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知的9種投資理財陷阱

2021-01-16 沐智生活

近幾年,隨著大眾投資理財的不斷興起,人們投資理財熱情高漲,但由於財商教育跟不上,就出現了各類投資理財被騙的案例,而不法分子往往就看中了投資者在理財知識方面了解甚少,貪圖高收益,盲目跟風等特點,造成投資者頻頻掉入投資理財陷阱中。若不想一年費力打拼卻「豐滿」了騙子的腰包,就必須擦亮雙眼,免得「餡餅」變「陷阱」。現在給大家介紹一下投資理財中常見的9個陷阱,希望幫助大家增強防騙意識。

(一)「P2P非法集資」陷阱:典型代表e租寶

P2P非法集資,即在網際網路平臺上,利用高收益為誘餌,虛構項目信息,設立資金池,借新還舊,找權威人士站臺背書,空手套白狼。

P2P作為一項新興產物,自出現誕生以來跑路事件就比比皆是,e租寶、鑫利源、校園貸、月光寶盒等曾經炒得火熱的機構生存一兩年就紛紛跑路停業。據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在2018年整個6月,在1872家P2P網貸平臺中,有63家平臺出現問題,包括提現困難、經偵介入和跑路,另有17家平臺停業或轉型。

目前,P2P理財平臺非法集資的手段主要有三種:一是網絡借貸平臺發布虛假的高利借款標的,甚至發假標自融,並採用借新貸還舊債的龐氏陷阱模式,短期內募集大量資金滿足自身資金需求;二是網絡借貸平臺通過先歸集資金、再尋找借款對象的方式,使放貸人資金進入平臺的中間帳戶,並由平臺實際控制和支配;三是黑客入侵P2P平臺,利用網站漏洞詐騙斂財。其中,第一種方式最為常見,涉案規模巨大的e租寶、中寶投資等案件均在此列。

e租寶上線僅僅505天,就吸金高達747億元,吸引投資用戶高達90萬以上,成為僅次於陸金所、網信理財、紅嶺創投的第四大網際網路金融玩家。而這一切,靠的正是其創始人丁寧超乎尋常的運作手法。從成立之初,e租寶就打著「一元起投」,普惠金融的噱頭,並承諾9%-14.6%的年化收益率,吸引了大批投資者。同時,為了吸引更多人投入,開始了大規模的廣告轟炸模式。從地鐵、公交,到電視、網絡,戶內戶外,線上線下,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含,密布全國。尤其是電視廣告,僅僅2015年上半年,投放規模就高達1.5億元。中央衛視、北京衛視、湖南衛視、東方衛視、江蘇衛視、天津衛視、浙江衛視、安徽衛視、河北衛視等主要國家級、省級電視臺,幾乎全部覆蓋,送達人群接近10億。

甚至還在緬甸政局不穩的戰亂地區設立了空殼銀行:東南亞聯合銀行(邦康支行),方便宣傳。一個個套路加上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可謂收穫奇效,尤其是在央視投放的廣告,受到普遍的信任。此外,e租寶還設置了特別崗位:理財師。專門負責拉用戶投資,只要拉來50萬,即可提成3000元;拉來100萬,即可提成5000元,算上團隊和領導提成,提成總額近1%。

據了解,e租寶自2015年下半年開始,平臺規模大幅增長。每月新增借款從年中的40多億元,躍至年尾170多億元。用1年半的時間,創造了累計交易額達700億元的「神話」。但是,靠著借新還舊,搭起沒有根基的大廈,就像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一樣,終有枯竭、倒塌的一天。

龐氏騙局無論外表包裝得多麼華麗,背景多麼強大,媒體、經濟學家如何推波助瀾,終究難逃非法集資的厄運。如今,大廈傾塌,e租寶碎了一地。雖能給所波及的90萬受害者出一口惡氣,但要拿回本金,恐怕並沒那麼容易。國家雖然不至於一扣了之,但由於管理層揮霍過度,能退還的金額已經非常有限。

