撿拾這些幼鳥,要讓它的父母繼續照顧它。此外,如果發現受傷、生病的猛禽,請不要自行飼養,而應該儘快聯繫專業救助機構對它們進行救助。(原題為《獵隼貧血死亡,疑曾遭「熬鷹」:獵隼被發現時腿部有被繩子捆過的痕跡,雖經救助但最終死亡,個人飼養猛禽系違法行為》)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獵隼死亡,個人飼養猛禽,「熬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