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3日《動物森友會》也是進行了一波規模比較大的更新,增添了非常多的新內容進來,而在這次更新當中有一個活動是專門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特殊日子準備的——國際博物館日:
5月18日到31日的蓋章拉力賽
遊玩《動物森友會》的玩家一定知道在這款遊戲當中,博物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建築,博物館的出現給玩家們提供一個除開賣掉化石、蝴蝶、蟲子以及各種魚類之外的另一個選擇,既滿足了玩家的集郵屬性又可以讓小島之上多一個集水族館、花鳥館以及化石館為一體的綜合地標。也正因如此《動物森友會》才會選擇在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開啟了名為蓋章拉力賽的活動。
通過各個場館不同位置的蓋章可獲得飾品
在這次活動當中玩家可以使用人物與博物館長傅達對話,在各個場館的不同地方進行蓋章(每天會變更地方),每個館蓋滿三個章之後再觸發與傅達的對話就可以獲得這次活動的獎勵——每個場館對應的不同壁飾。
不過比較可惜的是,由於這次活動持續時間比較長,並且最終得到的東西都是一致的,所以大部分人在蓋完一次之後就不會再蓋第二次了。
那麼作為國際博物館日,為什麼會以這種蓋章拉力賽的形式進行呢?
發達的旅遊業帶來的蓋章文化
作為一款日本製作的遊戲背後自然帶有非常深厚的文化痕跡,而這個蓋章拉力賽就具有非常明顯的日本氛圍。如果是日本玩家或者去日本旅遊過的人一定會做的一件事,就是參與各個旅遊景點以及車站的蓋章活動。
日本人骨子裡秉持著「可愛就是正義」的特質,於是大多數景點不管是印章還是手帳都設計得非常可愛,即便走的不是可愛風也絕對讓人收集癖滿點。也因為這個原因促使日本推出了非常多風格迥異的圖冊以及印章,而這也從側面推進了日本橡皮章的風行。
上海世博會的蓋章之旅
那麼這種行為中國有沒有呢?也是有的,如果有參與過上海世博會的人,應該有不少是為了集齊各大展覽館的印章而排過無數次隊。在世博會結束之後,集滿了各大展館印章的手帳也是成為了很多人高價收集的對象。
源起:日本神社盛行的御朱印
那麼這種風潮始於何處以及何時呢?這種收集、蓋章的行為在日本最早始於律令時代也有說始於江戶時代不一而足,但是有一點是比較統一的,那就是發源於日本神社與寺廟推行的御朱印活動。
這種御朱印最早是日本信徒在參拜寺廟以及抄寫經文之後得到的一個認可,類似於證書一樣的東西,後面逐漸發展為花一點錢就可以買到的憑證,之後這種形式也是逐步擴展到了各個行業,尤以旅遊業為最。
風格迥異的御朱印
直到現在日本很多的寺廟與神社也都保留著御朱印的習慣,甚至不少成為了寺廟對遊客吸引力最足的活動。有趣的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個地區的御朱印也是有著非常大的改變,比如來自於愛知縣津島市觀音寺的御朱印畫風就非常的粗獷,別具美感。
引起爭議的觀音新像
同樣來自愛知縣豐川市的治寶山浄泉寺的主持就因為設計了兩款非常獨特的觀音像而受到了無數人的關注,這種性感二次元風格的觀音像也是再一次印證了日本「獨特」的創造力。在這兩幅觀音像面世之後,一經報導就使得民眾趨之若鶩,一時之間洛陽紙貴。
那麼中國的寺廟有沒有這種類似的蓋章拉力賽活動呢?其實也是有的:
國內的寺廟呢?
在很多的旅遊景點也都推出過這種蓋章集郵的活動,集齊幾個章可以在指定地方換取小禮品,比如福建的湄洲島在推廣媽祖廟旅遊活動的時候就通過這種措施吸引遊客去更多的地方。
只不過比較可惜的是在國內很多寺廟並沒有這種御朱印的活動,曾經寒山寺以及青龍寺推出過類似的活動,只是年代太久遠了。目前國內撇開寺廟的部分,拿旅遊景點印章的種類與風格來說較之日本還是有不少差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