(二)「交易所非法集資」陷阱:典型代表昆明泛亞

不同於e租寶空手套白狼,交易所非法集資往往有一定的實物和商品,但是會通過控制操作平臺價格,將某些業務包裝成理財產品向社會公眾出售來非法吸納資金,並承諾較高的固定年化收益率。

事實上,在中國境內,只有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大連期貨交易所、鄭州期貨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海黃金交易所這八家交易所是國務院和證監會批准成立的正規交易所,其他則均為地方政府或者商務部此前批准的交易所。而現在,一些野雞交易所卻像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紛紛湧現,宣稱能短期獲得超高回報,實則貪婪吞噬著投資人的財富。

許多地方交易所本就為非法集資而生,違規手段五花八門:一些交易場所公然違反國務院38號、37號文件規定開展連續集中競價交易,誘導大量不具備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參與投資;一些交易場所會員、代理商等機構涉嫌欺詐誤導投資者;一些金融資產交易場所將收益權等拆分轉讓變相突破200人界限,涉嫌非法公開發行;此外,部分地區盲目重複批設交易場所導致過多過濫,少數省市搶跑設立票據交易場所,部分股權交易場所違規上線私募債產生兌付風險。

在交易所非法集資案件中,涉案規模和影響最大的是昆明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昆明泛亞通過金屬現貨投資和貿易平臺,自買自賣,操控平臺價格,維持泛亞的價格比現貨市場價高25%—30%,每年上漲約20%,製造交易火爆的假象,然後藉此包裝所謂「日金寶」等誘人的高收益產品。

(三)「實體項目非法集資」陷阱:典型代表蟻力神案

實體項目非法集資與前兩種非法集資套路相似,只是投資標的不同。實體項目非法集資表面假借實體項目進行融資,但實體項目的資質往往是包裝出來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實體項目非法集資具有案件多發、涉案規模大、涉及投資人數多的特點,曾經駭人聽聞的蟻力神案、吳英案、小姑娘案、鄂爾多斯非法集資案等均在此列。

涉及金額200億元,受害投資者30萬人,作為東北雙螞蟻之一,蟻力神案可以說是中國最出名也是吸金最大的非法集資案之一。蟻力神是蟻力神天璽集團所推出的主要商品,宣傳其具有迅速補腎的功能,其原料為可藥食兩用的珍貴蟻種擬黑多刺蟻。這種螞蟻在其集團下屬公司採取「委託養殖」的模式:繳納蟻種最低保證金一萬元人民幣,就可以領取2大1小三箱螞蟻在家養殖,14個半月後,公司約定對螞蟻進行回收,退還全部保證金並支付3250元勞務費,投資報酬率高達32.5%,看似穩賺不賠且收益可觀。

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該公司上門收購螞蟻時既不分品質也不過秤,而是鼓動養殖戶繼續投資養殖,以獲取更多保證金,從而以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支付先前加盟養戶的返利。然而,大部分螞蟻並沒有實際的功效,一旦後加盟養戶的資金不足以支付返利,就會發生資金斷裂。2007年10月,蟻力神資金鍊斷裂導致企業破產,螞蟻無人回收,投資者連保證金都難以追回,更別談勞務費了。

(四)「外匯交易」陷阱:典型代表IGOFX外匯平臺

外匯市場作為一個國際性的資本投機市場,它的歷史要比股票、黃金、期貨、貨幣市場短得多,然而它卻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規模已遠超股票、期貨等其它金融產品市場,搖身一變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也給詐騙分子的介入帶來了可乘之機。

中國法律規定大陸不得設立公司組織公民炒匯,國內能夠炒外匯的正規渠道只有銀行。但不少國內外匯交易平臺卻打著國外監管的旗號行騙,常見的手法是通過做市商機制進行後臺操控:在數據上造假,有的根本沒有參與外匯交易,但在用戶初入市場之時給予盈利的甜頭;在交易時滑點,使下單的點位和最後成交的點位存有差距;甚至直接幹擾交易,影響交易正常進行。

