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都看到了最近南極高溫的報導了,前些天,媒體報導南極部分地區的氣溫來到了20度以上。
20度,南極比南京還熱。
而在這個冷冰冰的數字背後,是我們不想相信卻又不得不相信的更多令人沮喪的事實,事關南極,但更關乎人類文明,
在2020年的開年,仿佛一下全部爆發...
南極血紅色的雪
近段時間的一個早晨,烏克蘭南極科考隊的隊員在研究站門前發現了神秘的一幕——
一片常年潔白無暇的雪地一夜之間變成了血紅色!
科考隊員當時的第一反應是一群企鵝剛剛在此遭到了屠殺,但附近空氣中傳來甜甜的香味,讓這個猜測不攻自破,於是他們把血色雪帶回實驗室檢測了。
然而結果卻讓人意想不到,原來並非是雪變血色了,而是白雪裡面的大量「極地雪藻」在大量繁殖。
雪藻「甦醒」的必要條件是液態水,也就是融化的雪水,而在成功「復活」後,它們就開始大肆創造更多的水滿足自身發育、種族壯大的需求。其中類胡蘿蔔素就擔任著不斷吸收太陽熱量,融化周圍環境白雪的重大任務。
生長,促使融雪,融雪,生長…整個過程就像滾雪球一樣,雪藻越來越多,顏色越來越豔麗,然而南極皚皚白雪卻化得越來越厲害。
能相信麼?南極最近的一個熱浪,讓整個南極洲1/5的雪化了!
這是NASA從太空站傳來的照片,9天,1/5的雪沒了…
其中,雪藻復甦不斷擴張導致的雪被融化就有部分責任。
一旦雪融冰消,多米諾骨牌效應就正式開啟了——
比起南極白雪在9天內化掉1/5,南極的冰川融解才是真正令人擔心的問題。
因為南極冰川融解的結果是毀滅性的,於南極,於人類。
4萬年前動物現身
前一段時間,兩位化石獵人在西伯利亞尋找猛獁象時,在永久凍土帶中發現了一隻小鳥。
這隻鳥除了渾身羽毛染上了少許泥色,整隻小鳥看起來完全就像前幾天剛死的!
本來他們沒有把這隻鳥放在心上,但是因為這隻鳥是在凍土帶發現的,所以大家都比較好奇這隻鳥究竟是什麼時死的。
於是就把這隻鳥拿回去做了鑑定。
結果鑑定結果讓人大吃一驚,這隻鳥居然和冰河時代的猛獁象,羊毛犀牛處在同一個時代的4.6萬年前。
沒錯,這是一隻來自於4.6萬年前的鳥。
而這不是第一次在凍土帶發現遠古時期的動物了。
2019年,西伯利亞融化的凍土帶中發現了一種犬科動物,似狼非狼,似狗非狗,經鑑定它大約是14300年前陷入了淤泥中最後被凍土覆蓋。
有人說,這不是好事兒麼?
發現了越來越多的遠古時代的動物,這對歷史的考察不是有利的麼?
但是,要注意這些動物全部都是在凍土帶發現的,這也就說明一些凍土帶開始融化,而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北極甲烷爆發
這些「屍體」的發現可以說是「災難」來臨前給的信號。
很多攝影師都喜歡在冬天去拍攝「氣泡冰」,而最近有這些「氣泡冰」的湖泊越來越多,但這可不是一件好事。
因為這些「氣泡冰」是由釋放的甲烷在靠近湖面過程中凍結形成。
現在整個北極地區的永久凍結帶正在快速融化,到處是由冰水化成的湖泊,甲烷冒著泡從湖水中汩汩湧出。
北極擁有大量的永久凍土,而這些永久凍土含有大量的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氣體。
但是現在承載這些氣體的凍土層開始慢慢融化,一旦這些氣體完全爆發,那麼後果真的不堪設想。
古老病毒復活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科學家已經在北極圈的整體多年凍土下發現了多個巨型病毒樣本。
隨著全球氣溫加速變暖,一旦凍土融解,被囚禁的致命病毒可能將被重新喚醒,隨之而來的可能是一個嚴重的危機。
當然也有人質疑致命病毒的這個問題,但是我們不能不做「最壞的打算」。
比如2016年8月,俄羅斯西伯利亞暴發炭疽疫情,疑似感染炭疽桿菌而入院治療的居民超過90人。
衛生部傳染病專家判斷,感染者疑似食用了感染了炭疽桿菌的馴鹿肉。
當地政府認為,可能是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帶融化,釋放了當年死於炭疽的馴鹿,結果導致2000多頭馴鹿死亡,上百人感染...
封存在凍土帶就像是一個潘多拉魔盒,我們不知道裡面存放的究竟是寶貝還是魔鬼。
珠峰長草了
我們都知道,珠穆朗姆峰常年被冰雪所覆蓋,而且珠穆朗瑪峰所在的喜馬拉雅冰川被稱為世界第三極冰川,是永久性冰川...
在這種環境下幾乎是不可能有植被的,因為珠穆朗姆峰實在是太高了,氣候條件非常惡劣,幾乎沒有一種耐寒生物能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
但是研究人員常年對珠穆朗姆峰觀測,驚奇的發現,喜馬拉雅山脈上的植被覆蓋率大幅度擴大。
現如今,草叢和灌木叢覆蓋的面積已經比冰川面積大了5-15倍,而且還在持續增長。
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為全球氣候變暖。
幾十萬隻企鵝死亡
如果上述的這些還讓你對現在的環境沒有什麼感觸,那麼那些活活被餓死的企鵝,總能讓你有些動容吧。
氣候變暖,導致企鵝捕食的難度大大增強,很多雄性企鵝捕獵不到食物,而這對於剛剛出生的企鵝寶寶來說,是一種巨大的煎熬。
由於等不來企鵝爸爸的餵食,不少企鵝寶寶因此餓死。
在南極地區的科考隊統計得出,20000隻的企鵝寶寶,最終活下來的不到10隻。
北極熊餓死
許多人或許並不知道一塊浮冰對於北極熊的生存是有多麼重要。
加拿大攝影師保羅·尼克倫等人拍攝到了一隻飢餓的北極熊照片令人震撼不已。
照片中這隻北極熊已經餓得快要虛脫,因為長期的營養不良導致全身肌肉萎縮,只能靠後腿無力的在地上拖著行走。
我們都知道北極熊的主要食物來源是北冰洋的海洋生物,海豹、各類海魚等等。
但是,全球變暖,北極冰川的大幅度減少,使得北極熊在沒有立足之地。
北極熊儘管可以遊泳,但是它並不能長期的泡在水中,失去了冰川的立足地,北極熊甚至可能會出現滅絕的情況。
▼
全球暖化
一隻北極熊走了240公裡找吃的
最後活活餓死
看著這些,內心五味雜陳。
要知道地球已經存在了46億年...幾萬年前,我們的祖先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才在眾多物種中脫穎而出。
如今,我們站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
但是,我們也把地球弄得千瘡百孔。
或許,我們真的錯了,我們始終沒有搞明白一件事情,地球缺少了人類可能會更好。
但是人類離開了地球,卻只能毀滅。
現在每年都有數不清的物種消失,可能真的用不了多久,消失的會變成人類。
這些都是大自然給我們的警告,真的不要再忽視了。
號外號外~!
在Hi走啦公眾號也能玩小遊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