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8萬人陷入虛擬貨幣陷阱
湖南婁底:批捕一起涉案金額1.7億元傳銷案8名犯罪嫌疑人】
田粟/漫畫
正義網訊(記者張吟豐 通訊員謝特波 何玉惠)利用投資者不懂「虛擬貨幣」和「區塊鏈」等新概念,通過發行「雲金資產」虛擬貨幣,大肆非法斂財,短短兩個多月內,該傳銷組織共發展會員1.8萬餘人、層級400多層,累計涉案金額1.7億餘元。近日,吳金霖、唐福生、張翅翔等8名犯罪嫌疑人被湖南省婁底市檢察院以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依法批准逮捕。
宣稱「世界品牌」,實為空殼公司
今年40歲的吳金霖是河南洛寧人。2017年以來相繼在陝西、深圳、杭州、南京等地註冊50多家空殼公司,對外統稱為「兆雲集團公司」。為達到非法斂財目的,其大肆進行虛假宣傳,在官網自稱是國際領先的全球化產融結合生態型企業,公司業務龐大,依託科技、事業、金融、文化等推動健康事業發展,擁有多家大型子公司,並在杭州、南京、西安、深圳等地設立了運營中心。
2018年,「虛擬貨幣」和「區塊鏈」火爆,普通投資者大多不了解不熟悉。吳金霖等人利用在深圳註冊的兆雲數字資產(深圳)有限公司的工商營業執照,對外謊稱該公司取得了數字資產牌照,設計發行「兆雲金」虛擬貨幣開始傳銷騙局。
「而事實上,早在2017年,中國人民銀行聯合證監會、銀監會等七部門發布了《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全面叫停代幣發行融資,明確指出『虛擬貨幣』本質是一種未經批准的非法公開融資行為。」該案承辦檢察官向記者介紹。
盯上「虛擬貨幣」,謀劃傳銷活動
今年4月,吳金霖組織唐福生等人開會研究「兆雲金」虛擬貨幣的經營模式,設計了「兆雲金」會員註冊方式,投資者只能通過老會員推薦,交納對應等級的會費來購買公司的「兆雲金」,並要求提供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姓名、銀行卡號,然後由推薦人在「雲金商學院」App上註冊才能成為會員,註冊後網站提供會員帳戶ID及密碼。
4月8日,兆雲集團以其控股的兆雲數字資產(深圳)有限公司發行「兆雲金」虛擬貨幣,計劃按批次總發行1.7億枚,第一批私募額度1700萬枚,第一輪發行300萬枚,發行單價為7元,私募價格為4.2元,規定「兆雲金」每個帳戶的認購數量最低為100枚。
5月13日,「兆雲金」交易平臺正式上線,開盤價為每枚7.05元,且規定單邊上漲。
為掩蓋非法所得,虛構「右腦開發」課程
為了吸引更多的會員,吳金霖等人設置了獎勵模式,一種是「靜態獎勵」,即購買「兆雲金」每天都有持有收益;一種是「動態獎勵」,即推薦他人加入購買,推薦人數越多,購買數量越多,則獎勵越多。
「兆雲金」虛擬貨幣發行後,通過虛假宣傳和層層推薦,「兆雲金」的持有人數呈幾何倍數增加。但「兆雲金」畢竟是虛擬的數字資產,為謀取更多的利益,吳金霖等人又設計開發了「右腦開發」「國學教育」課程,對外宣稱課程針對青少年人群,課時費需要用「兆雲金」支付,並且號稱後期兆雲集團旗下的醫療養生、酒店、珠寶、商城都可使用「兆雲金」支付。
今年5月,因兆雲數字資產(深圳)有限公司帳目上有大量備註為「兆雲金」的資金匯入,深圳工商銀行及時將該情況報告給公安機關,公安機關要求吳金霖提供資金來源說明,為掩蓋公司帳戶的資金是銷售「兆雲金」的收入,吳金霖安排唐福生等人製作假的課程購買協議書,假裝資金來源為出售「右腦開發」課程所得。其後,這些假協議被公安機關查獲扣押。
提前介入引導偵查,批准逮捕8名嫌犯
今年6月,公安機關接到舉報後立案偵查,6月14日,吳金霖等多名犯罪嫌疑人被抓獲歸案。經查,吳金霖等人自今年4月至6月,在短短兩個月內發展會員1.8萬餘人,推薦發展層級400多層,涉案資金達1.7億餘元。其中犯罪嫌疑人張翅翔取得會員資格後,在湖南婁底組建推廣團隊,共發展會員200餘人,推薦多個層級,實現「銷售業績」200餘萬元。
在辦理該案過程中,婁底市檢察院派員提前介入,引導偵查取證。7月20日以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依法批准逮捕吳金霖、唐福生、張翅翔等8名犯罪嫌疑人。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之中。
檢察官提醒,當前網絡技術發展迅猛,傳銷組織藉助網際網路平臺不斷更新傳銷手段,以「金融理財」「投資消費」「分紅入股」「數字貨幣」等名義從事傳銷活動,其隱蔽性、欺騙性更強。投資者要理性判斷所謂的高回報、高收益是否符合常理,不要被高收益迷惑雙眼而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