捲款規模高達300億元的IGOFX外匯平臺陷阱讓投資者體會了一把給「黃毛丫頭」交智商稅的悲劇。2017年6月,1991年出生的IGOFX外匯平臺總代理張雪嬌捲款跑路,近40萬名投資者約300億被騙。IGOFX向用戶提供了一個專供該公司使用的MT4交易平臺,用戶在這一平臺上開戶後可以看到自己的帳戶情況。用戶在交易時,可以在來自世界各地的38位操盤手中選擇自己心儀的對象託付資產,坐收漁翁之利,無需再做任何操作。

然而投資者的資金進入該平臺後實際上並沒有真正參與外匯交易,平臺通過偽造交易數據,讓投資者獲得「盈利」,實際上是新開戶投資者的資金,IGOFX實際上也並不是外匯,而是一個資金盤,借用外匯跟單的噱頭集資。為了吸引更多的客戶,IGOFX還通過老用戶邀請新用戶可獲得返點、外匯競賽抽獎等活動使得平臺迅速擴張壯大,而返利和抽獎則恰恰是金融傳銷最常採用的發展下線方式。

(五)「虛擬貨幣」陷阱:典型代表五行幣

自比特幣風靡以來,借著金融科技的幌子,實際幹著非法集資勾當的案例近年來可謂屢見不鮮。隨著區塊鏈新一輪的爆紅,各種代幣大行其道,五行幣、亞盾幣、維卡幣等層出不窮。不少消費者被推銷各種所謂「數字貨幣」的產品,一些產品甚至被冠以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發行」名號,一些經營者自稱央行發行數字貨幣推廣團隊。這些詐騙分子以高收益等誘惑消費者,在買入前期,消費者可能獲得一定的收益,一旦時機成熟,詐騙分子就會集中拋售,購買的虛擬貨幣價格一落千丈,大部分投資者都血本無歸。

但實際上,真正有應用價值的、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只是極少數,大多數數字貨幣是毫無實際應用價值的龐氏陷阱。這些虛假的數字貨幣往往具有這樣幾個共同特點:註冊免費得礦機,給推廣人適當的收益;上漲過程中瘋狂鼓勵人買幣,在下跌過程中,不斷的宣傳正是大家進場的好機會;代幣的發行量未知,發行商是否真的遵守鎖倉未知等;以數字貨幣為幌子來進行傳銷。對於數字貨幣投資者來說,辨別真假數字貨幣,避免陷入非法集資、傳銷等陷阱尤為重要,而首先,廣大投資者不管是面對數字貨幣還是區塊鏈項目,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相信任何一夜暴富多少倍、保本保收益、穩賺不賠的宣傳,首先要考慮風險的存在。

2017年,五行幣在高調發展中曝光被相關部門查處。所謂五行幣,是一種以高額返利為誘餌,打著「五行幣」這一虛擬數字貨幣旗號的傳銷產品,藉助快速暴富、發橫財等令人心動的承諾,通過微信群、社交軟體群、公眾號進行洗腦,並輔之以線下活動,大肆招搖撞騙,給投資者及其家庭帶來巨大財產和精神損失。與之類似,維卡幣也通過微信群、QQ群、公眾號進行洗腦,輔之以部分線下活動來進行傳銷,例如接待投資者到總部參觀、組織成員聚餐等。某數字貨幣M則宣稱讓投資者有機會參與電影投資,共享票房收益。在一系列宣傳的誘導下,成功募資50億元,但幾個月之內價格已經歸零,官網也無法打開,所謂的電影投資都是虛構的。

(六)「消費返利」陷阱:典型案例「萬家購物」案

消費返利原本是一項常見的促銷手段,如今卻經常被包裝成投資陷阱。其主要特徵是:通過網際網路第三方平臺介入商家和消費者的交易過程,許諾在平臺的消費額度部分返回,或通過現金消費送等額積分等形式,誘導消費者註冊會員消費和商家加盟平臺回流貨款。截至2017年7月,已有150餘家「返利」傳銷陷阱名單被央視曝光。

