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國家發布通告,要求電商平臺將電子菸產品及時下架,但在此後兩日,多家電商仍有電子菸產品出售,並稱暫未收到電子菸下架的通知,而且只要點擊「已滿18周歲」的選項,就能夠直接進入購買頁面。11月3日,微博話題#多款電子菸仍參與雙十一促銷#衝上熱搜。(11月4日《中國青年報》)
消息一出,便有人提出了質疑:電子菸危害健康不假,可是香菸的危害性更甚,為何香菸可以售賣而電子菸不可以?
其實,有這等懷疑的人沒有搞清楚兩點:第一,電子菸禁止電商售賣,但仍可在實體店購買,因為這樣的購買過程更加規範,可以有效預防未成年人接觸電子菸;第二,香菸早在三年前就已經禁止通過網際網路銷售了。2016年7月20日施行的《菸草專賣許可證管理辦法》(國家發改委第51號令)第四十一條明文規定:「除了取得菸草專賣生產企業許可證、菸草專賣批發企業許可證或者特種菸草專賣經營企業許可證的企業依法銷售菸草專賣品外,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得通過信息網絡銷售菸草專賣品。」從淘寶上搜索「香菸」二字,搜索結果只有不含尼古丁的茶煙,香菸的痕跡已然消匿。
通過這幾十年各個國家的科研人員對香菸的研究,它的危害性已經舉世皆知,而電子菸作為這幾年才興起的新興產物,以極快的速度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似乎覺得它危害性不強。尤其它常常有明星光環的加持:楊穎在生了孩子後就改抽電子菸,樸樹參加綜藝節目時手裡總是拿著一支電子菸,而在國外,大名鼎鼎的萊昂納多也是電子菸的「代言人」。很多人覺得電子菸「時尚」,比抽菸「健康」,可是事實是這樣嗎?
我國前還沒有正式頒布電子菸的國家標準,市場上的各類電子菸產品在原材料選擇、添加劑選擇、工藝設計、質量控制上的隨意性較強。而且,電子菸中雖然不像傳統香菸那樣燃燒產生焦油,但是會產生新的有害物質。比如,電子菸加熱溶液產生的二手氣溶膠,包括一些顆粒物質、某些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某些重金屬和尼古丁。電子菸裝置的加溫速度過快,還會產生一種叫做丙烯醛的有害物質。傳統香菸裡的菸草中,尼古丁的含量是基本固定的,但是電子菸卻可以調至更高的尼古丁含量。而在全世界都沒有對電子菸做出權威鑑定的情況下,製造商還推出了「薄荷」「檸檬」「蛋糕」口味的電子菸,更容易讓青少年迷戀那種味道。
對於青少年來說,電子菸的危害確實不容小覷。美國之前做過一個調查,因為電子菸而感染的肺病案例遍布全美33州,一共450起,並且在報告發布時,已經有6人因此死亡,而死亡的大部分是25歲以下的青少年。因為電子菸而發病的患者,一開始出現類似發燒的症狀,隨後又會變成嚴重的肺炎,但又區別於傳統肺炎,通常的治療肺炎的手段是打抗生素,但是在面對這樣的「電子菸肺炎」時,抗生素毫無作用。而電子菸打著「低毒害」「易戒斷」的口號,在青少年中的影響力已經超過了傳統香菸。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表明,從未吸菸的未成年人,如果使用電子菸,那他後來開始吸菸的可能性,比沒有接觸過電子菸也不吸菸的未成年人至少高一倍。
香菸和電子菸都是毒瘤,把魔爪伸向未成年人更應該嚴批。不能帶著僥倖心態接觸電子菸,指責政府「只管電子菸不管香菸」的態度也不可取。政策仍在落地之中,控煙行動嚴抓穩打,是項長久之計。