影響範圍最大、造成後果最為嚴重的是「萬家購物」案。「萬家購物」返利網,聲稱在全國擁有300萬會員,全國2000多個縣市均有代理網點,聯盟商家達10萬家。通過會員會費繳納,「萬家購物」圈得大量資金。截至網站被查處時,「萬家購物」實際已擁有近200萬會員,涉案金額達240.45億元。

(七)「理財產品」陷阱:典型案例金賽銀事件

「理財產品」陷阱往往許諾高收益,利用投資者貪圖高收益的心理來謀求其本金。「理財產品」陷阱往往藉助銀行、基金、保險等金融機構進行,或註冊假基金、假民營銀行來忽悠投資者。

有的金融機構為片面追求關注度和銷售量,推出所謂的「吸睛」產品,但暗藏誤導;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網際網路平臺虛構產品或項目,或承諾高額回報引誘消費者出資,或冒用機構名義偽造產品,往往涉嫌非法集資,給消費者造成經濟損失。

也有機構正規員工被投資公司的高佣金所吸引,私自與其他投資公司「勾結」,以機構的名義出售投資公司的產品,並過分誇大收益加以矇騙,導致投資者上當。譬如「銀行飛單」,又譬如近期部分媒體報導的消費者遭遇保險從業人員違規銷售非保險金融產品的情況。銀保監會提醒廣大金融消費者,要核實資質,細讀合同,理性消費。

其中涉案規模最大,最為引人注目的是金賽銀基金事件。2015年10月,深圳金賽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陷入60億元兌付危機中,金賽銀負責人王維奇跑路,客戶的幾十億資金無處追討,無處申訴;而平安人壽被曝由其業務員向客戶兜售的巨額金賽銀理財產品無法兌付。通過高檔豪華會所裝門面、拉攏政府官員打著政府項目的旗號推銷、打平安保險擔保的幌子、宣傳公司掛牌上海股交中心等方式,金賽銀公司吸引了大量投資者購買其理財產品,但這些錢實則進入了王維奇的個人私款。

這一事件的背後,存在著一條「有毒資產」轉嫁鏈條:信託公司把信託貸款、債權等問題產品轉給第三方私募接盤;私募公司金賽銀通過動員平安員工「接飛單」等方式,打通了平安集團的銷售渠道,募得巨額資金,最終挪作它用,導致原本就存在問題的資產鏈條斷裂。

(八)「合伙人或原始股」陷阱:典型案例中晉系事件

「合伙人或原始股」陷阱,即通過邀請投資者成為公司合伙人或向投資者虛稱企業已經或即將上市、發售原始股的方式,向投資者鼓吹一夜暴富的美夢,實則利用投資資金非法集資。在「人無股權不富」的投資概念衝擊下,一場場原始股售賣大戲開始集中上演,除了高回報、一夜暴富等收益誘惑外,「上市公司」這些虛晃的光環更給了非法集資更堂而皇之的馬甲。

這類陷阱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晉系事件。2016年初,一場起於中晉系美女高管在網上炫富的照片,最終牽涉出龐大的中晉非法集資系列案。通過以「中晉合伙人計劃」的名義變相承諾高額年化收益,中晉系向不特定公眾大肆非法吸收資金,詐騙金額高達人民幣400餘億元。其合伙人的種類名目繁多,包括一般合伙人、高級合伙人、明星合伙人、超級合伙人、戰略合伙人,以及永久合伙人,並吸引了九球天后潘曉婷等明星加入;其中,高級、永久、超級合伙人各自的出資規模分別為1億元。這些資金除了用於支付員工佣金外,還用於虛增業務收入,額外支付貿易補貼及獎勵,同時個人揮霍近5億元。

(九)「養老投資」陷阱:典型代表愛福家養老投資平臺

近幾年,全國多個地區都出現了以投資養老院、養老公寓為名,承諾高額回報、提供優質養老服務,勸說老年人「加盟投資」的養老機構。有些機構打著提供養老服務的幌子,以收取會員費、「保證金」,並承諾還本付息或給付回報等方式非法吸收公眾資金;有些機構以投資養老公寓或投資其他相關養老項目為名,承諾給予高額回報或以提供養老服務為誘餌,引誘老年群眾「加盟投資」;有的機構打著銷售保健、醫療等養老相關產品的幌子,以商品回購、寄存代售、消費返利等方式吸引老年人投入資金。不法分子往往通過舉辦所謂的養生講座、免費體檢、免費旅遊、發放小禮品、親情關愛方式騙取老年人信任,吸引老年人投資。

2018年5月中旬,南京愛福家董事長曹斌銘跑路,門店相繼倒閉,留下一眾不明真相的投資者,而且這些投資者大部分是老人家。乍看上去,欺騙了數千名老人、涉案超60億元的「愛福家」並不像是一個騙局。與大多數「空手套白狼」的案例不同,「愛福家」確實投入了一定的本錢,為自己打造出了一個像模像樣的虛假「外殼」。一方面,這家詐騙企業在多個城市一擲千金,建起了好幾個「看上去很美」的養老基地,以此為據向參與項目的老人們誇下海口,聲稱「只要交了錢,就能優先入住我們未來的養老院,而且每年都能獲得返利」;另一方面,這家企業還設置了許多基層營業部,專門作為老人們的「活動中心」,沒事就為老人們提供一點小恩小惠,以實現讓老人們「安心掏錢」的目標。

然而,無論怎麼「包裝」,騙局就是騙局。在涉事企業的種種蠱惑之下,許多老人都把自己辛辛苦苦攢下了的「養老錢」以《藝術品交易合同》和《居家服務合同》的方式交給了「愛福家」,其中甚至有人動用了子女的存款。就在這些老人們高高興興地交了錢,等待養老基地建成,坐享「返利」的時候,「愛福家」的老闆曹斌銘毫不意外地選擇了「跑路」。老人們的積蓄自然被席捲一空,而那些「養老基地」也成了爛尾工程。一直偽裝成「敬老先鋒」的騙子,終究還是露出了兇險的獠牙。

事件曝光後,受騙老人很快就報了警,並且向媒體曝光了這起事件的相關細節。然而,騙局主謀曹斌銘至今仍然失聯,即便其最終被警方抓獲歸案,能追回多少贓款也很難說。這意味著這些老人很可能註定要為自己的輕信蒙受巨大的代價,而社會上的「養老焦慮」,也可能因為此案的發生而進一步發酵。

歸根結底,這起案件的本質,就像以往發生的各種針對老年人的騙局一樣,還是有人摸準了老年人思維的弱點,抓住了他們身上的「命門」。我們不得不承認,在許多問題上,老年人缺乏足夠的鑑別力。有些老年人或許也有不低的學歷,也曾從事過不簡單的工作,但他們的認知水平畢竟會受到時代和社交圈的局限,而不可能應付永遠在「更新迭代」的最新騙術,還是需要子孫輩多提醒老人注意,並多給予家中老人以關愛。

結束語:投資理財的首要原則就是切忌貪心,不少投資者看見高收益不顧一切的投進去,結果血本無歸。我們投資的目的,是實現財富增值,讓生活得到改善,而不是一夜暴富。我們應該正視投資,結合自身存款、收入等因素,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且投且小心,才是投資的最好方式。

相關焦點

  • 不可不知的理財潛臺詞:分紅複利計息聽起來很美
    號稱分紅複利計息的產品,收益只比銀行活期高出一點點;宣稱零利率低手續費的信用卡分期,實際是高利率產品;理財產品到期不等於資金到帳。有時候,一些銀行理財的名詞容易讓消費者產生誤解,因為我們不知道背後還有一些「潛臺詞」。
  • 推薦幾個投資理財書單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4月23日),應小夥伴之邀,給大家推薦幾本投資理財方面的好書。《富爸爸窮爸爸》不同的書適合不同的人。對於理財入門級的小夥伴,我推薦《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我知道這本書可能都被人推薦爛了,但這本書的確適合做理財啟蒙書。你要學會「富爸爸」的觀念,就是不要做金錢的奴隸,要讓金錢為你工作。
  • 張學友演唱會「100萬起投」:演出「理財產品化」是機遇還是陷阱?
    (原標題:張學友演唱會「100萬起投」:演出「理財產品化」是機遇還是陷阱?) 張學友等巨星的內地演唱會,常常是一票難求,但當一份演唱會投資的理財產品擺在你面前
  • 投資理財巧用複利為資產翻一番
    計算公式為:本利和=本金×(1+利率)的n次方,其中n為設定之投資年數。很多投資者僅僅是知道有這個概念,但不了解它的神奇,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簡單科普一下。以一個範例解說。如果購買年化收益率15%理財產品30萬元,經過30年後,大家會覺得自己的資金會變成多少呢?100萬? 200萬? 500萬? 告訴你都不對,因為複利,你的資金會高達兩千萬。
  • 投資理財如何實現滾雪球效應?
    一個小小的冰塊、石頭或者就是一把雪,在雪地上滾幾下就會迅速膨脹成一個大雪球,只要你有足夠的力氣和興趣,這個雪球會滾成足夠驚人的體積。這就是所謂的滾雪球效應!  股神巴菲特就曾經寫過一本書,書名就叫「滾雪球」。說到股神巴菲特,他從100美元起家,50多年如一日價值投資。如今擁有個人資產390多億美元,多次榮登全球首富寶座。
  • 達克效應告訴你:為什麼投資理財要持續學習?
    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初生牛犢不怕虎」,講述的就是不知者無畏的勇氣。京劇學習中有一句話異曲同工:初學三年,天下無敵;再學三年,寸步難行;又學三年,遊刃有餘。其實這講述的都是心理學中的一種現象:達克效應。什麼意思呢?人們在缺乏足夠積累、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常常會表現出過度自信、高估自己。
  • 融360|簡普科技《維度》調查:三成人曾遭遇投資理財詐騙,僅一成人...
    融360簡普科技《維度》調查:  一、30.22%的受訪者遭遇過理財投資陷阱或騙局,53.61%的受訪者在社交媒體遭遇過理財騙局,社交媒體App和短視頻直播平臺成重災區。  二、在遭遇投資理財騙局的受訪者中,能夠完全追回損失的僅佔比11.34%, 46.39%的受訪者沒有追回任何損失。
  • 高青松:不可不知的「翻倍效應」!
    「翻倍效應」,不可不知;求財路上,必備利器!今天銀行板塊的龍頭移位,廈門銀行結束連板,青島銀行以三連板成功上位,成為銀行板塊的新龍頭。但從其沿著13日均線上行,連板不超過3個的跡象看,其金主極有可能是機構(包括公募基金、保險基金、銀行理財基金、社保基金、QFII等)。既然其金主為機構,那麼,發生「翻倍效應」就理所當然。什麼是「翻倍效應」呢?答曰:就是股價從底部起來,當下這一波行情漲幅達到100%時,就會出現盈利拋售,因而股價出現回撤現象。
  • 螞蟻莊園3月17日答案: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是形容理財的什麼特點
    今天的問題是小雞寶寶考考你,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是形容理財的什麼特點?有知道正確的小夥伴嗎?不知道的話快來往下看看吧! 2020螞蟻莊園3月17日今日答案 問題:小雞寶寶考考你,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是形容理財的什麼特點?
  • 螞蟻莊園小課堂3月17日題目答案「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是形容理財的...
    螞蟻莊園小課堂3月17日題目答案「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是形容理財的什麼特點?時間:2020-03-17 18:3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螞蟻莊園小課堂3月17日題目答案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是形容理財的什麼特點?
  • 你知道外匯投資理財有什麼特點嗎?
    現在人們對投資的理念越來越認識,不少投資者紛紛加入外匯理財的隊伍,但並不是所有的理財產品都是可以盈利的,我們需要了解外匯理財產品有哪些,然後根據自身情況做出合理的判斷。讓人人匯小編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 藍鯨理財課打造合身「理財盔甲」,提高國民金融素養
    隨著社會經濟生活的變得越來越多元化,有很多人都想理財,這就引來更多的人來「騙財」。理財的風險和陷阱像病毒一樣不斷的傳播並發生著變異,很多理財小白在騙子眼裡就是一大片綠油油的「韭菜」。
  • 每日新書|你知道的那些投資理念,也許都是錯的
    經濟、金融專業學生及從業者;想積累第一桶金的投資小白;以及任何一個需要理財投資的人;��我為什麼推薦你讀這本書?第二十講 基金分類的三維坐標第二十一講 「業績為王」的陷阱第二十二講 基金選擇之「以人為本」第二十三講 不可忽視的基金管理費第二十四講 魔鬼的兩個細節本章小結 基金:專業化的魔力與陷阱第五章 房 產
  • 查理·芒格推薦 華爾街投資者熱捧《增值陷阱》教你如何聰明的投資
    ……你的投資中是否也存在這些問題?你是否想解決這些問題?是時候了解一門新興學科——行為經濟學了。因為想要在投資中獲利,不僅需要金融學知識,更需要了解人性,需要心理學的加持。《增值陷阱》就是一本關於行為經濟學的書,它可以指導人們如何在真實的金融市場做出正確決策,也可以讓你學會如何守住自己的錢袋子。
  • 有知有行「投資理財第一課」之筆記
    投資理財是一個長期主義的活動,不能讓我們暴富,如果我們通過持續學習,掌握正確的投資理念並形成個人的投資策略,走在投資的大道上,我們便能慢慢變富,不疾而速。我們不能賺到我們自身認知之外的錢,也就是說「你的認知匹配你的選擇」,選擇對象亦同此理。 「聰明的投資者」作者班傑明·格雷厄姆曾經說過「投資藝術有一個特點不為大眾所知,門外漢只需些許努力,便可以取得令人尊敬的結果。但是如果想在這個容易獲取的標準上更進一步,則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實踐。」
  • 投資MBI集團的MFC理財平臺可獲利一倍?
    MFC理財平臺收益分靜態投資和動態投資。靜態投資有廣告位、美金換取易物點等,收益主要來源於易物點每年定期成倍數拆分,易物點可以轉換成M幣以1:7的比例掛賣,也可以直接通過VISA卡在實體店消費,購買商品。
  •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是形容理財的什麼特點 螞蟻莊園11.23答案持續...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是形容理財的什麼特點 螞蟻莊園11.23答案持續更新ing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2020年11月23日答案是什麼呢?
  •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是形容理財什麼特點?螞蟻莊園3月19日答案今日答案
    小雞寶寶考考你,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是形容理財的什麼特點?3月19日小雞課堂答案是什麼?各位不知道答案的小夥伴們,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了正確的答案。支付寶螞蟻莊園3月19日每日一題:小雞寶寶考考你,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是形容理財的什麼特點收益和風險正相關
  • 公益創業:上班族怎麼投資,理財賺錢不難
    上班族怎麼投資,公益創業小編給大家盤點一下:  1、主動投資  「一萬元如何理財?」這個問題和5萬元10萬元如何理財完全不一樣。一萬元的本金,達不到銀行理財產品的門檻,屬於小額的「散戶」投資理財。   一萬元,該如何理財?  2、被動投資  被動式理財就是挑選一塊適合自己理財產品,滿足一定安全性的前提又保證了一定的流動性。
  • 先鋒期貨:富人是如何用複利思維進行投資理財的?
    先鋒期貨跟大家淺談普通人和富人投資理財的兩種用錢模式。富人 是如何理財的?投資專家、投資大師、股神巴菲特說:一生積累多少財富不取決於你賺多少錢,而取決 於你如何投資投資理財!事實上富人投資理財的方法和普通人只是簡單的思維差距,如果你掌握了今天 的這種富人投資理財思維,如果你按照這種財富滾雪球的模式執行,普通人也會讓你變得富有,富有的 人會讓你變得更加富有!富人如何投資理財,看下面的示意圖會讓你茅塞頓開。工作帶來的收入終究是 有限的,而工作帶來的收入的生活方式是有壓力的,試想一下,當你停止工作你還能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